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彝族道德经》的文化内涵探析论文

《红河彝族道德经》的文化内涵探析

李金发

(红河学院人文学院,云南 蒙自 661199)

摘 要: 《红河彝族道德经》是成书于清代初期的一部伦理道德类彝文古籍,流传于滇南彝族民间。书中包含大量的伦理道德思想,构成了该书的文化内涵。书中的伦理道德文化主要有:封建君臣之道、孝敬思想、男女平等和夫妻恩爱思想、守本敬业和耕读传家思想、行善积德观、宗族团结与村寨和睦思想、生态和谐思想。这些伦理道德思想,构建了当时滇南彝族的文化认同,促进了社会转型和发展。

关键词: 红河彝族道德经;清代;滇南彝族;伦理道德

一、《红河彝族道德经》简介

彝文古籍《》,汉语直译为“行善金光道”,是一部成书于清代初期的彝文劝善类文献,在彝语南部方言区流传,原作者不详。清代,此书曾有木刻印刷本流传于彝族民间。在上世纪90年代的彝文古籍普查工作中,在新平县、元江县、石屏县、建水县、元阳县、双柏县等彝族聚居区均发现有其木刻印刷本或手抄本。目前,该书木刻本原件在彝族民间已失传,但在台湾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图书馆藏有原件一册。复印件现藏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和红河学院龙倮贵教授处。2007年,这部彝文古籍得以全面收集整理,使用彝文古籍翻译界通用的四行体(彝文、国际音标、直译、意译)对照翻译形式,由普璋开、普梅笑翻译,收入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编《彝族毕摩经典译注第七卷:红河彝族道德经》,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公开出版。本文就以《彝族毕摩经典译注第七卷:红河彝族道德经》为研究对象,探讨其中蕴含的丰富伦理道德文化。

二、《红河彝族道德经》的文化内涵剖析

《红河彝族道德经》中彝文内容总字数21000余字,其中分为八个篇目,分别为:顺治说道德、孝敬父母经、尊敬兄长经、尊重灶神经、尊重地神经、合彭诏奇遇、格言和警句、因果报应经。该书旨在进行道德教育,包含许多彝族传统伦理道德文化。彝族的道德价值观是彝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该书蕴含的伦理观念,反映了清代滇南彝族的伦理文化。

基于Matlab/Simulink的区间二型自组织模糊逻辑控制器工具箱 张 辈,薛 玉,邱望标,谢建兴4(71)

(一)封建君臣之道

在明代以前,云贵川的彝族大多处于奴隶制社会,等级森严。古代彝族人民对地方民族政权的君主、部落酋长、家支头人极其效忠甚至有些愚忠。汉文史料中记载说:倮夷性钝,惧君长,愚忠,甘为君长死。明代开始,随着朝廷改土归流政策的推行,云南、贵州的彝族逐渐进入封建地主制社会,被纳入中原帝国的一统体系中。《红河彝族道德经》内容中,之前的彝族君主、酋长和头人阶层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国江山之最高统治者——皇帝。这样,用中原帝国的天下观替换了彝族原有的主子观,初步塑造了彝族的国家认同。书中出现了清代顺治、康熙、乾隆等帝王的名号,大力宣扬封建社会的君臣之道。

(2)合并中注重多方面的整合。要想拥有竞争优势,需实现协同效应,对企业文化进行深入整合,对人员的绩效考核进行整合,对分所加强管理与支持,对分所加强质量监督。对事务所的战略资源以及管理制度都要进一步整合,做到协调一致,建立良好的声誉和企业品牌。

主坝桩号0+106.3~0+265.5坝段1 941.77 m高程以下心墙采用混凝土防渗墙防渗处理。防渗墙轴线位于坝轴线上游0.5 m处,顶部高程1 941.77 m,底部插入基岩内2 m;防渗墙厚0.4m,采用低弹性模量混凝土,设计抗压强度R28=7~12MPa,设计抗渗标号S6,渗透系数K≤4×10-9cm/s,设计弹性模量Ei=12 000~20 000 MPa。共分为24个槽段,槽段长6 m。

