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 湖北武汉 430014
摘要:“新中式”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元素在时间长河里的邂逅,以内敛沉稳的传统文化为出发点,融入现代设计的语言,为建筑空间注入凝练唯美的中国古典情韵。新中式不是纯粹的元素堆砌,而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将现代元素和传统元素结合在一起,以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来打造富有传统韵味的建筑,让传统中国文化在当今建筑得到合适体现。
关键词:新中式建筑;设计;发展
前言
“一个民族应有反映民族文化特色的建筑,如果都西化,就没个性了。中式传统的建筑是有文化、有精神、有生命、有灵魂的。”——冯骥才。新中式建筑风格是在现代建筑中,加入中国古典元素,形成一种新的建筑设计风格。它以形式自由、造型简洁、注重功能、经济合理,没有装饰或少量装饰的特点而成为时代的新风格。它与现代建筑设计的融合,既体现了传统文化,又富含现代元素,符合时代发展提出的要求,被人们广泛接受。
1新中式建筑的设计理念
新中式建筑——用传统建筑语言写现代时尚生活。在中国传统的居住建筑中,因为居住的环境要求与生活的方式不砼,南方和北方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建筑结构形式大多以砖、木结构为主,在建筑材料和施工方式上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限。比如北方的四合院建筑的占地面积大,而南方的天井围合院的采光、通风等条件无法满足现代人们的使用需求。新中式建筑将现代的生活方式与传统建筑的精髓相结合,在设计中融入了西方的生活理念,能更加适应现代的生活节奏,在满足建筑的功能使用的同时,也增强了建筑的个性和识别性。
2“新中式”建筑风格的表现形式
2.1在空间布局上
新中式建筑总体而言可以归纳为两大派系:北方的合院派和南方的园林派。北方的合院派建筑空间结构上尽可能多地设计庭院空间,以追求四合院的全包围形式;南方园林派则以其“天人合一”的造园理念、精致的景观和空间处理手法独步天下。“新中式”建筑打破了中国传统布局上死板、不灵活的格调,引入中式庭院生活理念,再现深藏中国人心中的最高生活境界。例如万科第五园,其整个居住区的布局是由中央景观带分隔而成的两个大的“院落”组成,各组团内部又由深幽的街巷或步行小路以及大小不同的院落组合而成,形成了舒适宜人、亲切有人情味的邻里空间。
2.2在建筑形体上
“新中式”建筑要通过建筑本身形态的回归寻找传统文化的底蕴,也就是将传统元素加以改造和创新用于新建筑,从而创造出具有中国韵味的新建筑。如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选取了传统建筑中斗拱这一元素作为整个建筑形象,造型既新颖独特又体现出中华精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在色彩搭配上
“新中式”设计主要选用能代表华夏文明的几种色彩,即所谓的“国色”,以中国红、琉璃黄、长城灰、玉脂白、国槐绿为主,结合景观材料及新中式的使用定位,还常常用到木原色和黑色,用这些色彩共同来营造喜庆、祥和、宁静、内敛的建筑空间。
3新中式风格在设计中的应用
3.1空间布局
空间布局是传统文化非常注重的一点。我国传统文化注重“礼制”,把社会中的人们分为不同的等级,按照长幼的顺序排位。新中式室内设计风格整体空间布局的选择上,依然使用对称布局,但因为要与现代建筑形式融合,所以它是把传统的对称变为局部,只有局部对称即可,并与整体室内的设计融为一体。中国传统文化中要求空间具有层次感,且空间内有良好的通透性,并要求根据家庭内的成员数量以及活动范围等因素,合理划分空间,每个空间区域都有自己的功能,或是用屏风、衣架等隔离开,增加层次感。由此,新中式风格对现代室内空间布局的影响是,使用传统的空间划分方式,增加层次,丰富室内结构,使其具有古典韵味。
3.2材料的使用
新中式风格在材料的创新上也有独到的见解,它是把新材料与旧材料融合,让两者相互碰撞,在碰撞中找到新的灵感。传统材料价格较高,供给量较少,不宜大量加工,只能小范围生产,而运用现代技术制造出的新材料也可以达到旧材料的效果。以家具的选择为例,该风格可选择不同类型的家具,而有些家具是用新材料制成,加入高科技技术,装饰材料表面,使人们触摸后有良好的手感,如此可有效降低成本。此外,新中式风格也会采用混搭材料,比如玻璃、不锈钢等,以符合现代人对事物的审美,形成新的风格特点。室内设计中,在室内放上具有装饰功能的毛毯、带有民族特色的抱枕等,或是用木质材料做成屏风,划分空间,使室内设计兼具古典韵味与时尚感。
