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第一中医院, 湖南常德 415000
【摘要】目的:评判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应用于剖宫产术后出血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60例剖宫产术产后出血患者,按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划分为实验组30例、参照组30例。实验组通过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参照组通过传统填塞纱布方式治疗,对实验组和参照组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参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67%、26.67%,对比差异存在,P<0.05。两组临床相关指标实行对比,实验组具有明显的优势,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出血患者通过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能确保治疗的效果及安全,减少患者术中总出血量、术后24h阴道出血量,适用于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剖宫产术;术后出血;临床疗效
产后出血,为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500ml,大部分产妇在产后2h内出血,晚期会在产后24h出血,常见于产后1~2周。需要注意的是,产后出血为分娩期最严重的并发症,会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存质量[1]。而产后出血的原因,和宫缩乏力、胎盘、软产道裂伤,以及凝血功能障碍、子宫内翻等因素,均存在紧密的关联性。主要表现:阴道流血、失血性休克、继发性贫血等[2]。本次研究,将我院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60例剖宫产术产后出血患者为主,以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为基础,以传统填塞纱布治疗作为参照,对比上述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结合剖宫产术产后出血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我院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6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均为30例。实验组病例年龄区间为25~30岁,平均年龄(27.5±2.3)岁。包括初产妇、经产妇各20例、10例。参照组病例年龄区间为23~29岁,平均年龄(26.9±2.2)岁。包括初产妇、经产妇各18例、12例。所有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病例一般资料,均经统计学软件加以分析及处理,结果显示统计学意义不突出,P>0.05。
入选标准: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3]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排除标准: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凝血功能异常者。
1.2方法
1.2.1 实验组通过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子宫按摩后,予以纱布垫压迫处理10min。针对处理效果不佳者,需将子宫托出腹腔,经手挤压后出血量减少,表示存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的指征,这时可进行手术治疗。然后,充分显露宫体,清除宫腔内残留积血,并采用能够吸收的缝线,在切口交界位置进针,直到穿透子宫下段。此时,可按照前壁右侧、后壁、右侧骶骨韧带、左侧子宫的顺序缝合,直至子宫挤压后不出血为止。将子宫切口关闭后,密切观察患者手术切口、阴道是否存在出血现象,如果没有发生出血情况,可实行腹部缝合处理。
1.2.2 参照组通过传统填塞纱布方式治疗,采取适量无菌纱布经卵圆钳塞入宫腔。然后采用8字形缝合,实际缝合时确保填入纱布的密合性,防止存在空隙残留,对手术效果造成不利的影响。在子宫双侧动脉位置,进行上行支结扎处理,完成治疗。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剖宫产术产后出血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相关指标(术中总出血量、术后24h阴道出血量)。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两组剖宫产术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全部数据均列入SPSS20.0。计量资料、两组临床相关指标的对比,均按照X±S表示,行t予以检验。计数资料、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均按照%表示,行X2予以检验。对比结果为P<0.05,则可代表实验组、参照组患者间的数据对比的意义存在。
2.结果
2.1 实验组及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状况研究
实验组、参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前者明显低于后者,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见表1。
2.2 实验组及参照组临床相关指标比较状况研究
两组患者术中总出血量、术后24h阴道出血量比较,差异性均突出,P<0.05,见表2。
3.讨论
产后出血,属于产科最严重的并发症,会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存质量。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和较多因素有关,如:产道裂伤因素、凝血功能障碍因素、胎盘因素等。剖宫产术产后出血患者多通过子宫背带缝合术治疗,具有操作简便、有效性高的特点,可维护患者的生育功能。子宫背带式缝合术的治疗原理:可经缝合线捆扎外力的作用,促进子宫平滑肌收缩,缩小宫腔程度,加大分支大小动脉关闭程度,从而降低血流灌注量[4]。与此同时,实行加压方式处理,能够控制血液流速,促使血小板凝集速度加快,这时可巩固止血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人体子宫肌层缺血反馈性能较强,因此受到子宫收缩因素影响会压迫血窦,而实现止血的效果。和传统填塞纱布的方式比较,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的效果更佳理想,能很好的改善患者宫缩乏力情况,防止发生术后并发症情况,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质量。需要注意事项:①建议与按摩子宫、药物治疗无效后,对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患者进行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从而确保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②手术操作的过程,缝合进针应和宫颈边缘保持一定距离,旨在防止对子宫动脉构成损伤[5]。足月妊娠患者的子宫膀胱底位较高,手术过程中需将膀胱反折腹膜打开,下推膀胱组织。③手术中可采用缩宫素处理,以此保证手术期间患者子宫组织为收缩的状态。④手术后使用前列腺素、缩宫素,进而提高治疗的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两组术中总出血量、术后24h阴道出血量相对比,均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由此可以看出,利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对剖宫产术后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术后不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情况,并且能严格控制患者术中总出血量及术后24h阴道出血量。
总而言之,剖宫产术后出血患者接受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的效果显著,而且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术中及术后24h阴道出血量,建议在临床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咏玫,王静,李智.B-Lynch缝合术在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应用时机的探讨[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7,17(7):630-632.
[2]梁昊,闫磊,韩新巍等.髂外动脉造影在瘢痕子宫产后出血子宫动脉栓塞术中应用价值[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8,27(5):93-96.
[3]唐俐,杨敏,王秀琴.子宫压迫缝合致子宫肌层坏死3例报道[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8,27(4):287-289.
[4]赵茵,朱剑文,吴迪等.子宫下段防波堤样缝合术在前置胎盘手术止血中的应用[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8,53(4):234-238.
[5]佚名.子宫下段-宫颈压迫缝合在前置胎盘术中止血的应用[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8,27(11):869-872.
论文作者:宋霞
论文发表刊物:《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6
标签:子宫论文; 实验组论文; 患者论文; 产后论文; 背带论文; 术后论文; 并发症论文; 《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