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钱
江苏省常州市中医医院 江苏 常州 213000;
【摘要】目的:探析急性右下腹痛病因的多排螺旋CT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4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1例急性右下腹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1例急性右下腹痛患者中,50例发生炎性病变,占70.42%,其中35例为阑尾炎,占70%;6例为回盲部炎,占12%;3例为结肠憩室炎,占6%;1例为溃疡型结肠炎,占2%;5例为克罗恩病,占10%;20例为肿瘤性病变,占28.17%,其中16例为结肠腺癌,占80%;2例为阑尾囊腺瘤,占10%;2例为回肠末端间质瘤,占10%;1例为金属异物,占1.41%。结论:临床上运用多排螺旋CT对急性右下腹痛患者进行诊断,具有操作简单、诊断准确性高等优点,并且能够判断疾病类型,为临床上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提供有效依据。
【关键词】急性右下腹痛、多排螺旋CT
急性右下腹痛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急腹症,其发病机制复杂,虽然阑尾炎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病因,但是右下腹痛有诸多的病因,包括肿瘤、回盲肠区炎症、肠系膜病变、憩室炎以及网膜病变等,并且其临床表现缺乏典型性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临床诊断难度[1]。因此,本文对运用多排螺旋CT诊断急性右下腹痛病因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9月-2014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1例急性右下腹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为男性,41例为女性,年龄28~90岁,平均年龄为(66.1±10.5)岁。
1.2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和平扫,具体操作如下:运用机型为64排西门子SOMATOM Definition AS CT机对患者进行扫描,扫描时,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位,按照常规方法,对患者进行平扫,然后再进行动态二期增强扫描,扫描从右膈顶开始,直到耻骨联合水平。调节好扫描参数,一般为260~380mA、120kV,层距为5mm,层厚为5mm,螺距为1.0,选择碘海醇为对比剂,运用80~100ml碘海醇对患者进行肘静脉团注,控制好流速,通常为3ml/s,完成注射后30~35s,对患者进行动脉期扫描,完成注射后60~70s,对患者进行门静脉期扫描。完成扫描后,向ADW4.4工作站传输原始数据,并进行容积再现、多平面重建以及最大密度投影的图像后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2.1扫描结果
71例急性右下腹痛患者中,50例发生炎性病变,占70.42%,其中35例为阑尾炎,占70%;6例为回盲部炎,占12%;3例为结肠憩室炎,占6%;1例为溃疡型结肠炎,占2%;5例为克罗恩病,占10%;20例为肿瘤性病变,占28.17%,其中16例为结肠腺癌,占80%;2例为阑尾囊腺瘤,占10%;2例为回肠末端间质瘤,占10%;1例为金属异物,占1.41%。
2.2扫描图像的具体表现
2.2.1炎性病变的多排螺旋CT表现
35例阑尾炎患者中,25例为急性阑尾炎,6例为阑尾脓肿形成,4例为阑尾炎合并穿孔:(1)急性阑尾炎。CT扫描图像表现为阑尾腔明显扩张,阑尾壁明显增厚,并且增强扫描后,可见阑尾壁强化明显;(2)阑尾炎合并穿孔。CT扫描图像表现为阑尾腔扩张,阑尾壁明显增厚,并且回盲部周围存在明显的包裹状积气影,肠系膜部存在气泡影;(3)阑尾脓肿形成。CT扫描图像表现为阑尾周围厚壁形成液性肿块,行增强扫描后,可见脓肿壁呈厚薄不均状态,且内缘比较光整。
克罗恩病的多排螺旋CT表现为末端回肠结节段肠壁明显增厚,肠腔比较狭窄,增强扫描后,黏膜面表现为线样强化,其中2例患者形成肠道外脓肿。结肠憩室炎在CT扫描中表现为形成升结肠多发憩室,并且回肠壁明显增厚,具有不对称性的特点,结肠周围明显脂肪皂化,增强扫描后,结肠壁强化明显。回盲部的CT扫描表现为病灶范围明显扩大,累及阑尾、盲肠以及回肠末端,病变肠壁明显增厚,增强扫描后,可见肠壁不规则强化。溃疡型结肠炎的CT扫描表现为右侧升结肠表现相互重叠,降结肠和横结肠的肠壁明显增厚,呈弥漫性特点,增强扫描后,可见肠黏膜面明显强化,浆膜面不规则,周围脂肪存在明显的皂化影。
2.2.2肿瘤性病变的多排螺旋CT表现
16例结肠腺癌患者中,6例为回肠部,10例为升结肠,CT扫描表现为阶段性肠壁明显增厚,呈不对称性特点,累及肠管,正常肠管与病变肠管之间形成典型的“肩胛征”,增强扫描后,肠壁强化明显。阑尾腺瘤的CT扫描表现为回盲区可见明显的囊实性肿块,具有清晰的边界,并且增强扫描后,可见肿块内的壁结节明显强化。回肠末端间质瘤的CT扫描表现为可见软组织密度肿块,具有清晰的边界,均匀的密度,且增强扫描后,肿块强化明显。
3.讨论
近年来,随着现代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排螺旋CT由于具有操作简单、图像清晰、诊断准确率高等诸多优点,被广泛运用在临床上。由于多排螺旋CT的层厚较薄,并且MPR技术在成像的容积范围内,能够将阑尾全程完整的显示出来,将阑尾的增粗、形状等作为基本依据,确定阑尾的病变情况,有研究表明,多排螺旋CT诊断急性阑尾炎具有较高的准确率,约为98%左右。脓肿和穿孔是比较常见的阑尾炎并发症,本组的71例患者中,10例阑尾患者合并脓肿和穿孔,其发生率为28.57%,与相关报道基本一致[2]。克罗恩病的发病部位具有典型性特征,在CT扫描中,典型的“靶征”比较明显,并且窦道部位明显发生病变,容易与其它疾病相鉴别。同时,结肠憩室炎通常发生在右侧盲肠或者结肠部位,其临床表现与阑尾炎具有一定的相似性,CT扫描表现为形成结肠壁憩室,并且憩室壁明显增厚,容易与阑尾炎相鉴别。此外,当结肠癌出现穿孔后,其影像学表现和临床特征与阑尾炎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鉴别难度大,一定要对增强图像进行仔细观察,确定“肩胛征”,从而正确判断疾病。
综上所述,临床上运用多排螺旋CT对急性右下腹痛患者进行诊断,具有操作简单、诊断准确性高等优点,并且能够判断疾病类型,为临床上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提供有效依据。
参考文献:
[1]孙伟.螺旋CT诊断和鉴别诊断急性右下腹疼痛的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4,12(34):240-241.
[2]张明波.陆志华.多排螺旋CT鉴别急性右下腹痛病因的临床价值[A].江苏医药,2013,39(19):2302-2303.
论文作者:王桂钱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1月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0
标签:结肠论文; 阑尾论文; 阑尾炎论文; 患者论文; 螺旋论文; 表现为论文; 回肠论文; 《医师在线》2015年11月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