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我国哲学热点问题研究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热点问题论文,哲学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识码]E [文章编号]1962(2001)13-0029-03
回溯过去的一年,我国的研究者继续围绕哲学各领域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一方面承继近几年哲学界争论的热点问题,提出一些新观点,同时又顺应时代变迁的要求,结合国际、国内的现实问题开拓新的研究领域,使我国的哲学研究不断得以丰富与发展。现就这一年中探讨的几个主要热点问题作一综述。
一、哲学范式的转换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新探索
1.对哲学范式和哲学范式转换的认识。
对于如何界定哲学范式,尽管意见略有不同,但研究者们基本认可了这样一种观点:哲学范式不是指某种具体的哲学分析方法,而是指有关哲学理性活动的各个基本方面,既包括哲学观念、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又包括哲学理论格局、研究方法和社会功能。
关于哲学范式的转变,基本上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哲学范式转换应该是全方位根本性的转变,它涉及到哲学理性活动的一切基本方面。另一种意见认为,从广义上讲哲学范式转换是指哲学的观念体系、研究方法、思维方式及社会功能的总体性变迁,但从狭义上讲,也可指其中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的变迁。
2.有关哲学范式转换的建议。
研究者们几乎一致认为新世纪哲学范式要发生转换。对于转换的具体样式,则从社会功能、发展趋势等不同角度提出了多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作为“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的哲学并非仅仅是“反映和表达”时代精神,其更为重要的功能是“塑造和引导”新的时代精神。跨入新世纪的哲学应是以“思想”为对象、以“批判”为使命,以“爱智”为本性的哲学。第二种意见认为,传统哲学范式的特点是哲学作为外在于生活世界,远离现实的形而上理性而存在。新世纪的哲学范式应是文化哲学范式——定位为人类社会内在的批判性的文化精神和自我意识的哲学。第三种意见认为,新世纪中国哲学的发展将会有两个显著的趋势:一个趋势是原来一体化的哲学将有可能发生分化,即分化为对公共化的政治活动进行思考的公域哲学和对个人化的精神生活进行思考的私域哲学;另一个趋势是人类学思维方式将可能成为主导型的哲学范式,通过人类学思维范式,把研究现实的公域哲学和研究理想的私域哲学在深层沟通起来。第四种意见认为新世纪哲学将会完成从实体论到生存本体论的范式转向,持这种观点的论者还特别强调生存论本身必须是人类和社会意义的生存论。第五种意见认为,从“定性化”转换为“无定性”将是哲学范式转化的重要内容,这种转换符合人的“无定性”的存在方式和哲学的本性。
3.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发展的争论。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发展,学者们讨论热烈,观点众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是问题与体系的问题。一种意见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应面向生活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未来发展中,应把握、理解和解决时代的重大课题,把当前世界和中国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主题,认为邓小平理论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发展。针对这种意见,一些学者指出,不能因强化问题研究而淡化体系意识,应该重视马克思主义的建构。
二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性和科学性的关系。论者们普遍认为,我国以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强调哲学的价值性、意识形态性胜过于哲学的科学性。因此,有些学者提出建立以符合哲学本性的价值性和科学性内在统一的哲学思维范式。与之相对,有些学者则强调,尽管我们不能把哲学作为政治的工具,应保持哲学的相对独立性,但我们仍要注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识形态性,合理地发挥哲学作为意识形态应有的社会功能。
三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一些研究者主张,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新世纪应充分发挥其反思、批判和革命的功能。但也有学者认为新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应转到以建设、创新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四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发展问题。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质上有两种理论形态:已写出来的有形的“显型理论”与未写出来、体现在字里行间的无形的“隐性理论”,前者受历史条件的限制具有相对的性质,后者则具有超越时空限制的普遍指导意义。所以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键是创造性地理解、发挥和运用它的隐性思想。另有学者指出,辩证唯物主义占主导地位的哲学多元化的局面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将保存下去,它的体系会日渐完善,最终将出现一个比较完整严密的崭新科学思想体系。
二、知识经济、全球化与人的发展
