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若干问题——厉以宁教授访谈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经济论文,协调发展论文,若干问题论文,国有企业改革论文,访谈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774(2000)01-0003-07
一、关于国有企业改革问题
赵:在国有企业改革问题上,许多人认为国有企业不能进行股份制改造,尤其是效益好的国有企业不能进行股份制改造,请您就这个问题谈谈看法。
厉: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第一个顾虑就是国家控股问题。有些人认为,我这个企业100%国家投资,多好啊。现在要变成多元投资主体, 变成股份制企业或中外合资企业,那国家的比重不就下降了吗?这个思想顾虑应该解除。我们首先问什么叫有本事?不是你自己有多少钱,而在于你能把别人的钱拿来归你使用,这就叫有本事。 假定一个企业100%是国家投资,国家投资是10亿,国家掌握的资产也是10亿。而国家控股,情况就不一样了。如果50%就能控股,国家投资10个亿就能掌握20亿,另外10亿是别人的,但归我支配。所以国有经济的力量不在于国有资产本身有多少,而在于支配的社会资产有多少。一般说,两个投资主体,我占51%就能绝对控股。假如投资主体很多,就不一定要51%,也许40%、30%、20%我就能控股了。第二个顾虑是“靓女不能先嫁”,就是效益好的国有企业不能先搞股份制改造,似乎你把靓女先嫁了,效益差的企业怎么办?要嫁可以,丑女先嫁。这个道理对不对呢?我们试问一下,出嫁是好事还是坏事?如果是一件坏事,是把良家妇女推入火坑,那么无论是靓女还是丑女都不能嫁。假定出嫁是件好事,有利于国家增加税收,社会扩大就业,那么靓女可以嫁,丑女也可以嫁。问题是对方要谁,要谁就嫁谁。丑女嫁不了,靓女不让嫁,捆在一起谁也嫁不了。问题还在于靓女还能靓多久,靓女能一辈子靓下去吗?市场竞争这么激烈,你今日不嫁更待何时?当然,效益差的企业可以条件优惠些,效益好的企业要价高一些。第三个顾虑是资产重组问题。解决这个思想顾虑可以从日本人捕鳗鱼的故事中得到启发。早年日本的渔民下海捕鳗鱼,当时的船很小,捕回的鳗鱼都死了,但有一个渔民的鳗鱼是活的。为什么呢?原来这个渔民在捕了鳗鱼之后,放些别的鱼进去,因为这些杂鱼一进去,就跟鳗鱼咬来咬去,舱里的鱼都惊动了,鱼就活了。水至清则无鱼,舱里的鱼太纯了,就要死。资产重组就要允许多种所有制进来,因为企业兼并、资产重组是市场行为,不是政府行为,搞政府行为就成拉郎配了。
赵:目前最紧要的问题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这个问题怎么看?
厉:中国如果不把国有大企业改好,就不能使我国经济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大企业难改,难在规模太大。经过经济学界多年的讨论,对大企业的改革总结成三句话:“挑选一个好儿子上市”;“弟弟兼并哥哥,把哥哥当自己的儿子”;“通过配股,儿子消化老子”。这三句话是什么意思呢?第一句话,大型企业下面的子公司比较多,没法全部上市,挑一个最好的子公司上市。第二句话,为什么上市的子公司都是弟弟呢?因为哥哥都是些老厂,没有吸引力。弟弟上市后,自身机制一转换,筹到一些钱,设备改进了,而且可以帮助其他公司了。怎么帮?最好的办法就是兼并,以资本为纽带控制企业。第三句话,假定你这个企业是赚钱的,每年可以扩股一次,过去国有股参与配股,要拿一部分钱来买一些新发行的股票,没钱就放弃机会,这就是损失。现在各地经验表明,国有股一样要参加配股,没有钱也没关系,有企业就行。企业折多少价给你,你付我股票,实现了国有股的配股。对于一个现代企业来讲,国有企业也可以搞现代企业制度,关键是把这三句话理解好。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出,战略性改组是通过该淘汰的淘汰,该发展的发展,该兼并的兼并来实现的。
赵: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这个问题怎么理解?
