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知识经济与中关村学习机制的形成

全球化、知识经济与中关村学习机制的形成

梁光严[1]2001年在《全球化、知识经济与中关村学习机制的形成》文中研究说明中关村已经制定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宏伟计划,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中关村与硅谷、新竹的差距到底在哪里?中关村拥有清华、北大等60多所高等院校和136多所中科院属国家级科研院所,拥有30多万科技从业人员,为什么自成立试验区以来几乎没有什么重大的科技创新?本文尝试从全球化与知识经济的高度看待硅谷、新竹、中关村叁者之间的关系,并运用“学习机制”这一概念,从产业组织和社会关系网络影响知识流动的视角探讨叁者创新能力的差距和中关村缺乏创新的原因。 首先,本文分析了中关村建设高科技园区面临的背景——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指出经济全球化与地方化是一体两面的过程;知识经济的发展,使得学习和创新对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变得更加重要;地区集体性学习对创新的重大意义;社会资本和社会关系网络有利于集体学习机制的形成;一个国家构建地区优势对自己在全球化时代迎接激烈经济竞争的意义。其次,本文分别从产业组织和社会关系网络的角度,分析硅谷通过以网络为基础的分散化的产业体系和人际关系网络形成的集体学习机制,对其连续创新能力的意义;然后分析台湾新竹科技园区,探讨“弹性专精”产业体系和华人跨国工程师共同体对新竹较强的创新和竞争能力的作用。最后,介绍中关村创新的现状,分析中关村缺乏创新的原因,探讨中关村如何通过构建以网络为基础的产业组织、发挥华人跨国科技企业家共同体的作用,实现中关村跨越式发展。 通过对硅谷、新竹与中关村知识流动的比较,本文指出阻碍中关村学习机制形成的障碍,揭示可能解决问题的途径。作者的结论是:首先,中关村的发展途径,重点产业发展的选择,可能将与硅谷、新竹不同,但发展需要以创新为基础,这是共同的。而要实现创新,尤其是实现持续创新和重大创新,必须打破研发、生产、销售等各种组织之间界限,克服知识流动的障碍,形成密集的集体学习机制。从目前来看,建构以网络为基础的可以灵活调整的产业体系,仍然是打破这种界限的一种最好的组织方式。其次,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信息化决没有削弱人际互动对知识流动的重要性。缄默知识对创新十分重要,而缄默知识的移转需要在人际关系网络和人员流动中进行。持续不断的创新,需要在可以灵活调整的、分散化的产业体系中形成既分工又合作、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这种关系需要信任。创新所必须的风险投贸体制要成功运行,也需要形成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信用关系。对于一个高科技园区的建设来说,社会资本的培植,与人才的培养、硬件的建设、资金的筹措同样重要。中关村与硅谷的最大差距,是中关村缺乏社会资本。中关村急需培植本地科学家、工程师、科技企业家之间的信任、人际网络关系和共同发展中关村社区的共识。最后,硅谷等发达国家智力密集区的华人科学家、工程师共同体是我国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宝贵资源,他们拥有在许多高科技领域创新所需要的前沿信息和缄默知识。中关村对此还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和充分利用。通过硅谷华人企业家共同体建立与硅谷的密切联系,塑造一个跨国科技企业家共同体,形成跨国集体学习机制,是中关村快速发展成为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加快园区企业的国际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条捷径。对于吸引大批留学人员前来创业,并在与国内其他科技园区的人才竞争中取胜,中关村采取的各项优惠政策固然重要,但营造回国人员可以成功创业的环境更加重要。

