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扬文 湖南省娄星区双江中学 417000
中图分类号:G6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19)07-098-01
一、教材分析
本活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热》单元的第三课时——《液体的热胀冷缩》。本科共设计了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观察水的体积变化,主要是引导学生根据观察时遇到的问题来改进实验装置,以及利用这个实验装置来探索水的热胀冷缩性质。第二个活动——其他液体也热胀冷缩吗?则通过这个装置来研究更多的其他液体,看看它们是不是也热胀冷缩,目的是把学生的探究活动向着更广阔的方向发展,同时也是对严谨的科学态度的培养。通过与生活现象的联系,进一步激发他们对于研究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最终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最后得出“许多液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的科学概念。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知道水、可乐、牛奶、酱油、绿茶、食用油、醋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这种现象叫热胀冷缩。
(二)能力目标:
1、废物利用,使用空奶瓶,经历改进观察水的体积变化的实验装置的过程。
2、经历用此装置探究水、可乐、牛奶、酱油、绿茶、食用油、醋等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的过程。
(三)情感目标:
从水到其他的液体的探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探究态度。
【教学重点】利用改进后的实验装置探究水、酱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改进实验装置。
【教学准备】
杯子两个、红墨水、热水、冷水、空奶瓶、
透明饮料吸管(粗细各一根)、黑色水笔、
装有其他液体的杯子一个、记录表二张。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提高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
自制烧开水的视频,让学生能更加直观地观察到水受热后体积变大的过程,为本课打下基础。再通过谈话、出示图片,激发学生的思维。
【设计意图:我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烧开水导入新课,把学生的注意力拉进课堂,把二年级小朋友烧开水遇到的问题抛给大家,让大家去思考解决,学生顺利成章提出了热胀冷缩的概念,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为接下来的研究打下基础。
二、水热胀冷缩的探究
(一)出示材料超市
烧杯两个、红墨水、塑料吸管(粗细各一根)、
空旺旺奶瓶、热水、冷水等
【设计意图:教师为学生准备了材料,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提高科学探究的有效性。同时,注重了实验的规则性要求,避免盲目实验造成的危险,对小组合作提出了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小组交流、合作,探究实验方案
【设计意图:增补教材上有知识提示,但无具体操作的实验。废物利用,让学生就地取材,从生活实际出发,在实验过程中逐步改进实验装置。既解决了实验器材匮乏的状况,又能激发学生观察生活、从细微出发的生活态度,将生活和科学紧密联系在一起。】
(三)具体实验步骤
1、首先将水槽里装入适量清水,滴入红墨水;
【设计意图:为使实验效果观察更明显,将清水中加入红墨水。】
2、往空牛奶瓶注满水,再插上粗吸管;
3、往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适量的热水和冷水;
(温馨提示:小心烫手,热水和冷水要适量,防止实验过程水溢出来)
5、先将装满红水的牛奶瓶放入热水烧杯中,观察实验结果并记录在表一中;
(水柱缓缓上升,等到水柱不再变化时,用黑笔标出此时液面位置。)
6、将该装置放入冷水烧杯中,观察实验结果并记录。
【设计意图:在研究水热胀冷缩的实验过中,我把整个研究切分为水受热和受冷两个实验,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更有条理的接受热胀和冷缩的性质,而且在实验设计研究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四)对照实验结果,小结水的热胀冷缩性质。
水受热后体积膨胀,水受冷后体积缩小,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三、其它液体热胀冷缩的探究
通过改进后的实验装置探究可乐、牛奶、酱油、绿茶、食用油、醋这六种常见液体热胀冷缩的现象。
(一)举一反三,探究其它常见液体热胀冷缩的现象。
(二)观察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许多液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设计意图: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培养生动手、动脑能力,体现了“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理念,生在推想→实验→归纳这一系列活动中思维能力同时又进一步得到了发展和提高。】
四、解释运用
1.为什么厂家的叔叔阿姨不把这些常见液体装满呢?
一般液体都会有这种热胀冷缩的性质。
2.大家仔细看看这个空牛奶瓶装置,和咱们实验室的哪个仪器非常相似?
探究温度计原理:温度计是一个密封的空心管子,里面充满了一定数量的液体,如酒精,煤油,水银,当遇到冷的环境时液柱就会下降,遇到热的环境时,液柱就上升,所以就测出了环境的温度。
五、板书设计
液体的热胀冷缩
水和其它液体 热胀冷缩
受热 体积膨胀
受冷 体积缩小
论文作者:贺扬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9年7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2
标签:热胀冷缩论文; 液体论文; 体积论文; 装置论文; 学生论文; 红墨水论文; 科学论文; 《中国教师》2019年7月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