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对现代智能化楼宇电气安装技术要点进行了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现代智能化楼宇;电气安装;技术要点
一、前言
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智能化楼宇日益普及,从而对智能化楼宇电气安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智能化楼宇电气安装是一个复杂的工程,既包括复杂的强电设备,又包含弱电设备,在安装过程中如何把握安装技术要点,对安装质量的好坏影响是至关重要。本文对智能化楼宇电气安装技术要点进行了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二、智能化楼宇电气安装技术要点分析
(一)强电工程
现在强电工程主要包括变配电、动力、照明供电系统。安装过程中主要控制以下工序:
(1)电线管道的敷设。1)电缆导管的弯曲半径大于或等于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要符合规范要求;2)绝缘导管在砌体上剔槽埋设时,应采用强度等级不小于M10的水泥砂浆抹面保护,保护层厚度大于15mm;3)当非镀锌导管采用螺纹连接时,连接处的两端焊跨接接地线;当镀锌导管采用螺纹连接时,连接处的两端用专用接地卡固定跨接接地线;4)金属电缆桥架及其支架全长应不少于2处与接地或接零干线相连接;非镀锌电缆桥架间连接板的两端跨接铜芯接地线,接地线最小允许截面积不小于4mm2;镀锌电缆桥架间连接板的两端不跨接接地线,但连接板两端不少于2个有防松螺帽或防松垫圈的连接固定螺栓;5)电缆在桥架内敷设时,其首端、末端和分支处应设标志牌;桥架内电缆的填充率不得超过60%;电缆敷设要排列整齐,分层摆放,水平敷设的电缆,首尾两端、转弯两侧及每隔5~10m处设固定点,敷设于垂直桥架内的电缆固定点间距为:全塑型电力电缆不大于1000mm,其余电力电缆不得大于1500mm,控制电缆不得大于1000mm;电缆敷设时应留有适当的余量。
(2)灯具与开关、插座及面板安装。天花布置设计应考虑各专业效果,特别是照明效果,安装前应把照明灯具、风口、消防喷淋头、烟温感统一协调布置。灯具如在风管下面安装,则结合实际需要采用角钢及吊杆固定灯具,嵌入式筒灯安装必须放线准确,确定天花板的开孔位置,保证灯具安装美观、整齐。钢结构下的灯具安装应牢靠、整齐、不留收尾。一些特殊用途的灯具如金卤工厂灯、防水防尘探照工厂灯、防水防尘吸顶灯、金卤灯、防水荧光灯应注意与线管驳接的密封处理,线路采用钢管、防水线盒敷设。同一场所疏散灯、开关、插座安装,应做到高度一致,平整。开关应切断相线,面对插座,左零线,右火线,平开关应为上合下分,切断位置一致,安装高度符合设计要求。烟温感的布置需距梁边或墙壁大于等于0.5米,至空调送风口的距离不应小于1.5米,并宜接近回风口。
(3)配电箱的安装。配电箱是接受和分配电能的表量,也是电力负荷的现场控制器。要使工程中的照明、电力、弱电等能正常工作,在电气安装过程中配电箱的安装至关重要,在安装过程中要注意:导线引出面板时,面板线孔应光滑无毛刺,金属面板应装设绝缘护套;箱体安装必须牢固,其垂直偏差不应大于3mm,暗装时,四周应无间隙,面板四周边缘应紧贴墙面,箱体与建筑物接触部分应涂防腐漆;箱体安装高度宜箱底底边距地面1.5m,户内照明箱一般不宜小于1.8m;箱内应分别设置零线和保护地线汇流排,零线和保护线应在汇排上连接,不得绞接,并应有编号;配电箱应贴上标明用电回路名称的标签。③线路检测与系统调试。电气工程的线路测试与系统调试包括线路测试;低压配电柜、屏、箱调试(含照明、动力);继电保护及系统自动装置、检验调试;二次回路的检验与投入;照明试验;电动机试运转;低压供电冷水机组调试。
(二)弱电工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智能化楼宇的弱电系统,一般包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电话系统、电视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门禁对讲机系统。
