流动性过剩与商业银行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商业银行论文,流动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流动性过剩的成因与危害
(一)流动性过剩的成因
1.输入性流动性过剩因素。从外部因素来看,在全球流动性过剩的大环境之下,我国国际收支失衡导致大量外资流入,形成了输入性的流动性过剩:我国国际收支的持续双顺差,造成外汇储备持续的超常高增长,而中央银行购进外汇则意味着向金融体系投放货币,从而致使基础货币大量增加。以2006年为例,我国贸易顺差约1775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约630亿美元,仅这两项就增加了24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加剧了货币供给和信贷扩张的压力。
2.内生性流动性过剩因素。首先,经济高增长率。经济高增长率是我国流动性过剩产生的基本因素,由于经济高速增长伴随着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动社会财富的迅速增加,形成了大量的资金来源;与此同时,我国经济的高增长对外部资金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外资通过各种渠道流入中国参与各种经济活动以分享中国经济高增长带来的收益。其次,货币政策因素。流动性过剩的直接原因是货币供应过多,而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供应增长一直处于高位态势。1994年以来,M2与M1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9%和16.5%。再次,市场投资驱动因素。资产市场参与者的投资驱动将会加剧流动性过剩,当投资者预期相关资产未来的现金流可能上升时就会增持资产,从而推动资产价格的上升,这种状况必然导致社会资金向相关资产市场的大规模流动,形成具有市场特征的流动性过剩。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国有银行股改之后,资本充足率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和资产价格的大幅度上涨,也刺激了商业银行信贷扩张的愿望。第四,国内消费需求不足。我国消费率即消费需求占GDP的比重已从上世纪80年代的62%下滑到2005年的52.1%。高储蓄率被银行转化成了高投资率,由于国内消费不足,企业只好在国际市场上寻找出路,又加剧了贸易顺差,央行被动地投放基础货币,使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放贷冲动,又助长了投资膨胀,这种恶性循环周而复始,致使流动性不断增加。
(二)流动性过剩的危害
1.累积资产价格泡沫。2007年以来我国房地产、资本市场过热的情况正在不断加剧,投资、信贷投放仍然居高不下。大量的资金追逐房地产、基础资源和各种金融资产,形成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涨。而上游资源价格的上升,必然会推动下游消费品价格的上升。如果在一些因素的刺激下,部分流动性开始追逐消费品,就会引起物价的较快上涨。
2.加剧通货膨胀预期。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自2007年5月份同比增长突破3.4%后一路飙升,6-8月的CPI同比增速分别为:4.4%、5.6%、6.5%,其中8月份的CPI为近十年来的最高水平。CPI上升的推动因素已经由农产品向其他领域扩散,通货膨胀的压力逐渐由成本推动为主向需求拉动为主转化。而通货膨胀预期的不断加强,必将进一步增加工资上升的压力;工资的上升又会导致产品价格的提高。不断增加的通货膨胀预期已成为一个在成本推动和需求拉动之间互相强化循环的催化剂。
3.孕育潜在金融危机。流动性过剩有可能导致金融危机,危机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信贷危机、货币危机与交易危机,严重威胁着金融体系的稳定。一是由于流动性过剩促进资产泡沫形成,一旦资产价格出现向下大幅度调整时,便会直接导致债务人的资产缩水,出现债务人信用条件恶化,加上债务关系的相互关联,形成债务风险的连锁反应,从而酿成更为严重的信贷风险。二是由于引起流动性过剩的动因是外资流入,一旦经济活动的货币供应和流动性大大超过经济活动所需要的适当量,形成剩余资金不断累积,便使本币的购买力出现下降,形成货币贬值的压力,相应伴随着大量的资本流出,造成货币升值—贬值的循环,爆发货币危机。三是流动性过剩会引发投机性交易,导致交易危机。由于投机性交易往往形成市场的羊群效应,导致资产市场价格的大起大落,一旦市场价格波动超出正常的范围,原有的制度性保障措施难以满足系统安全的需要,最终产生交易危机。
二、流动性过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流动性过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至少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增加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
流动性过剩刺激银行的信贷冲动,在加剧产能过剩的同时积聚了银行自身的信贷风险。面对流动性过剩的压力,许多商业银行不得不加大信贷投放,尤其在地方政府新一轮投资冲动的背景下,银行信贷投放迅猛增长的势头十分明显。2007年8月末,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38.72万亿元,同比增长18.09%,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4.10万亿元,同比增长22.77%;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5.61万亿元,同比增长17.02%。8月份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3029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多增1160亿元。贷款仍在高位运行,信贷规模明显增大。由于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主要盈利手段仍依赖于存贷款利差,在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商业银行为保证其业务增长和维持盈利能力,就很可能非理性地通过降低贷款条件来争夺大客户和优质客户,商业银行的过度竞争,放大了信贷风险。这种状况,将可能使商业银行重蹈“信贷资金大投放、不良贷款大增加”的覆辙?