厉:十五届四中全会的一个重大突破是,强调国有中小企业的放开搞活。中小企业搞活了,就可以解决就业问题和给大企业配套的问题。什么叫放开搞活?就是中小企业适合什么形式就搞什么形式。因为每个中小企业所在的行业不同,所以可以自己选择放开搞活的形式。但要防止改组过程中国有资产的流失。有的人认为国有资产包括小企业不能出卖,出卖就是流失,这是不对的。因为任何国有资产无非两种形式:实物形式和货币形式。国有资产的转让和出卖,实质是国有资产从实物形式转为货币形式,并无损失。但要防止两种导致流失的形式。你不能把值1000万的企业卖200万,私人拿回扣。 另一种流失是卖了钱没有用于国家建设,而是私人分了。正常的转让渠道是必要的,变了钱以后,这个钱就可以用在更需要的地方。
赵:国有企业改革和企业制度选择的关系很大,但是任何制度都要人去运作,我们应该怎样理解企业家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地位?
厉:在国有企业改革中一定要重视企业管理人才的培养。管理跟不上,改革一样没有成效。社会上对企业家有很多错误的认识,以为厂长就是企业家。其实,企业家是个经济学概念,厂长是一种职务。成为企业家需要三个条件:一是有眼光,能发现别人不能发现的赚钱机会;二是有胆量,看到了机会敢于拍板;三是有组织能力,就是善于把各种生产要素组合起来。这是教科书上讲的企业家的三种素质,我看还有第四种素质,即有社会责任感。国有企业人才济济,为什么还竞争不过那些体制外的人?这是因为限制太多。就如《水浒传》中林冲在柴家庄带着枷锁打不过洪教头一样。国有企业一旦放开就会涌现出大批企业家。再看政府和企业的关系,地方政府在前些年的承包制中是三重身份集于一身。我是运动员,我跟你打球。好,我马上又来第二重身份了,我兼裁判员,你犯规由我说了算。我说你犯规就犯规,我可以举黄牌警告,举红牌撤换运动员。我还有第三重身份,兼比赛规则的修改者。比如说,打乒乓球打到13∶12,我说行了,咱们以13球为准,改打下一盘。这些问题在我们走上市场经济轨道之后,会逐步得到解决,这就是磨难。我们的企业家在天山风雪路上都走惯了,将来什么路都敢走了。我们完全可以相信,在我国宏观经济转向正轨以后,在中国的土壤上,在国企改革的基础上,将会出现大量的企业家。
二、关于产业结构升级
赵:10多年来,我国政府每年都要谈产业结构调整,但这一调整似乎很艰难,这个问题的症结究竟何在呢?
厉:回答这个问题不妨从“木桶原理”讲起。一个木桶是由许多块木板组成的,木板长短不一样,木桶能装多少水,不取决于最长的木板,也不取决于各块板子的平均长度,而取决于最短的板子。要想多装水怎么办呢?有两个办法可以解决。一是把木桶的长板子锯一块下来钉在短板子上面,这叫以长线补短线,也叫要素的替代。还有第二种办法,把木桶的板子拆开,重新组装一个木桶,这叫资产的重组。在原有的体制下,这两个办法都遇到了困难。这些长短不一的板子是分属不同的部门和地区的,因此很难把长木板锯下来补短木板,即要素的跨部门流动是困难的。那就采用第二个办法,但把木板拆掉放在地上正准备组装的时候,发现少两块板子了。这板子到哪儿去了,有部门收回了。这就提出一个新问题,要有产权交易市场。所以四中全会讲了产权交易市场的重要性,它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通过证券化或是公开竞争的方式,供求见面,通过有偿转让实现产权的调整。在调整的基础上产业结构才能升级。
赵: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除了建立产权交易市场之外,还需要注意一些什么问题?
厉:产业结构的调整,还要注意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结合。企业体制的改革属于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是在技术上有新的突破。过去我们看得比较多的是技术创新带来生产力的大发展。但制度创新同样能带来生产力的大发展。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搞了一个家庭联产承包的合同,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这就是制度创新,它没有新投资进去,没有任何技术改造。制度创新可以带来巨大的活力。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必须结合,没有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再说,技术创新是需要钱的,研究开发的钱哪里来?体制上不转换的话,光靠财政拨款解决不了问题。当然,光有制度创新,没有技术创新也不行。一个企业,今天把机制转换了,你开发不出新产品,结果还是没有前途。所以在当前情况下,我们应该在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的同时,把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结合起来,结合起来就能使我国的国民经济上一个新的台阶。
赵:技术创新牵涉到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问题,为什么发展高科技产业能带动经济发展?
