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同地区的传统村落因其各异的地域、气候、文化等,所呈现的风貌也不尽相同。本文首先从物质肌理和文化内涵两方面构建风貌体系,并将其划分为原真性保护、协调性保护和可识别性保护三个保护层级;其次从自然基质、建筑肌理、街巷形态、院落格局、公共空间五种风貌物质要素和历史文化、民俗活动、民间技艺三种特色文化要素进行风貌要素的提炼;最后在实例应用中提出风貌特色现存症结以及具体的修复策略。
关键词:传统村落;特色风貌;保护;修复策略
1.引言
数量繁多、分布极广是我国传统村落的一大显著特点。上下五千年的农耕文明、道法自然的哲学观念、百家争鸣的文化觉醒,在严谨而庄重的宗法制度下,在蓬勃而迅速的社会发展中,传统村落的风貌始终呈现出既稳定又和谐的状态。然而,伴随着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计划的如火如荼发展,传统村落的开发与保护陷入了“千村一面”的窘迫境地,特色风貌渐渐被堙没、历史建筑慢慢被吞噬、传统文化徐徐被遗忘。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的提出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激活农村内生的发展动力。[1] 因此,唤醒村落记忆、挖掘地域特色、传承历史文脉,是拯救传统村落生存与发展亟待解决的重难点。
2.传统村落风貌解析与层级划分
2.1概念界定
“风貌”一词,《现代汉语词典》定义为:风格和面貌、风采相貌、景象。风貌不是纯物质的表象,而是事物的内在属性、本质特征通过一定的物质外化形象表现出来,这种外化的形象是引起人的思想或感情活动的具体印象。[2]传统村落的风貌是其外在物质空间和内在文化特质的有机统一,是其结合当地自然区域特征和社会文化以及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等长期积淀而形成的总体特征。“风貌要素”则是构成风貌特征的要件和因素,是体现风貌特征的基本元素。
2.2特色风貌的体系构建
传统村落的形成是文化和物质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结果,它以文化为基础,通过在不同地域和单元体的组合变化凝结而形成最终特有的一种“聚落特质综合体”。传统村落特色风貌的构成,是同时包含物质肌理和文化内涵的双重复合体系。
(1)物质肌理体系
物质肌理体系主要包含了传统村落的特有的建筑肌理、街巷形态、院落格局和自然基质(包括山体、河流水系、植被等)等现有物质资源。这些物质与物质之间的相互联结作用,从而产生和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风貌物质体系。这种物质体系的形成是村落本身特有的,有别于其他任何一种传统村落。而且这一种村落是随着时间和空间进行着不断的发展和变化,这种变化是纵向和横向同时展开的并不断延续的特有物质体系。
(2)文化基质体系
文化基质体系主要包含了传统村落特有的历史文脉、民俗活动和民间技艺等现有非物质资源。文化人类学研究认为,在人类从原始到现代的进化过程当中,从农具和器皿的发明使用到居住形式的变化,几乎所有地域、民族的构建模式都表现出与各自文化认知的同步性[3]。这种因各自文化同步性的认知所产生的地域之间的差异性和特殊性正是由特色风貌形成的主导因素文化基质的不同而产生的。
2.3特色风貌的层级划分
有关传统村落的保护层级的划分很多,但究其学术理论依据在这方面并没有形成具体统一的体系标准,不同的学科领域和学者的分析角度各不相同,本文将传统村落的特色风貌保护层级划分为风貌原真性保护、协调性保护和可识别性保护三个层级。
(1)原真性保护层级
风貌原真保护层级主要包含的是一个传统村落当中文化禀赋较强、历史反演较高,具有较强代表性的风貌特色聚集区;这一核心原真保护群的特点一般为:民居建筑类型繁多,建筑规模庞大,结构肌理完整,营建技术较好、施工质量较高;村落空间布局合理、民族风情保存完整,有很高的真实性和很大的吸引力。在村落的总体建筑风貌中上具有较高的历史传承价值、文化延续价值、科学研究价值和艺术观赏价值的片区,这种原真保护层级的片区应该重点保护,在保护与利用时应注意整体保护,尽量保持对象的原始风貌和周边的原生态环境。
(2)协调性保护层级
风貌协调保护层级是指传统村落中建筑历史较近,有一定的民族特色但不是很突出;民居建筑类型一般,规模不大;建筑技术和建筑质量都较一般;村落原有布局较为合理,但现存布局受到一定的破坏;保留着部分传统民俗文化特点。这一层级总体上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与原真性,只是在保护和开发利用中投入较高,但可以采取重点保护和片区开发的方法,保持和承传最有价值的部分。保持建筑历史外貌,并按照原有的特征新型修缮;重点修缮改造内部空间。
(3)可识别性保护层级
