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现状与展望_陈建军论文

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现状与展望_陈建军论文

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现状与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研究论文,产业转移论文,现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06)10—0091—06

对于产业转移研究,国外起步较早但针对性不强,且成果散见于各个学科领域。相比较而言,国内研究虽然滞后但针对性比较强。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日益普遍,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也迅速开展起来,涌现出许多研究成果。从国内外研究现状看,产业转移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产业转移的概念、产业转移的动因、产业转移的模式、产业转移的效应和产业转移的战略与政策等几个方面。

一、产业转移的概念

现有研究对产业转移概念还没有形成一致的表述,只是在最一般的意义上认同产业转移是产业的空间移动或空间迁移现象。尽管如此,研究者在产业转移含义的认识上仍有分歧,大致可归纳为两种观点。

(1)广义观点

该观点将产业的单纯的产品市场扩张或迁移也视为产业转移。典型的如陈建军(2002a)[1]、胡俊文(2004)[2] 的观点。陈建军认为,产业转移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某一地区或国家转移到另一地区或国家的一种经济过程。产业转移常常以相关国家或地区间的投资、贸易以及技术转移活动等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很难将产业转移和国际间或地区间的投资和贸易及技术转移活动截然区分开来(陈建军,2002a)。

(2)狭义观点

该观点下的产业转移着重指产业生产设施的空间扩张或迁移。狭义观点中,又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观点比较宽泛,其产业转移概念既涵盖了成长产业的空间转移,又涵盖了衰退产业的空间转移,并不对两者作明确区分。绝大多数学者持此观点。例如,魏后凯(2003)[3] 认为,产业转移的实质是企业空间扩张过程,也是企业的再区位和区位调整的过程。

第二类观点,产业转移仅指产业衰退中的空间转移。典型的如王先庆、陈计旺、郑燕伟的观点:产业转移是衰退产业实现退出的一种重要方式(王先庆,1997)[4];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间比较优势转化的必然结果,是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不断转移已经丧失优势的产业(陈计旺,1999)[5];产业转移是发达区域的部分企业顺应区域比较优势的变化,通过跨区域的直接投资,把部分产业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区域进行,从而在产业的空间分布上表现出该产业由发达区域向发展中区域转移的现象(郑燕伟,2000)[6]。

第三类观点,产业转移概念涵盖内容与第一类观点相同,但对成长产业和衰退产业的空间转移作了明确区分。例如,根据产业转移主体的性质和动机的差别,产业转移可分为扩张性转移和撤退性转移,前者是区域成长性产业出于占领外部市场、扩大产业规模的动机而主动实施的;后者是区域衰退产业迫于结构调整的压力,出于优势再生的目的而被迫实施的。(陈刚、陈红儿2001;潘伟志2004;吴晓军、赵海东,2004)[7—9]。

二、产业转移的动因

产业转移动因的研究有两大角度、九种观点。一是宏观角度,即在产业层次上分析产业转移的动因,相应有成本上升论、移入需求论、生命周期论、梯度转移论、产业成长演化论等五种观点。二是微观角度,即从微观层面分析企业的空间扩张或转移的动因,产业转移只是其宏观意义。该角度典型的是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论、经济地理学中的企业成长空间扩张论、史密斯的企业赢利空间界限论和石奇的集成经济论。

(1)成本上升论

阿瑟·刘易斯最早探讨了产业转移动因问题。他分析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空间转移现象并认为:发达国家由于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非熟练劳动力不足,劳动力成本趋于上升;这种成本的变化导致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逐步丧失,并最终使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阿瑟·刘易斯,1984)[10]。可见,在阿瑟·刘易斯看来,劳动力成本上升是产业转移的根本原因。

(2)移入需求论

劳尔·普雷维什以发展中国家为视角考察产业转移。他认为,发展中国家迫于发展的压力而实行的进口替代战略,是产业转移发生的根源。因为正是进口替代战略为发达国家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打开了大门。在此,普雷维什强调发展中国家被迫性的产业移入需求对产业转移的重要作用(劳尔·普雷维什,1990)[11]。