3.3色彩的选择
新中式风格对于设计色彩的选择提出的要求是浓而不厌,原有风格选择的颜色主要包括黑、红、黄,这三种颜色的巧妙利用,能够让人们从设计中发现它的尊贵程度,突显屋主人的社会地位。而新风格选择颜色的标准是,根现代人对生活的需求,即房屋使用者的社会追求,以及室内整体的空间布局与颜色基调,决定选择哪种颜色,以呈现整个空间的稳重,比如,设计师会选择很多原生态颜色,把设计内涵从颜色、整体表现出来,并在不同的位置摆放饰品。即如果想要整体空间呈现出和谐、淡雅的风格,可在室内放置一副到两副山水画,营造恬淡的意境,而若想增加室内的自然感,也可以选择绿色或原木的颜色,加入大自然的基调,并适当使用梅花红的颜色,不会使空间显得过于沉闷。
3.4装饰手法的选择
该风格应用的表现是,从传统装饰手法中脱离出来,舍弃复杂的精雕细刻,让设计更加简单、明了,每个设计品都有明亮的线条,使用者看到设计品后,能够直接领会设计者的意图,从而体现出现代室内空间简约、时尚的的设计,融合传统元素的优势,并用现代表现手法加以创新,让人们有美的视觉享受,比如室内门窗的选择,传统的设计方法是,用雕刻的手法把不同的物品刻在门窗上,并不断打磨,保证它的光滑度,增加雕刻的立体感,但新中式风格是门窗上只有简单的线条,展示其美感与古典。而不论是传统风格还是新风格,都会使用大量的装饰品,用于装饰室内空间,而新风格多选择陶瓷、绘画等,作为整体设计的点睛之笔。
4新中式建筑的发展方向
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随着社会进步及时代变迁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建筑也被赋予了更多的不同属性,以适应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为了体现传统性,新中式建筑仅仅追求外观的复古可能会缺乏时代感,而如果只是追求传统空间形式的复制又会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冲突,因此新中式建筑必定将会走上一条更多元化的发展道路。它的呈现方式将会是以建立在现代风格之上的对传统文化深层次的表达。也就是说以现代风格的简约、功能化为基础,通过深层次的研究将传统建筑元素融入设计中,追求的是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味道,一种神似的表达。主要体现在对一种或几种传统建筑材料的极致化应用、对某些极具代表性的传统建筑造型特征的现代化应用、对某种传统建筑空间的适应性应用等,在设计过程中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建筑,可以是一种方式也可以是多种方式的结合运用。随着设计师对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笔者相信未来将会有更多极具中式韵味的建筑以丰富多彩的方式呈现在人们面前。
结束语
总之,新中式建筑可以说是对中国式传统建筑建筑文化继承和发扬的产物。现代新中式建筑不是单纯模仿古建形式,而是在传统建筑形态的基础上,在建筑师理性科学的分析的前提上,通过对传统文化及现状时代发展要素去有所创新。新中式建筑只有不断的追随时代的步伐,展望未来,才能有更好的机遇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晓舟.论现代建筑艺术设计中的传统人性回归[J].工程技术研究,2016,(6):243.
[2]刘翘楚.浅谈新中式风格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居业,2016,05∶30-32
[3]王晓燕.新中式建筑所体现的传统空间美学思想[J].城市问题,2016(10)
论文作者:黄阳鹏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9
标签:建筑论文; 传统论文; 风格论文; 空间论文; 传统文化论文; 元素论文; 室内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