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法典事件与诚信主题_地板论文

欧洲法典事件与诚信主题_地板论文

“欧典”事件与诚信话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诚信论文,话题论文,事件论文,欧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欧典”谎言惊爆行业潜规则地板业面临诚信危机

夏金彪

“‘欧典’被曝光不是偶然的,之前就有媒体记者向我了解‘欧典’的情况。我也向‘欧典’负责人指出其存在的问题。”中国木材流通协会地板专业委员会主席高志华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高志华原来是中国农业大学的教授,1998年组建了木地板行业第一个协会。“对一般消费者来说,很难认定地板是国产还是进口的。而一些企业借此‘欺骗’消费者。”

据高志华介绍,中国地板业制造水平与产品质量已经是全世界领先的,全世界每年消费地板的70%都产自中国。但是,目前在中国地板市场,普遍存在崇洋媚外的现象,很多地板厂家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心理,有的在国外注册一个空壳地板公司,转身杀回国内,生产基地与销售市场全放在国内;更有甚者,干脆故意把自己的公司和产品都起一个洋名字,让人感觉是国外进口的。这些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生产厂家和销售市场,全都在中国。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北京某地板公司的经理向记者透露:“消费者并不知道,许多名牌地板并没有自己的生产厂,其实很多是由一个企业生产,然后贴牌销售的。比如与欧典有合作协议的吉林森工,就同时为十多个品牌地板‘服务’。消费者挑选的不同品牌,可能是出自同一个工厂甚至同一条生产线。”

恒益木业(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侯建立也向记者透露,“贴牌生产在地板行业是公开的秘密,我估计至少有50%的企业都有过这种行为。”据介绍,许多品牌地板都是典型的“销售型企业”,根本没有生产厂和技术研发。“有许多企业通过‘欺骗性’的炒作来销售其产品”。

据了解,“欧典”早在2004年就暴露出其“欺骗性”的炒作。当时“欧典”地板在全国范围内强力推出所谓每平方米2,008元的天价地板,“欧典”负责人声称这款地板为德国欧典投资800万欧元,历时两年研发成功,前期成本高昂。而业内人士认为就算是高档地板,其价格一般也不会超过每平方米500元。

“‘欧典’事件肯定会对地板业有影响,一方面,会造成消费者对地板业产生信任危机,会对地板业销售带来负面影响,特别是国外品牌的地板;另一方面,也对有类似情况的企业敲响了警钟,有利于行业的长久发展。”高志华认为。

记者对北京一些建材市场进行探访发现,部分较大规模的建材城已经停售“欧典”地板,但也有建材市场继续销售。位于马甸的福丽特家居建材城欧典专柜已被西城区工商分局德胜工商所责令停售。在望京建材装饰大世界,“欧典”地板销售处则依然开放,但已经无人问津。

“今年我们行业协会将重点规范地板业,目前,已经开通热线接受消费者投诉,帮助消费者检测。”高志华表示。中国木材流通协会将组织地板专家组对建材市场的地板质量进行抽查,并与地板监测中心联手监测地板质量。

高志华还指出,目前,许多地板市场乱起材种名,如金不换、白象牙、玛瑙木、黄檀等动人的名称,其实名不副实。“进口木材地板误导名中98%是臆造材种。由于这些木材从国外引进,材性乃至树种名均不熟悉,也使不法商人有机可乘。”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随着“欧典”事件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消费者与监管部门对地板行业的空前关注,地板行业由来已久的虚假宣传可能会让更多的品牌“倒霉”,该行业可能将重新洗牌。

调查欧典先应解开免检、“3·15”标志与广告谜团

祝俊初

不曾用过欧典地板,但其声名于我却如雷贯耳,暗将它归档世界名牌。这么讲吧,听说欧典地板的感觉,就像听说宜家家具。然央视“3·15”晚会称,欧典的德国身世纯属杜撰,“欧典中国有限公司”子虚乌有,北京的合资加工基地实为贴牌欧典的吉林森工的生产车间。

