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时代的高度,促进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和繁荣_文化体制改革论文

站在时代的高度,促进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和繁荣_文化体制改革论文

站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站在论文,文化产业论文,大发展论文,繁荣论文,高起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7年,党的十七大成功召开,标志着中国社会发展开始了一个新的政治周期。胡锦涛总书记在大会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报告以“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这一高度概括,对十六大以来一系列关于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的论述,做出了新的诠释。我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早已举足轻重,并已成为一个毋庸置疑的经济大国,但是在文化建设上还没有获得与之相称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这将极大地影响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继续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推动中国文化的发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成为十七大以后的重要任务。

一、总体态势:基本判断和主要特点

2007年,党和国家对文化建设给予了空前的关注和强调。政策面的重大动向标志着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进入了更加务实的新阶段。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开拓出文化产业新的发展空间;新闻出版媒体“整体上市”,标志着文化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技术进步酝酿突破,广电和电信产业的融合稳步推进;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逐步成型,所有这些与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宏观总体形势都令人鼓舞。

(一)我国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态势,文化产业提速特征明显,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

2007年5月,在第三届深圳文博会的“中国文化发展战略论坛”上,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06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发展测算报告”。报告显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出现了不同寻常的增长态势。据初步测算,2006年我国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512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5年增长17.1%,年增速高出同期GDP增速6.4个百分点,快于同期第三产业年增速6.8个百分点。此外,2006年文化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41%,拉动GDP增长0.36个百分点,均比上年有所提高。据测算,2006年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是2.45%,比2004年提高0.3个百分点;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有1132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比重为1.48%,占城镇从业人员比重为4.0%,分别比2004年提高0.16和0.24个百分点。

数据还显示,我国文化产业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2005年,文化产业“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的增加值之比是37∶20∶43,从业人员之比是31∶17∶52;2006年增加值之比是42∶18∶40,从业人员之比是34∶17∶49。可以看出,核心层在总量结构中所占比重有明显提高,显示出我国文化产业在文化体制改革的推动下,在存量领域已经出现了实质性的增长,引起了总体结构的良性变化。

(二)人均收入不断增长,文化消费空间进一步扩大,度假消费模式出现转型

2006年,中国的人均GDP超过了2000美元;2007年将突破2200美元。消费结构的升级成为推动本轮经济增长周期的重要因素。文化消费也不例外。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6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759元,人均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支出591.1元,比上年增长6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87元,人均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305.13元,比上年增长10元。据此估算,2006年全国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支出总量约为5700亿元,比上年增加800亿元,增长18%。2007至2008年,由于宏观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国家连续出台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的重大措施,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分别增长12.5%和10.9%左右,高于前两年水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将分别达到8.5%和8.0%左右,高于前两年水平。人均收入的增长将继续推动消费需求增长保持在12%以上。假定文化消费需求增长比例不低于消费总需求的增长比例,2007年文化消费需求总量将达到6300亿—6600亿元的水平;2008年将突破7000亿。

2007年文化消费方面出现了一个重大的变化。12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国务院令公布《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法定带薪休假”的实施,将改变以往依靠国家强制性休假增加消费需求的做法,对休闲环境的优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将有利于消费模式的转型和文化旅游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三)文化体制改革深化,文化产业存量领域与资本市场开始全面接轨,新闻出版媒体“整体上市”破局

早在2005年末出台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运用市场机制,以资本为纽带,实行联合、重组,重点培育发展一批实力雄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的目标。2006年发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则进一步明确提出“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的要求。

从2007年开始,上市正式成为文化市场主体规范化的一个关键性环节。自1999年和2000年博瑞传播和赛迪传媒分别买壳上市开始,在“有限开放”的资本市场上就已经出现了新闻出版媒体产业化的先行者的身影。2007年4月,新华传媒在继2006年通过华联超市借壳上市后,实现了“准整体上市”。10月17日,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首次宣布,中国政府将完全放开符合产业发展条件并经过批准的出版机构、报业企业和官方骨干新闻类网站在国内外上市,并不再要求它们将编辑业务与经营业务拆分,而是鼓励整体上市,以“体现产业的整体性,减少关联交易”。12月13日,辽宁出版传媒股份公司成为国内第一家编辑业务和经营业务整体上市的新闻出版企业。