(二)加大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
由于流动性过剩导致商业银行在信贷市场上过度竞争,盲目降低贷款条件和利率,在放大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同时,也加大了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历史经验证明,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在1992-1993年和1997-1998年经济波动较大的时期,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急剧上升。在当前流动性过剩、贷款增速较快的情况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及其危害的可能性值得警惕。另外,据统计2005年我国商业银行有价证券及投资占资金运用的比率已经超过26%,这表明商业银行已经将其作为转移流动性压力的重要手段,从而推动了货币市场主要投资工具的利率持续走低甚至和存款的利率产生“倒挂”现象,加大了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
(三)使商业银行面临流动性困境
过多的投资和交易资金追逐有限的货币市场工具,导致货币市场上流动性最强的交易工具因各金融机构长期持有而失去流动性。金融资产的被动膨胀及收益率的持续下降,使中国银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流动性困境”和两难抉择。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面临存款负债的增长约束与金融成长的选择困境。如果银行采取措施约束存款负债的被动增长,将使居民的投资渠道更为狭窄或收益率降低,使市场化过程中的金融成长步伐减慢,影响中国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本形成能力和资本积累规模。二是面临流动资产收益率下降与信贷投放约束的选择困境。如果银行迫于流动性过剩或流动资产收益率下降的压力,在风险管控能力不强或风险控制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商业银行过度投放信贷,则可能在提高当期收益的同时积累新的长期风险,使银行面临短期收益与长期风险、信贷风险约束与流动性过剩的艰难选择。三是对经营模式、增长方式和经营结构战略转型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流动性过剩导致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下降,迫使商业银行加快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和收益结构,实施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由以规模扩张为主向以质量效益为主的战略转变。
(四)挑战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
一般认为,核心竞争力是指商业银行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它具有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竞争领域一流水平、具有明显优势的能力,即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能力。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极为广泛,不仅仅包括产品、品牌、技术、人才,更重要的是需要具有一种管理素质和管理能力,而这种管理素质和管理能力能够产生出不断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创新技术的机制和环境。显然,银行业的核心竞争力由核心资源和核心能力所组成。核心资源又可分为狭义的和广义的核心资源,前者是指银行业的资金实力,后者是指难以被竞争对手模仿、难以在市场上交易、具有互补性、属于银行而非个人的管理素质和机制;而核心能力则是指银行所具有的独特的能力,突出表现为成本控制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等众多能力的组合。目前商业银行外部正面临国内市场竞争日趋国际化、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等挑战,内部则面临经营模式、增长方式和经营结构等战略转型的重任,流动性过剩对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特别是对资产负债配比及管理能力、产品定价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五)潜在的流动性逆转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金融机构没有足够的现金清偿债务和保证客户提取存款而发生支付危机的可能性,包括资产流动性风险和负债流动性风险。流动性的大小直接关系到金融机构信誉,所以流动性风险是金融机构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要方面。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的《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也认为,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无力为负债的减少或资产的增加提供融资的可能性,即当银行流动性不足时,它无法以合理的成本迅速增加负债或变现资产获得足够的资金,从而会引发流动性支付危机导致挤兑情况发生。
随着金融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国际银行业关于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难度也在日益增加,总体流动性过剩和突然性流动性紧缩已成为威胁国际金融市场安全的重要因素。从世界经济中长期趋势来看,一旦经济增长预期出现大幅下调,流动性过剩问题可能会出现重大逆转。由于流动性过剩是一个时刻在变化的难以定量的概念,从流动性过剩到流动性不足可能只是一步之遥。值得注意的是,波及全球金融市场的美国次级贷款危机目前尚未结束,从此次危机的成因来看,与对流动性过剩和金融机构过于乐观有密切的关系。当次级贷款出现大量违约,通过其衍生金融产品放大后,使得市场信心发生动摇,进而造成资金面收紧,最终导致突然性的流动性紧缩。显而易见,突然性流动性紧缩已经成为总体流动性过剩的伴生物,而危机爆发的导火索就是市场信心的崩溃。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的最大问题在于流动性过剩,即外汇储备增加导致的基础货币过剩。过剩的基础货币必然会涌入某个要素市场或各个要素市场:进入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将会造成资产泡沫;进入商品市场将会导致通货膨胀;进入信贷市场将会造成投资膨胀,最终导致不良贷款和产能过剩。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值得我们警惕,特别是要在防止流动性过剩的同时,要高度关注发生类似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带来的流动性突然不足所造成的金融风险。
三、商业银行应对流动性过剩的措施
由于流动性过剩问题产生的原因是极其复杂的,而且流动性过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因此商业银行就必须“多管齐下”、采用“组合拳”来应对流动性过剩对其造成的不利影响。