可识别性保护层级主要是指因加固、防护而添加的部分,且务必与原先既有的部分有所区别,使人们能够识别出哪些是修复的,哪些是固有的,以期保存文物建筑的历史可读性和历史真实性。
这一层级的风貌保护主要是使之与整体风貌较为一致,在保护修复方面上,对建筑高度不符合整体保护要求建筑进行削层处理。在建筑色彩方面使之保持一致,最终达到与整体风貌协调一致的效果。
3.特色风貌要素的提炼与修复
传统村落的风貌代表性和地域识别性,有必要进行特色风貌要素的提炼。村落风貌要素是村庄长期以来生产生活方式、技术水平以及风土人情等非物质特征的物质载体。[6] 传统村落的特色要素可以分为物质要素和非物质文化要素两大类型。
3.1物质要素
传统村落的物质要素形成与发展受到自然、文化、社会等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多元的环境因素,使得传统村落风貌的物质要素呈现出整体统一的关系。传统村落整体风貌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传统村落风貌的结构关系。本文将传统村落物质要素特色风貌主要提炼为自然基质、建筑肌理、街巷形态、院落格局和公共空间五个物质要素并提出对应的修复策略(如表1)。
表1 物质要素特色风貌提炼
图表来源:作者自制
3.2文化要素
文化是传统村落风貌营造的信息核心。路易斯.芒福德认为文化在村落起源和形成中具有重要的渗透作用,这些文化渗透包括道德基础、劳动习惯、生活方式、宗族、祭祀等风俗习惯[6]。文化要素主要从历史文脉、民俗活动和民间技艺三个方面进行特色提炼。(如表2)
表2 吗文化要素特色风貌提炼
图表来源:作者自制
4.应用案例
4.1研究区域概况
石洞沟村地处中原中心地带,隶属河南省荥阳市高山镇。2016年入选第四批国家级传统村落名录。将石洞沟村作为本研究的例证对象,其因如下。(1)石洞沟村为豫中地区颇具典型的传统村落,地处黄土台塬地带,由三河岭及部分平原组成。东西南三岭环抱全村,中央为平原与河道,村落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形成“龟地”的风水格局。另外村落选址讲究、环境优美,格局独特,明清传统建筑空间丰富,序列感极强。(2)石洞沟村现存古建大多是明朝洪武四年以后,距今六百五十年左右,建筑类型丰富,红石材质,靠山窑洞,具有3处明清古建筑群。具有典型的特色风貌塑造价值(如图1)。
图2 石洞沟村保护层级划分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4.2石洞沟村保护层级划分
石洞沟村的特色风貌划分按照貌原真性保护、协调性保护和可识别性保护三个层级对应可以划分为三个建筑风貌保护区,其中原真性保护区分为石洞沟南街组传统民居区、河东组传统民居区、林门组传统民居区三部分。协调保护区则是与原真保护范围整体风貌完整性保护有密切关联和保存有一定建筑、环境等要素的过渡地带。西至边界为北侧到蜘蛛山山体等高线为界,南侧以核心保护南侧道路红线为界,西侧至蝎子山处,东侧以古河道东侧边界。可识别性保护区大多是与传统建筑风格的不相协调统一的现代民居。对于石洞沟村该非协调区的建筑应进行适当的改造,使其与历史整体风貌相协调。(如图2)
4.3 石洞沟村风貌要素分析
石洞沟村历史资源禀赋,文化积淀深厚。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同时村落内部保留了大量的民俗文化和传统文化资源。本文从物质要素和文化要素两个方面对石洞沟村的风貌要素进行分析和提炼。通过对石洞沟村的特色风貌要素的提炼找出现有风貌要素的症结,并提出具体的风貌修复策略。
(1)物质要素提炼
石洞沟村的现有特色物质要素主要从自然基质、建筑肌理、街巷形态、院落格局和公共物质等五个方面进行提炼和总结。石洞沟村的风貌物质要素主要有:商相祠、傅氏祖茔、姜公庙、铜钟寺遗址、古庙院、石墙坡屋顶建筑、红色石头建筑等建筑要素;两条主要的南街古民居建筑街巷和河东古民居街巷,古桥遗址、古井、古树、石刻、木雕、碑刻、明清寺庙祭祀碑刻等公共物质要素。
(2)文化要素提炼
石洞沟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厚。主要从历史文脉、民俗活动、民间技艺三个方面进行特色文化要素的提炼。石洞沟村的主要文化要素包括“说命”三篇、傅氏族谱、《崇俭约》、“湿蹬沟”传说、李后陵的传说等历史文脉类文化;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火神会、土地会、马王会、寒食、商相祠祭祖等民俗活动;版筑术、雕刻、纺花、纺织、、弹花轧花、舞狮、灯会、高跷、烟火等民间技艺传承。
4.4石洞沟村现有风貌症结
