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利润最大化假设的质疑与新探_利润最大化论文

利润最大化假设质疑与新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利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已有经济学文献对利润最大化假设的质疑

主流经济学学派关于利润最大化假设的主要观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利润最大化是指生产者(厂商)追求最大利润的行为。生产者把利润最大化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这是微观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假设(假定)。第二,利润最大化是讨论完全竞争条件下单个厂商的行为。利润最大化理论假定商品的价格是不变的。完全竞争厂商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完全竞争厂商没有选择价格的余地,只能选择产量水平。第三,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厂商可以获得最大利润。第四,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这一等式是厂商停止或增加产出的重要信号。如果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厂商则扩大生产;如果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厂商则停止生产;只有当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厂商才会既不扩大生产也不减少生产。也就是说,厂商生产的常态是处于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产量上,也即是处于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上。

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这是微观经济学经典理论的基本假设。但是近二三十年来,这一假设遭到了很多质疑。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以下两种批评:

第一,指出利润最大化假设的非现实性。

韩太祥、陈宪指出:“根据利润最大化假设建立的厂商模型,得到了十分有用的有关厂商行为的可供检验的理论假设,但它也遭到很多批评。最主要的批评是指出利润最大化假设的非现实性。因为利润最大化是以市场决定的外在需求函数和技术条件决定的成本函数既定为条件,在此条件下,厂商为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最优产量和价格组合可以自动地推导出来。但是,现实中,确定产品的需求函数非常困难,在这种不确定情况下,确定多大产量、制定何种价格,都是要求经理作出决策的重要问题,而不可能像利润最大化假设那样自然推导出来。并且利润最大化假设也包含着对经理的根本不切实际的能力要求,就是说,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要求经理能够制定出所有可能的方案,能够准确地判断各种可能方案的未来利润效果,从中找出能带来最大利润的惟一方案。西蒙(H.Simon)认为,这一过程必然遇到三个障碍:第一,由于信息汇集能力的局限性,要制定出所有的可能性方案几乎不可能;第二,由于人类计算能力的有限性,对各个方案的可能结果进行精确计算也是不可能的;第三,经理不一定具有固定的、一成不变的偏好函数。因此,西蒙认为企业目标的恰当假设应该是获得满意利润(satisfying profit),而不是最大化利润(maximum profit)。但是,要使满意标准(satisfying standard)具有分析的可操作性,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例如,满意标准如何设定?为适应环境的变化怎样加以修改?等等,均没有合适的方法加以处理。”①

第二,指出现实生活中许多企业实际追求的目标未必是利润最大化。

黄亚钧、郁义鸿指出:“在现实中,我们看到的是,许多企业实际追求的目标却未必是利润最大化。企业目标是否偏离利润最大化与企业的所有制形式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而言,对业主制企业和合伙企业来说,由于企业的经营者往往就是企业的所有者,因此企业经营的目标通常是与所有者的目标完全一致的,这一目标就是利润最大化。但是,在现代公司制企业中,由于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真正的经营者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老板”或企业所有者,而是企业所有者的高级雇员——经理。因此,企业的目标通常是由实际管理企业的经理阶层决定的,这就是所谓“内部人控制”问题。在两权分离的情况下,经理们从自身利益考虑就有可能寻求其他目标,他们的目标与所有者的目标就会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利润最大化原则不一定能解释许多厂商的行为。……在现实中,我们还可以看到的是,一些企业追求的是职工平均收入的最大化。在中国企业改革的历程中,特别是在某些国有企业中,这曾经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②

笔者认为,上述两种质疑都是有道理的。但是,这两种质疑都仅是“迂回”的质疑。笔者在本文中将从“正面”(或者说从另一个角度)直接对利润最大化假设提出质疑。就是说,我们可以假定利润最大化假设讨论的仅仅是“企业的经营者同时也是企业的所有者”的情况,并且可以假定经理(企业经营者)具有判断利润最大化所需要的能力。在这些假定的前提下,笔者仍然认为利润最大化假设值得质疑。