(一)提高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的风险管理体制、良好的银行创新能力以及优异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决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质”的方面,是银行潜在竞争力所在。潜在竞争力是银行外部竞争行为的基础和竞争优势的来源,是保持银行竞争力绵延不断的动力来源。因此,我国商业银行要加快改革,“苦练内功”,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保持并提升核心竞争力。毫无疑问,这是商业银行应对流动性过剩不利影响的根本所在。
1.完善和强化风险管理体系。风险控制能力代表着银行经营管理的水平,是其核心竞争力突出表现。展望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潜在风险:宏观经济调控和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体制的缺陷对银行业整体风险管理能力形成较大压力,银行信贷的行业信用风险加剧和不良贷款率反弹的压力增大;利率、汇率市场化与银行市场风险的不断加剧,加之银行治理改进与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缓解的进展过于缓慢,将可能对我国商业银行未来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我国商业银行需要按照建立良好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要求和借鉴现代银行管理经验,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科学的风险管理体系,其核心内容是全面风险管理和全员风险管理。为适应新形势,还需要进一步深化风险管理理念,确立大风险管理的战略定位。在风险管理架构方面,从单纯的信贷风险管理机构逐步过渡到全面的风险管理机构。
2.培育和提升银行创新能力。银行的市场地位取决于创新,创新能力是构成银行竞争力的核心要素。长期以来,国内商业银行传统业务模式难以改观的重要原因就是缺乏产品创新能力。与外资银行金融创新和金融工具多样化相比,中资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的能力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加入WTO过渡期结束之后,大量进入的外资银行凭借其在国外积累多年的丰富产品创新经验与高质量、个性化的服务,将对国内银行现有的高端客户产生强烈的冲击。实事求是地来看,就目前中资商业银行发展和创新的意识以及创新能力而言,短期内很难建立银行业竞争中的创新优势,但有助于银行培育创新意识和提升创新能力。创新的成功取决于四大要素,即人、资源、文化、管理。中资商业银行能否用最好的人,留住最好的人,能否保持有效的科技投入,能否形成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创新精神、开拓精神,能否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否与客户与团队员工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直接影响着其创新能力。因此,将中资商业银行打造成蓬勃向上、富有生气、勇于进取、不断创新的银行,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二)调整商业银行经营战略
商业银行要利用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的契机,进行经营战略的调整,主动调整资产负债和收益结构,促进经营管理模式和业务增长模式由规模扩张型向自然效益提高型的根本变革。
1.调整信贷投向结构。通过信贷投向结构改变来应对流动性过剩问题。大力开发中小企业和个人信贷市场,增加面向个人及中小企业的贷款种类。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即使是在流动性比较充裕的时候,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也无法得到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痼疾。为解决资金短缺,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往往愿意付出更高的成本来获得贷款。当然,由于中小企业的状况各不相同、情况千差万别,鉴别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信用等级等就要求商业银行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但这也为商业银行创造了更多的获取高收益的机会,成为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同时,要加大对医疗、教育、社会保障和薄弱产业的信贷投入,大力发展个人零售业务,实现以公司银行业务为主向公司银行业务、个人银行业务平衡发展转变,提高规模效益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2.调整金融市场结构。应抓住资本市场的发展机遇,积极开展并购重组顾问、资产证券化、理财托管等投行、中间业务。推动商业银行经营方式创新,鼓励、支持银行以创新的理财产品有效地分流居民存款,减轻银行的流动性压力。加强产品创新能力,不失时机地开发与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境外投资相关的理财等金融产品,大力拓展零售业务,特别是中高端零售业务市场。创造连接不同市场的产品,将存款与债券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国际市场挂钩,拓宽资金运用空间。我国商业银行应积极发展投资银行业务,以适应金融业向全能化、综合化经营发展的大趋势。此外,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为商业银行提供了更多的资产配置可选种类,随着企业债品种的增加和流动性的改善,商业银行可以通过投资企业债优化现有投资组合、提高投资收益。因此,商业银行必须高度关注企业债二级市场的发展并为参与该市场的运作积极做好准备。
3.调整金融产品结构。积极开展产品创新,调整金融产品结构,是商业银行疏导流动性的重要途径。商业银行可通过发展非利息收入业务、大力发展新兴中间业务,拓宽收入来源、改善收入结构,从而阻断宏观流动性过剩与信贷扩张之间的关联。商业银行要进一步拓展其运作空间,例如:发展货币市场基金,发展包括资产证券化,以债券为基础的衍生工具以及多种组合的利率、汇率产品和债券品种系列等新产品,发展公司和私人理财增值服务;发展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外的理财托管产品,逐渐拓宽商业银行的生存空间,理财业务除了可带来手续费收入外,更重要的是对商业银行传统存贷差经营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促进商业银行由传统的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或购入投资、交易类资产的单一经营模式向综合化经营模式转变。理财产品的推出既可以为客户提供风险相对较低而收益相对较高的投资渠道,又可以有效地分流存款进而减轻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压力。
4.积极的流动性管理措施。商业银行要加强对宏观经济政策和微观金融市场的研究分析,处理好流动性和盈利性之间的关系,采取积极主动的流动性管理措施。实施积极主动流动性管理,需要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银行的经验和技术,采用更加精细化的流动性管理;需要建立规模适当的多层次流动性储备,实现流动性与效益性的协调管理;需要通过多样化的理财产品有效分流被动负债,减轻流动性过剩的压力。
标签:银行论文; 流动性过剩论文; 商业银行论文; 银行信贷论文; 银行资产管理论文; 资产流动性论文; 信贷业务论文; 信贷规模论文; 银行资产论文; 投资结构论文;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论文; 商业银行流动性论文; 金融论文; 风险管理论文; 投资论文; 流动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