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教学理念,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研究教材;直观情境;合作学习
在传统教学时期,当时应试教育的思想在教师的心中影响颇深,多数教师的教学理念都是较为单一的,即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教学的方式则是题海战术,这便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因此,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的高中语文教师,我们要转变教学理念,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思想,进而设计教学策略,保障课堂的高效性。下面,我将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对怎样转变教学理念,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研究教材,明确三维教学目标
在以往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过分依赖于教材,拿着教材对学生进行“照本宣科式”的演讲,而如今有教师却忽略了教材的存在,须知事物存在于现实世界当中是有其应用价值的。因此,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们要研究教材,以教材为依托设计教学策略,完成三维教学目标,改变一些教师用经验教学的理念,从而构建出高效的高中语文课堂。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包身工》这篇课文时,首先,利用信息技术展示相关资料,为学生介绍了“山西黑砖窑案”,对学生说道:“这些丧尽天良的人贩子和黑窑主把他们逼到了地狱,沦为了现代‘包身工’。”又对学生提问道:“包身工是怎样的人?”从而引入了课题。然后,我介绍了文章作者和当时的时代背景,引导学生快速阅读了课文,让学生通过交流快速筛选、整合文章中的重要信息。紧接着,我指名学生回答了文章中有哪些重要信息。之后,我引导学生对文中重点进行了研读,使学生领会到了文中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富于变化的艺术结构。最后,我让学生交流了自身对文章的看法和体会。这样,我通过研究教材,培养了学生快速阅读长文的能力,了解了包身工的含义及包身工制度,既不脱离于教材,又不完全依赖于教材,从而使学生充分获得了知识与技能,切实构建出了高中语文高效课堂。
二、合作学习,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以生为本”是新课改中重点倡导的教学理念,而新课改得到了广泛社会群众的一致好评,所以传统教学中“以师为本”的教学理念已经不被人们所认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们要有“全人”的概念,重视合作学习在课堂中的开展,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中充分践“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以求顺利完成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故都的秋》这篇课文时,首先,我对学生提问道:“作者对故都的秋的印象是什么?具体描绘了哪五幅秋景图?”从而激发了学生阅读文章的意识。然后,我将学生分成了学习小组,让学生对课堂初始环节的两个问题做了探讨,使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之后,我在课件上展示了文中描绘的几幅秋景图,引导学生研读了课文,使学生领会到了作者情感,掌握了写景的技巧。最后,我要求学生在课下以诗意的眼光欣赏自然,以敏感深情的心灵感受自然写一篇作文,旨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样,我通过在课堂中开展合作学习,发挥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并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万物的生命与情怀,从而构建出了高效的高中语文课堂。
三、直观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在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业繁重,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但是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不但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还可以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因此,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们可以用之为学生创设直观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参与课堂主动学习的热情,使学生以热情的学习态度高效学到语文知识,以求实现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目标。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窦娥冤》这篇课文时,首先,我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介绍了关于元杂剧的一些常识和文章的作者,为学生播放了《窦娥冤》电影中的精彩片段,激发了学生对这篇文章的阅读兴趣。然后,我引导学生通过研读文章,与学生一同分析了这一惨案,使学生认识到了元代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以及当时阶级矛盾的尖锐和窦娥的刚烈性格还有反抗精神。之后,我从文学鉴赏的角度引导学生理解了关汉卿设计的三桩誓愿应验的用意,使学生懂得了戏剧的特点是通过矛盾冲突来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主题。最后,我让学生交流了学习这篇课文后的感受。这样,我通过创设直观情境,激发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帮助学生高效学到了语文知识,从而构建出了高中语文高效课堂。
综上所述,高效课堂的构建都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因此,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们的教学理念应当与学生的身心特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而设计出有效的教学策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完成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屈婵媛.基于高效课堂理念下优化高中生语文学习方法的有效策略[J].亚太教育,2019(03):48.
[2]马瑞芬.深化改革,高效轻负——谈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智库时代,2017(12):200+203.
论文作者:李积玲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
标签:学生论文; 高效论文; 课堂论文; 教学理念论文; 高中语文论文; 教材论文; 高中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