(1)安装准备工作。弱电系统在安装前应做好充分的安装准备工作,包括劳动力、安装机械、工程材料设备、安装图纸、安装场地各方面的准备。
(2)预埋孔洞和线管。部分弱电线路进行暗敷,线槽穿越楼板、剪力墙处也必须预留孔洞,其安装方式与要求与低压配电工程一致。
(3)明装管槽安装及导线敷设。各弱电系统线缆可分为干扰线缆、一般线缆和敏感线缆。各种线缆的材料选用、敷设间距、安装方法要满足工艺规定的要求。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广播电线应与系统其它弱电线路分开敷设。敷设时必须做好标识,敷设好后要按规定进行线路测试。
(4)中央主机及末端设备安装。各弱电系统的中央主机均是高度集成产品,其安装工作主要为设备的就位、与现场连通线路的校线和接线、软件的输入与调试、系统联动调试等内容。中央主机安装应在主机房的土建和装饰工程完工后安装。设备及设备各构件间应连接紧密、牢固,安装用的固定件应有防锈功能。设备在安装前应作检查。
(5)闭路电视系统调试。闭路电视系统调试包括电源检测,线路检查,接地电阻测量。电动云台、摄像机、控制器、门禁系统、监视器进行单体试验及系统调试。
(6)电讯系统。电讯系统调试包括电话交换机系统、数据科技网络系统、电讯综合布线系统和多媒体数据终端机的线路测试,设备单体调试,系统调试和各系统联合调试。
(三)电梯工程安装控制。
在结构设计时应注意井道承重圈梁的竖向间距,轿箱地坎与各层门地坎间距的偏差均不得超过电梯行业有关规定。电梯的供电电源线必须单独敷设,保护接地系统必须良好。电线管、槽及箱、盒连接处的跨接地线必须紧密牢固、无遗漏。电梯的随行电缆敷设长度必须保证轿箱在极限位置时不受力、不拖地。机房内的配电、控制屏、柜、盘的安装要布局合理。配电盘、箱及设备配线要连接牢固,接触良好,包扎紧密,绝缘可靠,标志清楚。消防电梯要保证通过政府有关部门的验收。
(四)智能化楼宇电气安装的安全防护。
(1)防雷工程安装关键工序。防雷工程一般建筑主要包括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安装过程中主要控制以下工序:①防雷接地体的焊接、防腐与隐蔽验收。按标准图集的要求,选按合适的接地极联接方式、焊接长度,做好防腐涂漆工作,工程隐蔽前,经监理验收并报防雷检测中心验收同意开展下一步工序;②防雷引下线连接,均压环的敷设等均应按建筑物防雷等级、高度等符合设计规范要求;③天面防雷装置,包括避雷针安装、避雷带安装及与引下线的连接,并同时注意材料的选用,如热镀锌圆钢、不锈钢等。
(2)接地保护措施。智能化楼宇的接地保护系统应该采用TN-S系统,该系统属于三相四线加PE线的接地系统。具体措施为:可采用独立接地,将防雷接地与直流接地和保护接地分开,主要目的是为了排除干扰源,为了安全起见,接地系统的距离一定要大于20m,而且它们的接地极与地线之间要保持绝缘,绝缘电阻应在2MΩ以上,接地电阻小于4Ω。或采取联合接地措施,将各种接地通过接地线将各种接地装置连接在一起。
结束语
楼宇智能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们需求增多的必然现象,而电气设备安装作为智能化楼宇的基础设施,在整个安装上,需要考虑到线路的距离设备、安全性、善后维修以及防雷等因素,最终就是满足人们的安全度与舒适度,适应环保节能的需求,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项稷.变电站电气安装的几点改进[J].电力建设,2012,(11).
[2]朱锦富.浅谈接零保护和接地保护[J].电焊机,2011,(9).
[3]张俏波,现代智能楼宇电气设备安装的若干问题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9):170
论文作者:阳真章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6
标签:系统论文; 楼宇论文; 电缆论文; 接地线论文; 防雷论文; 电气论文; 线路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