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高龄手术患者的护理体会论文_郑梦娇

骨科高龄手术患者的护理体会论文_郑梦娇

郑梦娇(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 江苏 无锡 214000)

【中图分类号】R47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197-02【关键词】高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在医疗活动中,需要手术的老年患者将逐渐增多,但由于老年人的脏器功能生理性衰退,并常合并慢性疾病,再加上营养不良、血容量不足等不利因素,对麻醉和手术耐受力降低,危险性增大。而骨科手术又会对患者产生比较强的压力和心理恐惧。这就给医疗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考验。所以做好骨科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对老年患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科对60例75岁~96岁骨科高龄患者行手术治疗,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014年骨科共收治80岁以上老龄患者47例,年龄80~100岁,平均88.7岁。男17例,女30例。其中上肢骨折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6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15例,股骨颈骨折23例。82%合并一种或多种慢性病。体质量最轻27kg,最重95kg。术后87%第2天下地,最晚14d下地。住院时间最短4d,最长36d。出院后随访大部分能生活自理2术前护理2.1心理护理做好老年手术患者心理护理,让他们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积极健康的情绪,对手术治疗和促进康复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老年患者因突然的骨折,生活不能自理,预想不到的打击使老年人不知所措,心理上失去平衡,加上肢体的疼痛,情绪波动很大。护士应主动热情、亲切地接待患者,细致介绍住院环境及主管医生护士,安慰患者,使患者很快地适应病房的环境,并尽快协助医生给患者进行处理,让老人有受重视的感觉。术前医生护士应进病房进行访视,主动介绍自己,说明手术的过程和麻醉方式,使患者对手术和麻醉有初步的理性认识。结合患者的病情,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和介绍疾病治疗的有关知识,在介绍病情时,医护人员的谈话内容应保持一致,以免因内容不一致引起老人的猜疑,加重老人的心理负担。2.2饮食护理 术前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营养知识宣传,让其明白合理饮食对疾病康复的作用,根据患者不同情况进行正确指导。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给予易消化、优质蛋白、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的食物。②饮食要有规律,不可时饥时饱,应定时定量,切忌暴饮暴食。③为了促进老年人的排便能力,防止便秘,可多吃些新鲜蔬菜、水果等含纤维素高的食物。④老年骨折病人,由于钙的吸收利用减少,常发生骨质疏松、骨折愈合时间延长或不愈合。因此,宜给老年人服用钙剂或进食含钙高的食物。2.3术前常规准备:如血、尿、粪便常规、出血凝时间,肝肾功能,心电图,核磁共振等,常规备皮,青霉素皮试等,要求吸烟者禁烟,指导患者在床上大小便,深呼吸锻炼肺功能,对精神过度紧张,难以入眠者,适当镇静药物以保证睡眠。3术中护理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巡回护士应热情接待、全身心地护理,使其有安全感和信赖感,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安置好患者后给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再协助施行麻醉,原因是老年患者术前禁食、禁水,容易引起低血糖及体液减少。由于老年患者血管硬化,脆性高,为保证输液通畅,采用静脉留置针注射并尽量一次性穿刺成功。随时观察输液防止渗漏,并调节好输液速度,一般控制在50~60滴/min,或根据病情变化调节,防止输液过快引起心衰及急性肺水肿。

3.1巡回护士协助麻醉时应注意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因为通常有些患者直立变化时会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实施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时协助患者摆好体位,让病人感觉舒适,又有利于医生穿刺,减少患者痛苦,缩短穿刺时间。实施全麻时,应检查老年患者牙齿有无松动和残缺,气管插管时防止损伤及脱落。