范硕[2]2010年在《英国“剑桥现象”及其形成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创新集群已经成为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剑桥现象”这一典型案例为研究对象,对创新集群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往对创新集群的研究总是基于对成熟集群的观察,而本文认为创新集群的形成是分不同阶段的,从无到有的初期阶段和进入发展轨道的阶段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阶段,所面临的发展条件也是不同的。这是因为在创新集群的发展初期,高技术企业建立的条件是非常不利的,不仅缺乏各种支持性机构也缺乏支持性的政策。在这种条件下,高新技术企业的建立主要是通过“软公司发展模式”进行创建的,此时,政府应鼓励大学或研究机构采取“低门槛政策”,以利于高新技术企业的创立。而在集群有了初步的轮廓,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后,就会被风险基金所注意到。这个时候,就会有风险资本的进入,同时,也会逐渐出现一系列支持性的机构,此时的创新集群就进入了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创新集群的发展应着重于叁个发展机制的建立:创业机制、创新网络机制以及集体学习机制。创新集群的发展模式实质上是一种创业型经济模式,创业型经济的核心是创业文化,而创业型经济的实现途径是通过发展众多的“创业型区域”,在整个社会形成一种创业的氛围。在整个创新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社会资本在其中一直都起着核心的作用。

熊国平[3]2005年在《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形态演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90年代以来我国有着新的经济社会背景,城市形态演变呈现新的特征,有着新的动力和机制,及时总结,对城市理论是有益的补充和完善。城市形态演变研究的实践性强,直接关系到城市发展规模、城市发展方向、城市功能组织、城市交通组织、城市绿地系统等方方面面,在目前我国城市扩展迅速、规划实践空前发展的情况下,开展此项研究对规划管理和编制实践均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形态研究的综述,指出由表及里,层层深入是本研究观察问题的基本途径;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不断循环反复,逐步提高是本研究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以人为本是本研究判断问题的基本标准。首先从城市内部结构的急剧变化和外部轮廓的迅速扩展两个方面归纳了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形态演变的总体特征,指出两者互相关联、互为因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次从90年代以来新的社会经济背景出发,建立了信息化、全球化、知识经济和快速城市化与城市形态演变的基本联系,在新的时代背景中考察城市形态的动态演变。分析了推动城市形态演变的内在动力,分别为经济增长、功能调整、新的消费需求等,外在动力分别为快速交通、行政区划的调整等,指出城市形态演变是内外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体现出了城市形态演变的复杂性。揭示了推动城市形态演变的机制,分别为市场机制、产业进化机制、投资机制和调控机制,认为无形的机制的综合作用引起了城市形态有形的变化。城市形态演变的机制并不是一个线性的具有明显因果关系的过程,而是一个非线性的多因素多层面的交织耦合过程。同时,各机制之间存在着相互反馈,机制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作用,体现出了城市形态演变的综合性。基本总结了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形态的演变,指出外延跳跃是城市形态演变的主要形式,以产业空间为中心的新空间主导城市形态的演变,人文关怀和人地和谐将是城市形态演变的主要方向,认为这既是中国转型期的特色,也适应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发展。还从形态的协调性,形态的成长性,形态的生态性,形态的经济性等方面初步提出合理形态的评价标准,为规划编制和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最后指出了本研究的不足和今后研究的方向。