在《顺治说道德》篇中,充满了忠君思想,认为君权神授,皇帝代表天地神意,权力至上,是世间主宰,强调要对皇帝忠诚,不能背叛,受皇帝金口玉言的教化。在书中,京城(即纳添)为皇帝所居之处,代表着九五至尊和至高权力,在书中用华丽的词藻和大量独特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描写和突出京城的尊贵和雄伟,指出京城的地位比滇南彝族人民广为熟悉的古滇国大城“谷窝”(即昆明城)高,暗示了纳添城和谷窝城的关系是中央和地方的上下结构关系,并指出对应的伦理关系是尊卑有序的君臣关系和封建等级制度,这些内容一定程度上深化了滇南彝族对国家的认识。“纳添紫禁城牢固,金身佛像闪红光,四道城门显威严”。[1]24“纳添金城围得严,巨柱华表显国威,镀金朝廷闪金光,皇帝龙椅活龙现。”[1]50北京城的宏伟壮丽、磅礴大气均远超昆明城,体现出皇权的威严。

此外,强调君权神授思想,突出君权彝神授观点,为清朝皇帝在滇南彝区的统治获得了合法性和合理性。把彝族民间信仰中的至高神策古兹(也称为恩梯古兹)搬出来,说天神策古兹赋予大清皇帝管辖人间的权力,皇帝是“天地神”,是黎民的“首脑核心主子”,“教化世间百姓”。书中指出皇帝金言就是律法,要认真领会存心间。“上缴皇粮莫大意,农夫莫欠皇帝帐……若违犯金言律法……深渊牢房阴惨惨,铡头辫落无全尸,充军远方不还乡。”[1]24强调皇权象征着高大上的超然地位和生杀予夺的至高权力,告诫刚刚经历朝廷改土归流政策的彝族人民不能有二心和反叛。这是对古代彝族部落“叛服无常”做法的一种否定。

4.实现店铺无人化经营。随着AI技术的深入发展,人工智能设备将会逐渐取代许多当下单纯的依靠人类体力和判断力的工作。通过人机分工,计算机高效地完成数据的搜集、整理、更新和分析,运算完毕后为营销人员提供参考依据,营销操作变得简单上手。大数据与物联网深层融合,售前咨询、预约、店铺日常维护、办理业务、买卖、物流、售后服务交由机器去完成。营销人员就会从琐事中解放出来,回归营销的本质,去完成创意策划。

介绍了中原帝国的天下观念。书中内容告诉彝族人民,天下一体,皆属于皇帝的江山,世间之民,皆属于皇帝的子民,世人都要遵守皇帝旨意生活。如此,把清代国家统治结构、社会文化体系的大致面貌呈现给了普通彝族人民,宣扬了古代中原帝国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天下观,象征着滇南彝区已经高度融入了清代的皇权统治体系中。

宣扬了儒家的仁政观和王道思想。书中认为君王颁布律法,治理天下万民,教化世人,指出天子行仁政才能获民望得天道。不断强调君要有君的样子,要勤政爱民,要成为道德楷模,以德服人。认为皇帝施行仁政,勤奋理政,断案公正,抚民有术,就会使社会安定团结,百姓和睦安乐。如“皇帝传圣旨到地方,教化神州大地人”。[1]22“为君施仁政,为臣勤执法”。[1]266君王妥善处理君臣之间的关系会增加自身的威信力,达到君臣同心、协力治理万民,赢得百姓爱戴。如书中说清朝顺治帝“圣旨犹如甘露雨,教诲村民要和睦……大城小寨福安泰,大寨小寨齐欢乐”[1]86

清代的汉族社会和儒家思想较为封闭僵化,对女人要求三从四德,男尊女卑,忌讳改嫁。而这一时期在滇南彝汉文化融合下产生的故事类、伦理道德类彝文古籍中,却出现了尊重嫂子、孝敬嫂子、孝敬后娘,认同入赘婚、鼓励丧夫的妇女改嫁等内容。这体现了明清时期的彝族社会中女人具有较高的地位,具有一定程度的男女平等思想。因此,明清时代,彝族土司中曾涌现出了一些女土司。

(二)孝敬思想

《红河彝族道德经》,“孝文化”是其中的一个主题,告诫世人社会生活中要以“孝”为基础,提倡孝道,重视孝道,践行孝道,主张亲亲尊尊,孝敬父母和兄嫂。古代彝族的“孝”文化,涉及面较广,既是神圣的,也是世俗的,衣食住行方面要讲究孝道,祭祖祭祀活动中也要讲究孝道。