二、对利润最大化假设的质疑与新见

1.厂商利润最大化的点是可知的和有规律可循的

笔者认为,厂商利润最大化的点是可知的和有规律可循的。其主要理由是:

第一,我们讨论的厂商生产的产品,应该是与现实经济(特别是现代化生产)相吻合的产品。现实经济中对产品的生产,都是有一定的技术要求的。

第二,各种产品的生产技术,都是经过认真的科学研究和多次反复试验而得出来的。例如,一台机器的转速是多少,是依据制造这台机器的金属的性能等条件反复实验来决定的。转速超过极限后,这台机器必然会损坏。又如,一条自动化的生产线需要多少工人操作,也是依据这条生产线的性能和产品加工的要求、工人劳动的强度、生产成本等因素反复研究后决定的。因此,这些生产技术具有客观性和稳定性。

第三,产品生产技术的客观性和稳定性,决定着产品生产过程中各种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或要求)。同时,生产技术也决定了产品产量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必然性,而不像人们买彩票中奖那样具有很大的偶然性。

第四,很显然,由各种产品的生产技术所客观决定的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点,就一定是总产量的最佳点、总利润的最佳点、边际收益的最佳点和边际利润的最佳点等。在这个总产量的最佳点之后,如果我们将生产要素进入超负荷运转,总产量可能会高一些,总利润也可能高一些,但其数量一定很有限。如果继续更超负荷地运转各种生产要素的话,就会出现机器损坏等现象,总产量和总利润就会下降。因此,厂商利润最大化的点就必然是在生产要素满负荷运转时达到的总产量的最佳点或这个总产量最佳点往后发展的不远的地方。

在上表中,我们假定:厂商生产某种商品,按生产技术的要求,在停产至满负荷生产阶段,固定成本(厂房、机器折旧等)为300单位。超负荷生产时,由于机器加快磨损或损坏,固定成本增加分别为350单位和500单位;在开始生产至满负荷生产阶段,可变成本Ⅰ(工人工资)为100单位。超负荷生产时,由于劳动强度加大,需提高工人工资等,可变成本Ⅰ增加分别为103单位和108单位;在开始生产至基本满负荷之前阶段,每单位商品生产所需的可变成本Ⅱ(原料、电力等)为50单位。满负荷生产以后,单位商品生产所需的电力等相对减少一些,每单位商品生产所需的可变成本Ⅱ为48单位;每单位商品的销售价格为120单位;等等。

依据上述假定进行列表计算,其结果是在满负荷生产为12单位商品(这是总产量的最佳点)时,利润总量达到464单位。利润最大化的点,是在最佳总产品之后不远的点即超负荷生产的13单位商品的点上,总利润达到483单位。另外,假定上表中超负荷生产时固定成本的损耗更大一些,如达到400单位,则超负荷生产达13单位时,总成本便是1127单位,总利润为433单位。这种情况下的利润最大化点就是在最佳总产量的点上。当然,利润最大化的点不可能在最佳总产量之前的任何点上。因为,在基本满负荷生产后一直到最佳总产量之前,边际收益都大于边际成本。

上述分析表明,由于商品生产技术的客观性和规律性等原因,决定了厂商利润最大化的点是可知的和有规律可循的。厂商利润最大化的点要么是在最佳总产量的点上,要么是在最佳总产量以后很近(一般不超过最佳总产量的5%)的点上。

笔者认为,主流学派在研究厂商利润最大化问题时,并没有考虑商品生产的技术要求等实际情况,他们只是随意地设计一些数量来进行分析,所以他们并不能明确地说明利润最大化的点在企业生产程度的什么地方,只能笼统地说明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点就是利润最大化的点。

2.厂商生产的常态不是在利润最大化的点上,而是在平均利润率的点的附近区域上。利润最大化假设在经济现实中并不起作用

主流学派认为,只有当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厂商才会既不扩大生产也不减少生产,即厂商生产的常态是处于利润最大化的点上。笔者认为,这一观点是十分错误的。厂商生产的常态不是在利润最大化的点上,而是在平均利润率的点上,或者说是在平均利润率的点的附近区域。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绝大多数商品必然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因此厂商生产的常态不可能在利润最大化的点上。

