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区域治理的理论与实践_农业论文

农业区域治理的理论与实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区域论文,理论论文,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专论

摘要 本文从系统角度阐述了农业区域治理的内涵、特点及原则,分析了我国农业区域治理的历史、国际国内农业区域治理的技术发展趋势以及进一步加强我国农业区域治理的对策。

关键词 区域治理 区域农业系统

1 农业区域治理的理论概述

1.1 涵义

农业区域治理可以定义为对特定区域系统的自然限制因子进行治理改造以及对区域不合理利用进行调整和再开发的一种能动行为。这是一种系统工程,在中小尺度上为生态工程,在大规模尺度上为地理工程,其目标是使人们对区域的开发利用符合自然生态经济等客观规律,获得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建立持续发展的区域生产系统和高效稳定的农业生态系统。

这里,区域系统是指具有对外界响应的特定功能性的区域。区域有其自己的内部状态和结构特性,具有整体性、层次性、自组织性和稳定性等系统特性。区域的整体性是指区域有一致性或对某几种生态地理过程有一致的响应特征,这是一个区域区别于另一个区域的根本标志。如黄淮海地区三面环山,一面临海,来自周围山地诸河的沉积物联成一体,构成坦荡辽阔的大平原,但旱、涝、碱、薄等不利因素制约着当地农业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成为当地国土资源的本质特征。区域整体性或一致性是相对而言的,囿于着眼的角度、治理和开发的能力的不同,时常表现自然的区域划分和人为的区域划分,但无论哪一种划分把握某些景观统计的一致性都是非常必要的。地表系统的地域分异呈现从全球→自然带→自然区→自然亚区→(?)→土地系统→土地类型→立地的递阶序列,立足于哪一级区域层次性进行治理是一个值得探索的理论问题。

区域治理的对象是因自然或人为原因使资源生产能力完全或部分丧失从而系统结构和功能衷竭受损的区域系统。事实上,区域治理就是有目的地使退化或受损的区域系统状态向优化的区域系统状态的转换,这个优化的区域系统状态就是持续发展的系统状态。

为了便于说明上述状态转换过程,不妨模仿道库切也夫对土壤自然体下的定义,构建区域农业系统(RAS)的状态函数(如式1),即:

RAS=f(E,B,C,T,L)t (1)

这里,E为资源和环境,B为农业生物,C为经济,T为技术,L 为劳动力,t为时间。

在退化或受损的区域农业系统中,RASD=fD(ED,BD,CD,TD,LD)t[0],资源丧失生产能力,环境状况恶化,生产结构不合理;技术落后,人地关系不协调,因而系统生产力低下,稳定性较差。区域治理就是通过综合有效的手段使处于“死亡”状态的资源恢复生机,改善生态环境状况,协调系统内部联系,实现区域农业系统的持续发展,即RASs=fs(Es,Bs,Cs,Ts,Ls)t[1]。

退化系统状态RASD与持续发展系统状态RASs,通过区域治理与不合理利用两种逆过程而相互转换,其关系如式(2)所示, 式中直线和弧线反映了两种过程的非对称性。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中主观能动作用的方向性和有效性是互逆转换内在因素。

区域开发和区域发展是与区域治理密切相关的两个概念。 开发(Exploitation)意指利用、开拓,对农业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是伴随整个人类农业发展史的经济过程,区域开发则是现代农业的概念,即在农业区划和农业区域规划的基础上,对特定地域单元的农业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以获取高产优质的农林牧副产品和较高的经济效益。区域治理亦以资源有效利用为目的,但与区域开发的区别是只限于退化或受损的区域农业系统。随着农业区域治理取得进展,系统生产力提高,生态环境改善,系统组分和谐协调,即进入区域发展阶段(如图1)。

图1 区域治理过程

1.2 农业区域治理的特点

讨论农业区域治理的特点必须首先讨论区域农业系统的特点。在景观上,区域农业系统是若干具独立功能的局域农业系统的集合体,即RAS=S[,1]ΩS[,2]Ω……ΩS[,n],局域系统之间强烈的联系构成区域系统的一致性。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生态、经济和技术三个子系统的复合系统,即,区域农业系统=区域农业生态系统Ω区域农业经济系统Ω区域农业技术系统,子系统之间互相耦合、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协同发展。区域农业系统是非平衡、非线性、具有耗散结构的开放系统,系统通过与环境进行不断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而产生一种远离平衡态的动态平衡。区域农业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特性决定了区域治理具有整体性、地域性、传布性、节律性、非线性等特性。