厉:高科技产业能够带动经济发展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的:第一,我们的产品要打入世界市场,不能靠价格低廉取胜,这是很吃亏的。一定要靠高科技,以高质量、新品种、高档次取胜。第二,高科技产品可以打开国内市场。目前国内市场上东西不太好销,老百姓不是不愿买东西,而是不愿意买十年一贯制的东西。科技含量高、价格低廉的新产品,老百姓一定会买。第三,我们即将进入到一个知识经济时代,高科技的发展预示着一场生产资料的革命的展开,新材料、新型设备都会产生。企业要在市场经济中立足,必须加快固定资产更新。这场生产资料的革命将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赵:在我国,为什么高科技还未能成为带动经济的主导力量呢?
厉:这个问题的原因在于,第一,知识产权的保护还需作出很大努力。高科技产品刚出来,一盗版,秘密给拿走,那不就白干了吗?所以一定要保护知识产权,这关系到我们将来高科技能不能发展的问题。第二,需要金融的支持。高科技产业不是靠银行贷款发展起来的。比如,两个项目都向银行贷款,一个项目利润率一般、风险小,另一项目利润率高、风险大,属于高科技、高风险型项目。银行肯定会优先考虑第一个项目,因为风险小,我放心。第二个项目利润率高,利润率高跟我银行有什么关系,你风险大我就怕了。所以,国家要发展高科技,一定要有风险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的任务是帮助高科技企业发展。风险投资基金和高科技企业的发展牵涉到一个专业名词——第二板块。现在的证券市场是第一板块,第二板块是支持高科技企业进去的证券市场,这是高风险、高利润的,要求的规模较小,没有明确的盈利年限。你这个小公司我风险投资基金看准了,有发展前途,资金给你投入,上市去。好在香港已开放第二板块,大陆的高科技产业可到香港上市,但我们呼吁国内也尽快开放第二板块。
赵:发展高科技还有分配方面的障碍,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厉:高科技人员的分配一定要解决,高科技人员的分配要实行年薪制,同时给他股权,技术入股,知识入股等等。要把国外的留学生吸引到国内来,要让他的知识和技术来入股,这样企业发展得有多大,他的好处就能有多大。这就产生一个问题,高科技人员的钱不是太多了吗?对此一定要从全社会的利益出发,你给高科技人员以专利入股、技术入股、知识入股,受益者是国家和全社会。将来该交税就交税,社会得了好处了,他受到鼓励了,人们就更愿意从事高科技了。所以搞年薪制,搞股权奖励,着眼点是有利于全社会,也有利于吸引更多的留学生回来,使国内更多的人从事这方面研究,不能只看到这几个人得好处了。
赵:高科技能带动经济发展,是不是各行各业都要搞高科技?
厉:确实,每行每业都有高科技,这符合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原理,没有夕阳产业而只有夕阳技术。只要技术改造了,夕阳产业是不存在的。比如说造纸行业是个传统行业,如果能用老玉米棒、稻草造成一种纸,能做成饭盒、包装食品,吃完饭后一扔拿去喂猪,就不用塑料了。所以,各行各业都有高科技,不要眼睛老盯着发展电子。
赵:我国目前非常重视经济增长问题,为什么中国必须保持比较高的经济增长率?
厉:首先,要缩小和国外的差别,不靠经济增长行吗?第二,解决就业问题必须靠经济增长。只有经济增长才能提供越来越多的就业岗位。经济增长同财政收入是联系在一起的,你没有比较快的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就没有那么多了。没有财政收入就难以解决社会上存在的许多问题。经济增长就跟人骑自行车一样,骑得太快当然不行,易翻车。但自行车必须骑得快,骑得慢就晃,不骑就倒。因此,经济增长必须保持一定的速度。
三、加快发展资本市场
赵: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为配合国有企业改革,要进一步推动证券市场和各种产权市场的发展,这个问题的必要性在哪里?
