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会不会毁灭地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会不会论文,地球论文,人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对环境的看法上,经济学家与从生态角度看问题的环境保护论者往往各持己见。经济学家认为环境将会变得更加美好,而环境保护论者却担心世界环境将会每况愈下。这些环境保护论者以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保罗·埃里克和世界观察协会的莱斯特·布朗等权威人士为代表。他们提出了令人忧心忡忡的四大环境问题,自然资源将被消耗殆尽;人口的高速增长将会造成食物的日趋短缺;物种开始大量灭绝;森林正在消失,鱼类资源正在急剧减少;空气和水受到前所未有的严重污染。他们指出,人类活动正在破坏其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人类也许将在此过程中最终毁灭自己。
然而,事实并不支持这些论点。自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报告《增长的限度》以来,各种数据都表明,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不是减少了,而是变得更加充裕;按人均计算的粮食产量也高于以往任何一个历史时期,同时饥饿者的数量在呈下降趋势;物种的确面临消亡的危险,但在未来50年内,只有大约0.7%的物种会绝灭,而非以前预测的25%-50%那样耸人听闻;各种环境污染所带来的后果也被夸大了,而且往往是工业化初期阶段出现的短期现象,具有暂时性和过渡性。最佳的治理办法是促进经济的增长,而非采取鼠目寸光的抑制法。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温室气体排放现象将会长期存在,但它对人类的未来不会造成很大的威胁,关键是人们应该如何对此作出适当的反映。
威胁没那么严重
让我们就这四大环境问题逐一进行探讨。
首先是自然资源匮乏和能源短缺。早期开展的环境保护运动担心,现代工业赖以生存的矿物资源有朝一日将会消耗殆尽。显然,这些矿物资源指的是某些矿物燃料和金属矿。毕竟,它们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是有限的,但其数量远比环境保护论者所说的“有限”要多得多。
利用自然资源所受到的限制其实不在于资源的短缺,而是探明其储量的过程耗资昂贵。目前,所有的矿物燃料及大多数极富商业价值的矿物总储量都高于《增长的限度》发表时的已知储量。以石油为例,按当前的消耗速度计算,现存的、以合理的价格开采的石油足以让世界经济持续运转约150年。此外,在过去30年里,每过10年太阳能的价格就下降一半。时至今日,太阳能的价格仍在继续下跌。如此看来,“能源短缺”无论对经济还是对环境似乎还不会造成严重的威胁。
非燃料资源的开发也是同样的道理。水泥、铝、铜、黄金、铁、氮和锌的消耗量占全球原材料消耗的78%以上,尽管这些资源的消耗在过去50年内增长了2-10倍,但探明储量的资源可维持的时间实际上是增加了。可利用的资源的增加还可以从价格的降低上体现出来。例如,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公布,自1845年以来工业原料价格指数下降了大约80%,就是最好的证明。
其次,环境保护论者认为粮食的生产满足不了人口快速增长的需求,断定人类总有一天会因缺粮而难以生存。现在看来,这种观点错了。早在170年前,马尔萨斯曾预言,人口和粮食将分别按几何级数和算术级数增长,如不有效控制人口增长,即使不断开垦新的土地,生产的粮食也无法满足人口增长的需要。由此,他断言人类无法解决吃饭问题。环境保护论者埃里克先生的观点,其实就是马尔萨斯断言的翻版。1968年埃里克在畅销书《人口爆炸》中预言:“养活人类所做的努力已经结束。在20世纪70年代,世界将发生一场大悲剧——几亿人将成为饿死鬼。”
但悲剧并未发生。据联合国报告,自1961年以来,发展中国家人均农业生产已增加52%。穷国每日的食物摄取量已从1961年的1932千卡(仅够维持生存)增加到1998年的2650千卡。到2030年,则有望提高到3020千卡。因此,发展中国家食不果腹的人口比例已从1949年的45%下降到今日的18%。预计到2010年可降到12%。到2030年则将降为6%。换言之,食物不仅不缺乏,反而更加丰盛。在对粮食的价格进行考察后,这一点也可一目了然。自1800年以来,食品价格降低幅度超过了90%。按照世界银行的看法,粮食价格已低于以往任何时候。
至于“人口爆炸”也被证明是唬人之说。事实证明,随着生活的日益富足和健康水平的提高,人们会主动地控制生育,具体表现为家庭规模的缩小。20世纪60年代确实是人口增长的高峰期,每年的人口增长比例超过2%。但随后,人口出生率开始逐渐下降。目前的增长率为1.26%,预计到2050年会降至0.46%。据联合国估计,到2100年,人口的增长将趋于缓慢,到那时候,世界人口将会稳定110亿以下。
