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庆市南岸区中医院内科 重庆 400060)(2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神经内科 重庆 400042)
【摘要】目的:观察经颅超声-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transcranial ultrasound-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TUS-NMES)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40例,在常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基础上联合应用TUS-NMES。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评级和藤岛一郎摄食-吞咽障碍评分表进行比较,从而评估两组之间临床疗效和吞咽功能的变化。结果:经过2个疗程,对照组治疗前、后吞咽功能无明显改变(P>0.05),而观察组吞咽功能明显好转(P<0.01),且治疗后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联合应用治疗吞咽功能改善明显,有效率明显提高(P<0.05)。两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经过治疗后,均未有明显不良反应出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超声-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TUS-NMES)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有效,且联合应用常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后,对吞咽功能的改善更为显著,临床有效率明显提高。
【关键词】常规康复训练;经颅超声-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6-0195-02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显著增加卒中患者的病死率,严重影响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并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1]。目前,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主要采用常规吞咽康复训练、针刺治疗、电刺激治疗等方法,虽然这些方法治疗吞咽障碍的疗效已得到肯定[2,3],但很少有研究报道经颅超声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本研究的目的就是在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通过比较常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疗法与在此基础上联合TUS-NMES的疗法,观察2者的临床疗效差异,为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一定的指导。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内科住院的脑卒中后引起吞咽障碍的患者80例,将纳入实验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为常规吞咽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为在常规吞咽康复训练基础上联合NMES。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病变部位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的吞咽功能检查均由同一名医师执行。
1.2 治疗方法
1.2.1常规吞咽训练治疗 对照组进行常规吞咽训练治疗,在专业的康复治疗师指导下完成,(1)基础训练:①咽部冷刺激与空吞咽;②屏气-发声训练;③唇、舌渐进式肌肉训练;④间接吞咽训练。(2)摄食训练:①体位,对卧床者,一般取躯干仰卧位,头部前驱,偏瘫侧肩部以枕垫起;对尚能下床者,取坐直头稍前屈位;②食物形态,根据吞咽障碍的程度及阶段,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来选择;③一口量,即最适于吞咽的每次摄食入口量,正常人约20ml,对患者进行摄食训练,一般先以少量试之(3~4ml),然后酌情增加,注意空吞咽与交互吞咽。训练每日2次,每次20min,10天一个疗程,共2个疗程。
1.2.2经颅超声-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 观察组为在常规吞咽康复训练基础上结合TUS-NMES治疗,采用北京儒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UE860A治疗仪。超声治疗头放置于患者双侧颞窗或病侧颞部病灶体表投影处,探头表面涂抹足量耦合剂,并用弹性头带压实,使之与皮肤贴紧。通道1两个电极水平放置于两侧人迎穴(平喉结,胸锁乳突肌的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通道2两个电极垂直放置于前正中线上的廉泉穴(舌骨体上缘凹陷处)和天突穴(胸骨上窝中央),电刺激强度在20~30之间。用酒精在患者颈部备皮,贴好电极,刺激同时嘱患者配合做吞咽动作。实验电流强度采用治疗强度,即当患者感觉到咽部有被抓握、挤压、拖拽及电极快要从皮肤脱落的感觉时,说明肌肉收缩强度已达预期标准。吞咽方式同无干预状态下。治疗每日2次,每次20min,10天一个疗程,共2个疗程。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x-±s),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2个疗程,对照组治疗前、后吞咽功能无明显改变(P>0.05),而观察组明显好转(P<0.01),且治疗后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说明吞咽功能明显改善,有效率明显提高(P<0.05),见表2。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两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经过治疗后,均未有明显不良反应出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调查发现,脑卒中患者中大于50%存在吞咽障碍的问题,而误吸导致的肺炎者高达10%~15%,可见,提高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NMES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近年来逐渐应用于吞咽障碍的治疗中。该疗法主要通过低频脉冲电流刺激吞咽系统Ⅰ型肌纤维和Ⅱ型肌纤维,使肌肉群产生收缩以提高吞咽功能,从而增强肌力及强化肌肉正常收缩时序,改善患者吞咽活动中的运动控制能力,以重建大脑皮质对吞咽反射的控制功能,提高咽部肌肉的灵活性和协调性,防止咽部肌肉萎缩,明显改善和恢复吞咽功能,加速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4]。本次试验中观察组将NMES电极置于人迎、廉泉、天突穴进行刺激,主要是根据传统医学中的近部取穴和辨证取穴。人迎穴属足阳明胃经,有通脉、降逆、理气之功;廉泉穴为任脉与阴维脉之交会穴,可消痰火、疏舌络。该二穴为治疗吞咽困难之主穴,结合天突穴有宽胸理气、降痰宣肺之功。在常规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联合NMES,治疗后的吞咽功能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联合治疗对吞咽功能明显改善,这与Xu、Cotten C M[5]的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临床上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法有多种,应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提高吞咽障碍的治疗疗效,利用现有的医疗资源,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便更好的服务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
【参考文献】
[1]卒中患者吞咽障碍和营养管理中国专家组,卒中患者吞咽障碍和营养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2013版)[J].中国卒中杂志,2013, 2004, 8(12),973-983.
[2]王相明,李光宗,詹成,等.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与康复杂志,2010,32(1):26-29.
[3]陆敏,孟玲,彭军.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与电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25(2):135-138.
[4]顾巧华,邹庆霞,杨泳.吞咽治疗仪用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效果观察[J]. 护理与康复,2010,9(4):312-313.
[5] Cotten C M, Murtha A P, Goldberg R N, et al. Feasibility of autologous cord blood cells for infants with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J]. The Journal of pediatrics, 2014, 164(5): 973-979. e1.
论文作者:范静1,易旭2,曾莎莎1(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9月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6
标签:患者论文; 障碍论文; 脑卒中论文; 功能论文; 肌肉论文; 常规论文; 疗效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9月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