通过对石洞沟村特色风貌要素的梳理和提炼总结出石洞沟村的现有风貌症结。石洞沟村虽然历史资源禀赋,文化积淀深厚。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同时村落内部保留了大量的民俗文化和传统文化资源。但村落整体风貌在物质层面和文化资源两个层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的症结(1)现有空间结构异变(2)公共建筑衰败(3)民居建筑风貌异变(4)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和资料收集不足(5)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展示空间匮乏。
4.5石洞沟村风貌修复策略
基于石洞沟村现有风貌症结,从物质要素和文化基质两个层面提出具体的修复策略:
1.物质要素层面
(1)延续村落格局,对村落整体格局与空间形态保护。石洞沟村传统格局主要由传统建筑民居、山体、水系、历史街巷等构成,通过对村落古河道修复、并对建筑整体格局和色彩及建筑高度进行控制和修复村落整体景观风貌和形态。
(2)修复建筑肌理。村落的建筑空间肌理的形成建立在传统的农耕文明基础之上,应以维持和展现千年来农耕文明形成的历史文化积淀---聚落的空间肌理上。延续聚落的建筑空间肌理,保护村落的历史文脉和原有的场所精神得以延续。对石洞沟村的建筑肌理空间形态主要从村落与周边山体环境的空间关系、村落内部的空间系统两个层次来进行有效的修复和保护。
(3)保存基质空间。结合石洞沟“山环、水穿、田绕、山水村田皆一体”的村落格局特点,使石洞沟形成完整有序的山、水、村、田、院、石相互交融的自然生态景观系统,结合山中古村落独特的建筑风貌打造村落生活居住功能和石屋建筑、窑院建筑的展示功能,石洞沟古河道两侧的绿化及村庄的原始植被保护与原始生态风貌的保护,加强村落内部观赏价值的树种种植,为古村落良好的自然风景提供环境支撑。
2.文化基质层面
(1)传承历史文脉和发展民俗活动。合理组织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线路和展示空间,结合村落公共空间设置版筑术展示点,傅姓家风家训宣传栏、设置手工编织品、纺织品展示点。结合商业用房房安排商业文化、农耕文化等经营空间与展示空间。结合旅游线路和重点传统风貌建筑,按照当地民俗习惯,有步骤,有计划的进行如商相祠祭祖等民俗活动,推广石洞沟的特色民俗文化,在相应场所安排合适的空间;
(2)延续民间艺术和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具有历史意义的手工业代表登记造册;对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代表性传人,要有计划地提供资助,鼓励和支持其开展传习活动,以确保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对确属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尽快列入名录,抓紧落实保护措施,进行抢救性保护。
5.总结
传统村落风貌特征之所以富有地方特色,是因其村落地域和文化的差异性的相互作用凝结而成的特殊风貌体系。作为传统村落的物质支撑,承载了传统村落日常生活的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等各个方面。因此,通过本文对传统村落特色风貌要素的提炼并提出相应的保护与修复策略,从而整体系统地认识传统村落风貌特征的物质要素,才能更加深入地认识到单独存在的物质要素在村落整体的风貌特征中所具有的功能和作用,从而更加准确地把握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的关键,避免传统村落风貌修复出现本末倒置的局面。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 [R].2017.
[2]杨贵庆,王祯.传统村落风貌特征的物质要素及构成方式解析——以浙江省黄岩区屿头乡沙滩村为例[J].城乡规划,2018(01):24-32.
[3]刘磊.基于“簇-群”联结的传统村镇风貌解析与修复——以李渡口村为例[J].中国园林,2018,34(05):28-32.
[4]张文君. 对传统村落的景观风貌要素修复与更新策略研究——以河南省卫辉市小店河村为例[J]. Science Innovation,2018;6(3):149-155.
[5]刘磊. 中原地区传统村落历史演变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6.
[6]张文君.中原特色小镇景观肌理弥合策略研究——以巩义市竹林镇为例[J].城市地理,2018(04):225-226.
论文作者:丁小芳,张文君,刘磊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3
标签:风貌论文; 村落论文; 石洞论文; 要素论文; 传统论文; 物质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