(四)技术进步酝酿突破,广播电视和电信产业融合稳步推进,新型内容生产和传播模式值得关注

近年来,数字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始终指向“三网合一”的方向。广电和通讯两大行业的合流动向,代表了中国新兴文化产业发展的大趋势。

从数字上看,广电业依旧是快速、平稳的发展。2006年,全国广播电视总收入为1099.12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18.04%。2007年还会保持20%左右的增长。从整体上看,广电业的传统业务基本饱和,只有在数字电视以及视听新媒体(如手机电视)等方面出现重大突破,才有可能出现结构性变化和快速的增长。通讯产业在整体上也是平稳快速增长,2007年在2006年基础上再次增加1亿用户,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用户分别达到3.68亿户和5.46亿户,互联网上网人数达1.8亿。通讯业在整体上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新技术将带动硬件设施新一轮投资,而新型视听业务将带动业务结构的升级变化。互联网报告显示,从2006年到2007年,网民数量增加31%,增速大大加快,进入快速发展通道。一个最新的发展动向是,出现了近4500万用手机上网的网络群体,人数比2006年增加了2.26倍。如果将这个数字和广电业视听新媒体发展趋势联系在一起,我们看到的是日益清晰的现代传媒产业大融合前景。

数字化内容服务领域再度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仅就网游市场看,2006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达到65.4亿元,增速高达73.5%,对通信、IT产业、媒体和传统出版等相关行业带来直接收入333.2亿元,拉动率达到1∶5。据说2007年将突破125亿元。北京的完美时空和金山软件、上海的征途(现更名为巨人)、福建的网龙等四家公司相继赴纽约或香港上市,将2007年中国游戏产业发展推向了高潮。

(五)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政策逐步成型,文化产业基地建设走向规范,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形成“模式”

2006年4月,国务院转发了财政部等10部委“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建立“扶持动漫产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制度”。2007年4月,组建了“扶持动漫产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专家委员会”,并启动了“扶持动漫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在“部际联席会议”这一创新机制的作用下,各地动漫产业基地建设进入规范化发展的新阶段。

北京市提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仅仅两年时间,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以“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为协调机制,以《北京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为政策依据,以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为政策实施手段,“政府引导、产业主导、企业主体”的发展模式,成功地整合了资源,启动了市场,令文化创意产业异军突起,为全国树立了榜样。

二、存在问题与分析

文化产业作为工业化后期的产物,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后工业化的产物,在中国还处在“破茧而出”的阶段,从观念、体制、机制、政策各方面都准备不足。

(一)宏观经济环境趋紧,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要注意

近年来,在经济发展速度不断走高的形势下,第三产业发展速度和所占比重连年下降。据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年均增长11.2%,总体发展速度快于GDP的增长速度,在GDP中所占比重也不断提高。但是进入十五以来,却出现了增长速度低于GDP增长速度、占GDP比重不断降低的现象。而且工业化程度越高的地区,这一现象越严重。经济学家认为,是由于投资和消费比例严重失调,以及收入差别过大,造成了人均GDP增长、服务业比重反而下降这一违反经济学常理的现象。宏观经济环境存在的这些问题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不利。因此,在宏观经济环境趋紧的形势下,需要考虑应对措施以保持文化产业的发展势头。

(二)文化体制改革在全国铺开,文化市场建设滞后问题开始凸显

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以来,一直将区分事业和企业,打造市场主体作为中心环节。这是对前一阶段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将国企改革作为中心环节基本经验的成功运用,也的确在微观体制机制上打开了缺口,启动了全面改革。但是,以试点的方法推动改革,往往要借助于“定制性”的政策,形成特殊的环境,在选定的机构进行“试验”,各部门还要全力“保驾护航”。由于这种政策性的微观环境与宏观市场环境不同,试点经验的普遍化将有赖于改革的全面深化,需要更为认真和深入的研究试点经验“可普遍化”的条件,进行大范围市场环境建设,否则将遭遇新的障碍。

(三)在整体上市的大门打开之后,要特别注意防止市场集中度过高,形成垄断妨碍竞争

辽宁出版集团的“整体上市”,使文化体制改革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未来的5—10年,中国文化产业将进入一个改制、兼并、重组的“战国时期”。这时,我们或许更需要认真研究市场与企业的平衡发展规律,防止过度集中造成垄断、抑制竞争机制对文化创新的积极推动作用。