(3)生命周期论

生命周期论分为区域生命周期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工厂生命周期理论和产业区位生命周期理论四种理论。其共同点是以特定主体的生命周期为出发点解释企业或产业的空间转移现象。

①区域生命周期理论

Thompson的区域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产业区就像有机生命体一样,有着年轻、成熟和老年的过程。从成熟期开始,区际竞争逐渐剧烈,现有产业的区位比较成本优势将逐渐削弱直至丧失,为了应付其它区域的竞争,区域企业将多区域化布局,呈现出“分厂的转移”(J.H.Thompson,1966)[12]。

②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R.Vernon等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一种国际贸易理论。该理论认为,产品周期分创新产品、成熟产品、标准化产品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创新国生产和出口。在标准化阶段,进口国开始生产并逐步出口返销创新国。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后被区域经济学家用来解释区域产业布局和转移问题,其基本含义是,产业转移是企业为了顺应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回避产品生产的比较劣势而实施的空间移动,是产品生命周期特定阶段的产物,是产品演化的空间表现(R.Vernon,1966; Zixiang Alex Tan,2002)[13—14]。

③工厂生命周期理论

工厂生命周期理论(Dumais,Ellison and Glaeser,1997)[15] 的本意是探讨工厂生命周期与产业集聚的关系。该理论认为:工厂生命周期分诞生、扩张、收缩和关闭四个阶段,不同阶段对工厂区位有不同的要求,随着工厂生命周期的阶段性变化,工厂区位选择也相应发生变化。由于产业转移是企业迁移的宏观表现,因此,不难看出,该理论虽未直接研究产业转移问题,但却从微观视角上探讨了产业空间布局变化和迁移的原因。

④产业区位生命周期理论

为了解释产业集聚的动态变化趋势,梁琦(2004)[16] 以空间经济学为基础,借鉴工厂生命周期论,提出了产业区位生命周期理论。该理论认为,产业区位生命周期为“集中——分散——再集中”,即产业生命周期的动态现象,先是公司的集中,然后会分散,再后来产业的某些部门又会集中,从而产业集聚的动态变化呈现“U”型。从产业转移角度看, 该理论事实上是用产业区位的周期性变化说明了产业的区域转移现象。

(4)梯度转移理论

梯度转移理论是区域经济学家在区域生命周期理论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基础上提出来的。该理论认为,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决定于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势,后者又取决于区域主导部门在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如果主导部门处于创新和发展阶段前期,则该区域为高梯度地区。高梯度地区是产业创新活动集中的区域,以后,随着时间的流逝和主导部门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区域主导部门趋于衰退并逐步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夏禹农、冯文浚,1982;何钟秀,1983;周起业等,1989)[17—19]。

(5)产业成长、演化论

从产业成长、演化的角度解释产业转移的观点有边际转移论、重合产业竞争论、产业成长论和产业演化的空间形态论。边际产业转移论认为,日本战后的产业成长经历了“引进现代产业部门——创造了比较优势——失去比较优势——向外转移”的过程(小岛清,1991)[20]。这一过程中的产业转移正是边际产业出于回避产业比较劣势,显现其潜在比较优势而实施的产业的空间移动。

重合产业竞争论认为,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经济动因在于发展中国家产品技术构成相似而价值构成相异的重合产业的有力竞争,这种竞争使得发达国家的产业难以立足而转移到低成本的发展中国家(卢根鑫,1994)[21]。

陈建军从产业成长的角度考察产业转移。他认为,产业转移是产业出于市场扩张、产业结构调整、追求经营资源的边际效益最大化以及企业成长的需要而实施的空间运动(陈建军,2002a)。

有学者从产业演化的空间形态角度考察产业转移并认为,产业转移有扩张性转移和撤退性转移之分,前者是区域成长性产业出于占领外部市场、扩大产业规模的动机而进行的主动的空间移动,后者是区域衰退性产业迫于外部竞争与内部调整压力而进行的战略性的空间迁移。从产业发展角度看,产业转移是区域间产业竞争优势消长转换而导致的产业区位重新选择的结果,是产业发展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即产业演化的空间形态(陈刚、陈红儿,2001)。

