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梗的急诊护理与观察论文_吴琦亮

急性心梗的急诊护理与观察论文_吴琦亮

吴琦亮

南宁市第八人民医院 广西 南宁 530003

【摘要】目的 研究并分析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方法 收集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共52例,根据患者入院日期的单双号数分为25例对照组和27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急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针对性护理,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急诊护理过程中,针对性的护理能够有效保证治疗的效果,促进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急诊护理;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R521.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5018(2016)02-325-01

急性心肌梗塞指的是患者的心脏由于冠状动脉出现持续性或者急性的缺氧、缺血,从而导致的心肌坏死等症状。患者的临床表现包括了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低血压、胸部压迫性的疼痛和腹部疼痛等,严重者会出现休克甚至死亡[1]。根据相关研究发现,急性心肌梗塞在近几年出现了逐年上升的趋势,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都造成了极大的威胁[2]。在本次研究中,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采用了急诊针对性护理,旨在探讨并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9至2016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共52例,根据患者入院日期的单双号数分为25例对照组和27例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在40岁-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1.2±10.5)岁。观察组男15例,女12例;年龄在41岁-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9±10.8)岁。患者均存在胸闷、心前区疼痛、大汗淋漓等症状,并伴随窒息感、焦虑感和紧张感。两组患者的年龄、职业、病情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了研究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急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针对性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1 抢救护理。患者绝对卧床休息,进行心电监护和氧气支持。建立静脉通路,并对抢救设备和除颤仪进行准备。遵医嘱对患者用药,评估患者病情,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并及时询问患者病史。

1.2.2 再灌注治疗护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行溶栓治疗,治疗后观察患者的牙龈、皮肤黏膜和穿刺点的出血情况,注意患者心律变化,防止心律失常的发生。定时为患者抽血,从而观察心梗全定量和心肌酶的变化。

1.2.3 并发症护理。心律失常护理,加强心电监护,如果发现每分钟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次数高于5次,或者呈多源性、二联律、成对的收缩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准备好除颤仪、呼吸机、起搏器、吸痰器等抢救器械,做好抢救准备。心力衰竭护理,在护理中如果输液过多或者过快、合并感染、大便过于用力、情绪激动等因素都可能引发心衰,一旦患者发病,护理人员应立即协助患者取半坐位,并给予患者血管扩张剂、强心利尿剂等药品。

1.2.4康复训练和饮食护理。在康复训练中,护理人员在对患者心功能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下肢肌肉屈伸的被动运动;在患者心功能恢复到2级时,能够在护理人员的帮助下进行主动运动。患者在入院第11天能够下地并端坐,在第14天能够扶着拐棍行走近50米。在治疗完成初期患者主要进食流质食物,在4天之后可进食半流质食物,并逐渐过渡到软食和普通饮食。

1.3 评价指标

将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进行统计和对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显效标准: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显著,且心功能恢复正常;有效标准:患者的主要症状有所减轻,心功能逐渐趋于正常;无效标准:患者的主要症状没有改善,甚至出现加重。

1.4 统计学分析

在本次研究中,对研究所得数据进行了统计和进一步分析,并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数据处理,将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用t值和卡方进行检验,差异性用p值进行判定,p值小于0.05提示本次研究数据存在统计学研究意义,而p值大于0.05则提示数据无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和观察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对比([n(%)])

组别 例数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25 7(28.0) 13(52.0)5(20.0)20(80.0)

观察组27 12(44.4) 14(51.9)1(3.7) 26(96.3)

3 讨论

相关的研究发现,一旦患者表现出以下症状,就可能提示出现了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发热并感到胸骨的后部有剧烈疼痛,严重时患者会发生呕吐;患者出现心律失常,其心电图有进行性的改变,严重时出现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患者的血清心肌酶的水平异常增高,体内白细胞增多[3]。由于急性心肌梗塞具有发病急、病情发展快、病死率高等特点,因此必须得到及时而有效的治疗和护理。

在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采用了急诊针对性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于这类急症患者,治疗是基础,护理是关键,必须通过有效的、全面的、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来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4]。在急诊救治护理当中,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病情进行严密观察,从而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可靠依据。与此同时,还应注意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变化,并对患者的尿量进行细致观察和记录,同时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饮食护理,从而促进患者康复[5]。

综上所述,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急诊护理过程中,针对性的护理能够有效保证治疗的效果,促进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群芳.浅析急性心梗患者急诊护理效果观察[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21(03):354-355.

[2]文建英,陈朝琼,张会文,等.急诊护理路径对比传统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z1):207-208.

[3]樊智娟,黄欢,张俐玲,等.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抢救效果的影响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30(20):2839-2840.

[4]胡娟娟,吕君.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抢救效果的研究[J].全科护理,2015,35(33):3360-3361.

[5]方平.急诊护理路径与传统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的影响观察[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10(04):19-19.

论文作者:吴琦亮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8

标签:;  ;  ;  ;  ;  ;  ;  ;  

急性心梗的急诊护理与观察论文_吴琦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