厉:在原有体制下,企业的投资主要靠银行,但银行的作用是有局限性的,银行不能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过去企业往往认为,我是国有企业,你是国有银行,好比衣服有两个口袋,借钱不就是把自己的钱从这个口袋搬到另一个口袋吗?因此我能借就借,还不还是另外一回事,甚至于当初借钱时就不准备还钱。不准备还钱,利息再高我也敢借,这就给银行造成负担了。银行的钱是用于短期周转的,企业的中长期发展靠资本市场,股票市场。到现在为止,仍有许多人对证券市场不了解,以为证券市场、股票交易所就是欺诈的、黑暗的、投机的,以大欺小的。其实,发展证券市场对国家有好处。第一,证券市场的存在推动了国有企业的改革、改组和改造。第二,证券市场可以为国家经济建设筹集资金。第三,高科技的发展要靠证券市场融资。发展证券市场,对整个国家是有好处的,但对股民来说,证券市场是个无规律的市场,风险莫测,要谨慎从事。股市有点像《红楼梦》中“击鼓传花”的游戏,鼓在敲,股市就涨,大家都赚了;到某人身上鼓停了,被套住了。在这种情况下,要沉住气,做长线,等它3个月、半年、1年,钱就回来了。将来国家应大力发展公共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也包括产业投资基金、证券投资基金。有了投资基金,散户别炒股了,加入到投资基金去。投资基金中有一批专家在里边,拿这个钱去运作、投资,他赚的钱你去分,拿的是平均利润。国外都是这样,没有那么多散户去炒股。公共投资基金这个问题很值得研究。
四、投资和消费双启动
赵:长期以来存在的是通货膨胀,而近两年出现了通货紧缩。通货紧缩的原因有哪些?
厉:通货紧缩的原因很多,但有一个特点,好比一辆汽车,刹车容易启动难。宏观紧缩的时候,提高利率,缩小信贷规模,这个汽车一刹就可以刹住,主动权在政府。经济要启动,主动权却不在政府。取消保值储蓄,取消信贷规模,多次降低利率,但是经济还是没有启动。原因在于消费者的收入预期不好。收入预期就是预测将来我能得多少钱。经济学经常讲人气旺,什么叫人气旺?就是未来收入情况好,因此可买可不买的买。什么叫人气不旺呢?就是预期收入不好,明年收入还不如今年,这样可买可不买的不买。一字之差,反应就不一样。现在的储蓄存款是什么呢?是个人生活保障费的预留。所以,银行再怎么降低利率,这部分钱是出不来的。于是,就产生了如何启动市场的问题。
赵:老百姓对未来的收入预期不好,居民消费上不来,启动市场是否需要政府投资?
厉:政府投资在目前情况下是必要的,因为只有政府投资能带动点经济。但是用这种方法有局限性。第一,政府是靠借债来投资的,这个钱是要还的。你靠什么来还钱?我们的大量投资用到哪儿去了?修了江河堤坝。这个必要性被大洪水证明了。修江河堤坝有效益,你用100 亿去修水利,将来发生50年一遇的大洪水可能会减少几百亿的损失,但这不等于现在有收入可用来还债。投资修铁路、公路,可以有钱回收,可是现在许多铁路、公路是在不发达地区修的,投资是否能收回还不知道。那就得加快国企改革,让企业将来出效益来还。第二,有人写文章说,现在中国采取的政策,有点像30年代美国采取的罗斯福新政,用政府投资带动经济。这个比喻是不恰当的。先不管两个国家的性质,美国之所以能够通过政府投资带动经济发展,是因为政府投资带动了民间投资。政府投资把民间投资带动了,经济就起来了。我国目前的政府投资没有带动民间投资,政府投资效益是递减的。
赵:一方面政府投资效益递减,另一方面政府投资没有带动民间投资,那么如何启动当前的市场呢?