笔者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绝大多数商品必然会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其主要理由是:从供给方面来看,由于资金(资本)具有增值的本质要求、资金的投资是无孔不入的、资金投资后企业赢利的内在动力和外部竞争压力等,必然会使得各种商品的生产具有迅速扩张的趋势。一般地说,单从生产的角度而言,商品的供给可以实现几何级数的增加。从需求方面来看,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社会总需求却仅具有缓慢增长的趋势。理由是:其一,一国的居民的生活消费品需求仅具有缓慢增长的趋势(因为各国居民对中、低档消费品需求的增长受到生理需求增长的限制,对高档消费品需求的增长则受到购买力增长不快的限制)。其二,由于消费品需求增长缓慢,最终必然导致生产投资品的需求增长也较为缓慢。笔者认为,一般地说,各种商品的需求只能实现算术级数的增加,特别是在该种商品的消费已经普及之后。从多年来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情况来看,几乎所有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都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商品供过于求的经济过剩现象,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上述分析表明,其一,厂商利润最大化的点是在满负荷生产的最佳总产量的点上,或是在最佳总产量之后附近的超负荷生产的点上。其二,市场经济条件下,绝大多数商品是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过剩经济,这说明许多厂商的生产一定有较大的空闲生产能力,而不可能都是满负荷生产。因此,过剩经济本身已经说明,企业生产的常态不可能在厂商利润最大化的点上(即厂商不可能经常是完全满负荷生产或超负荷生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厂商一直都在完全满负荷或超负荷生产的话,那么就必然会出现(更)大量商品积压的现象(在超负荷生产时,甚至会出现机器过快耗损或损坏以及出现人员工伤事故等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不但不能取得最大利润,而且必然会出现亏损。

主流学派认为厂商的常态是处在利润最大化的点上的错误根源在于:其一,主流学派并不知道厂商利润最大化的点究竟在企业生产程度的什么地方。或者说,他们并不分析这个问题。其二,主流学派几乎是纯粹地通过数理推导而得出厂商利润最大化的点的。对有关数据的假定比较随意,不考虑现实情况。其三,主流学派在推导厂商利润最大化问题时,并不考虑产品的销售问题。他们是假定所有商品都是可以按市场价格销售出去的,只要你的产品的边际成本小于市场价格,都可以继续生产和销售,他们的产品是不愁卖的。他们忘记了市场经济是过剩经济,忘记了产品销售是“惊险的跳跃”。总之,在市场经济(过剩经济)条件下,厂商生产的常态不可能在利润最大化的点上。

(2)平均利润率规律在市场经济中起着普遍的作用,厂商生产的常态是处在平均利润率的点的附近区域上。

胡家勇在解释什么是平均利润率规律时指出,平均利润率规律是指:“各个生产部门不同的利润率通过部门间的竞争而平均化的趋势。不同生产部门,由于资本有机构成、资本周转速度、剩余价值率等的不同,利润率也各不相同。但资本的本质是获得尽可能多的利润,因此资本家要把自己的资本投向利润率高的部门。于是,资本便不断地从利润率低的部门向利润率高的部门转移。这会导致原来利润率低的部门投资减少、产品供给减少、价格上升、利润增加、利润率提高,原来利润率高的部门投资增加、产品供给增加、价格下降、利润减少、利润率降低。这个过程一直持续下去,直到各个部门的利润率大体相等为止。”③

笔者认为,由于平均利润率规律在市场经济中起着普遍的作用,因此,厂商生产的常态必然是处在平均利润率的点的附近区域上。其主要理由有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在平均利润率规律作用下,绝大多数厂商生产常态会自然地不断地回到基本满负荷生产的状态。

