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规律在人教版新课标化学实验教材中的体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教版论文,新课标论文,认知论文,化学实验论文,规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理论,教材为学生提供知识、智慧,是学习的一种潜在刺激,这些刺激是否受到学生的注意或被加工,取决于学习者内部的心理结构,也就是说学生的学习活动受到自身的认知水平及心理特征的制约。这就启示我们,在构建教材时应当使其体系内容与学生的认知及心理规律相匹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传统的教材在构建体系及编写内容时,虽然也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心理特征,但仍未能摆脱“学科中心论”教育思想的束缚,因而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未免会感到枯燥、困难而产生厌倦情绪。由课程教材研究所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以下简称新教科书)克服了以往教材编写的弊端,充分重视并体现了学生的认知心理规律。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新教科书的总体编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中遵循一定的认知规律,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心智尚处于发展之中,其认识事物的过程与成人有较大的不同,完全按照学科的逻辑体系构建出来的教科书难以取得学生的认同感。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新教科书在这方面做了大胆的突破。从体系结构上看,新教科书以科学探究为主线,元素化合物知识内容采取以实际生活和社会问题为线索,用物质主题与生活主题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编排。概念原理知识内容采取分散渗透与集中构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编排。不单独编排学生实验,而是将学生动手实验的活动和指导融入学习内容中,淡化了学生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的界限。总体来说,新教科书内容呈现螺旋上升,重难点合理分散,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比如,新教科书第一单元用丰富多彩的图片、生动有趣的实验带领学生走进化学世界,使学生对化学首先有了一个直观印象;再通过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这些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的物质的学习,使学生对化学有了一定的认识;然后再进入到化学研究的真正领域——微观世界去进行探索。这种由浅入深、由已知到未知的编排顺序正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此外,新教科书中实验的设计也体现出学生由模仿到创造的心理过程。刚开始的实验,教科书几乎将每一个步骤都告诉学生,让学生“照方抓药”,如“氧气的制备实验”和“过滤液体实验”。接下来的实验要求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如“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最后,新教科书要求学生设计实验并对实验进行综合分析,如“探究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方法”“测定本地区雨水的pH并提出防治的合理建议”等。这种编排使学生的实验能力得到了逐步提高。为了便于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新教科书在每一课题后都设置了“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这一栏目并附有一些习题,每一单元之后又设有“本单元小结”。根据艾宾浩斯的记忆—遗忘曲线,知识在刚学完后是最容易遗忘的,因而及时地进行小结复习是很有必要也是符合认知规律的。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尽管新教科书在这方面做出了巨大的改进,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与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都属于概念原理知识,对初中学生来说较为抽象,难以理解,将这两个单元放在一起,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分化,不利于全体学生的发展,因此,可以考虑将其知识点做适当分散。
二、新教科书的活动设计体现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新的教学观把课堂教学看作是学生、教师、教学内容和环境之间的互动过程,教科书不仅是教学内容的载体,也是互动的工具。因此,为配合多样化的课堂教学,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新教科书根据目前最流行并得到公认的PQ4R(预习、提问、阅读、思考、复述、复习的英文缩写)记忆法设置了“活动与探究”“讨论”“调查与研究”“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课堂练习”“习题”“本单元小结”等丰富多彩的栏目,通过对学习材料进行良好的“主观上的组织”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学会提问、主动探究、参与讨论、充分发表见解,体现了新教科书与学生的“对话”功能,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此外,为满足不同水平学生发展的需要,实现因材施教,新教科书还设置了“化学·技术·社会”“资料”“家庭小实验”以及“拓展性课题”等栏目,供不同地区、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学习。
此外,新教科书安排了大量实验供教师演示或学生参与,具有较大的弹性,也体现了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观,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如果在每个课题前添加诸如“你已经知道了什么”这样的栏目,将更便于学生承上启下,用已知去学习未知。在某些知识之后或之前如能再加一个“方法指导”,将更有利于学生对科学方法的认识,从而产生用科学方法指导科学实践的明确意识。在具体活动的安排上新教科书力求突出学生活动的探究性,精心创设探究的情境,改变以往的验证性实验模式,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由学生自己运用实验手段,探究未知的实验现象和数据,并在获得现象和数据的基础上得出实验结论,使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实验过程,从而获得对知识本质(包括科学本质)的准确理解。例如在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中,教科书并不是像以往一样用两个验证性实验得出质量守恒定律,而是通过科学探究的方法首先提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可能存在着三种关系:(1)增加;(2)减少;(3)不变。接着设计了四组实验方案:蜡烛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镁条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以及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通过指导学生观察这些实验现象,引导学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进行思考,分析质量变化的原因,最终得到质量守恒定律,使学生对化学反应中量的关系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又如第十单元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中,教科书安排了实验和家庭小实验来说明什么是酸、碱,常见的酸、碱的性质等,使学生每一个结论的获得都伴随着大量的实验事实,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以往教科书以偏概全,忽略科学思维的弊端。