中国是一个经济迅速发展,文化消费快速增加,但文化产业存在“战略性短缺”的国家,培育出10—30个销售额50亿—100亿的出版集团是绝对有必要的。但是,当人们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做大做强”,提高市场集中度的时候,也要防止出现另外一种倾向,防止本来并不多的出版市场主体大大减少,从而大大削弱文化原创者对于出版商的选择地位。

过高的垄断将会对出版市场上高品质原创作品的生产产生什么影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我们不仅需要出版巨头,更需要成千上万个活跃的中小出版机构和个人工作室。

(四)在文化体制改革刚刚起步的今天,发展和繁荣文化也要警惕政府对市场的过度干预和企业对政府的不良博弈

十七大以后,全国上下形成了文化建设的新高潮。但也应该看到,由于改革目标远未实现,政府职能转变还没有到位,财政资金高增幅和财政支出的软约束并存,在新一轮政治周期刚开始的今天,政府高昂的积极性容易导致对文化市场作用的忽视,有可能诱发企业对政府的不良博弈。

比如,在文化产业发展遭遇消费乏力的抑制的时候,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既可以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也可以通过财政购买服务为产业部门输入新的发展动力。但公共文化服务在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和拉动产业发展方面的作用只能是补充性的。如果动辄政府直接上阵大举兴办各种豪华的文化工程,提供免费的文化大餐,反而会扰乱市场,削弱产业竞争力。在财政增收较快,资金相对宽裕的情况下,重要的问题不是财政是否具备能力,而是能否创新支持产业的体制机制,使财政资金能够有效发挥作用。

(五)“走出去”虽然已经形成共识,但是对于国际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国际文化贸易发展规律缺乏了解,盲目性较大

我们不能再将文化“走出去”局限于一般意义上的文化产品出口,而是要积极介入国际文化产业的分工体系,并在这个分工体系中成为重要的原创性内容提供者,而不仅仅是为别人复制文化产品。在文化产业领域,也要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文化产业有些门类本身就具有国际化的性质。这既是由于国内外市场已经无法区隔,也是由于加入国际分工体系是成为国内市场合格的内容提供者的重要步骤。比如动画产业国际性的发展规律是:后发国家首先承接先发国家动画产业的外包业务,然后再生产自己的动画产品打入先发国家市场。因此,承接外包业务既是产业发展的必经阶段,实际上也是必要的学习过程。如果片面地强调做内容原创,而且一做就是几百上千部集,将难免落入产业陷阱。近年来全国各地出现了“动漫产业热”,到处都在设立专项资金,批建动漫园区,打造“原创精品”,很可能导致无效投资。

目前,全球化正在从制造业向服务业发展,全球性的服务业外包成为趋势,文化产业领域也不例外。我国文化产业可能不仅要提出文化产品的出口战略,而且要提出加入国际文化产业分工体系的战略,从国际文化产品制造和服务供应商走向原创文化内容供应商。

三、趋势预测和政策建议

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将推动新一轮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解放文化生产力,并带来更为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

(一)在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下,要以多种手段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形成以扩大供给为主,兼顾需求的组合政策

经济学家认为,国家调控经济的发展在理论上可以有两种办法。第一种指向需求,依靠财政出资购买公共产品和服务,以弥补低收入群众基本需求的不足,这种做法可以增加对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订单,对产业部门有刺激作用;另一种是指向供给,以放宽市场准入、降低税收等调动生产者积极性的政策手段,增加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开放市场将增加供给,使价格降低,进一步刺激需求,并拉动新的供给,因此形成良性循环。第二种方法对产业部门的激励作用更大,因此往往成为经济学家改善宏观经济环境的首选建议。

由于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还在初期阶段,一个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文化管理体制还在建设之中,放开市场准入还需要一个过程,因此符合当前实际情况的政策选择可能是两种办法的组合,即以扩大供给为主,兼顾需求。即一方面放松管制,加快市场开放的速度,鼓励民间资本兴办文化企业,以及加快国有经营性文化机构的转企改制,生产更多价格低廉、适销对路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大多数人多样化的文化消费需要。另一方面,加快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大财政拨款以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弥补部分群众基本消费需要的不足。