1.祭祖是孝道中的重要内容

脱下大衣,肘弯里面也搽了香水,还没来得及再穿上,隔着橱窗里的白色三层结婚蛋糕木制模型,已见一辆汽车开过来,一望而知是他的车,背后没驮着那不雅观的烧木炭的板箱。

彝族孝道文化的重要表现便是祖先崇拜,尊祖敬祖是彝族传统孝道文化体现的前提和基础。在各层次的祖先崇拜中,对远古祖先“六祖”的崇拜是彝族孝道文化的源头。[2]在书中,作者以笃慕及六祖的后裔自居,并以此为荣。

我们的方法是:将所有的调料都放入锅中正常烹饪,只留醋在出锅前淋入,不要让醋汁渗入原料食材太久,然后马上上桌,此时客人吃到的菜品既有酸味,又有海鲜的鲜美质感。

建筑施工普遍存在的特点是规模大、范围广,以至于现场扬尘污染的治理难度也相对较大,同时,建筑施工还会涉及到多方面的问题不能有效的融合,例如有环保问题、政府规划问题等等,所以导致施工环境监督带来了一定的的困难。同时,由于缺乏法治化和制度化的监督,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并未严格执行相关规范、相关要求,导致了环境污染问题的加速。

2.孝敬父母

彝族传统哲学观认为:没有血缘关系的两个人走到一起,要做到终身相随、荣辱与共,唯有夫妻之间的同心与互相忠诚。[3]汉文“夫妻”一词在彝语中语序为“妻夫”,妻在前夫在后,构词中体现了古代彝族男女平等、夫妻恩爱的观念。《红河彝族道德经》虽然是清代时期的作品,但与当时儒家文化压制女性的做法不同,书中宣扬夫妻恩爱、平等的观念。

《孝敬父母经》的主旨是教育子女感恩并孝敬父母。父母年迈时需善待父母、孝顺父母、侍奉父母终老,注重生养死葬。首先是生孝,文中说“有酒有肉让父用,可口饭菜让母吃。衣着被褥暖父母,无饥无寒度晚年,父母心里感幸福”[1]51

经测算:按税后利润由高到低排序为:贸易融资、其他零售、住房按揭、大公司授信、信用证、贴现;按RAROC由高到低排序为:住房按揭、贸易融资、其他零售(贴现并列)、信用证、大公司授信;按考核得分由高到低排序为:贸易融资、住房按揭、其他零售、大公司授信、信用证、贴现。

《孝敬父母经》篇中强调了父母生育、抚养、教育子女的艰辛过程,说“身冷父给穿衣服,饥饿母亲哺乳……阴雨母陪暖儿女……一宿母起三次床,儿女口咂娘乳头,母手指擦儿屎尿,娘亲辗转睡湿处,儿女换位干暖处……清早做饭背背儿,傍晚备菜手抱女。……为儿娶妻办婚事,送彩送礼请婚宴。……起房盖屋让儿住,购置田产建家业,积累财富交儿子。”[1]50-51指出一个人从孩童到成家立业这个过程包含着父母的艰辛和关爱。警醒世人时刻记住父母的恩情,要知恩图报,回馈父母的养育之恩。

此外,书中特别推崇百孝中寻医问药给父母治病就是孝之首的观念。书中说若父母患病或病危,儿女有责任即使走遍天涯海角也要寻找良药拯救父母生命,这是古代彝族的一种独特孝敬观。

“孝”的内容中还包括隆重的丧礼。父母死后,子女要给父母办丧礼、装棺送终、请毕摩诵指路经超度,使其亡魂安息。“父母百岁寿终日,要让父母着寿装。头帕面罩盖父母,谢世三分含口银。入阴身份衣一套,黑白棺椁父母家……吹打诵经叙生平,破财祭奠报父恩;真切哭丧还母德,祭祖招魂偿父债;清明扫墓还母债。”[1]53

