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体系的构建应从企业入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体系论文,诚信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政府、个人、企业及其他组织都是诚信体系的主体,由它们各自组成的诚信系统共同构成完整的诚信体系。作为诚信信息收集及消费主体的企业在其中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企业诚信系统是整个诚信体系的核心,它的建立有利于规范整个社会的经济行为,塑造诚信经济。从企业入手构建诚信体系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明晰企业产权。产权制度的基本功能是给人们提供一个追求长期利益的稳定预期和重复博弈的规则。企业不讲信誉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企业的产权不明晰。在国有产权制度下,决策者的利益与他所决策的企业信誉之间没有长远的关系,决策者对自己的决策不用承担未来的责任,而且企业未来的收益也可能会由别人来分享。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无疑就会缺乏追求长远目标的内在动机,而去追求眼前利益。另外,作为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民营企业,面对缺乏诚信的经济环境,单方面守信使得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迫于无奈,依靠失信争取短期利益成了他们的生存之道。古人云“无恒产者无恒心”,也即“无恒产者无信用”,如果我国的产权问题不能根本解决,企业就难以形成持续的诚信基础,企业诚信乃至整个诚信体系的建立将成为空中阁楼。为此,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企业产权制度,包括产权中有关权利规范和保护体系以及权利转让和流通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诚信构建一个坚实的基础。
建立企业内部诚信系统。诚信社会要求其成员自身具备一定的诚信度,而诚信个体的形成不仅依赖于外部的控制系统,也离不开个体的自我约束。要提升企业诚信水平,必须建立一套相应的企业内部诚信系统。就一般行业而言,企业内部诚信系统包括诚信教育、诚信制度及诚信监控机制,它在保障企业员工守信、企业行为合法的同时,对与其发生业务往来的客户及合作伙伴的诚信水平予以关注,进行考核,并据此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措施。例如,一些企业对于信用水平低的客户,不予提供赊销优惠。这对营造诚信的行业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另外,一些企业在自身的诚信系统运作过程中,还能收集到相关的信用信息,成为诚信中介机构的主要信息来源之一,极大地推进了诚信中介机构的发展。
诚信体系的建立应以中小企业为突破口。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分别占有中国企业总产值的60%,利税总额的40%和出口总额的近60%,并创造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中小企业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另外,中小企业大多为非国有企业,其产权关系相对明晰,有着良好的产权基础,构建诚信体系的障碍小、见效快;而且,中小企业都有发展壮大的强烈愿望,长远的利益驱动使得他们有着维护良好声誉的动机。因此,诚信系统能较为顺利地在中小企业中首先建立起来,并利于带动整个诚信体系的全面发展。
标签:产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