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工程桩基础施工质量控制方法论文_ 朱婧,黄春海,季振华

房建工程桩基础施工质量控制方法论文_ 朱婧,黄春海,季振华

朱婧 黄春海 季振华

天津海通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天津建城基业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301

摘要:通常情况下粘性土、碎石土、人工填土以及岩石是构成桩基础图层的主要物质。施工过程中会使用到人工桩基,为了确保其稳固性与强度符合施工标准,在施工中必须对其进行加固处理,从而防止出现桩基变形、下沉等现象。提出桩基础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分析问题原因,结合常用施工技术提出质量控制方法。

关键词:桩基础;桩基病害;施工质量控制

引言

对于一项建筑工程来说,其基础施工至关重要,只有桩基础的质量得到保证,才能顺利开展后续的施工,进而增大工程施工的安全系数,维护施工人员以及居民的人身安全。

1 桩基工程施工常见问题及原因

1.1 桩基存在缺陷的主要类型

(1)桩基的顶部存在缺陷。对混凝土进行水下浇筑的过程中,会产生泥浆沉淀,也无法准确的判定泥浆厚度,假若桩顶混凝土超灌不足,会有夹泥而对混凝土的质量有所影响;还有便是对混凝土浇筑结束后,拆拔、预埋钢护筒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过度用力或者用力不均而影响桩顶混凝土,最终影响甚至破坏到混凝土的质量。

(2)桩基的中部存在缺陷。对地质勘查的准确性也会对其有影响,如果勘察结果不准确,那么在灌注混凝土的过程中就会因次造成局部塌孔,由此会阻碍混凝土翻浆,最终引起局部位置出现不同程度的缺陷。

(3)混凝土进行水下灌注的过程中,导管会进入泥浆里,导致导管的内部与外部压强不均衡,加之导管气密性差,这样混凝土的质量便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情况严重的会阻碍混凝土下料,影响翻浆正常进行,最终会造成段桩现象的出现。

1.2 问题原因

1.2.1 单桩的承载力不达标

施工过程中因为桩不符合设计深入的深度,所以最终会导致单桩承载力与设计的要求不相符;桩顶部不符合设计标准或是贯入量较大,导致没能进入持力层,而此时的桩却达到了设计深度;施工前会对地基的地层剖面以及承载能力进行勘测,以报告形式为施工提供服务,但是若报告的数据和现实具体情况差异较大,或者是桩发生断裂、倾斜等情况也会影响到单桩的承载力,从而使其不符合设计标准。

1.2.2 桩的倾斜度过大

施工过程中,桩会出现倾斜的现象,主要是因为预制桩质量不达标,造成桩的顶面发生倾斜或桩尖变形、不正等情况出现;桩帽、桩身以及桩锤中心线出现偏离,锤击便随之出现重心偏离现象;安装桩基时角度不够精准,导致地面和框架互不垂直;桩端也会受到障碍物的影响;桩之间的间距过小,打桩顺序出现错误等均会产生较强的挤土效应;错误的测量放线、不合理的挖掘基坑土方等现象都会导致桩具有较大的倾斜度。

1.2.3 出现断桩情况

造成桩出现断裂的情况有很多,如桩的倾斜度较大会造成断裂;沉桩环节中,由于障碍物或是桩质量的原因造成桩体大幅度弯曲;在运输、堆放以及起吊桩的过程中支点或是吊点处容易产生偏差;对于贯入度、桩锤击的设计存在一定的误差,至此导致在施工中多次锤击,从而破坏桩,使其出现断裂。

1.2.4 桩的接头出现断裂

设计桩的环节,若桩的长度较长,则要选择分段预制及沉入的方式对其进行施工,利用焊接方式将各段进行连接。桩的倾斜度过大,中心线出现偏离,加之施工技术及质量不符合标准等是造成桩接头出现断裂的关键原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桩基础施工的方法

2.1 关于静力压桩技术

静力压桩施工法需用到静力压装机,把预制桩借助桩架的配重以及压装机自重压入指定的区域。这种施工方法对土壤产生强大挤力,进行压桩时,桩周围的土层会因此遭到破坏,超孔隙压力因此产生。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中途不允许出现停歇,要持续进行压桩。无振动、监测便捷且成本低是这种方法的优势,与此同时还能节约施工成本及材料。