邓草心[4]2013年在《高校在学习型区域创新中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知识经济爆发出来的巨大生产力,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当前各主要发达国家都对知识创新给予了巨额投入。为了提升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口标。各具特色和各具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创新体系在区域层而上的延伸,是构筑和提高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路径。学习型区域是建设区域创新体系的有效模式。高校是学习型区域的核心要素,是知识创新的关键力量。教育、科研和社会服务—高校的叁大职能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强化、不断创新,推动着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随着区域创新体系对于国家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有关高校如何带动区域创新的研究开始成为高等教育研究者们关注的热点。本论文属于宏观层面的跨学科研究,内容涉及高等教育学、区域经济学等学科领域,在仔细研究和分析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访谈调查法、案例研究法,系统研究了以高校为核心的创新体系问题。高校是我国创新建设的主力军,但目前我国创新体系还存在很多问题,影响着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完善区域内高校及其与科研院所、政府、企业间的互动学习关系—学习型区域范式,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促进区域创新,从而更好地支撑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通过这一研究,方面可以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教育、科技政策,特别是高校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政策依据和理论指导,另一方面可以使我国高校进一步认识自身在创新、区域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持续加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知识创新能力和服务社会的能力。研究中论述的学习型区域是一种基于区域创新的发展范式,是指以高校、科研院所、政府、企业为代表的组织,为创新在区域内互动学习,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区域创新发展模式。理想的学习型区域战略上以激发创新为根本出发点;要求各参与主体打开组织边界,共享互补资源,组成网络,共同学习;发挥本土特色文化,强调合作性竞争,具备多边共赢的价值观和创新精神;从政策法律等方面,具有各项制度保障学习网络的运行和知识的持续再生产和转化。学习型区域的本质就是创新。学习型区域创新的关键在高校。高校与学习型区域创新密不可分。在某一区域实施学习型区域发展模式要求该区域具备一定的知识经济基础,区域内具有完备的创新参与主体,参与主体具备组织创新的基本能力。研究基于学习型区域标准,以我国高校为核心论述了高校与政府、企业、科研院所为代表的其他主体合作创新取得的成就:发达区域的综合经济实力显着增强,高校高素质人才培养能力明显提高、协同科研院所科研能力快速提升,利用政府稳定持续增长的财政带动了高科技产业的壮大。从而论证了我国建设学习型区域创新体系的可行性。接着基于学习型区域标准,以高校为核心论述了我国创新体系的诸多问题,高校基础研究能力不强,创新人才缺乏,研发能力有限,高校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政府的合作非常欠缺,知识的市场转化率较低,国家整体自主创新力量薄弱,区域自主创新动力不足、体系不健全、能力不高,区域缺少适合本地的创新政策和机制,建设学习型区域存在重重障碍。基于学习型区域标准,以高校为核心分析了存在上述问题和障碍的原因:当前我国的创新体系主要停留在国家宏观调控层面,对于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主要运用的是国家体制和相关政策制度,对区域创新系统开发的力度尚欠缺;政府定位不明确,过多介入高校办学和市场活动,而支持高校知识创新和企业研发的职能尚不完善,对教育和科研投入不足,保障创新的相关法律、政策、行政服务不足;高校没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欧盟在实现地区繁荣,增强创新能力方面采取了许多规划和具体措施,如构建一流的科研中心和科研服务平台;致力于科技联合以强化研究与创新的有机联系:以促进研发为中心设计了一系列创新制度体系;着力创新文化的传播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研究依据学习型区域的标准对上述进行了总结梳理和分析。基于学习型区域标准,借鉴欧盟的经验,针对我国现实创新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给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对策。提出我国高校促进学习型区域创新必须在遵从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设计的同时,以区域的资源特色、战略口标为着眼点,通过提高高校的科研和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强化区域创新网络,与政府、企业密切合作,以互动学习为纽带,以相关机制和服务为保障,整合政策、资金资源,优化配置智力资源,提高知识利用效率,把建设学习型区域,增强区域创新能力作为实现国家自主创新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路径。最后以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展开个案研究,推动示范区运用学习型区域发展模式,以学习型区域标准,发挥高校在示范区自主创新当中的作用。研究结语部分回顾了论文的主要观点和重要思想,指出了研究尚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在前述基础上,对可以继续深入的研究提出建议和展望。

刘颖[5]2008年在《天津高新区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创新型科技园区是国家科技部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整体战略出发,对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区域中枢和战略支撑点进行重新布局的重大举措,对国家高新区未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当前,天津高新区亟需通过建设创新型科技园区来实现引领滨海新区、环渤海区域乃至整个东北亚发展的历史使命。因此,天津高新区创新型科技园区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和紧迫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理论分析和国际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通过解析创新与孵化器、增长极与创新极、创新集群、区域创新系统等相关理论和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成功案例,为天津高新区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和可兹借鉴的创新经验。进而,论文给出了创新型科技园区的定义、特点、建设任务和主要内容。通过SWOT分析法,确定了天津高新区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的战略定位,即:天津高新区要成为支撑中国“第叁增长极”的国际性知识型社区和响应全球技术与市场变化的“创新极”。最后,论文提出了天津高新区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的对策建议,即:①新建区(滨海高新区)要构建全球性区域创新系统;②已建区(华苑产业区和政策辐射区)要实现以创新为导向的升级和转型;③实现路径:包含产业共性技术创新战略、全球创新治理与区域联合治理、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和文化建设四个方面;④外部支持建议:通过法律、组织、财税、金融、人才、考评等六个层面的先行先试对天津高新区创新型园区建设给予重点支持。