厉:住房建设是长期的经济增长点。住房建设能带动经济发展,是因为有三个作用。第一,投入产出的作用。住房建设需要钢材、水泥和其他建筑材料,会带动一些行业,这些行业又会带动另一些行业,这就叫做投入产出的作用。第二,区位作用。因为每一幢房屋都位于一个地理区间,一个居民区或一个小城区建成了,周围就发展起来了,包括文教设施、卫生设施、商店等。第三,诱导作用。住房建设还可能诱发其他新的消费。比如住房搬到郊外以后,下一步小汽车就很可能进入家庭,通讯行业也可能得到发展等等。由于住房建设有这些作用,所以能够成为一个经济增长点。二次大战以后,西方国家之所以经济得到发展,很大程度靠的是住房建设成为经济增长点。
赵:为什么到现在住房建设还没有成为我国的经济增长点呢?
厉:主要是政策还不够配套,国家正在采取措施。第一个政策措施是延长分散付款年限。现在老百姓的存款都不愿意花,因为这是生活保障预留。住房贷款期限延长以后,基本不动储蓄,用每月收入增量来还,大家就会买房子。第二个政策措施是开放二级房产市场。二级房产市场就是你现在住的旧房能够卖掉。比如我现在住60平方米的房子,想住90平方米的房子,可是旧房子卖不掉。有的人现在住30平方米,买新的买不起,就可以买我想卖的旧的60平方米。所以开放二级房产市场,整个住宅市场就活了。第三个政策措施是城市盖廉价出租房。廉价出租房给两种人住,一种是城市最低收入者,一种是分期付款买房子,后来又付不起钱的家庭。第四个政策措施是减税。江苏徐州市把在地方政府权限之内有关住房的税费减免了,房价就降到700多元钱一个平方米。 夫妻俩月收入1300元钱,就可以分期付款买房子了,每月付400元钱, 几年付清。这样一来,财政收入少收3亿元一年, 但积压的房子全卖掉了,马上又用收回的钱再盖房子。水泥厂、家具厂连夜都在加班啊,商店里电视机卖掉了,电冰箱卖掉了,沙发、地毯、窗帘等都卖掉了,商店就兴旺了,下岗工人就有班上了。还有年轻力壮的、待业的,参加搬家公司替人搬家去了。结果,退一步进两步,地方实际上是增加了财政收入。还有一点,要使住房建设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一定要转变观念,如果我们仅仅把住房看作是一个消费品,购买消费品就有一个饱和点。上海出现了新的情况,出现了一批新的购房户,是一批年轻的、有知识的人。他们怎么买房子的呢?他买两间一套的,银行里贷的款。花点钱买个空调,买点简单家具放那里,就租给外省到上海来做生意的人住,用租金来还银行贷款,几年以后贷款还清了,房子是我的了。现在国家正在研究,城乡户口要进一步打破,有利于市场启动。我们完全有把握,住房建设在几十年里将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赵:刚才您讲了城市市场的启动问题,那么农村市场如何启动呢?
厉:启动农村市场首先要增加农民收入。为此,一是要减轻农民负担。农村乱摊派太多,农民难以负担。还有,现在农村中的提留是不合理的,因为它是以农村中平均收入来提的,平均数掩盖了很多东西。村里有几个大户,他有钱,一平均以后,那些穷的就吃了他的亏了,他把整个平均数提上去了。因此,应该以农民的实际收入来提留。二是要调整农产品结构。农产品的提价都遇到障碍,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价格跟国际市场是接近的。因此,提高农民收入一定要有另外的路子。农村的产品结构一定要转变,以广东为例,广东人吃大米,吃泰国进口的米,不吃湖南米,因为湖南米不好吃。他买湖南米卖给打工仔吃,打工仔没那么多钱,就吃湖南米。把湖南米质量提高之后,不就顶替泰国米了吗?所以一定要调整产品结构。三是要从多种经营中取得收入。就是让农民从农业以外的地方获得收入。各地每村都有自己的特产,山东沂蒙山区的农民靠养蝎子致富,甘肃有的地方农民靠种花椒致富。你要让农村富起来,就得对民工潮有新的看法。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农村人口的转移是不可避免的,农村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是下降的。他们不是盲流,盲流是计划经济的用语,市场经济中是有目的的流动。什么目的?他们为寻找发展机会而流动。从宏观经济的角度讲,民工潮有好处,没有民工沿海经济能发展这么快吗?城市大楼谁盖的?少不了民工。第二个好处,民工出来把钱带回家了,现在估计8000万民工,每人每月带100块钱回家,8000万民工出来,意味着每年有1000 亿元钱流到农村,这就改善了当地的经济和人民生活。第三个好处,民工出来了,他们的观念就会发生变化。