当某些新产品刚问世时,由于生产厂商数量少,并且市场空间还比较大,此时这少数厂商的生产一般是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并可以获取超额利润。但是,在市场经济中,必然会有新的投资加入,进入同类商品的生产。这样,产品的供给不断增多,市场容量则不断饱和。最终必将出现供过于求的状态。此时,所有的厂商就被迫回到基本满负荷生产的状态。而一旦回到基本满负荷生产状态后,由于大量厂商都在生产同类产品,因此厂商的生产就很难再进一步发展为完全满负荷生产的状态(除非社会需求突然大幅度增加)。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如果某种商品生产的厂商过多时,必然会有部分厂商的商品大量积压而导致其生产处于基本满负荷生产以下甚至处于停产的状态。这部分厂商一般都不可能长期坚持下去,必然会出现倒闭或被兼并的结果。

总之,在平均利润率规律作用下,处于完全满负荷生产的厂商会由于竞争者的增加而被迫返回到基本满负荷生产状态,处于基本满负荷生产状态以下的厂商则由于亏损而退出生产。这样,绝大多数厂商在绝大多数的时间内,就必然是处于基本满负荷生产的状态。

笔者不知道由于平均利润率规律作用而形成的大多数厂商所处的基本满负荷生产的状态究竟具体在什么位置。但笔者认为,这种基本满负荷生产的状态大约是在各厂商设计生产能力的60%~85%左右。这里的一些依据是:目前各国的酒店、旅社,只要入住率达到70%~80%左右,即可获取可观利润;“美国制造业生产能力的平均利用率约为81%。一些机器闲置着作为备用,另一些机器只在三班制中的两班中运转”④;目前,中国大多数的加工制造业的很多产品的产能过剩都在20%以上;等等。

其二,利润最大化只是厂商追求的理想目标,取得平均利润已完全可以满足厂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追求利润最大化这当然可以成为厂商的目标。但这只是厂商的一个理想的目标。在过剩经济的客观现实面前,大多数厂商是无法追求到最大利润的(因为市场容量永远也跟不上生产发展的步伐)。事实上,只要取得平均利润率水平的利润,厂商便完全可以生存下来并可以向前发展。在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现实中,许多行业和企业都是产能过剩,但它们都可以得以生存和发展。因此,厂商生产的常态处于平均利润率的点的附近区域,也是完全可行的,并且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总之,由于过剩经济的存在和平均利润率规律在市场经济中起着普遍的作用,使得厂商生产的常态并不是在利润最大化的点上,而是在平均利润率的点的附近区域上。因此,利润最大化假设在经济现实中就必然是基本不起作用。或者,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企业的目标自然也是为了尽可能大地获取利润,但是,却无法达到利润最大化假设所讲的那种最大的利润(即无法达到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的那种最大利润)。

3.研究厂商生产的常态是处于利润最大化的点上还是处于平均利润率的点上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笔者认为,研究厂商生产的常态是处于利润最大化的点上或是处于平均利润率的点上,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因为,如果厂商生产的常态是处于利润最大化的点上,那么,当总需求扩大时,厂商要扩大生产,就必须提高产品销售价格(因为超过利润最大化的点以后,按原来市场价格计算的边际收益已是负值);如果厂商生产的常态是处于平均利润率的点上,那么,当总需求扩大时,厂商扩大生产就不必提高产品销售价格(因为,从平均利润率的基本满负荷生产的点到利润最大化的完全满负荷生产的点之间,边际收益仍是递增的)。因此,这里的分析,对于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等问题的理解,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注释:

①韩太祥、陈宪编著:《经济学原理》(上册),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年,第210~211页。

②黄亚钧,郁义鸿主编:《微观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89~91页。

③刘树成主编:《现代经济辞典》,南京:凤凰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768页。

④罗伯特·霍尔、约翰·泰勒著,张帆:《宏观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24页。

标签:;  ;  ;  ;  ;  ;  ;  ;  ;  ;  ;  ;  

对利润最大化假设的质疑与新探_利润最大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