张公一[6]2006年在《吉林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规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在国内外区域科技创新理论的研究基础之上,分析了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特征及运行机制,从理论的角度深入的阐述了区域创新体系的研究渊源,定义及构建的基本原则。通过大量的文献和资料调研,对吉林省与国内外主要省市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建立了评价吉林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指标体系,运用了层次分析法及SFA模型理论,同时对东北叁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进行了横纵向比较分析。根据对吉林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比较研究,提出了吉林省科技创新体系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及战略模式,建立了吉林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模型,并分析了模型的运行机制。依据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的结果,设计了吉林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规划,从五个方面系统的论证了吉林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规划的具体策略和发展方向。针对吉林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现状研究,结合笔者对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内涵和构成的理解,提出了具体战略措施和对策。

陈梅[7]2006年在《关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投资软环境建设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家批准建立各种类型的开发区,是实施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部署。开发区是我国拓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基地。其主要任务是在划定的区域范围内,集中建设基础设施,完善涉外经济法制,建立精干高效的管理机构,创造吸引外商投资的良好环境,引进先进的工业项目。它同特区一样,也是我国吸收利用外资的重点领域。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开发区对于促进国家和所在地区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科技进步,扩大出口贸易,带动经济增长等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其自身的投资环境也得到了极大改善,在国内外的信誉度不断提高。但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如经济的集团化、区域化、全球化、知识经济的初见端倪、我国加入WTO和西部大开发等等,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新时期开发区的投资环境问题,尤其需要从国民经济全局高度进一步研究开发区的投资环境问题。而对于我国高新区投资环境发展中,投资软环境的建设更为欠缺,因此,对于高新区投资软环境建设的研究就更有意义。本文从分析开发区的概念、开发区的产生与发展历史入手,重点研究了开发区投资软环境建设的如下问题:高新区投资软环境的内涵、特点、构成要素以及评价指标;国外高新区投资软环境建设的成功经验;软环境建设对高新区发展的影响;我国高新区发展的再认识;我国高新区投资软环境建设的得失等问题,最后通过分析比较,结合我国高新区发展实际,提出针对我国高新区投资软环境建设的对策建议。 全文共分六个部分:一、绪论,阐明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内容梗概和研究目的。并且考察了高新区的涵义、分类以及特点等与此相关的概念;二、分析了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发展在中国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影响;叁、研究了高新区投资软环境的内涵、特点及构成要素与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国外高新区投资软环境建设的成功经验,阐明了投资软环境建设对于高新区发展的重要性;四、实证研究,对西安高新区的软环境建设作了具体分析,并给出若干建议。五、对中国高新区投资软环境建设现状进行了分析,剖析其在此方面建设的得失,最后给出对策建议;六、结论。

邹海蔚[8]2004年在《“新经济时代”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文中提出本文主要阐述了在新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如何顺应环境变化,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提高企业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 全球化、知识经济与中关村学习机制的形成[D]. 梁光严.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1

[2]. 英国“剑桥现象”及其形成机理研究[D]. 范硕. 吉林大学. 2010

[3]. 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形态演变研究[D]. 熊国平. 南京大学. 2005

[4]. 高校在学习型区域创新中的作用研究[D]. 邓草心. 武汉大学. 2013

[5]. 天津高新区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对策研究[D]. 刘颖. 天津大学. 2008

[6]. 吉林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规划研究[D]. 张公一. 吉林大学. 2006

[7]. 关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投资软环境建设的研究[D]. 陈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6

[8]. “新经济时代”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J]. 邹海蔚. 现代管理科学. 2004

标签:;  ;  ;  ;  ;  ;  ;  

全球化、知识经济与中关村学习机制的形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