(二)在改革全面推开的形势下,应该从以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转制和改制为中心,走向企业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并重,全面建设市场经济环境

我国文化领域的开放基本上是和改革开放同步启动的,但是直到本轮改革试点才从以“搞活”微观企事业单位为目的的“双轨制”式的改革进入到全面改革,涉及政府职能转变在内的一系列问题才提上日程。但是总体上来讲,目前仍然强调推动企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培育文化市场主体是文化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改革配套措施”仍然具有试验的性质,往往一事一议,不具有稳定性和权威性。在改革的初期和试点阶段,这种做法是必要的,但要将改革在全国推开,现行的做法可能就不充分了。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推向全国,改革的中心环节和关键命题是否开始转向宏观环境?如何能够使改制后的企业有一个较为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如何进一步规范市场进入和退出机制,给予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以国民待遇,从而在文化领域落实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政府如何更多地采取经济调控的手段,通过市场管理文化,从而与现阶段经济体制改革的精神更加合拍?是否可以将种种临时性的、任意性的、有时是地方性的、未经过缜密和科学论证的实施意见进行清理,将政府行为规范化和法制化?是否可以将政策性的安排转化为制度性的建设?有一点可以肯定,没有一个规范化和法制化的市场经济环境,不划清政府与市场的界限,市场主体不可能健康成长。转变政府职能已经成为本届政府的一项中心工作,也是2008年改革工作的重点,文化管理部门也不会置身事外。

(三)新闻出版业整体上市突破后,应该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鼓励兴办中小型文化企业和个人工作室,形成大中小并举的文化产业格局

2007年已经实现了媒体内容和经营业务“整体上市”,文化产业与资本市场联姻的大门已经打开,2008年无疑将成为“文化产业上市年”,涌起中国文化产业兼并、重组的狂潮。我们应该抓住这个契机,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鼓励民营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各个领域,鼓励兴办各种中小型文化企业和个人工作室,将体制机制创新落实为人民群众大规模的文化创业热潮。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制作能力已经相当可观,文化市场的数量空间已经充分扩展,缺乏的是有意义的内容原创;需要的是进一步提升原创能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形式更为多样、内容更为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而做到这一点,只有降低市场准入,完善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激发每一个人的文化创造力才行。

近年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了内容原创的重要性,但未认识到,最适合激发个人自由创作的,是分散决策的市场经济制度。如果我们想要获得更多更好的原创作品,最好的办法就是鼓励建立更多彼此竞争的文化企业。

(四)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观念深入人心之后,更要深入研究在市场经济基础上文化发展的特殊规律,以及文化企业的特殊组织形式,避免转企改制简单化

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以来,我们提出了“新文化发展观”;全面梳理了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扭转了长期以来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两张皮”,以市场的方式搞经济、以行政的和意识形态的方式搞文化的观念障碍;开创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局面。目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发展的特殊规律,以及在现代企业制度基础上构建文化企业的特殊组织形式。

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强调将“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两种性质的文化机构区分开来,开启了中国文化企业走向规范化建设的关键的一步。但这仅仅是现代文化企业制度创新的开始,还有很多问题要深入研究。比如说,在一个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中,对一个股份制文化企业,如何进行内容监管,保证先进文化的建设方向?“整体上市”将使文化内容的选择权向社会资本开放,如何有效保障文化安全?显然我们面临新一轮体制机制创新的挑战。

随着文化发展高潮的兴起,我国必然进入一个文化企业体制机制密集创新的时期,在“企业”(营利性机构)和“事业”(非营利性机构)划分的基础上,将出现丰富多样的组织形式。我们应以开放的心态迎接这个时期的到来。

十七大的召开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出,标志着我们的国家正在进入文化发展的新时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产生了大规模文化创造热情时,才能刺激文化消费的迅速增长和居民文化素质的迅速提高。只有形成了有利于文化创造的制度和政策环境时,才能真正出现文化建设热情进发、文化创造力充分涌流的大好形势。尊重文化创造者主体地位,保护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的权利,是一个有利于文化创造的文化体制的本质特征,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性质所要求的。

标签:;  ;  ;  ;  ;  ;  ;  

站在时代的高度,促进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和繁荣_文化体制改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