书中《尊敬兄长经》强调要孝敬兄嫂,内容强化了孝悌思想,指出除了孝敬兄长,还要孝敬嫂子。书中一再说远古笃慕时期人们就过着长幼有序的生活,因为“兄长如父,嫂子如母,如何能忘长嫂恩……父母不在时,兄嫂如父母,听兄肺腑言,听嫂关切话”[1]85,以及“兄长到场弟起身,站朝一旁让兄坐,酒席请兄长上座。道理大小依从兄,不公平事兄解决,上下来往路相遇,和睦相处抬举兄。”[1]85反过来,兄长也要懂得照顾、礼让、包容弟妹,对弟妹关怀入微的照顾。中:“行走上路兄照看……日月强光哥来挡,风雨袭击哥来遮,新美衣着弟先穿;可口食品照顾弟,兄长关照弟成长。”[1]85

3.孝敬兄嫂

在《顺治说道德》篇中说世间人“为笃慕之后,六祖之裔”,“初一十五要上香,饭前要祭祖,丰收要谢祖”。认为家祭不断才是好事,在祭祀中要“先盛三碗祭天地,献祭完毕敬父母,后盛三碗祭土地。”[1]22表明在彝族人心中,天地神灵和祖宗一样重要。《教育子女经》中多次强调“供奉祖先忘不得”,要用心供奉祖先,了解祖先谱系,家族谱牒。

(三)男女平等和夫妻恩爱思想

彝族人民将孝敬父母视为一个人德行的根本。《孝敬父母经》中:“远古笃慕兴礼仪,颖硕生人类于世,孝敬父母为首章,父母恩情大如天,父母恩德厚似地……父母之恩要报答。”[1]26认为孝敬父母为人世间第一大事,指出在彝族的智慧神颖鸟图和长寿神硕哲寿降生于世时,就把孝敬父母作为最重要的为人准则。在家国同构观念下,孝还推及至皇帝和朝廷,强调在家要对父母尽孝,在外要对皇帝尽孝,书中还说皇帝以孝治天下,对不孝之人施以重刑惩治。

明清时期,中国儒家进入了封闭僵化阶段,在“三纲五常”约束下,男权主义盛行,妇女地位低下,重男轻女思想严重,男尊女卑明显。而成书于清代初期的《红河彝族道德经》中却体现出了一定程度的男女平等思想,与当时实行男尊女卑、重男轻女、女人裹小脚的汉族社会相比,地处偏远,属于社会边缘的彝族社会在这一点上的认识和思想无疑是具有进步和积极意义的,值得肯定。

书中认为夫妻地位是平等的,彼此离不开,“夫妻离散是罪过”。“丈夫似苍穹,妻子如大地,犹天地德配,天地不分离…生相依为命,死同葬一冢”[1]104。还规劝丈夫要自强不息、赚钱养家和呵护妻子,“偷美食给妻儿吃,偷美衣给妻儿穿。妻病寻药到天边……使金花银不心疼,破钱费粮不吝惜”[1]52。强调不能以貌取人喜新厌旧,“俊男遇拙妻,心莫存二心”。指出夫妻生活中要同甘共苦,相敬如宾,成双出入。妻子要担负起教育丈夫的责任,“贤妻尊夫君,似如待宾客。夫言妻听从,妻语夫相信。父母若健在,贤妻教丈夫,常探望双亲;兄弟间反目,贤妻劝丈夫,让兄弟和睦。”[1]106还对妻子在家庭中的作用给予正面评价。《尊重灶神经》中把尊重灶神和尊重妻子相互联系起来,说“贤妻和良母,是灶君手足……厨房和灶台,是妻室天堂……要尊重灶神,贤妻要平安……妻是半个家,和睦要靠她”。[1]104-105

宣扬了儒家的家国同构思想。书中把家庭伦理中的“孝”、“忠”思想扩展至皇帝身上,反映了清代儒学在滇南彝族地区的渗透和传播,把历史上彝族传统的君臣师三位一体的神权政权(如史书中说的“鬼主”政权)或部落联盟(如乌蛮三十七部联盟)的头人认同转化为了儒家的国家认同,把狭隘部落-地方认同重构为了儒家的家国同构式国家认同,这是一种进步。

(四)守本敬业和耕读传家思想

自明代开始,精耕细作的稻种农业在滇南彝族地区传播,在部分彝族村寨中出现了地主士绅阶层,他们成为了当地的社会控制力量,主导和推动了地方彝族社会的发展。[5]这一时期,封建地主制社会的伦理规范得到传播和普及。