1.2.1 整体性 区域治理的整体性, 是由“生态—经济—技术”复合系统的本质所决定的,它要求综合性和协调性的统一,空间分布和时间过程的统一,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近期利益和远期利益的统一,结构合理与功能优化的统一。在区域治理这一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各因素各部门互相制约互相影响,任何一个环节的变化,都是整个系统的变化动因,都会体现系统的自我响应、自我调节和自我组织等功能。因此,必须基于系统工程观点,在总体目标确定的前提下,按照一定的步骤和顺序分阶段分项目进行,通过系统设计、系统反馈,使各阶段和各项目在整体上相互协调。

1.2.2 地域性 处于地球表面不同位置的区域系统, 能量和物质的交换与转化表现出很大差异,区域系统内部的组成成分和组成成分相互作用的性质、相互联系的方式各不相同,自然资源利用的各种生态经济要素在特定区域系统中的数量、分布、组合及变动状况不同,人类对这些要素的干扰、调控以及开发利用强度不同,决定了区域治理有其明显的地域性。区域农业系统退化或受损自然地带性因素,也有非自然地带性因素。前者形成的地域性可称为“被动地域性”,如位于中纬度、偏于内陆的黄土高原,因其土体构造和气候特征所致,即使在人类史前,已形成沟壑纵横的格局,流经其中的黄河历来含沙量很高,人类活动只不过使这种有所加剧而已。后者形成的地域性可称为“主动地域性”,如黄淮海平原在50年代来至60年代初,在没有相应排水系统的情况下,大规模引黄灌地,曾一度使盐碱地面积扩大。主动地域性和被动地域性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在区域治理过程必须全面认识区域系统结构的地域性特征,避免决策依据和原则的不适用性。

1.2.3 传布性

由于区域系统的地域性以及支持区域治理的社会经济资源等条件的不均衡性,必然产生区域治理的空间梯度,从而产生梯度→力→流→传布性的递推关系。事实上,在区域治理的实践中,也常常是沿循这一法则进行的:即在特定的受损区域系统中,选择典型地区进行重点治理,发展理论提出技术,作出示范,然后向周边地区扩散,最后覆盖整个区域系统。传布存在一种源与汇的关系,源与汇趋向于平衡,又达不到均衡,因为源的发展是持续的,因而汇的发展也是持续的,形成一种类似于生物种群扩散的波浪式传布现象。区域治理的传布又分“主动传布”和“被动传布”两种。前者依赖于优先治理地区的自发倾向,如优先发展地区将积累的资金、技术、人才向待治理地区转移;后者依赖于待治理地区因渴求发展而自发地向优先治理地区学习经济和技术。无论哪一种传布机制,源的作用都是很明显的。源的发展强度是保持区域治理空间梯度及传布动力的内在因素。

1.2.4 节律性 受损区域系统资源生产能力的恢复是节律性的。 对于完全丧失生产能力的资源(如沙漠化土地、重污染水体等)的治理,难度大,速度慢,耗资巨,时限长,可称为区域治理初期阶段。对于部分丧失生产能力的资源治理,相对地难度低,工程小,时间短,可称为区域治理的中期阶段。随着“病态”资源的恢复正常,治理效益和速率会趋于下降,则进入区域治理的后期阶段。这是一个逻辑渐递过程(如图2)。

图2 区域治理效益的节律性

在区域治理的低阶时间域上,技术进步的节律性的作用是很明显的。一项新技术、一种新观念、一个新品种和一种新产品,可以使区域治理向前推进一步。新技术的不断产生和不断扩散,单项技术向综合技术的不断转化,形成许多局域的逻辑斯蒂过程。

1.2.5 非线性 区域农业系统是非平衡、非线性的开放系统, 区域治理过程中通过大量的物质和能量的投入,以及系统状态的动态调整,实现最优转化效率,获得最佳响应,系统内部非线性过程相互作用,形成一系列远离平衡的耗散结构。

区域治理过程是一个减熵过程,系统向有序度增大的状态转化。与自然演替过程不同的是,区域农业系统不再向符合自然生态学规律的顶极群落发展,而是向符合人类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偏途顶极群落发展,这个偏途顶极(即持续发展系统)的稳定自组织是建立在持续的经济物质和能量输入的基础上的。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系统熵变化ds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即des,是系统通过边界与环境系统之间的熵流,第二部分dis, 是系统内部不可逆过程引起的熵产生,

ds=des+dis 且dis≥0

(3)

区域治理使负熵流des增大,系统熵ds趋于降低, 而系统自组织性增强,系统状态达到优化(如图1)。

1.3 农业区域治理的原则

农业区域治理是涉及农林牧渔等多种行业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原理上依赖于区域科学、经济学、系统科学及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的有机渗入,在实施上应遵循以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如下策略原则:

