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也是生产力_企业管理论文

管理也是生产力_企业管理论文

管理也是生产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产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投入少,潜力大,见效快,普遍适用,管理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这是我国许多国营企业,在实现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过程中,摸索出来的成功经验。为什么同在一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海洋中,有的企业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加快改革的步伐,在市场的竞争中获得了发展?而有的企业却被市场竞争所淘汰。其原因何在?笔者认为,国有经济存在的问题,不仅在于国有企业的机制不适应市场的要求,而且管理也跟不上。关键在于转变思路,面向市场深化改革,眼睛向内,强化管理。才能获得企业发展的生机。

当前企业管理面临的新形势和存在的问题

当前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形成,面对这一新形势,现在企业管理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是:以外部环境掩盖企业内部管理。当然,良好的外部环境无疑是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在外部环境方面也的确存在一些问题,除了我们常讲的人多、债多,历史包袱沉重外,资金、价格、市场秩序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努力为企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是我们正在努力要达到的目标。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任何外部环境的改善都不能取代企业本身的工作,不能代替企业内部管理。目前,许多企业管理松懈,基础工作薄弱,严重不适应整个改革和发展的要求,这是企业经济效益下滑的重要原因。二是以改代管。一个企业改革搞得好不好,很重要的标准就是看它的管理水平是不是提高了。管理科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深化改革是相互促进的,相辅相承,互为保证的关系,两者不可偏废。一方面,改革促进管理,为企业科学管理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科学管理也是深化改革的必要条件。但是,改革不能代替管理,特别是不能代替具体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事务。那种认为现在搞改革了,可以放松甚至不要管理了的认识,是极为有害的。

国有企业效益不高,已成为当前改革和发展的关键问题。管理不善是许多企业效益不佳的重要原因。有的企业工程因为管理跟不上,不配套,原材料浪费严重,能耗高,投产之日就是亏损之时。因此,加强管理,提高效益,这是企业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特别是在当前困难的情况下,企业更要注重管理。但是,抓管理不是表面就管理说管理,而是以改革促管理。加强管理是企业工作的当务之急。当前,我们面临的市场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是宏观经济管理体制上政企不分,“短缺经济”导致了持续的卖方市场,企业只顾埋头生产,无须考虑市场、考虑竞争。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采取的重数量,轻质量,重生产,轻销售,重速度,轻效益,重投入,轻产出的经营管理模式,把企业的发展,经济的增长放在重复建设,外延扩大再生产上。因此,长期走不出困境。任何一个企业要立稳脚跟,求得长远发展,最终都要依赖经营思想,管理体制和方法的转变。要做到强化管理变机制,千斤重担大家挑。必须义无反顾地走向市场,勇敢地投身市场竞争。现在已经闻名遐迩的邯郸钢铁公司,1990年与许多企业一样,出现了经济亏损。邯郸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不“等”、不“靠”、不“要”,毅然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坚决“推墙入海”,率先把市场压力转递到企业内部,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的经营机制和管理制度,从而迅速扭亏为盈,走上了“三改一加强”的兴旺之路。实践证明:管理也是生产力。

企业的出路在于深化改革加强管理

工业经济的发展过程,既是改革探索的过程,又是管理创新的过程。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效益不佳的企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管理水平低所致。因此,摒弃几十年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陈旧的经济管理模式,实行管理的创新,建立起一套符合市场经济要求,与改革、改造、改组紧密结合的现代经营管理模式,已是国有企业走向市场,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首要问题。但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还在于深化改革,尽快实现“两个根本转变”。首先,要搞好改制转机,增强发展活力。要建立起适应市场经营的经营机制和管理制度,企业必须面向市场。因为只有市场才是效率和竞争的基础,只有市场才能改变我们经济增长高投入,低产出的不断发展恶性循环,用改革的方法加强管理。一定做到从上到下人人身上有指标,有压力,有责任,有风险。在一个企业,一个系统,一个地方,如果只有少数人感到有压力,有风险,这个单位,这个企业,这个地方就不可能搞好;只有人人感到有压力,有风险,有责任,这个企业才能搞好。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在体制上创新。哪种经济体制,哪种运行机制,哪种组织形式适合生产力发展,我们就去搞那种体制,不管那种运行机制,那种组织形式,都要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判断标准,要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来衡量。推动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就是先进。现在是多种经济成份在竞争,国有经济原来没有多少竞争对象,可是,现在以乡镇企业为主的集体经济异军突起,加之个体私营经济、外资企业等都起来了。怎样在竞争中发展壮大,都需要体制创新。

