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企业实施名牌战略的基本思路_市场营销论文

乡镇企业实施名牌战略的基本思路_市场营销论文

乡镇企业实施名牌战略的基本思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乡镇企业论文,基本思路论文,名牌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想求生存和发展,产品必须质量过硬和不断更新换代。基于这一认识,我们武汉市洪山区乡镇企业管理局近几年来提出“以开发新产品为龙头和创造规模企业”的工作方针,在引导全区乡镇企业根据市场需要积极搞开发,帮助企业弄清新产品的未来市场趋势,以及有关产品的国内外最新技术动态,提高开发产品的档次,优化产品结构,壮大企业规模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自1990年以来,全区共开发新产品260个,其中有15 项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有112项填补了国内空白,70项填补了省、市空白, 形成年产值在1000万元以上、利税在1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有45家。1995 年全区乡镇企业总产值突破百亿元大关,利税达7.5亿元,分别是1990 年的11倍和14倍。但若与横向相比,仍感觉我区乡镇企业发展不快,效益不够理想。为了使全区乡镇企业今后能进一步持续、稳步、健康、高效地发展,我们从实践中体会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名牌战略,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是摆在我区乡镇企业面前新的重要课题,也是使乡镇企业再上新台阶的有效途径。

怎样实施名牌战略?我的基本想法是:要从转变观念入手,充分认识名牌与企业“三上”(上规模、上水平、上档次)的关系,认真识别“伪名牌”的误区,狠抓创名牌措施的落实。

一、名牌与企业“三上”的关系

在现代商品经济中,名牌作为指导消费的简洁标志,正引导企业为之争名逐利,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名牌又是社会公认的质量优、服务上乘、经济效益好、市场覆盖面大、知名度高的品牌。从名牌的内涵可以看出名牌是与市场占有率紧密相联的,市场占有率体现了一种商品与众多同类商品在市场竞争中优胜的程度,综合反映着商品的商标、质量、价格、服务等诸多因素。由此我们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来认识名牌与企业上规模、上水平、上档次的关系:

1、规模是创名牌的前提。既然产品是与市场占有率紧密相联的, 如果企业规模小,则产品就形成不了批量,就会失去市场优势,也就难为广大消费者所知晓、所认可。换句话说,你的产品就成不了名牌。但名牌与规模又有一些区别,虽然名牌产品需要一定规模覆盖市场,但有规模的产品也不一定都是名牌,有规模的企业不一定有名牌产品。但即使是好产品,而由于企业规模小,在市场上所占有的份额小,也就难以形成真正的名牌。从这个意义看,没有一定规模效益作后盾,创名牌便没有经济保证。因此,名牌产品要有相当的规模优势,才能增强抗风险的能力,在众多产品中立于不败之地。

2、名牌是企业上水平的体现。企业争创名牌的全过程, 实则是追求产品高质量的过程,也是企业要在硬件和软件建设上下功夫的过程。创名牌需要技术改造,引进、吸收、消化先进技术和设备;需要科学管理;需要有精明强悍的营销、公关队伍;需要有精通技术的科技骨干。简而言之,名牌是各种优势的组合。企业在创名牌的过程中,由于各种优势的投入,换来的名牌效应首先是使企业整体素质提高,跃上一个新台阶,这无疑是企业上水平的集中体现。

3、名牌是企业上档次的动力。随着经济不断发展, 消费品日趋丰富多样,用户的消费观念不断更新,人们对购买名牌商品的要求日益增加,而一般商品在市场上却相对过剩或积压,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名牌是企业和消费者共同追逐的目标,也是推动企业发展和扩大投入的动力。国内外一些有名声和有影响的企业,如丰田汽车、松下电器、科龙空调、健力宝集团等,他们之所以能上规模、上档次,无不与名牌效应联系在一起。因为产品既创了名牌,市场将不断拓宽,为了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要,企业必然会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利用名牌的优势扩大产品批量,延伸系列产品,并不断更新换代。这样既扩大了名牌效应,又推动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和发展。