书中认为各个行业都必须遵守本行业的本分和规范。如读书人要知德行礼,农夫要勤劳耕耘,牧人要不辞辛劳,猎人不能赶尽杀绝,商人要忠厚耿直,手艺人要用心制作,学生要努力读书,田间放水之人要一碗水端平,行祭之人要公平分祭肉等,对当时的各种社会职业和角色做了行为规范,体现了守本敬业的思想。

书中对农夫的要求是按时栽种、勤奋耕耘,“立春鹤飞播籽种,立秋雁翔收庄稼……看水转田莫省力,开垦种粮手莫闲。”[1]23手艺人则要心灵手巧,靠手艺留名和吃饭,“十样五样出自手,千百技艺装心里,花色品种自设计。看一种便解十种,察一样便知十样。”[1]23对商人则要求诚信经营,买卖公平、童叟无欺。书中说“经商赚钱守行规,购入售出要公平,老弱妇孺皆无欺。大秤小秤莫使用,大斗小斗莫量米。秤砣轻重切莫使,秤进秤出要公平。莫听谗言耍手段,莫将顾客分等级。”[1]9

(3)民营企业决策不科学。在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中,通常是资历较深的管理者拥有决策权,先进科学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都要让步于“资历”或“辈分”,管理者依赖于自己的经验,不会聆听员工的声音来适时改变管理对策,导致企业的发展决策缺少科学性与民主性。在民营企业初期发展阶段,采取一刀切式管理方法或许能够提升管理效率,但是若企业规模变大,仍然采取老旧的决策方式极易造成管理效率的损失。企业的决策应有一定的程序性与科学性,单纯依赖于经验决策,难免有失公允。

历史上,古彝文被毕摩祭司阶层垄断,没有在广大彝族民众中普及使用。明清时期,随着大量汉族军民移民彝区,儒学进入彝族地区,学汉文、识汉字和考科举之风逐渐在滇南彝区兴起,读书识字和耕读传家风习开始出现。从明代中后期开始,出现有彝族子弟参加朝廷科举考试的情况。

书中出现了不仅要学习汉文,也要学习彝文的思想,体现出发展中不丢弃彝族文化的文化自觉意识。清代乾隆至道光年间,滇南临安府曾实行彝族毕摩会考制度,首开官府支持彝文传承的先例,培养了大量既懂汉文又懂彝文的毕摩,促进了彝汉文化在当地的交流交融。书中指出“不读汉文书,难吃到皇粮,不读彝文书,不懂祖宗源”[1]26,这说明清代滇南彝族对本民族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和传承意识。

书中充满了尊崇知识、以读书为荣的思想,指出读书的意义就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通晓天下礼俗,可以当官任职,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幼时不读书,长大不识字,少年不读书,成人缺智商……喝不够的甜水,学不够的知识。”[1]26

《红河彝族道德经》中说,顺治皇帝规定“士、农、工、商”四种职业和身份划分,其中“士”成为诸业之首,读书识字、考科举、得功名象征着巨大的荣耀,可以光宗耀祖。书中出现劝诫学子读书考功名、农人勤劳耕牧,工匠巧手制作、商人公平买卖的内容,但当中最为推崇读书为官,“读书有才声望高,掌权握印名位大。”[1]22

(五)行善积德观

彝族的传统社会是一个泛道德主义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任何个人的言行都严格地受道德价值的制约和影响。[4]《红河彝族道德经》中充满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报应观和行善积德的思想。这些思想主要集中在书中的《因果报应经》和《地府考察经》两个篇目中,告诫人们在生活中不能为非作歹,要行善积德。

书中指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在《孝敬父母经》中列举了大清皇帝专门颁布律法惩处忘恩负义、不孝父母的罪行,先重责八十大板,而后充军发配千里,虐待毒杀父母的处以死刑。《顺治说道德》中说若是违背良心做缺德事则会受到铁律王法的惩治,轻则打到皮开肉绽,重则斩头处死。在宗教观念层面,指出天地神灵会对逝者亡魂进行辨别,生前行善之人受奖赏和优待,会上天堂享福,可脱胎转世有好归宿;罪恶之人被审判,下地狱受折磨,永世不得翻身投胎转世。把彝族古老的善恶观和佛教、道教思想相结合,丰富了彝族的生死观。远古彝族的善恶观,更多的是以黑彝贵族精神为基础,没有佛道信仰中的地狱受苦说和超生说,因此,这些补充丰富了彝族的善恶观。