1.3.1 区域性原则 区域农业生产具有强烈的地域性, 一方面由于自然条件的地带性与非地带性的差异,决定于农业生物的适生范围和适生程度;另一方面,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影响农业资源的利用方向、农业的布局、结构、经营方式及生产水平等。农业生产的自然社会历史条件的差异,造成退化或受损区域系统(常称中低产田)在类型、规模、退化状况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地域差异。根据中国农业地域分异,一般划为9个一级农业区,包括在北区、内蒙及长城沿线区、黄淮海区、 黄土高原区、长江中下游区、西南区、华南区、甘新区、青藏区,各大区内又分若干二级区。在不同区域中分布着不同类型的退化区域系统,如黄土高原以侵蚀退化为主,黄淮海平原以盐渍旱薄涝为特征。因此,农业区域治理必须因地制宜,分类分区治理。不同区域治理发展的潜力不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不同,必须在全面系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抓住重点类型区,并区别情况进行重点建设或治理。

1.3.2 综合性原则

区域治理的复杂性和多因素影响决定了区域治理在实施中应体现目标综合、技术综合和效益综合。目标的综合,系指以区域农业系统中多种限制因素作为统一目标,加以综合治理;措施的综合,一般将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管理措施,加以综合应用,将单项技术组装集成,配套应用;效益综合指应保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与协调,既要保障社会与经济的持续发展,又要保障资源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既要治理局域农业系统,又要有利于作为背景的大区域的发展。

1.3.3 资源优化原则

区域治理综合效益的获取关键在于改造和克服区域系统的限制因子。在治理和投入中,应充分考虑“短缺”资源与“过剩”资源的关系,一方面取长补短,补偿或替代不利资源,克服生产中的瓶颈因素;另一方面利用现代农业技术减弱农业生产对限制因素的依赖性,以效率高、质量好、成本低的农业资源和利用方式去取代相对地效率低、质量差、成本高的农业资源利用方式,使生产要素达到综合平衡,实现资源优化利用。

1.3.4 非均衡发展原则 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在待治理区域由于自然经济条件及区位、资金条件的差异,不可能同时大规模地使整个区域实现治理,应在区域或行业上择优进行重点治理,并以此为牵动力,带动区域的持续均衡治理。在不同的生态经济类型区,采取不同的治理模式和发展模式,形成多样化的治理与发展格局。区域治理恢复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必须通过一系列目标链来实现。目标链上的阶段性目标的实现依赖于一定的技术和经济条件的支撑,而技术进步是呈节律性增长的,时间域上的治理过程是非均衡的,必须分步骤有节奏地实施治理。

2 农业区域治理的实践

2.1 我国农业区域治理的历史及经验 我国农业开发历史久远, 最早可追溯到距今万年以前,最早的农业开发区当推黄河中游及其支流渭水流域。先民们始而焚山泽、驱禽兽、排洪水,渐而修水库、开运河、兴树艺,开发农区不断扩大。虽然远古哲人早建朴素的生态保护观点,但在实际上多以剥削地力的经营方式为主,致使历代发达农区渐次更替。大致早期在黄河中游关中地区,继之南下至黄淮平原,再南下到两浙。待两浙地力下降,又转至江汉沃壤。从北宋的“苏湖熟、天下足”转而为元、明的“两湖熟、天下足”再至清代的“湖广熟、天下足”,即可窥见历代农业开发中只顾用地不顾养地的境况。一个基本农区的衰落,往往伴随区域农业系统的退化和受损,只是在不同农业区域退化规模和程度不同而已。

面对区域农业系统的退化,历代农民已有小规模的治理经验。如中原地区有2000多年的治理盐碱土的经验,早在公元前548 年楚国就进行过包括盐碱土在内的土壤资源的规模较大的勘测,长期治理实践中总结出一套洗盐、排盐、压盐、堵盐、刮盐、躲盐、抗盐、吃盐的经验,中原地区通过选用抗旱作物和耐旱品种、渍种和浸种、垄作和平作等技术进行抗旱治旱。农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引起水土流失进而威胁农业生产,最早的水土保持文献记载可追溯到西周初,如《诗经》中“原隰既平,泉流既清”的诗句,是当时平治水土的反映;随着水土流失现象渐趋严重,农民针对坡耕地易造成水土流失的问题,创造了区田、梯田等既能保持水土,又能增加产量的垦田技术;黄河中游山区农民利用洪、水、泥、沙,发展了引洪漫地和打坝淤地技术。但是,小规模的治理远不能遏制区域退化和受损的趋势和速率,从而给规模化系统化的农业区域治理和开发提出不可等闲视之的难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对区域综合治理和农业综合发展十分重视,尤其是“六五”以来,已先后将黄淮海平原、松嫩—三江平原、黄土高原、北方旱地农业、南方红黄壤地区中低产田改良和区域农业发展列为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建立了50个中低产田改良和区域农业综合发展试验区,为我国农业大面积区域治理开发提供了技术保障和示范样板,形成了一系列治理旱、涝、盐、碱、渍、姜、砂、薄等低产因素的有效措施,将这些技术在大面积生产上辐射推广,已产生了显著的效果,部分中低产地区已成为主要商品粮、棉、油、畜产品基地。与此同时,在主要农业区实施了农业综合开发治理计划,效果十分显著。