二、走出“伪名牌”的几种误区

许多企业成功的实践证明,名牌的获得,一是靠质量和信誉创名牌;二是靠科技进步出名牌;三是靠优质服务保名牌。并没有什么捷径或花钱能到买到名牌。名牌是消费者在市场上用钱投票选出来的,是社会公众心目中可信赖的商品。企业在创名牌的过程中一定要走出“伪名牌”的几种误区:①花钱买“奖牌”。现在市场上有不少评优、评奖机构,通过所谓“展销”或“展评”的方式,借“有偿服务”之名谋利。企业只需交上一笔“参评费”,就能得到一块“金奖”或“银奖”的桂冠。如果产品质量不过硬,花钱买个“名”愚弄“上帝”,其结果是自欺欺人。只有市场才是确立名牌的试金石,消费者才是评判名牌的最高权威。②走出“船小好掉头”的误区。在市场经济的海洋中,乡镇企业曾经发挥过“船小好掉头”的优势。但如果一遇风浪立即掉头转向,就会遭受折腾的损失,难以培养和创立出真正名牌产品。因此一定要艰苦创业,逐步树立企业的信誉,努力创造自己的名优拳头产品,并壮大企业的规模,与风浪相抗衡,不断提高产品和企业的知名度,塑造乡镇企业的良好形象。③走出“唯价格定名牌”的误区。价格高低并不是衡量产品优劣的唯一标准,价高的商品未必是名牌,价低的商品未必不是名牌。有的企业为了追求高额利润,以“高档”应当“高价”为理由,把价格定得很高,这样就把众多的消费者拒之门外。殊知名牌并不等于高价,高、中、低档商品各有其质量要求,中低档商品同样能创名牌。因此要多创造一些“物美价廉”的产品,把名牌向中低档延伸。④走出“只图名、不务实”的误区。企业一旦创立了名牌产品,就应当不遗余力地在巩固、提高和发展名牌上下功夫,不能躺在名牌上睡大觉,否则就会被后来者取而代之,由此导致名牌弱化、消费者淡化、企业退化甚至倒台。⑤走出“仿制、伪造”的误区。有的企业认为自己创立名牌,非一日之功,为了追求利润,仿制或伪造他人的名商标、名产品,这样做虽可得利于一时,但它是一种侵权的违法行为,最后必然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食其果。

三、真抓实干,争创名牌,实施名牌战略

企业创名牌的重点要放在“创”字上。围绕创名牌,首先必须要有一种新的思维方法和超前创新意识,那就是在生产经营中敢于独出心裁,勇于标新立异,善于开拓进取,使自己的产品质量高人一筹,产品更新换代快人一拍,营销手段先人一步,形成独具特色的生产经营风格。其次,随着现代人消费观念的新变化,“创”字应当着力放在提高产品内在的质量上,以过硬的内在质量再加上优良的服务去引导市场消费,吸引众多的消费者。总的来说,就是要用一流的产品、一流的服务去把握市场主动权。为此,企业必须在全面质量管理、科学技术开发以及优化服务上真抓实干,具体做好以下工作:

1、按照ISO9000系列标准,建立和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从抓质量立法、质量监督、质量审核入手,在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上下苦功、动真格,严格实行产品质量与经济效益挂钩的办法,全面推行产品质量否决权,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合格产品,努力降低生产成本。

2、尽力聘用一些确有专长的高级技术管理人才, 并舍得花钱培养一批有前途的实用人才,组织一个包括设计、营销、生产、管理和外贸等门类齐全的人才群体,去研制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改造旧工艺,装备新技术,完善新制度,创造新业绩。

3、建立起一支求真务实、吃苦耐劳、政治素养好、 业务精通的营销、公关队伍,以“质量第一、用户至上”为宗旨,去宣传产品、宣传企业、开拓市场,用真诚感召“上帝”,赢得众多的用户。要重视售后服务,主动走访用户,定期组织技术、销售和质检等有关人员上门服务,虚心听取用户对产品的意见,帮助解决有关品种、质量、功能等方面的问题,建立用户意见反馈登记卡,奖励敢于对质量挑毛病的用户,用诚实的劳动培植产品和企业的信誉。

4、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激励措施, 奖励为企业争创名牌作出重要贡献的科技、营销、生产管理、后勤保障等各类人员,创造一个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争创一流的浓厚气氛和环境,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为企业创名牌、出精品夯实基础。同时政府各有关部门要为企业创名牌提供优质服务。

标签:;  

乡镇企业实施名牌战略的基本思路_市场营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