那么,物种开始大量灭绝了吗?也没有。生物多样性受到的威胁确实存在,但物种会大量灭绝的预言未免言过其实。大多数早期的估算方法均以一种简单的孤鸟模式作为依据,该模式以栖息地的存亡为生物多样性的决定因素。一种粗略的估计认为90%的森林消失就意味着50%的物种将灭绝。由于滥砍滥伐,雨林的面积正以惊人的速度缩小,于是有人估计特种生物每年减少2万-10万种。
然而,现存的数据令这些预测难以自圆其说。在美国东部,过去两个多世纪以来,森林成片减少到仅剩下原先规模的1-2%,而森林中的鸟类只有一种灭绝。过去400多年里,波多黎各的原始森林面积减少了99%,而森林中的鸟类仅有7种消亡。19世纪巴西的大西洋沿岸雨林差不多消失了88%,如按照孤鸟模式计算,森林中的物种应该有一半灭绝。然而,世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和巴西动物协会联合对所有291种已知的大西洋森林动物进行考察后宣布,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没有一种动物灭绝。这说明物种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料。此外,热带雨林每年消失的速度也不是环境保护论者宣称的2-4%,联合国最近公布的这一数字就在0.5%以下。
同样,污染带来的后果也并不如环境保护论者所估计的那样严重。许多分析指出,当社会日趋富裕和进步并有足够的能力来关注环境问题时,空气污染的程度就会降低。以英国的伦敦为例,这个城市污染最严重的时期大约在1890年前后。时至今日,伦敦的空气比1585年以来的任何时候都清新。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所有发达国家城市的状况也与伦敦相似。
至于目前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空气污染日益严重,究其原因,是这些国家正在重复发达国家经历过的工业化进程,但这个阶段的时间不会很长,当他们渐渐富裕起来的时候,同样会有能力来治理污染。
为何要杞人忧天?
以上有关环境的真相使环境保护论者对世界未来的担忧显得有些杞人忧天。但是,为什么在很多国家,甚至是在富裕国家,人们对环境普遍产生一种悲观的情绪,认为世界环境的状况越来越糟呢?
原因之一在于科研经费使用的不平衡。科研基金主要用于涉及环境问题较多的领域,这也许是明智之举,但同时也会使人们产生误解,以为这些领域存在的问题比实际存在的严重得多。
其次,一些环境保护组织和团体为了引起大众传媒的关注及吸引投资方,有时难免要对事实做一些夸大。1997年,世界自然基金会就发布了一则新闻通讯,标题为“世界森林2/3已经永远消失”,但实际上永远消失的森林只接近20%。
对待传媒的态度也是引起思想混乱的又一个原因。人们对坏消息感到好奇和感兴趣的程度要超过好消息。于是,报纸和广播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和需要,夸大负面影响,这种做法实际上误导了公众。一些报刊对1997-1998年美国发生厄尔尼诺现象的报道就是典型的例子。报道称,这种现象会破坏旅游、引起过敏反应、导致雪坡融化。最近,发表在美国气象学会报上的一篇文章的观点就比较客观。该文对1997-1998美国发生厄尔尼诺现象的利弊进行分析后指出,它造成的损失约为40亿美元,然而,为美国带来的利益竟高达190亿美元。这些好处是由于冬天较高的气温拯救了约850条性命,降低了冬季供热成本,避免了因冰雪融化而引发的春季洪灾;而且,1998年的美国就没有遭遇严重的大西洋飓风,有证据证明这与厄尔尼诺现象有关。但媒体并没有像报道损失那样广泛报道这些好处和利益。
此外,对环境的悲观情绪也源自一些目光短浅的个人感觉。人们对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垃圾量剧增感到不安,害怕这个世界将找不到堆放垃圾的地方。然而,即使美国的垃圾一如既往地猛增,即使美国人口到2100年再翻一番,美国在整个21世纪产生的垃圾总量也只需一块边长为28公里的面积就够堆放,而这个面积仅占美国领土的十二万分之一。
对许多纯粹是凭空意想的环境问题的担心,可能会分散人们对待实际问题的精力。某些环境政策,比如减少汽油中的铅和燃油中的二氧化硫排放都是切实可行而划算的,但多数改善环境的措施都花费昂贵且收效甚微。温室气体排放引起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为此要付出5万亿美元的代价。所以阻止全球气候变暖不失为一个很不错的主意,但问题是,治理的代价实际上将会更加高昂。
如果人类要为将来做出尽可能好的决定,用事实来取代环境保护论者的担忧刻不容缓,合理地对环境进行管理和投资就是最好的办法,但是应该把这种管理和投资的成本与效益与人类在其他重要领域的投资进行比较。对环境的认识过于乐观会付出高昂代价,但太悲观可能会付出更高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