(6)国际生产折衷论

国际生产折衷论的原意在于解释企业跨国直接投资的动因(邓宁,1977)[22]。实际上,企业跨国直接投资行为的宏观化就是产业的跨国转移。因此,该理论可以认为是从企业跨区域投资的角度考察产业转移问题,是产业转移的微观解释。其基本观点是,产业组织决定的所有权优势、交易成本决定的内部化优势和区域要素禀赋结构决定的区位优势是决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经营的主要原因。

(7)企业成长的空间扩张论

企业成长的空间扩张论指的是经济地理学中四个企业空间扩张模式:沃茨的市场区扩大模式(Watts,1980)[23]、泰勒的组织变形及区域演化模式(Taylar,1975)[24]、哈坎逊的全球扩张模式(Hakanson,1979)[25] 和迪肯的全球转移模式(Dicken,1986;Dicken and Lloyd,1990)[26—27]。四个模式虽各有侧重,但都是企业成长的空间扩张理论模型,其共同观点是:市场占领是企业从单一区位向多区位的空间扩张的根本动因;企业扩张一般遵循产品扩张(市场区位扩张)——销售部门空间扩张(销售区位扩张)——生产部门的空间扩张(生产区位扩张)的顺序进行。应该说,四个模式都是从企业成长的微观角度解释扩张性产业转移,实际上都潜在地认为,产业转移是企业成长的空间表现。

(8)企业赢利空间界限论

史密斯(D.M.smith,1971)[28] 的企业赢利空间界限理论从企业区位迁移的微观角度探讨了产业转移的动因。该理论认为,位于既定区位的企业有一个赢利的空间界限。该界限由企业的空间收入状况和空间成本状况所共同决定。处于赢利的空间界限之内则企业赢利,反之则亏损。随着外部环境和企业发展条件的变化,企业的空间收入和空间成本状况会发生变化,这造成企业赢利空间的改变,后者导致企业的最优区位也相应发生变化,为了提高赢利水平和竞争力,企业将随之实施空间迁移。

(9)集成经济论

石奇(2004)[29] 用集成经济的原理解释产业转移的微观机理。他认为, 产业转移是企业实现市场集成的手段。所谓集成经济,是指企业通过市场重组和集成的方式对产业链中不同价值环节的最优利用而实现的经济。从微观层面上看,产业转移服务于企业寻求集成经济的目的,所以,这一过程以产业中较少要求人力资本要素的生产职能转移、分销职能转移以及物流服务职能转移为主,并且总是从加工装配开始,经过资本、技术、管理经验等的积累,最终过渡到零部件和原材料的本地化生产并实现产业转移。因此,产业转移是企业在技术手段之外通过对市场的重组和集成实现经济性的结果。

三、产业转移的模式

现有文献对产业转移模式的研究总体比较零乱,不成系统,且多数研究还比较浅,理论深度不够,模式分类也不严格。除了雁形转移模式、梯度和逆梯度转移模式理论性较强外,其它模式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初步归纳起来,现有研究主要是从四个角度提出产业转移模式。

(1)基于产业转移的过程特征或形态的模式

雁形转移模式是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从产业转移的过程特征或形态的角度归纳出来的著名模式。赤松要以发展中国家为视角分析了发达国家和日本之间的产业空间转移现象,他考察了日本明治维新以来棉纺织业通过承接转移的发展历程和形态,归纳出“产品进口、国内生产、产品出口”三个阶段的雁形产业转移模式,并认为,后进国可以通过产业转移学习先进国的产业发展经验,吸收其资本和技术,发展相应产业。

(2)基于产业转移方向的模式

从该角度提出的主要模式有:梯度转移模式(夏禹农、冯文浚,1982;何钟秀,1983;周起业等,1989);逆梯度转移模式(郭凡生,1985;谭介辉,1998)[30—31];边际渗透转移模式(陈建军、叶炜宇,2002)[32];垂直型产业转移模式和水平型产业转移模式(韩文民、王婷,2005)[33];垂直顺梯度工序型转移模式、垂直逆梯度工序型转移模式、水平工序型转移模式(赵张耀、汪斌,2005)[34]。