2.2 关于钻孔灌注桩技术

施工前要先进行挖孔,将钢筋笼放好后再对混凝土进行灌注,从而构成可靠灌注桩,借助机械设备制造桩孔。这种方法和静力压桩施工法截然不同,这种方法要先成孔,而后再成桩,由于施工环节向桩体移动的土壤对桩体产生较大的持续性的动态压力,必须合理控制桩距,防止出现缩径、塌孔。

将桩基支撑面扩大,对钻杆垂直度及时进行校正,对钻架稳定性定期进行检查,成孔之后确保第一时间内将测试井斜、井径的超声波设备进行拆除,以便确保成孔的垂直精度,而成孔垂直精度可以作为验证这种施工方法质量的标准。确保桩位中心线与护筒中心偏差值小于50 mm,保证回填土密实,防止出现漏浆现象。固定桩架后对桩具与底梁的间距,根据钻机上钻杆的长度决定实际孔的深度,从而确保精准性。

2.3 关于振动沉桩技术

施工过程中通过电动机震荡对地基施以垂直力,促进地基土层符合密实标准,这过程被称为振动沉桩施工技术。这种振动能对地基的土体发挥良好效果,因为其具备时间长、振动质量高的特点。施工中,在桩顶安装好振动装置,振动力与桩的重力同时作用在基地土体上,是指出现位移、收缩。

2.4 关于人工挖孔桩技术

应用这种方法进行施工时,首先要拓宽桩孔底部,参照水流量大小而控制,将环形的钢筋圈放置在透水层,再回填混凝土,完成后根据要求将透水层穿破。每挖一段,就要将混凝土捣实,普遍的强度等级为C20,坍落度小于100 mm,确保其质量。

3控制桩基础的施工质量

3.1 科学制定施工顺序

科学的施工顺序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施工时间,提高施工效率以及施工质量,施工团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施工计划。科学合理地制定详细的施工顺序,可以先对外围桩孔施工再进行混凝土护壁工作,将排水井安排得合理科学,这样就可以很好地保障施工的质量以及工作效率。

3.2 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强度

首先,应该完善施工质量管理制度,有效的措施就是在施工现场设立一个质量监督小组,并且设置管理者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同时,要熟知工程的要求,按照要求对施工进行监管,及时发现问题,并且及时探讨解决问题,尽可能减少由于监管力度不够造成的安全隐患以及工程质量问题,进行实时监管。其次,完善施工制度,只有将制度完善,并且严格按照制度要求进行施工,才能对工程严格把关。在施工方案设计时,要做好审查工作,施工人员要掌握所有的施工流程。在正式施工前,工程师要明确告诉相关施工人员一些设备以及施工中的具体操作,以免因为操作不当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此外,要有一定的监管原则,最好是实行自己检查、互相检查、交接检查三种检查方式,这样反复确认可以将安全质量问题尽可能地减少。对计算好的桩点进行实时保护,杜绝因为保护不当造成装点被破坏的问题产生,同时要对桩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选用达标的桩体材料,桩体出现问题是要及时上报,不能错过最佳时间。

3.3 使用较为先进的施工技术

在房建工程施工过程中,主要有以下方法:第一,补沉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在预制桩的深度没有合格时,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很好地解决桩基出现的一些缺陷。第二,补桩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在桩距过小的情况中,这种方法可以有效解决桩距问题。第三,纠编法。这种方法被广泛使用,因为很多施工过程都会出现桩体倾斜的现象,这种方法可以解决桩基倾斜,但是要是出现桩体断裂,就不能使用这种方式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房建工程的桩基础施工进程中,务必注重各环节施工的标准规范性,且严格规范施工场地的现场管理工作,注重施工质量的全方位控制,只有桩基础施工技术得到了良好的发挥,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才能有所加强,最终增大工程建设的安全系数,维护居民的住房安全。

参考文献:

[1] 章庆伟. 房屋建筑桩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 江西建材,2016(3):99,105.

论文作者: 朱婧,黄春海,季振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9

标签:;  ;  ;  ;  ;  ;  ;  ;  

房建工程桩基础施工质量控制方法论文_ 朱婧,黄春海,季振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