现在的民工被喻为第二代民工,以区别80年代的第一代民工。问打工仔出来干嘛?出来学本事来了。学本事来了,这是巨大的人力投资呀!民工在自己培养自己,国家没花一分钱呀!出来的民工要叶落归根,出来的哪怕只回去三分之一,家乡的面貌就要起变化。很多农村地区,小企业、乡镇企业、私营企业遍地都是,什么人办的,是到深圳的打工仔回来办的。出去时是单个人,回来时结识了几个哥们,有了钱,有了技术,还有了公共关系,就干起来了。昨天的打工仔就是今天的创业者,今天的打工仔又何尝不是明天的创业者呢?第四个好处,开化风气。我们谈妇女解放谈了这么多年了,自从打工妹出来以后,情况出现了变化。打工妹出来多的地方,风气开化得早。原因就是她出来几年啊,回去观念就变了,内心世界发生了变化,她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回去一讲,左右邻居,表姐表妹跟着就心动了,就一块出来了。农村正悄悄起变化,农村的传统束缚靠什么来冲,靠民工潮来冲啊!我们得想办法用多种方式提高农民收入,农民一旦有了钱,就会买农用汽车,就会盖房子,就会买电视机,农村市场就会启动。农村市场一旦启动了,我们整个经济就会摆脱困境,这叫做投资和消费的双启动。
五、就业问题
赵:就业问题是我国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的一个重大难题,怎样解决这一重大难题?
厉:就业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中国农村中、城市的工厂中都存在大量隐蔽失业现象。经济增长与就业有密切关系,在中国当前情况下,经济增长率的增减和就业率的增减是不对称的。如果经济增长率下来一个百分点,估计要增加80万人失业;而经济增长率上升一个百分点,只能增加十几万到二十几万人就业。原因何在呢?原因在于许多企事业单位都处在饱和状态。所以经济增长率上去了,它先发挥内部潜力,等到内部潜力发挥差不多了,才会进入。这样,我们解决就业问题就要走另外一条路子,即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在解决就业问题上的作用。因为国有经济今后肯定是朝着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高精尖的方向发展,它要高素质的劳动力,大量就业要靠非公有制经济吸收。哪个地方小企业发展了,哪个地方的就业问题就比较容易解决。小企业的作用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无小不活,无小不富,无小不快,无小不稳。在中国,劳动密集型行业,绝对没过时。要在大企业向高精尖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用劳动密集型企业解决就业问题。
此外,还要以就业来扩大就业。有一批人就业,这批人就有收入;有收入,他就要消费;他要消费,别人就有事干,就会得到收入。现在我们经常讲第三产业要发展,通过第三产业的发展来解决就业问题有个前提,人们得有收入,或者有此需要。国家决定下一步扩大城市化。什么意思呢?就是扩大城市人口在全国人口中的比重,发展小城镇,发展中等城市,让更多的农民进入小城镇、中等城市。生活方式转变,第三产业才可能发展,增加就业。当前,社区服务也是很重要的,很多事没人干,对老年人、孩子的照顾没有发展起来,这都可以增加很多就业机会。对于中国来说,将长期坚持以就业扩大就业这一方针。
赵:前些时候,一些报刊讨论了扩大高等学校招生规模对于解决就业问题的作用,您对教育在解决就业上的作用是怎样看的?
厉:其作用在于:第一,提高国民素质。一个国家能否成为先进国家,不仅要看你的技术,还要看你的国民素质的提高。第二,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一个国家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基础越大,出的人才就越多。要解决就业问题,就要鼓励中等学校、高等学校扩大规模,转变人们的技能,使人们的技术结构适应将来需要,扩大就业。我们眼光要放远一些,现在培养的劳动力,要适合将来的需要。所以,就业问题是长期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就业问题解决了,我们才可以说,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在各方面得到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