1.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本身的理论问题。
第一,有关知识经济的理论问题。
对于知识经济的内涵界定,大多数论者认同了狭义的经济学含义,即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但哲学界对此也有不同的看法,有论者认为狭义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是知识经济的现代形态,即仅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经济类型,知识经济应当是包括人文知识的经济发展功能在内的经济类型。另有论者提出知识经济的实质不仅是知识的社会化同时亦是社会的知识化。
在知识经济能否构成一个时代的标志问题上,论者们的分歧仍然很大。概括起来大致有这样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知识经济赖以进行的主要因素是知识,是不同于旧的以物质为因素的新生态的生产方式,是人类历史新时代到来的标志。与此相对的观点则认为知识经济不能作为一个时代的标志,知识经济仍然是一种工具理性,是大工业的继续。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知识经济时代是历史发展的过渡时期,是从物的依赖状态下人的独立性到人的自由自觉存在的状态的过渡时期。
第二,有关全球化的理论问题。
关于全球化的含义大致有五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全球化就是各国各地区之间相互依存,整个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第二种意见认为,全球化有广、狭两层含义。狭义的全球化是指从孤立的地域国家走向国际社会的进程,而广义的全球化是指具有共性的文化样式逐渐普及推广为全球通行标准的状态和趋势。第三种意见认为,全球化就是当代世界各种要素流动、融合并构成超国家的全球体系的过程。第四种意见认为,从文化角度讲,全球化就是人类社会的整体化、互联化、依存化。第五种意见认为,我们目前讲的全球化就是指经济全球化。关于全球化的本质,有学者认为是全球性交往实践,也有学者认为是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信息化。
关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问题,一种意见认为全球化是一种客观事实。第二种意见是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理论出发,认为全球化是生产和交往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在知识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出现了从旧全球化时代向新全球化时代的转变。第三种意见认为全球化进程是一个由经济全球化到政治全球化,再到文化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的过程,文化全球化是一个正在生成而尚未完成的文化形态。
2.知识经济、全球化与人的发展。
全球化、知识经济与信息经济是具有同等意义的概念。它们对人的生存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知识经济、全球化与人的发展有诸多关联,2000年我国哲学界对此问题的探讨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第一,信息网络与人的虚拟生存。
哲学界对“虚拟”的解释不尽相同。一种意见是把用电脑网络进行人们之间的思想交流或信息交换、存贮、获取的过程称为虚拟。有的学者从认识论的角度出发,把“虚拟”理解为超越现实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有的学者又把虚拟定义为缺乏相应组织结构却能产生与传统组织同样的完整功能的组织系统。还有另一种意见认为,“虚拟”是数字化表达方式和构成方式的总称,虚拟即数字化、符号化,与此相反的观点是,不能仅用符号化来定义目前电脑网络中的“虚拟”,因为符号化是人与动物的最根本区别。
关于网络与人的虚拟生存的探讨,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虚拟”生存是否改变了实践的基础。二是“虚拟”生存与现实生存的关系。三是网络化虚拟生存对人的影响问题。对于“虚拟”生存是否改变了实践的基础这个问题,有两种基本相反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虚拟生存”使实践内在性的地位显著地超过了外在性,揭示了实践除了劳动特性外,还具有“虚拟”的本性,实践的虚拟特性即是超越自然性和主体的自我超越性。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虚拟”生存并没有改变实践的基础,以劳动方式进行的生产劳动是最基本的、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实践。关于“虚拟”生存与现实生存的关系问题,主要有这样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虚拟”生存以电脑网络作为最主要的生产操作手段来体现人类劳动的新特征,它只不过是人类的一种新的现实生存方式。另一种意见则认为“虚拟”生存就是作为人的文化生命的意义生存,“虚拟”生存与现实生存在立足点、范围、实体形态以及人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社会规范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别。至于网络化虚拟生存对人的影响问题,人们一般认为,网络化虚拟生存在为人类生存带来快捷和方便的同时,也容易导致人的生存缺憾,如人的生存平面化、交往关系的异化,存在主义的生存焦虑、缺乏意义的幸福感等等消极后果。
第二,网络与道德建设。
研究者们对此问题的探讨论述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网络对人的道德的影响;二是对“网络社会”道德建设的探索。
