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影响论文_邓小云

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影响论文_邓小云

841000新疆巴州人民医院心血管科

【摘要】 目的通过护理干预转变患者对高血压病的认识,有效地控制血压。方法将我院门诊和住院的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在门诊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结果:出院后随访5个月,每月跟踪随访一次,经护理干预后的观察组患者收缩压控制在130±7mmHg,舒张压为78±5mmHg,对照组患者收缩压为140±8mmHg,舒张压为89±9mmHg,观察组患者对高血压控制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帮助高血压病人掌握知识,树立健康观念,建立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少危险因素,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关键词:护理干预;老年高血压 血压控制

高血压病(hypertension)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也是导致人类死亡的常见疾病如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等的重要因素[1]。积极防治高血压病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重 要环节,通过对120例高血压患者的评估、健康教育、运动干预、饮食干预、心理疏导、生活干预、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与方法

2015年8月-2015年12月,我科收治120例高血压病患者,参考《中国高血压指南》制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确诊为高血压,。其中男78例,女42例,男性平均年龄(64.6±11.5)岁,女性平均年龄(61.8±10.6)岁,文化层次高中以上学历占23%,初中占45%,小学以下占32%。将我院门诊和住院的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在门诊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

1.2护理方法

1.2.1 入院评估

护士首先对住院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掌握病人目前的生活方式,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学习能力,确定患者的态度和信念,制定健康教育干预计划。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2 住院期间健康教育内容

1.2.2.1 疾病相关知识宣教

针对高血压患者的文化水平学习能力,选择适当的方法讲解高血压的相关知识,一般高血压常见症状有头晕、头胀痛、失眠、健忘、多梦、耳鸣、易激动、心悸等。当高血压患者有夜尿增多时,则提示病情已发展到一定程度,肾功能开始有改变了。因此,高血压患者要定期体检、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可以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病的发生和发展。

1.2.2.2 心理指导

高血压患者有着病程长、见效慢、多反复发作的特点,患者多有焦虑、紧张、易激动的心理情绪。因此护士应经常与患者交流,掌握患者的心理状况,针对性进行心理疏导,使患者对疾病有一个正确认识,对待已出现的症状进行解释,并向患者说明情绪因素对疾病的影响,让患者解除由疾病伴随而来的不愉快情绪和各种顾虑,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进行自我心理调节,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培养兴趣爱好,如听轻音乐、种花、养鸟,参加有益的公共活动等。保持情绪平稳,

1.2.2.3 一般生活指导

保持病室安静、舒适,保证患者有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根据病情进行适度、规律的活动,如出现心悸等症状应立即停止活动而休息。给予清淡、易消化、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为宜,少食多餐、多吃水果及蔬菜。尤其芹菜、卷心菜、白菜等以及豆制品。饮食不宜太咸,大米含钠较面粉少,故吃米饭较面粉为佳。牛奶富含蛋白质,而胆固醇与钠盐含量并不多,可适当饮用。改变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如戒烟、戒酒、预防便秘,对于超重或肥胖者,可通过控制饮食和运动来减肥。

1.2.2.4 药物治疗指导

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针对病因采取治疗措施,给患者强调高血压病终生用药的重要性,遵照医嘱合理服用降压药,避免高血压对心、脑、肾三大脏器的损害。使患者意识到定期测量血压,使血压保持在正常或稍高水平。但不宜降的过快、过低。有高血脂或糖尿病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调脂或降糖药物治疗。目前,降压药物的应用仍为治疗高血压病的主要措施切不可擅自增减药物。因高血压病是一种慢性病,病程长、发展较慢,需长期服药,指导患者和家属正确测量血压的方法。要定时监测血压并记录,定期门诊复查;如有不适,随时就医。

1.2.3 出院健康教育指导

1.2.3.1 保持良好、健康的心理状态

高血压病患者要学会自我心理平衡调整,保持乐观情绪,从而维持稳定的血压[2]。

1.2.3.2 适度的体育运动

高血压患者常有晨间血压波动,早晨4-5点是恶性事件高发时段,早晨运动可能会使血压急剧升高,引发心脑血管事件老年人最好选择傍晚进行体育锻炼。

1.2.4 家庭随访

1.2.4.1 随访内容

出院后随访5个月,每月跟踪随访一次,随访内容包括患者出院后的饮食、用药、休息、运动等情况,并进行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

1.2.4.2 随访方式

包括电话随访、登门访视、随访(问卷形式)等。通过随访我们不仅掌握了患者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血压情况并进行健康教育督导,同时进一步加强了护患之间的沟通,融洽了护患关系,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

2.结果

出院后随访5个月,每月跟踪随访一次,经护理干预后的观察组患者收缩压控制在130±7mmHg,舒张压为78±5mmHg,对照组患者收缩压为140±8mmHg,舒张压为89±9mmHg,观察组患者对高血压控制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通过对患者健康教育、运动干预、饮食干预、生活干预以及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3],可以显著的提高患者生活的质量,,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率,与患者进行积极地沟通交流,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的心理状况,能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改善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培养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按时服药,定时监测血压,是稳定患者血压的基础。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保健水平,加强高血压的防治,遏制人群血压水平的上升,是心血管疾病防治的重要策略和措施。[4]护理干预能帮助高血压病人掌握知识,树立健康观念,建立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少危险因素,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526.

[2]刘保连.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J].全科护理,2009,7(48):990-991.

[3]魏士凤.时间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6):1372-1374.

[4] 余振球,赵连友,郭冀珍,等.实用高血压学[M].科学出版社,2007.

论文作者:邓小云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7月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0

标签:;  ;  ;  ;  ;  ;  ;  ;  

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影响论文_邓小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