书中说“行善做好事,行善金光道,千万年不灭”。具有一定的重义轻财思想,说“人生才一世,有粮去救济,有银捐功德,土地归子女,去焚香行善”。[1]161还列举了积善行德的方式,“有财莫吝啬,有粮莫私藏,买者来就卖,借者来就借,饥饿者给吃,乞求者就给,救助贫困人,救助孤残者。”[1]413

强调行善事关家族声誉和繁衍,“不忘生前施恩德,生前留个好名声,死后永被人引用,有名望的恩人,天下百年垂盛名,千载芳名留人事。”[1]88面对清代滇南彝族中的阶层分化,用一正一反进行对比,劝富人、穷人都要行善积德,说“人在世间时,有钱权势大,有粮威望高;到阴曹地府,善人权威高,积德人威高”[1]414。这些内容,在书中大量出现,均强调了在社会生活中行善积德的重要性,劝诫世人遵纪守法、行善积德。

(六)宗族团结与村寨和睦思想

村寨是聚族而居的自然聚落,是人们的生活空间,也是文化空间。传统彝族村寨是建立于共同血缘基础之上的,因此,宗族团结、村寨和睦就非常重要。宗族团结、村民同心、邻里和睦、村落安定正是《红河彝族道德经》所倡导的。

12.5 灵芝收粉大约45天后加盖第二层膜,增温保温,每3~5天浇一次水,白天温度20~30℃,湿度40%~60%,加强通风,为增收进一步创造条件。孢子粉采收到每年的10月1~10日为止。

首先,书中认为宗族须团结,信仰上共同祭祖,生活上守望相助。书中认为家族拥有共同的祖先,同为家门应该感到荣幸,理应和睦相处。家族内要共同照顾族内鳏寡孤独,缺钱少粮相互借贷,共渡难关。如《尊敬兄长经》中说:“同族同宗能和谐,吃甜喝辣共饭菜,言语口角互相帮,违法犯事互解难,祭祖宴客商量为,请客敬神互照应,疾病伤残互关照,缺钱少粮互借贷,金银财宝互通融,谷物粮食分着吃。同宗人众莫离群,背后伤人损自身,不同父母共祖先,曾高祖后爷爷来,赞家门光宗耀祖,祭祖招魂要耿厚,一层和谐十层睦,一代善良十代吉。”[1]86表明个人、家庭与宗族、村落是一个整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其次,邻里之间无论贫富,都要和睦相处、互相帮助。在村寨的日常生活中“见长遇幼笑脸迎,说话交谈莫挑刺,小辈要尊重长辈……三种树木为一林,三姓人为一村落,前后左右为隔壁,上下横竖为邻居。”[1]86还有“远乡任你亲戚多,不如隔壁和邻居。富裕贫穷同村住,有钱莫避借贷人,讨债索利心莫黑,慈善情感切莫忘,……村民和谐合伙居,富户莫鄙视穷人。俄查有偷摸行为,村民要协力制止。”[1]90

书中说“家族一条心,不怕外人欺”[1]158,要内部团结,维护村里的安稳秩序,维护相互信任、宽容、礼让的关系。“莫挑拨父子关系,莫挑拨夫妻关系,莫挑拨宗族关系”[1]89,如此便能“幼小虔诚尊长老,村民团结心连心。”对于违犯者,宗族可以用家法族规来惩处。如《孝敬父母经》篇中说“若忘父母养育恩,家族要出面责罚……教训三次不听从,去报当地父母官。”[1]52

(七)生态和谐思想

《红河彝族道德经》中还具有环境保护和生态和谐思想,提倡敬畏自然,尊重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共生发展。这些思想,虽然含有一定的宗教色彩,但是本质上这种朴素的和谐认知却值得肯定。

书中认为天人合一,大地是人类的母亲,说“山川河流,大树小草,大溪小水,全是地上物,是土地神恩赐”。[1]123大地上的万物都是土地神的恩赐,五谷杂粮是大地乳汁滋润才饱满的,人死后入葬的墓地也是大地赐予的。告诫世人要倍加尊重土地神,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丁繁衍,体现了安土重迁、维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家园意识。