在学习“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时要求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来探究溶解过程中伴随的能量变化问题,初步培养了学生利用科学方法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但值得注意的是,新教科书设计的某些实验的探究性有待改善。如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一开始未作出任何说明就开始做实验,且一个实验中观察点太多,对学生观察能力要求过高。在其后的讨论中事实上又将可能的现象以提问的方式透露出来,不利于学生进行真正的自主探究。如果能分层递进,先做比较什么物质易燃的实验,再做什么条件下可燃的实验,最后做比较燃烧难易的实验,则既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又使学生学会了“比较”的科学方法。当然最后还可以将本教科书中的实验以拓展思维的方式提出,有利于学生实验综合能力的培养。
三、新教科书的内容编写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
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觉的产生必须以各种形式感觉的存在为前提,除了以感觉为基础,还需要借助过去的经验或知识的帮助。此外,知觉还受到各种心理特点如兴趣、需要、动机、情绪和态度等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知觉倾向性。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其学习动机不成熟,学习化学往往是从好奇和直接兴趣出发,一旦感到枯燥乏味就容易产生厌倦情绪。新教科书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经验、兴趣和需要,注重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如第八单元课题1“金属材料”,一开始就用两幅彩图展示我国古代的两尊雕像——青铜奔马和沧州铁狮子,吸引了学生的目光:接下来又要学生“环顾你家里的日常用品,如锅、壶、刀、锄、水龙头等,它们都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将未知的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起来,立刻便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在“自然界的水”这一单元里,新教科书先用表格展现出一些常见生物和人体内的含水量,再提出问题“水是由什么组成的?”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酸和碱”这一单元里要求学生测定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并且做“溶液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这些活动与生活紧密相关,使学生跃跃欲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身边,化学是有趣易学的,从而使学生真正地融入了学习情境中,使不同的学生都能有所发展。另外,作为初中学生学习的工具,新教科书在语言上也力求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既富有感召力,又不失科学性。在表述上也多用启发性的语句,如“你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否还有其他的可能性?”等,改变了以往教科书过于拘谨和单调的陈述语气,与初中生的心理年龄相适应。新教科书在版面设计上也有了较大的突破,加大了以图代文和利用图画等创设学习情境的力度,采用了大量精美的插图和表格。表格有的出现在实验后,要求列出实验现象、解释等;有的出现在习题中,要求学生学会用表格的形式传达信息;还有的以资料的形式出现,给学生提供信息,培养学生收集、提取信息的能力。总体来说,新教科书在外观上新颖活泼、美观实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但有个别示意图,如“原子的构成示意图”“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示意图”,将核外电子的运动描述成为一种有轨迹的运动,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原子空间结构概念,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
四、新教科书的评价观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认知
传统的评价观往往强调学生循规蹈矩,死记硬背书本知识,常使学生思维趋于僵化,难以培养创造性思维。而新教科书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它所构建的评价体系既评价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更重视了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
如每单元之后的“本单元小结”一般并不直接将本单元的知识归纳给出,而是设计一些未完成的表格或知识结构图让学生填写。学生的填写过程实际上就是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自我评价的过程。这样设计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逐步转变为学生的内在需要。
2.在活动中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如第十单元课题2中的一道调查研究题目“测定本地区土壤的酸碱度,提出土壤改良的建议。结合生物课中所学的知识,试提出适合本地区土壤种植的方案”,学生要经历“取样、测定土壤pH、记录数据、得出结论、查找资料、提出方案”这样一个过程。教师可从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积极性、实验技能、记录和处理数据的能力、实验报告的合理性、学生交流讨论和发表见解的情况等作出综合评价,使每一个学生都通过活动各展所长,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也促进发散思维的发展。
3.在习题中注重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新教科书中的习题并没有将考核的重点放在知识点的简单记忆和重现上,孤立地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测试,而是立足于实际问题,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如“为了使用石灰浆抹的墙壁快点干燥,为什么常在室内生个炭火盆?为什么开始放炭火盆时,墙壁反而变潮湿?”等题目。但值得注意的是,新教科书中设置的开放题、实践活动等都需要较多的时间来完成,这对于有限的教学课时是一个挑战。另外有些习题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准备是否充分。如上例题目是在学习完“碳和碳的氧化物”后出现的,但明显已考查到碳酸钙的有关性质,牵扯到下册的学习内容,学生根本不可能在这时候就对这个问题作出完整解答。这些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
总之,新教科书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心理发展规律,力图体现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较以往的教科书有了较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