(3)基于产业转移规模或程度的模式

从该角度提出的主要模式有:整体迁移模式(曹荣庆,2001;蒋文军,2001)[35—36];部分迁移式,包括商品输出、市场拓展、资本输出、产业关联、人才联合、要素嫁接式、存量激活等方式(曹荣庆,2001;蒋文军,2001);完整价值链转移模式,包括完整价值链垂直型转移、完整价值链水平型转移(赵张耀、汪斌,2005);工序型产业转移模式,包括垂直顺梯度工序型转移、逆梯度工序型转移、水平工序型转移(赵张耀、汪斌,2005)。

(4)基于产业转移的具体途径或方式的模式

从该角度提出的主要模式有:横向兼并或横向一体化(Watts,1980;Taylar,1975;Hakanson,1979;Dicken,1986;Dicken and Lloyd,1990);区际直接投资转移模式(陈刚,2001[37];陈建军,2002b)[38], 直接设厂(对外建立生产加工点)转移模式、收购兼并转移模式、委托生产或生产外包转移模式(陈建军,2002b;刘菁、任曙明,2005)[39]。OEM转移模式,对外建立销售网点等(陈建军,2002b)

四、产业转移的效应

从理论上讲,产业转移效应既包括对移入区的效应,也包括对移出区的效应;既包括产业转移的正效应,也应包括产业转移的负效应。不过,从现有研究看,绝大多数文献集中于产业转移对移入区正效应的初步探讨。而且这些探讨主要集中于产业转移对生产要素、思想观念、制度、产业关联、技术溢出、竞争和竞争力态势、产业成长和结构升级、产业分工和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影响或效应。

(1)要素转移和资源利用效应

即产业转移将推动劳动力、资本、技术、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企业家才能等生产要素以贸易转移和投资转移等多种方式实现跨区域转移。另一方面,先进产业的移入会有助于实现产业移入区域原有要素的充分、合理利用,因而有助于实现生产要素的跨区域优化配置(卢根鑫,1994;聂华林,2000[40];陈刚、陈红儿,2001;潘伟志,2004;陈建军,2002c[41];吴晓军、赵海东,2004)。

(2)观念更新和制度改善效应

即产业转移伴随着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文化、新思想、新观念、新意识和新的管理方式和企业家精神的传播与扩散,这种软资源的传播与扩散将缩小发达区域和欠发达区域在管理经验和创新意识方面的差距,进一步融合、更新、改造欠发达区域的传统观念,推动欠发达区域制度环境的逐步改善。(陈计旺,1999;陈刚、陈红儿,2001;吴晓军、赵海东;2004)

(3)产业关联和技术溢出效应

一方面,移入产业可能通过与其它产业之间的广泛、复杂、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并在这种带动发展的过程中,促使移入产业技术得以在关联产业中溢出;另一方面,移入产业所包含的技术容易被移入区产业所模仿、消化和吸收,从而导致移入区产业技术进步。(卢根鑫,1994;聂华林,2000;陈刚、陈红儿,2001;潘伟志,2004;全春,2005)[42]。

(4)竞争引致和竞争力变化效应

即产业转移有可能使移入产业打破欠发达区域原有产业的低效垄断局面,引致内外产业间竞争,改善区域产业的市场结构(陈刚,2001);另一方面,产业转移有助于增强转入区产业的市场竞争力(陈计旺,1999;魏后凯,2003),有助于提高迁移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同时可能会导致转出区产业竞争力下降。当然,从长远看,措施得当的产业转移应有利于提高转出区域的整体竞争力(魏后凯,2003)。

(5)区域产业成长和产业结构升级效应

即产业转移将通过生产要素转移、区域资源利用、产业关联带动、产业技术溢出和主导产业形成等方式推动欠发达区域的产业成长和升级(陈刚、陈红儿,2001;陈建军,2002c;潘伟志,2004;吴晓军、赵海东;2004;全春,2005)。另一方面,产业转移通过市场扩张、资源综合利用、企业重组等方式促进产业转出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升级(卢根鑫,1994;聂华林,2000;庞娟,2000[43];陈刚、陈红儿,2001;陈建军,2002c;吴晓军、赵海东;2004;全春,2005)。