关于网络对人的道德的影响,论者们几乎一致认为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对人的道德影响是双重的。它的正效应是网络化改变了道德行为和道德交往的方式,超越了时空界限,拓展了伦理关系的空间;网络化交往有利于培育完善的道德心理、健全的道德人格和坚强的道德意志,有利于提高人自身破译自然的能力、形成新的价值观念和伦理精神。至于网络技术的负效应,学者们普遍认为它会造成现实人际交往的困难、人格分离、内心孤独,削弱了人的主体性。一些论者同时认为它将对传统道德建设造成冲击,导致道德相对主义、道德冲突和失范现象、无政府主义、道德监督和评价的困难以及道德人格扭曲。还有论者认为网络技术易于诱发犯罪,导致社会道德水平下降,有可能造成知识匮乏、文化退步以及人的道德素质下降等负效应。
针对网络的双重效应,论者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网络道德建设的设想。有些论者提出网络道德的建设,关键在于树立合理的“网络社会”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把精神价值、伦理精神融入网络技术发展的过程,同时注重把网络道德法规的外在强制与网络主体道德教育的内部提高结合起来。有些论者认为网络危机实质上是人的文化危机,并据此提出,要克服这种危机的关键在于要塑造健全的人与社会,努力建立网络社会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运作机制,要注意网络技术与人的自由发展的协调统一。
三、创新、创造性思维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
在知识经济、全球化的社会背景下,是否具备创新能力已成为一个社会能否继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有关创新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已成为重要的时代课题。我国哲学界敏锐地抓住了这一时代课题,积极探讨与创新有关的各类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对创新与创造性思维的理解,创新对社会发展的意义等。
1.对创新的理解
一些论者立足于创新与创造、革新的区别,将创新界定为:把新的观念和方法诉诸实施,创造出与现存事物不同的新东西,从而改变现状。他们同时提出创新是一种学习,是一种自觉,是具有创造性、系统性的风险行为。
有些论者则侧重从哲学基础理论的视角来谈论这一问题。其中有论者认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范畴,它标志人类活动本质,强调人的实践性和主体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色,人的主体性又表现为自主性和自为性,它的核心是创新。有的论者则把创新的内涵界定为社会主体凭借理论和实践超常而首创地对事物进行旧质形态向新质形态转化的活动。创新是过程和结果的统一。创新具有客观性、人为性、超常性、普遍性、历史性等特点。有的论者又把创新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提出创新是人类思维和实践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类突破传统,寻求新的发展空间的存在形式。
2.创新与创造的比较
有些论者认为,创新与创造并无多大区别,二者都会导致新生事物出现,是具有同等意义的概念,所以有时候在论述时未作专门的区分。但大多数论者认为二者既有相同之处,亦有不同之处。有的学者就认为创新的主体具有明确的主观意图,其目的是在实际中推广应用,而创造的主体未必具有明确的主观动机,其结果也未必在实际中得以应用。有的论者又认为创新侧重从理论层面对应于“守旧”,而创造更强调从具体实践活动的层面上突出事物的前所未有。也有论者认为,创造是从无到有,创新并非抛弃而是扬弃。
3.对创造性思维的探讨
创新离不开创造性思维,讨论创新问题就势必涉及到讨论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多种思维的综合,这种观点是目前我国哲学界关于创造性思维占主导地位的观点。但对于创造性思维的构成内容的认识则不尽相同,目前对此问题的认识主要有三种:第一,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本性某种定向欲求的直觉实现形式,理性和直觉是它的两个基本要素。第二,创造性思维是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扩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潜意识和显意识的统一。第三,创造性思维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综合。
4.对创新样式的讨论
研究者们目前一般把创新分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三种样式,并认为这三者是相辅相成的。知识创新,又称之为观念创新,是先导、突破口和文化基础;技术创新为制度和知识创新提供物质基础;制度创新则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保障。但也有论者认为创新还有其它多种样式。如,社会创新、教育创新、哲学创新等样式。
5.创新与社会发展
对于创新对社会发展的意义,江泽民同志多次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学者们站在哲学高度围绕这一话题展开了积极的讨论,把他们的观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创新可以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激发人们的创造热情;创新是科技进步的决定因素;创新直接推动社会的变革;创新是解决当代我国社会问题和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需要。
标签:哲学论文; 知识经济论文; 创造性思维论文; 哲学研究论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虚拟网络论文; 社会网络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全球化论文; 网络热点论文; 范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