麻醉起效后,巡回护士协助手术医生按要求摆好各种手术体位,防止皮肤及神经、肌肉损伤,因麻醉后患者知觉减退或丧失,肌肉松弛,保护性反射消失,如果体位摆放不当,可能导致呼吸和循环等生理功能紊乱。3.2器械护士应根据手术部位和方式,准备好器械、敷料及所需特殊物品,并做到对手术方式和步骤心中有数,手术中迅速、准确传递器械,保持台上物品干燥,无血迹,督促台上人员无菌操作。巡回护士检查电刀是否在工作状态,中心负压吸引是否通畅,调节好手术灯,备好所需物品。3.3巡回护士应配合麻醉医生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尿量的变化,预防术中并发症。老年人呼吸贮备减少,肺活量下降,咳嗽反射减弱,术中应常规氧气吸入,勤做气管内吸引,防呕吐,保持呼吸道通畅。合并冠心病的老年患者要注意控制输液速度及量,维持出入量平衡,高血压患者血压维持不低于基础血压的30%为宜。如出血量>400ml,须及时给予不同程度的补血和补液,以维持有效的心排量。中、大手术老年患者常规留置导尿,以便更准确观察和测量尿量,如发现术中尿少,应及时通知麻醉医生,分析原因,以便合理使用药物,保护肾功,防止术后肾功能衰竭。由于老年患者体质较差,麻醉平面出现后,有效循环血量减少,易出现低血压;术中探查腹腔时,常会引起迷走神经反射,使血压下降、心脏骤停等。如出现上述情况,巡回护士应积极配合麻醉医生观察病情,备好麻黄素、阿托品等药物,同时保持呼吸道及各种管道通畅。血压高时应按医嘱给以处理。巡回护士术中还可与局麻、硬膜外等麻醉后的清醒患者简短交谈,以分散其注意力,随时给患者以安慰和关怀,使患者精神松弛,情绪稳定,使手术顺利完成。4术后护理4.1术后一般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每小时测生命体征1次、观察患者意识情况、尿量、血氧饱和度等的变化。给予氧气吸入,冬季注意保暖。注意伤口出血及引流情况。4.2疼痛的观察和护理术后24h内,患者疼痛较剧,而老年人对疼痛的耐受力较差,我们及时采用药物止痛措施,防止引起并存病的加重,如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甚至胸闷、气促等。强调注意药量不可过大。术后3d仍疼痛较剧者,注意体位的变换,保持正确、舒适的体位,抬高患肢,利于静脉血回流,避免患肢肿胀而致的胀痛。另外,结合体温的变化,注意伤口有无感染情况。4.4术后并发症的护理老年患者在术后常有并发症,为肺部感染、压疮、心血管疾病造成器质性病变,男性老年患者还有可能因前列腺肥大引起尿潴留等,另外老年患者在术后卧床不动,容易伴有不同程度的便秘[1]。对以上我们采取了针对性的护理,患者因年老体衰所产生的肺部炎症和咳嗽反射减弱,痰液阻塞情况下易造成坠积性肺炎,在术前首先要带引导患者如何做深呼吸并嘱每日坚持,术后也应对患者咳痰加以重视定时为患者叩背帮助咳痰,如发现痰液黏稠应给予祛痰药物进行缓解。对于压疮我们采取护理人员定时对患者进行翻身、床单用品换洗,保持患者使用清洁干燥的床单被褥。同时对患者局部血液循环采取温水擦洗并按摩的方式,必要是可贴减压贴,防止压疮的形成[2]。4.5康复指导骨科手术,无论在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有一个适应过程,尤其是年老高危的病人。在护理过程中,我们向患者反复强调术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使其认识到,只要有顽强的意志,不怕痛苦,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就能取得比较好的手术效果,从而最大限度争取到患者的积极配合。在此基础上,我们首先鼓励患者做患肢远端功能锻炼,再鼓励患者做全身活动。功能锻炼由帮助患者被动运动逐渐过渡到主动活动,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可操之过急,直到功能恢复。5体会通过对老年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配合,我们体会到:术前认真细致精心的护理及心理护理;术后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测、防止压疮、防止感染、原发病、并发症的护理等,可提高手术患者安全和手术的成功率。掌握老年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配合要点与外科手术的成功是与手术前后正确而周密的护理配合分不开的。

参考文献[1]杨明玉,唐涨源,郑晓缺等.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J].护理研究,2005,19(1):27DonaldA,WissMD.What′snewinorthopaedictrauma.[J].JBoneJoint, 2002,84A(11):2111

论文作者:郑梦娇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必读》2015年第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18

标签:;  ;  ;  ;  ;  ;  ;  ;  

骨科高龄手术患者的护理体会论文_郑梦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