(6)区域分工优化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效应

即产业转移是推动区域间产业分工形成、发展的重要因素。产业转移有助于区域产业比较优势的形成、转换和升级,提升欠发达区域在区际分工中的地位,推动区域间产业分工发展和优化(陈建军,2002c;潘伟志,2004; 赵张耀、 汪斌,2005)。另一方面,产业转移是欠发达区域经济起动、 发展的良好契机(陈刚,2001),它不仅对于提高转移产业的生产能力,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整个地区的产业竞争力和经济总量,带动地区经济繁荣具有重要作用(卢根鑫,1994;魏后凯,2003),而且还有助于促进区域经济朝着一体化方向协调发展(赵张耀、汪斌,2005)。

五、产业转移的战略与对策

产业转移的战略与对策可以概括为三类:一是实施转移的战略与对策;二是承接转移的战略与对策;三是两方面的综合。

(1)实施转移的战略与对策

对发达区域实施转移的战略与对策的研究还比较少,陈建军的“东扩西进”战略比较典型(陈建军,2002c)。陈建军在研究浙江省产业转移时认为,当前该省应该实行向上海和沿海发达地区及海外开拓和将生产加工能力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并举的“东扩西进”战略,即分阶段、分区域、分产业地鼓励浙江企业向上海和沿海其他经济发达地区扩张,同时鼓励浙江企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生产设施,回避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上升的约束,扩展产业生存空间。

在欠发达区域实施转移的战略与对策中,最著名的是“逆梯度转移论”(郭凡生,1985;谭介辉,1998)。逆梯度转移战略的核心观点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带有跳跃性,因此,欠发达区域可以利用资源丰富的后发优势,实行赶超战略,通过新科学技术的直接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提升产业层次,实现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从而可以反过来向发达区域转移。

(2)承接转移的战略与对策

主要观点:①应因地制宜地承接产业转移。即应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阶段、要素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特点,利用比较优势主动承接转移,并对转移产业的技术层次、市场前景、环保要求、关联程度进行合理选择,注意产业转移来源地多元化(庞娟,2000;陈刚,2001;吴晓军、赵海东,2004)。②承接转移应与移入区的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即应利用产业转移促进移入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移入区潜在优势向现实优势转化(蒋文军,2001;史耀媛、张秀君,2005)。③移入区政府应加强政策制度、基础设施等软硬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产业转移环境。(蒋文军,2001;吴晓军、赵海东,2004)。④应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产业转移之路(吴晓军、赵海东,2004;史耀媛、张秀君,2005)[44]。

(3)综合性的战略与对策

主要观点:①中央政府应加强产业转移的宏观政策制定和实施,规范、引导地方政府政策,强化产业移出区与移入区之间的政策协调,促进产业转移的区域联合与协作。(陈计旺,1999;苏华,2001)[45] ②产业转移要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应该坚持产业政策区域化和区域政策产业化,形成产业发展和地区发展相协调的机制(庞娟,2000)。

六、产业转移的研究展望

产业转移是一个多主体(涉及产业、企业和政府)、多空间(涉及经济空间和纯地理空间)、多学科属性(经济学、地理学、管理学等)的复杂经济现象,研究难度比较高。目前研究虽然取得了较多成果,但还存在着产业转移概念含糊不清;动因、模式研究不够深入;负面效应研究较少;实证研究比较欠缺等不足之处。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研究和突破:①产业转移概念内涵界定和产业转移的分类;②区域产业发展与产业转移的关系,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的关系,产业转移的动因与实质;③进一步深化研究产业转移的模式;④产业转移的障碍、风险;⑤产业转移中的企业行为或战略;⑥产业转移中的政府行为及相关政策支持体系;⑦产业转移的实证研究。

收稿日期:2006—07—14

标签:;  ;  ;  ;  ;  ;  

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现状与展望_陈建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