尊重大地母亲,“敬天地有诚意,获五谷丰登”。世人要顺应时节安排生产生活。如说“立春鹤飞播籽种,立秋雁翔收庄稼”。彝族对森林利用与保护聚焦于林人共生,彝族森林利用中护林思想的核心就在于林人共生。[6]书中说“伐木地点又长树,积水凹塘仍蓄水,一代过后十代住。”[1]123若随意破坏自然环境就会触怒神灵,进而带来天地自然的惩罚,出现生态灾难和社会灾难,造成“口粮暴涨价,饥饿无饭吃……疾病神来临,刀剑匕首至”[1]125

狼剩儿从我的身上滚落下去。我赶忙穿好衣裳,再看狼剩儿,他的腰弓成个大虾,跪在床上,捂住肚子,脸色惨白。我这一脚也太重了!我伸出手想去搀着他,他一掌把我的手扇到一边。我说狼剩儿你是得了魔怔了,我是你的亲娘啊。娘打你是打你的魔怔,那是护着你,你么样能胡来呢?娘找了你十三年,你要认你的娘啊。门口没有了喧嚣,整个世界都凝固了。狼剩儿翻身跳下床,冲到桌前抽出长刀,转身捅进了我的胸膛。

三、结语

历史文化意义上的滇南,其包含地域远远超出今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行政区划范围。历史上,彝语南部方言区一直是一个文化整体,明清时期,方言区绝大多数地方属于滇南建水临安府管辖。清朝乾隆至道光年间,临安府每年定时举行毕摩会考制度,开创了官府支持彝族文化发展的先例。当时,在滇南彝区,最早接触汉文化的是毕摩阶层,他们努力学习汉文,翻译汉文民间故事为彝语彝文,撰写带有儒家特色的彝汉文化结合的彝文文献。这样,毕摩成为了最早沟通彝汉两种文化的桥梁,推动了汉文化在彝区的传播。

难能可贵的是,面对当时强大的儒家文化,滇南彝族毕摩们在学习和引入汉文化时,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有选择性地吸收融合,体现了明清时期当地彝族文化的主体性、本土性和包容力。毕摩们既传承彝文化,也学习汉文化,传承创新,创造出了许多具有彝汉文化交融特色的道德伦理类彝文古籍。这些彝文文献作品,把地方和国家、下层和上层、边缘和主流联系了起来,向普通彝族民众传播了文化,起到开拓视野、增长见识、更新观念的作用,为滇南彝族忠君、爱国、守边、勤劳、勇敢精神的培育和形成打下了基础,促进了当时彝族社会的良性转型和健康发展。

注释:

①纳添,为彝音汉译,也译为“闹厅”,在彝文古籍中指彝族古代神话传说中皇帝所居的京城。

参考文献:

[1]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红河彝族道德经[M].普璋开,普梅笑,译.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7.

[2]罗曲,王俊.彝族传统孝文化载体《赛特阿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118.

[3]杨勇,龙倮贵.彝族传统哲学思想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4:178.

[4]王路平.论彝族传统道德价值观[J].思想战线,1995(4):66.

[5]李金发.浅论建国前红河流域彝族的稻作文化[J].红河学院学报,2017(5):25-27.

[6]刘荣昆.彝族森林利用中的护林思想探究[J].林业经济,2018(7):22.

Probing into the Cultural Value of Morality of Yi People in Honghe Area

LI Jin-fa
(Department of History,School of Humanities,Honghe University,Mengzi,Yunnan661199,China)

Abstract: The Morality of Yi People in Honghe Area is a document written by Yi character during the Qing dynasty,and is circulating in the Yi area of southern Yunnan.This book contains a large number of ethical and moral thoughts,which constitute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he book.These ethical cultures include feudal monarchy concept,respect for parents,gender equality,harmonious relationship of couple,hard working,studying and learning,kind and unselfish,clan unity,village harmony,love the duty,ecological harmony,and so on.These ideas build Yi people’s national identity and have contributed to social development of Yi area.

Key words: Morality of Yi People in Honghe Area;Qing Dynasty;Yi People in Southern Yunnan;Ethical Culture

中图分类号: B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239(2019)05-0041-06

收稿日期: 2019-07-08

作者简介: 李金发(1978- ),男(彝族),云南峨山人,博士,红河学院人文学院历史系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学、人类学与彝族文化。

(责编:李布都莫 责校:明茂修)

标签:;  ;  ;  ;  ;  

《红河彝族道德经》的文化内涵探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