其次,结构调整要创新。就是要优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要把国有经济结构调整与国有企业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国有企业改革应从解决企业规模不经济、专业化程度低、地区经济结构雷同的问题入手,大力推动存量资产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与重组,加大企业改组、兼并、联合的力度,在此基础上,抓大放小,择优扶强,实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推动和培养优势产业群、名牌产品群和强大企业群。使有限的国有资本通过多种形式的联合、参股来控制、营运大大超过自身规模的社会资本,从而实现社会资本以国有资本为主导的集中。在一些适宜发展规模生产的行业和领域,要积极促进小规模和分散经营的非国有经济组织之间的联合,以适应产品专业化和集约化经营的需要。同时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加快国有小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步伐,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积极采取兼并、联合、破产、拍卖出售以及股份合作制、租赁、承包经营等多种改组、改制形式,放开搞活小企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立足一个“优”字,即对工业结构进行优化重组,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做到企业要优生,集团要优育,项目要优选,市场要优化定位。突出发展支柱产业,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使资产向名厂、名品、名人靠拢。

再者,推进企业技术创新。搞好国有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关键在于提高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的能力。就是要提高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竞争能力。产品竞争最终还是要靠质量,靠质高价廉,靠技术进步。因此,要把结构调整和企业技术进步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三改一加强”,使企业逐步成为技术开发、技术创新、技术改造的投资主体,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要把当前国有企业大规模的技术改造与整个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结构调整与国有大中型企业技术改造的统筹规划和有机统一;从经济结构的优化和战略调整出发,加快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装备基础产业和重点企业以及优势产品的升级换代步伐,从整体上促进国有存量资本的重组与结构优化;进一步加大技术改造投资力度,优先改造那些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劳动作用强、市场覆盖面广、投资回报率高的支柱产业、重点行业和优势企业,择优扶强,促进一批重点企业和企业集团建立技术进步机制,提高企业发展后劲和市场竞争力,形成技术进步促进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带动技术创新的良性循环机制。

企业改革不能代替企业管理

现阶段,无论是改革,还是改造和改组都离不开管理。管理必须创新,管理创新就是企业根据市场市场条件的变化,不断重新组合人才、资本和科技要素适应市场,满足市场要求,同时实现自身经济效益目标的过程。市场竞争的变化,客观上推动着企业管理的深化。在当前的企业改革中,强化管理,转换机制是企业生存、搞活、发展的关键。同时,在深化改革实践中又要处理好改制与强化管理的关系,要通过改制更好地调动企业内部的积极性,加强企业管理,改制的成果和效应,也只有通过加强企业管理,才能更好地体现出来。

管理水平代表了企业的发展前景,不论什么形式的企业,也不论公有、私有,管理落后,最终都要走向衰败。改制为强化管理提供了内在动力和良好条件,但改制本身不能代替管理。管理是门科学,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改制了而不抓管理,还是不能堆动生产力的发展。事实上,企业改制为强化管理提供了契机,同时也在于改制对强化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所以,企业在深化改革的同时更要强化管理。首先,企业改制后,如何按照《公司法》的规范建立新的企业治理结构,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乃是新形势下强化管理的当务之急。其次,如何适应改制以后企业发展的情况,新特点,相应完善企业组织管理,也需要认真研究和积极探索。第三,适应改制企业由工厂制转为公司制,企业管理由生产型转为经营型的要求,全面强化企业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这是巩固和扩大改制积极成果的重要环节。改制的目的不在于换牌子、改名字,衡量改制是否成功的最终标志,在于是否解放了生产力,是否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标签:;  ;  

管理也是生产力_企业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