随即,北京工商部门立案调查,中消协紧急会商,全国各地市场纷纷停售,不少消费者要求退货。到3月20日上午,尚未见官方调查报告,有关政府职能部门、中消协等仍沉默无声。

看来,关于欧典的前世今生,理清来龙去脉比较复杂。欧典主人——北京欧德装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回应避实就虚,辩称不过宣传失误、无涉产品质量,总裁助理闫广才耐人寻味地答:“我不能说央视的报道不实,但应不应该以这么大的力度来报道呢?”(《北京青年报》3月18日)。既言央视报道不虚,又对报道颇感委屈,闫广才如此说话不免令人闻而发笑。

不过,闫广才的表白已表明了,对调查欧典“国际玩笑”而言,还原其自吹自擂下的本来面目已非关键,更需查清其迷惑消费者的耀眼光环到底是怎么来的,为此重在解开三大谜团。

一、免检产品谜团。查国家质检总局2005年国家免检产品及生产企业名单,欧德公司的欧典地板在列,序号347。依《产品免于质量监督检查管理办法》规定,至2008年有效。同样依该办法规定,欧典产品具备:质量长期稳定,企业质量保证体系完善;市场占有率,经济效益在行业内排名前列;达到或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经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连续三次以上(含三次)监督检查均合格;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产业政策。疑惑自然就出来了,欧典免检真是省级质监部门和国家质监总局按法定程序审查的结果吗?若是,两级质监机关何以竟不识欧典真面目?若不是,两级质监机关又凭什么给欧典颁发了免检牌?

二、“3·15”标志谜团。欧典地板,从2001年起连续三次获得、可6年使用中消协授予的该标志,截止明年8月1日,在全国同行中独享如此殊荣。按该标志许可要求,意味着中消协是经严格审核后,确认欧典地板质量上乘、品牌信誉优秀,领先于同行,企业管理、生产水平较高……故郑重告诉消费者,完全可放心消费。显然,与免检产品如出一辙的疑惑在此复现,无论对欧典知根知底还是云里雾里,中消协的“3·15”标志许可都授予得匪夷所思。

三、广告溢美谜团。欧典的广告宣传可谓有板有眼、有模有样,在电视、报纸、网络均不乏动静,对“百年欧典”德国造的形象塑造和植入人心“功”不可没。如,央视在传媒中的影响力首屈一指,但尴尬的是,形同欧典地板被央视曝光一石激起千层浪,欧典地板投放央视的广告也强化了消费者信任。不是说,自吹自擂广告在央视大摇大摆,问题就一定是央视见钱眼开或审查疏忽,若欧典出具了合法手续就是它处存在问题,像免检产品、“3·15”标志不就一点不假吗?何况,规范广告归工商部门管。那么,究竟该谁为欧典溢美广告负责呢?

就欧典开“国际玩笑”,我见到对消费者别“崇洋媚外”、别迷信洋品牌的善意提醒,一般讲没错,但此处不太合适。欧典免检由国家质检总局认定,欧典用“3·15”标志得中消协许可,欧典气度非凡有央视等传媒唱和——它们不“崇洋媚外”,消费者怎会?消费者,与其说迷信洋品牌,不如说迷信质检总局、中消协、央视、工商部门等,难道它们也不可信赖?

不免想,有多少“欧典”式免检产品、“3·15”标志、溢美广告,还在戏弄消费者,暗中偷着乐?故我认为,正行的调查,着力点是解开牵涉质监、工商等政府职能部门及消协、传媒的上述3大谜团,真相水落石出可普惠激浊扬清。不敢妄猜,调查结果何时出、将告诉公众什么,但希望听到国家质检总局、中消协、央视等回答:怎么会客观上帮欧典造势助威了?

标签:;  ;  

欧洲法典事件与诚信主题_地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