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建立党,为人民当政_执政为民论文

为人民建立党,为人民当政_执政为民论文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立党为公论文,执政为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胡锦涛总书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紧紧围绕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这个主题,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论断,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其中,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作了新的阐发,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并强调是否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一本质要求,是衡量有没有真正学懂,是不是真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重要的标志。这给予我们很大启示。

一、什么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讲话》提出,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始终抓住本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来看,这个本质蕴涵的主要内容有:

第一,坚持发展的思想,强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发展这一主题来贯穿的。立党为公,就是党要承担起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排除杂念,始终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达到强国富民,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握了这一点,就从根本上体现了人民的愿望。

第二,坚持“两个务必”的思想。抓紧党的作风建设,绝不能自满,不能懈怠。立党为公,就是党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艰苦奋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执政党保持同人民血肉联系的重要法宝。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

第三,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思想。立党为公的根本体现,就是“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人民是我们国家的主人,是决定我国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力量,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因此,执政党必须以民为根、以民为本。执政党的历史使命和执政本质的定位即来源于此。进而言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党存在的全部理由,也是共产党执政的最根本规律。

第四,坚持勇于开拓,不断创新的思想。立党为公,就要坚持不断创新。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惟书惟上,说到底无非是为了一己之利。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如果因循守旧,停滞不前,我们党就会落伍,就有丧失先进性和领导资格的危险。因此,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等,不断与时俱进,这就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

第五,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建设党,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思想。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党所肩负的任务和所处环境的变化,赋予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以新的内涵和新的要求,也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和新的挑战。因此,必须怀着强烈的紧迫感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其重点是“五个能力”的建设,即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执政为民。

二、为何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第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首先是由党的先锋队性质决定的。政党是具有特定世界观、特定价值观和共同理想的人们,为维护或实现本阶级的利益、愿望和要求而自愿组织起来,并以掌握政治权力为目的的政治组织。从这个角度看,政党都是由一定的阶级、阶层和集团中那部分率先意识到自己群体利益的人所组成。此外,政党为掌握政权,总是在不损害本阶级和集团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千方百计地顺应时代进步潮流,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的各种利益要求,否则这个政党就有被民众抛弃的危险。就是说,政党相对它所代表的阶级、阶层或集团而言,总是力求体现出一定的先进性。马克思主义政党更是如此。作为先进的政党,共产党始终代表和反映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而且,马克思主义政党不仅有一般政党意义上的先进性,还具有最高意义的先进性。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工人阶级运动既是求得工人阶级自身解放的运动,也是为了一切被压迫被剥削的劳动群众的解放运动,是解放全人类的运动,代表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的集中体现在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第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在推动社会前进中所发挥的作用决定的。历史经验表明,一个党是否具有先进性,归根结底不是看这个党自我认定的性质,而要看它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实际作为。判断一个党是否先进,最主要的是看党的纲领和路线代表什么样的方向,反映什么人的利益,看它的纲领和路线是不是真正得到了贯彻,即是否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都贯穿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反映在党的纲领、路线上,就是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为实现和维护这个利益不懈奋斗。历史表明,正是因为把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从而体现了时代发展的根本方向和要求,我党才当之无愧地成为先进队伍。成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者。

第三,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要求。历史证明,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是任何一个政党取得政权并稳定执政的根本。《讲话》明确指出,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执政党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能得道多助,立于不败之地。

从十六大报告的提法中,我们看到,中共正在由“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革命党是以夺取政权为目标,以搞阶级斗争为主,执政党则主要是管理建设国家,两者有根本区别。但无论革命时期还是建设时期,中共为人民谋幸福的根本宗旨都是一以贯之的,过去是革命为民,现在是执政为民。“三个代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执政为民。

从江泽民同志的历次重要讲话中,我们也能体会到其中的深意。江泽民同志总结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指出,纵观历史,不少政治组织和政治集团在夺取政权的阶段,其政策主张或多或少地代表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但是在取得政权之后,就忘乎所以,骄傲起来,久而久之,就脱离了人民群众,不再代表群众的利益,最后被群众所抛弃。它们垮台的原因尽管很复杂,但人心向背的变化是一个根本原因。因此,中共作为执政党,必须高度关注人心向背问题。从根本上说,政治问题主要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

中共作为执政党,面临的最根本的课题,是能不能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江泽民同志在纪念建党80周年时指出:“所有党员干部必须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而绝不允许形成既得利益集团”。黄苇町的《苏共亡党十年祭》认为苏共衰落和垮台是一种自我政变,是苏共党内既得利益集团坐大的必然结果。“三个代表”的提出,就是为了避免在中共内部出现类似的情况。党内、政府内出现的腐败现象以及由此导致的收入悬殊、分配不公如果不能从根本上得到遏制,执政党可能会出现政治合法性危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讲话》再次表达了这样的信念:绝不允许搞剥削阶级政党及其统治集团所追求的那种既得利益,也绝不能成为那样的既得利益集团。《讲话》首次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这和党章总纲提出的“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是一脉相承的。如果能按照这样的思路去建立健全各项党和政府的制度,就会使得既得利益集团没有合法生存的条件,中共就能避免苏共的覆辙。

《讲话》明确指出,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又是其成果的享有者。这就是说,执政党在政策开放过程中的一切政策措施和工作都应确切地反映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这始终是关系党的执政的全局问题。因此,要努力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共同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在整个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使群众得到应该得到的、看得见的物质利益,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要使群众得到的、看得见的物质利益不断有所增加。这样才能使群众深刻认识和体验到执政党领导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是国家强大、人民富裕的必由之路,执政党的合法性也才能进一步确证。

三、如何“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讲话》通篇充满务实精神,提出了许多贯彻“三个代表”的具体做法。我理解,兴起学习“三个代表”新高潮,最重要的是抓落实,这是因为,其一,这是广大人民的愿望,人民群众希望党员干部能够真正做到“三个代表”。其二,这是保持共产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本色以及坚持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的需要。其三,党群关系的现状更要求体现在落实上。如何落实?《讲话》明确提出“三个落实”。即必须落实到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的工作中去;必须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必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展开来说就是:

第一,在决策标准方面,坚持用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衡量。就是说,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和方针政策,都要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高衡量标准。这样,我们的改革和建设才能始终获得最广泛最可靠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因此,要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第二,在各级领导干部的主导意识方面,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真心真意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要倡导“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

第三,在各级领导干部工作的着力点方面,要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各项工作各个环节中都要细心研究群众的利益,关心群众疾苦,体察群众情绪,努力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等方法,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团结并带领群众前进。

第四,各级领导干部特别要去的四个地方:领导干部必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特别是要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同那里的干部和群众一道,努力排忧解难,化解矛盾,打开工作局面。

标签:;  ;  ;  ;  

为人民建立党,为人民当政_执政为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