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年谱(1975-1997)》学习笔谈——认真学习《邓小平年谱(1975-1997)》,提高邓小平理论“三进”实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年谱论文,笔谈论文,邓小平理论论文,实效论文,认真学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邓小平年谱(1975-1997)》记载了邓小平从1975-1997年的生平事迹。这一年谱的出版,对于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深化邓小平理论研究,提高“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教学实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年谱的出版对于我们准确把握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深入研究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这一年谱首先是一部主题性的年谱,它集中地反映了邓小平是怎样领导我们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历史和邓小平理论形成发展的历史。我们知道,邓小平理论是在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那么,改革究竟从何时算起呢?1987年邓小平曾指出:“说到改革,其实在一九七四年到一九七五年我们已经试验过一段。……那时的改革,用的名称是整顿,强调把经济搞上去,首先是恢复生产秩序。”(《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55页)可见,1975年的整顿对于我们后来确立改革开放的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此阶段邓小平的思想对于我们研究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以往出版的《邓小平文选》只收录邓小平此阶段的9篇文章,不过几千字。此次出版的年谱收录了近10万字的文献,对于我们了解邓小平在1975年整顿时的思想,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究竟是怎样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怎样走过来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部年谱按年月日顺序纪事,再现了邓小平领导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立的丰功伟绩,再现了1975-1997年这一段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反映了邓小平理论形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对于我们研究邓小平理论发展史具有重大意义。
第二,年谱的出版对于我们全面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深刻理解邓小平理论中若干重要论断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年谱是一部思想理论性的年谱。年谱着重反映了邓小平的思想理论。过去我们主要是通过《邓小平文选》2卷和3卷来了解邓小平的思想,现在我们看到除了《邓小平文选》第2、3卷之外,还可以看年谱中大量丰富的思想内容。年谱第一次系统公布了邓小平大量的文献档案。过去《邓小平文选》2、3卷只有50万字,而此次出版的年谱中有近60万字属于新公布的内容。这些新发表的内容既包括邓小平在一些重要会议上的讲话、插话,也包括了邓小平接见外宾时的大量讲话、谈话,还包括他跟领导同志和其他许多同志大量的内部谈话以及他出外视察时的讲话、谈话。年谱内容十分丰富,有许多内容首次公布。比如,从现有的文献看,邓小平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命题是在1982年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而从年谱反映的情况看,邓小平在1975年就提出了类似的思想,1975年2月,邓小平在接见莫桑比克友好代表时就曾明确指出:“制定一个国家的路线和政策,只能根据本国实际,别国的经验只能做参考。路要靠自己走出来。自己走出来的路是最可靠的路。”(《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0页)再比如,邓小平在1977年主持了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他那时讲了大量的话,提出了许多思想。但《邓小平文选》只选了3篇讲话。这次年谱中收录了53条谈话或讲话,对于我们深刻认识邓小平教育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再比如,关于“三步走”发展战略,《邓小平文选》中收录了邓小平的一些主要谈话要点,但并不全面,而从年谱中,我们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到邓小平关于“三步走”战略的形成发展过程。此外,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关于收入分配理论、关于农业发展问题、关于环境保护问题、关于国际形势和外交问题等内容,年谱中也收录了一些新内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年谱以大量文献档案为依据,翔实准确地记述了邓小平自1975-1997年22年间的主要活动,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邓小平的若干重要论断是在什么时间、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针对什么样的问题提出来的,这些重要论断是如何丰富和完善的,有助于我们结合当时的历史条件来准确理解这些重要论断。
第三,年谱的出版对于我们学习邓小平的人格风范具有重要意义。这部年谱出来以后,1975年以后的邓小平的生平就非常清楚了。年谱全面反映了邓小平从1975-1997年22年主要的经历和丰富的实践过程。通过年谱,我们可以更深刻地感到:作为一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邓小平始终牢记自己是中国人民的儿子,热爱人民,心系人民,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是一个以人民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为行为准则的人;作为一位中国共产党党员,他无私无畏,不屈不挠,是一位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党和人民,献给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的人;作为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尊重实践,敏锐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契机,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既借鉴世界经验又不照搬别国模式,总是从中国的现实和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出发去总结新经验,创造新办法,寻找新路子,是一位具有创新精神的人;作为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他目光远大,胸襟开阔,总是从大局着眼来观察和处理各种重大问题,是一位崇尚实干、行动果断、具有非凡胆略和勇气的人;作为一位党和国家领导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他领导的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深刻地改变着中国自身,是一位为中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建立不朽功勋的世纪伟人;作为一位外交家,他科学地观察国际形势的变化,领导我们重新确定国际战略,调整对日、对美、对苏关系,发展同周边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关系,打开了新时期我国对外关系的新局面,是一位“对世界大事的进程产生了最深远影响的人”。这部年谱,对于我们学习邓小平的品格、风范,用这种革命精神和风范去教育人民,特别是青年,意义重大。
《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与《邓小平文选》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补充。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理论,提高“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的教学实效,必须把这两部著作结合起来,用年谱反映的新内容来丰富教学内容,用年谱记录的邓小平的主要活动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和全面掌握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同时,在教学中,我们还应认真学习胡锦涛在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还必须吸收近几年来、尤其是在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时学术界发表的研究邓小平理论的最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