40余年来,我国开垦了盐碱荒地约200万m[2], 改良利用了盐碱耕地达400万m[2],大多数灌区的次生盐碱化基本上得到了控制。 黄淮海平原60年代初期盐碱土面积达320多万m[2],80年代后期减至不足133.3万m[2],1978—1993年粮食总产由4500万t增加到9800万t,由过去的缺粮区变为余粮区,成为“北粮南调”的基地。黄河中游地区进行大规模水土保持治理,50—60年代发展林草,开展梯田建设,70年代进行大规模水坠筑坝淤地,到80年代广泛开展小流域治理和重点支流治理,至80年代末期,初步治理面积已达13.37万m[2],占应治理面积的31.1%,年均减沙约4.6亿t(27.0%),90年代中期,黄土高原开始摆脱贫困,出现了“自我发展”与“做贡献”的曙光。北方旱地农业地区注重传统旱农技术与现代旱农技术的结合,初步摸索出有助于降水利用效益提高的土壤培肥、蓄墒耕作、模式栽培、耐旱作物和品种、农牧结合等优化旱农技术体系,农田水分利用率由80年代中期的29%提高到现在的40%,中低产区的比例由77%下降到60%。

农业区域治理的实践经验很多。其中之一是综合治理,即在资源生态经济统筹优化的原则下综合治理、综合发展。失败的教训无一例外地缘于对区域治理的综合性等特点的忽视。其二是以科技为先导。我国建立中低产田治理综合试验示范基点的工作始于60年代,“六五”以后渐成规模,各试区针对不同类型区障碍农业生产发展的关键问题进行攻关,建立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显著、资源节约、技术集约的科学样板和模式,通过示范、推广、扩散,带动区域系统的综合治理。实践证明,在不同类型区建立科技先导型综合治理试验示范区,是促进中低产地区向持续发展转化的有效形式。

2.2 农业区域治理的技术发展趋势 本世纪50年代以来, 随着人口增加、资源利用和经济增长的加速,促使环境危机日益突出,农业生态环境明显恶化,已经引起各国决策者、科学家的高度关注。据估计,由于水土流失、沙化、盐碱化、 低洼易涝等多种原因, 致使每年约有600万m[2]的耕地变成废地。农业区域治理的规模、难度、 耗资预算均呈扩大和增长趋势。国际上重点在干旱半干旱、热带亚热带、大河流域等环境脆弱区域进行区域治理。在治理技术上主要有以下发展趋势:

2.2.1 单项技术组装配套综合集成 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 将单项技术有机地组装起来,综合运用,获得集成效益。如流域治理中,采取生物措施、工程措施、管理措施相结合,生态经济效益显著。

2.2.2 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整治相结合 整治是利用的基础, 利用和生产是保护的原动力。地处半干旱气候带的国家和地区,均重视研究寻求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粮食生产的结合点,采取了两者同时受益的关键措施,美国采用少耕覆盖技术同时解决了中西部大平原的风蚀、培肥土壤与粮食增产问题,使该地区成为美国农畜产品主要产区之一;我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采取对有限降水充分保护和高效利用的技术原则,作为同步解决水土流失和提高产量的关键措施。

2.2.3 传统技术与现代高新技术综合运用 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决策支持系统等技术是实现区域资源信息管理优化利用的有效手段。以系统工程原理为基础,进行大规模尺度的区域系统规划,系统实施,同时进行方向、任务、技术路线的自校正。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创造具有特殊抗逆性状的新物种、新品种、新种质,也是提高区域治理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现代高新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数理化的综合运用是实现区域治理综合发展的保证。

