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四川 绵阳 621000)
【摘要】 目的:探析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分别采用依那普利或者前列地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临床研究,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临床治疗的136例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依那普利组68例和前列地尔组68例。探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呼吸频率、平均肺动脉压mPAP以及各项血流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气分析、心率、呼吸频率、平均肺动脉压mPAP以及各项血流流变学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平均肺动脉压mPAP以及各项血流流变学指标均有改善,但是前列地尔组血气分析、心率、呼吸频率、平均肺动脉压mPAP以及各项血流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明显好于依那普利组(P<0.05)。结论:采用前列地尔注射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整体效果好,值得医院推广使用。
【关键词】依那普利;前列地尔;肺心病心力衰竭;疗效
【中图分类号】R54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5-0024-02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cor pulmonale heart failure patients with enalaprilat or lead to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reatment. Methods The clinical study, select our hospital during January 2015 - December 2016 clinical treatment of 136 cases of cor pulmonale heart failure patient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divided into enalaprilat treatment group 68 examples and leading group of 68 cases. Analysis to compar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heart rate, breathing rate, mean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 mPAP and the change of the blood rheology indexes. Results Before treatment, two groups of blood gas analysis in patients with cor pulmonale heart failure, heart rate, breathing rate, mean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 mPAP and the blood rheology indexes have no obvious difference (P>0.05); After treatment,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heart rate, breathing rate, mean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 mPAP and the blood rheology indexes were improved, but the front group, blood gas analysis, heart rate, breathing rate, mean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 mPAP and improve the blood rheology indexes is much better than that of enalaprilat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front row, injection treatment of heart failure patients with cor pulmonale overall effect is good, is worth wide use in the hospital.
【Key words】 Enalaprilat; Front row; Cor pulmonale heart failure. The curative effect
阻塞性肺气肿性心脏病最常见者为慢性缺氧血性肺源性心脏病,又称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心内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多伴发心力衰竭,是老年患者多发病之一,病程长,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活。前列地尔是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常用药物,能够直接扩张肺动脉,降低肺动脉压力,舒张支气管,从而改善通气状态,使呼吸通畅。所以本次研究选取我院136例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依那普利组68例和前列地尔组68例。探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呼吸频率、平均肺动脉压mPAP以及各项血流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用前列地尔注射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整体效果好,现详细叙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临床治疗的136例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依那普利组68例和前列地尔组68例。依那普利组年龄在53~81岁间,平均年龄(63.8±5.4)岁,其中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31例。前列地尔组年龄在55~80岁间,平均年龄(62.7±5.5)岁,其中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32例。两组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基础治疗,包括抗感染治疗,氧疗,止咳,平喘,祛痰,解痉,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酸碱平衡,防止电解质紊乱,利尿,强心等。每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上采用不用治疗方法,前列地尔组:患者腹壁皮下静脉注射前列地尔4100单位,每天1~2次,连续治疗10天。依那普利组:患者每天口服依那普利1~2次,每次5mg,连续治疗10天。观察监测临床指标。[1]
1.3 观察指标
心率(次/min)、呼吸频率(次/min)、平均肺动脉压mPAP(mmHg);血流流变学指标:血细胞比容(%)、全血比黏度(mPa/s)、血浆比黏度(mPa/s)、纤维蛋白原(g/L);PaO2、PaCO2、SaO2血气分析指标。[2]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使用SPSS 19.0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表示为(x-±s),使用t检验,进行数据比较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使用χ2检验,进行数据比较分析。检验结果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心率、呼吸频率、mPAP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呼吸频率、平均肺动脉压mPAP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平均肺动脉压mPAP指标均有改善,但是前列地尔组心率、呼吸频率、平均肺动脉压mPAP指标改善情况更显著,改善情况明显好于依那普利组(P<0.05)。具体数据如下表1所示。
2.2 各项血流流变学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各项血流流变学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血流流变学指标均有改善,但是前列地尔组各项血流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更显著,改善情况明显好于依那普利组(P<0.05)。具体数据如下表2所示。
2.3 血气分析比较
治疗前,两组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PaO2、PaCO2、SaO2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aO2、PaCO2、SaO2指标均有改善,但是前列地尔组PaO2、PaCO2、SaO2指标改善情况更显著,改善情况明显好于依那普利组(P<0.05)。具体数据如下表3所示。
3.讨论
肺心病,全称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发病原因主要由于患者的长期性反复性的肺部感染、胸廓或肺动脉引发的慢性病变,长期的缺氧导致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红细胞的变形能力下降,病程增长过程中,逐渐增加肺循环阻力,增高肺动脉压力,导致右心室肥大以及扩大,多伴发心力衰竭的心脏病疾病[3]。长期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不仅加重了肺部循环障碍,增高肺动脉压力,而且长期的缺氧,导致收缩血管的活性物质增多,使局部血管狭窄,收缩血管/扩血管物质的比例失调,血管压力不稳定,导致血管局部收缩局部扩张,肺部血管收缩,血管阻力增加。患者长期的缺氧能够导致醛固酮增加,使肾小动脉收缩,水钠储留,血容量增多,导致肺动脉压升高,缺氧使肺血管平滑肌对Ca2+通透性增高,肌肉兴奋收缩,产生藕连效应,导致肺血管收缩,均能够引发肺动脉压的升高。
前列地尔是一种白色乳状液体注射液,临床上具有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烷A2形成的作用,还可以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具有靶向性,能够特异性作用于患者缺血局部,使病变后狭窄的血管明显扩张,可以改善患者脑组织缺氧状况[4]。前列地尔在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时能够直接扩张肺动脉,降低肺动脉压力,舒张支气管,从而改善通气状态,使呼吸通畅。其作用还可以降低心脏负荷,改善患者心功能。保护抗氧自由基,防止进一步损伤,改善体内微循环,增强患者内皮细胞功能,从而减少患者心肌耗氧量,通畅呼吸。
本次研究结果为治疗前,两组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呼吸频率、平均肺动脉压mPAP以及各项血流流变学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平均肺动脉压mPAP以及各项血流流变学指标均有改善,但是前列地尔组心率、呼吸频率、平均肺动脉压mPAP以及各项血流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明显好于依那普利组(P<0.05)。治疗前,两组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PaO2、PaCO2、SaO2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aO2、PaCO2、SaO2指标均有改善,但是前列地尔组PaO2、PaCO2、SaO2指标改善情况更显著,改善情况明显好于依那普利组(P<0.05)。说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治疗,可降低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液黏滞度,降低肺动脉高压,改善患者心功能状态,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改善血气分析指标状态,明显改善肺心病心力衰竭症状,具有比口服依那普利更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采用前列地尔注射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整体效果更好,对血气分析指标、心率、呼吸频率、平均肺动脉压mPAP以及各项血流流变学指标情况显著改善,值得医院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胡先红.依那普利与前列地尔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疗效对比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1,21:7-8.
[2]蔡金亮,罗建芬,谢文杰,余庆华.前列地尔联合多巴酚丁胺对慢性肺心病肺动脉高压所致心力衰竭的疗效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6,33:133-136.
[3]唐世根,翟富勇.参麦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52例临床疗效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6,22:3510-3511.
[4]陆卫东,殷少军,祝炜,李瑾,李微,樊美红,张毅琴,林桦,陈维杰,董福轮.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对老年肺心病并发心力衰竭者血浆BNP、ET-1水平的影响[J].实用老年医学,2012,05:391-393+397.
论文作者:王力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9月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7
标签:肺心病论文; 肺动脉论文; 心力衰竭论文; 患者论文; 依那普利论文; 前列论文; 指标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9月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