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实践探索论文_卢荣司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实践探索论文_卢荣司

摘要: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其学习生活、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高中思想政治包含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律等一系列知识,是学生进行核心素质教育的主要载体。通过对高中思想政治的学习,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能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实内涵和意义,从而塑造良好的核心素质。我国现阶段在高中大力推进核心素养的教育,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探究过程中,教育工作者总结了经验,反思了教训。本文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入手分析,阐述现阶段探索过程的成果和问题,并对其不足之处进行思考。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学;核心素养培育;课堂教学实践

一、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2017年教育部颁布的最新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目的。《标准》规定,高中思想政治这一课程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的综合性、活动性的学科课程。相对于高中其他学科课程的在对核心素养培养上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和潜移默化的塑造学生良好核心素养的培育方式,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则是作为核心素养培育的主要载体,将形成学生良好核心素养作为课程重要目标和任务,这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本身的性质有关。思想政治课本身就是一门基于立德树人去塑造学生良好“三观”的课程,而核心素养教育重点在于塑造学生良好品格和能力,两者在教学任务上不谋而合,因此将思想政治课程作为立德树人视野下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是一项非常正确的选择。

二、现阶段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对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实践探索存在的难题

(一)高中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程存在局部性、少数性

近年由于高中分科制度改革,传统形式上的文科、理科已经逐渐远离大家的视线,但对于大多数高中学生而言,仍然存在“偏文科、偏理科”的概念,即学生仍然会有一个倾向性。据悉,自取消文理分科制度以来,学生对于思想政治这一课程的选择率呈逐渐减少的趋势,一方面由于学生对于思想政治这一课程存在偏见性,另一方面则是思想政治课程的枯燥使得这门课程对于“偏理科”的学生而言实在缺乏吸引力。

传统的分科制度下,高中学生基本上存在一个学期或者一年以上的基础时段,这一时段学生要求对除了对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必学课外,对物理、生物、化学、思想政治、历史、地理需同时进行学习。以人教版的思想政治为例,2017年之前入学的高中学生需对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必修二《政治生活》、必修三《文化生活》进行学习,并且在考核上与语文、数学、英语并不存在区别,都是闭卷必考科目。2017年以后,由于新入学的高中学生采取“4+2”模式,即偏理科的学生必学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以及物理;偏文科学生必学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以及历史;除此之外在化学、生物和政治、地理四科中再选两门。这种制度下,由于思想政治课程本身的吸引力并不及其他学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数目较少,高中阶段无法全面的对学生进行以思想政治课程为主要载体的核心素养培育。

(二)立德树人视野下的核心素养培育对教师要求过高

习近平同志强调高中教育要以立德树人、立德育人为主要任务,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注重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性。然而由于教育改革推进时间较短,应试教育的惯性仍然深存于学生和教师脑中,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中,更多的是以“成绩本位”作为目标。对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老师而言,思想政治课程被作为一个以背诵为主的课程,在授课过程中教师更加注重的是学生对于课程的内容是否能够熟记,而非学生对于课本中潜在的价值观、国家观的理解和认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传统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厌倦心理强烈

思想政治课程本身具有的局限性是内容枯燥、乏味,课本知识点繁多,涉及方面广,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厌倦的心理。而老师的教学大多以“老师授课,学生听课”为主,在单一的授课方式过程中,学生能从课堂老师学习到内容都源于书本,是最浅显的知识,因此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的心态更加淡薄。

三、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塑造学生良好核心素养有效性的策略

(一)转变以思想政治课程为唯一核心素养培育载体的思维,加大其他学科的核心素养教育

由于分科制度改革,传统的文科必须学习政治的要求已经一去不复返,政治成为高中学生并不一定会接触的科目,因此部分学校将核心素养的培育全都放在思想政治课堂上显然是不合理的。且不论思想政治课程现阶段高中学生的选课过程中本身就处于劣势地位,如果其他学科如果无法同样均衡地进行核心素养培育,那么一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出现纰漏,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无法保障。因此,针对高中学生并不一定会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局限性而言,学校要采取积极的补救措施。

首先要转变传统的以思想政治作为核心素养培育的唯一方式理念,合理均衡的分配核心素养培育任务到其他科目中,形成高中全方位核心素养培育教学。例如在语文教学中,优秀的先辈作下的文章、诗词内,包含着勇敢、坚毅等优秀品质,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运用,激励学生成为一个勇敢坚韧的人。另外,对于思想政治课程在高中并非必学科目这一局限性而言,可以以开展“核心素养基础下的思想政治专题课”方式对全校学生全面的进行理念灌溉,形成系统性的核心素养培育。

(二)增强思想政治授课教师素质,加强教师对国家形势与政策的认识

针对思想政治授课教师专业能力缺乏的问题,学校以进行讲课比赛的形式进行评比,对于优秀的教师给予一定的鼓励,以此激励教师和学生一起进步,使其在共同学习中提高自身品格和关键能力,形成优良的核心素养。授课教师都是经过层层选拔考试而进入国家教育体制的优秀教育人员,教师并非是由于知识面不足而不能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培育,而是由于对社会和国家的政策和瞬息万变的国际局势不甚了解的缘故。因此教师要关注国家政策,了解党和国家对于青年教师的要求,深刻了解教育部规定的对于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标准。另外,由于多媒体教学的普遍适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身作则,带领学生了解社会时事、顺应社会变革、紧跟社会潮流,成为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下的优秀新青年。

(三)微课堂教学方式与小组合作教学方式共存的多形式教学

思想政治课程内容繁多,在学习过程中以单一的授课方式教学容易激发学生厌倦心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要找准课程内容中的关键点,结合多种授课方式,以更加直观和高效的方式进行授课,将蕴含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的优秀品格和关键思想传授给学生,辅以详细的讲解让学生认识到正确的国家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其优秀的品格和能力。

譬如结合多媒体进行微课堂教学,在正式讲解之前利用互联网进行微课堂视频放映,让学生能够了解本节课程内容的关键知识点,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起到一个预习的作用。另外在课堂教学过后,以小组合作交流模式观看微课堂视频,对课程内容形成强化记忆的作用,而在小组交流过程中,学生能够从组员的交流中吸取与自己观点不一样的优秀思想,学习组员优秀品格和能力,正所谓“近朱者赤”的学习到不同的良好核心素养。

四、结语

核心素养是学生进入学校伊始就接受的教育,无论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还是以专项授课的方式进行教育,目的都是为学生塑造良好的品德和能力。家庭、社会、国家对于学生品格和能力上的要求,在学校的思想政治课中会受到系统而又正确的教育,对于学生成才成人有重要的指引作用。

参考文献:

[1]翟少艳.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9.

[2]李晓东.基于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转变[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9,20(03):45-50.

[3]常志红.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深度教学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9.

[4]丰子珍.高中政治课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中的问题及对策[D].广州大学,2018.

论文作者:卢荣司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8月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4

标签:;  ;  ;  ;  ;  ;  ;  ;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实践探索论文_卢荣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