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应用于重症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效果研究论文_陈晓霞,黄艺芳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内科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应用于重症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6月到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重症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和预见性护理组(试验组)各40例,比较两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胸膜炎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并发症相比试验组明显更少,数据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应用于重症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较好,能明显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重症心肌梗死;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0-0263-02

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发生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而导致心肌坏死的情况,其以休息及药物均不能完全缓解的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为主要表现,伴有心电图进行性变化和血清心肌酶活性升高的情况[1]。心肌梗死还可导致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等,严重时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本研究以80例重症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预见性护理在其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6月到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重症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和预见性护理组(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患者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59.85±4.69)岁。试验组男25例,女15例,患者年龄43~74岁,平均年龄(59.76±4.72)岁。两组基本资料经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其中以病情观察和并发症护理为主。试验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具体如下。

1.2.1基础护理 护理人员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密切关注其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定时对患者的呼吸、血氧饱和度、微循环系统和尿量进行测定,及时发现其异常变化。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并保持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对患者液体输注速度进行严格控制,并根据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对滴速进行合理调节,防止滴速过快导致患者出现心脏负荷过重的情况。

1.2.2心理护理 重症心肌梗死患者病情危急,其在治疗过程中发生死亡的风险较高,并且患者自身会有剧烈的疼痛,治疗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在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为其讲解疾病治疗的方法和流程,并已成功治愈的患者为基础帮助患者建立治愈的信心,让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同时,要通过心理状态对治疗效果影响的分析,让患者明白良好心态能促使治疗效果的提升,从而让其配合医护人员调节自身心态。

1.2.3并发症护理 重症心肌梗死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其中很多并发症会导致其病情恶化甚至危及其生命安全。因此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电指标,观察患者痰液颜色和状态,叮嘱患者大便时不能过度用力以防止便秘。在患者出现心电指标变化异常及痰液成粉红泡沫状时及时联系主治医师并协助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患者心力衰竭进一步发展。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其中主要以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胸膜炎为主。

1.4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完成,用百分率和(x-±s)表示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用χ2检验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胸膜炎等的发生率相比试验组更低,数据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心肌梗死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其在中老年人群体中的发病率相对较高。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前多存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在某些诱因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后导致血栓形成而堵塞冠状动脉管腔,导致其出现心肌梗死[2]。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其因病情较重而容易发生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3]。因此,在患者入院后要密切观察其病情变化情况并给予其有效的护理,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预见性护理是一种以预防患者病情恶化为主的护理模式,其根据患者的病情判断其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变化并采取针对性措施,从而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对于重症心肌梗死患者,其发生各种并发症的几率较高,并且很容易因并发症而死亡。因此应针对患者可能发生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胸膜炎进行预防性护理,让患者的生命安全得到有效保障[4]。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80例重症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为基础,分析预见性护理在其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两组并发症相比试验组发生率更低,数据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在重症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明显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晓敏.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重症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01):211-212.

[2]王玉丹.老年重症心肌梗死应用预见性护理的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04):106-107.

[3]王微,李雪梅,郑娇阳.老年重症心肌梗死的预见性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08):108-110.

[4]曾雨清.预见性护理在重症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02):224.

论文作者:陈晓霞,黄艺芳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8

标签:;  ;  ;  ;  ;  ;  ;  ;  

预见性护理应用于重症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效果研究论文_陈晓霞,黄艺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