2.2.4 内涵性开发与外延性开发相结合

在充分挖掘可供农业生产开发利用而尚未利用或利用不充分不合理的农业资源潜力的同时,注重产品深加工、变原料型农业为以支柱型产业为龙头的效益型农业,变资源导向发展为市场导向发展,建立区域资源转换机制,变过去侧重扩大规模为主的外延型开发为提高资源利用率为主的技术性开发,以内涵性开发为主,发展资源节约、技术集约的高效农业。

2.3 我国区域治理的对策 我国现有耕地13333万m[2],其中2/3 因受不利因素的限制而成为中低产田,依主要限制因素的不同可分为6 种类型,即瘠薄型、干旱缺水型、坡耕型、渍涝型、盐碱型、风沙型,分别占中低产田的36.0%、15.2%、19.4%、7.8%、7.9%、6.9%。 瘠薄限制广布全国,面积超过200万m[2]的有河南、甘肃,面积超过100万m[2]的有安徽、湖北、四川、吉林、山东、贵州、河北、江西等省;侵蚀限制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坡度限制耕地主要分布在南方各省的山区;受洪涝限制的耕地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与松辽平原;盐碱限制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平原及干旱、半干旱地区,华北区盐碱化耕地约占全国盐碱化耕地的38%,西北干旱区占23%,虽经过多年的改造治理,数量有所下降,但所占比例仍然不小;风沙限制耕地主要分布于内蒙及长城沿线区。由于不合理的过度利用,每年约有13.33 万m[2]耕地因灾损毁。退化草原面积已达1.33亿m[2],沙漠化土地面积达17.6万m[2]。由于人增地减,后备耕地资源也严重不足,而且由于在选择重点治理区域时往往采取先易后难,先效益高后效益低的原则,随着时间的推移,治理难度也在不断增加,退化区域系统的恢复和发展更趋缓慢,农业区域治理的任务更加艰巨。因此,如何进一步加强农业区域治理和区域发展的力度,是解决“未来谁养活中国”的问题的关键问题。

2.3.1 优区选择

区域治理的优区选择应遵循治理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步提高的原则,集中考虑生态环境脆弱地区、西部地区和经济建设重点地区。西北黄土高原和南方热带、亚热带山丘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的主要地区,长城沿线区农牧交错带土地沙漠化严重,都是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应加强水土保持和土地沙漠化防治,促进农林牧综合发展。西部干旱地区自然条件严峻、生产条件差,多数地区粮食不能自给,但土地、光、热、能等资源丰富,潜力较大,围绕提高水、肥、土等资源利用率和出产率,促进旱地农业技术进步和创新,对于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均衡发展意义重大。黄淮海平原是“北粮南调”的产品基地之一,松嫩—三江平原是国家最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针对限制农业生产的制约因素继续进行综合治理,对于国家农业上新台阶和粮食持续稳定增产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幅员广阔且面临严重退化的草原、沿海滩涂等均是重点治理区域。

2.3.2 基础投入 区域治理是以大规模的基础投入为前提的, 国家和地方必须依靠政策杠杆通过各种渠道集中用于区域治理的财力物力,其中包括引进国际合作项目和投资。同时实行谁破坏谁治理、谁投入谁受益的政策,使治理成为地方政府和民众的自发行为。

2.3.3 科技先导

继续加强在不同类型区的农业区域治理的综合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在攻关的基础上提出科技含量高、先进适用的技术体系,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模式和样板,推动区域大规模的治理和发展。

2.3.4 建立宏观调控下的市场导向机制和资源转换机制

在农业区划和农业区域规划的基础上,对区域系统进行规模化综合治理,同时,依据资源优势和限制因素的区域分异,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多样化的治理模式和资源利用模式,发展不囿于区位资源的区域间资源转换机制。

2.3.5 项目化管理 建立健全的项目化管理制度,按照预评估、 规划、可行性论证、中期评估、验收及后效评价等程序严格管理区域治理项目,进一步提高投资效益和治理效益。

(收稿:1996年7月20日)

* 本文主要依托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85—007 “北方旱地农业综合发展研究”和85—009 “南方红黄壤丘陵地产区综合治理研究”。

Theory and Practice of Agricultural RegionalHarnessment

Hou Xiangyan

Zhang Yanqing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rual Scirnces,Beijing,100081)

Abstracts The paper elaberates the definition,characteristics and principles of

agricultural

regionalharnessnment (ARH) in view of system,analyses the history ofARHin China, internal and international

tendency

oftechnical development,and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howto more strentghen ARH in China.

Key Words

regional harnessment, regional agriculturalsystem.

标签:;  ;  ;  ;  ;  ;  ;  

农业区域治理的理论与实践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