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市场价值论与资源的合理配置_供求关系论文

马克思市场价值理论与资源合理配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理论论文,价值论文,资源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的提出

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实质上是运用价值规律,进一步就是利用价格与供求关系的相互作用,使社会生产与社会需要达到相对平衡,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浪费。但在传统的马克思理论研究中,一方面认为,价值决定与供求无关,或者说是以供求平衡为前提;另一方面,又认为市场价格是在供求作用下偶然任意行事的现象形态,很难为人掌握,经济学是要研究支配现象背后的规律性东西,这样,供求关系的研究就两头落空了:它既不应该进入价值问题的研究领域,又无法展开于价格问题的研究领域。这就不难理解,传统的经济学教科书中供求关系是没有地位的,至多是一笔带过。

这种自绝于供求关系的理论传统,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失去它应有的光辉。也正因此,在我国近年来掀起一股“改造”、“替代”、“终结”马克思价值论的““新思潮”。而当代西方经济学主流派早就由此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贬低为“简单的”劳动价值论,说它是社会主义国家资源配置低效率的理论根源。然而,实际情况远非如此。马克思主义有自己的供求价值理论,这就是:以劳动为基础的市场价值理论。

二、供求作用下市场价值规定的创新意义

如果我们更多地、更深入地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我们就会知道,当马克思的研究方法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由单个商品细胞上升到商品世界的有机整体之时,商品的生产规模与它所满足的社会需要规模之间(表现在市场上就是供给与需求之间)是否平衡、协调的问题,就不可避免地提了出来。而同种商品总量的生产者是众多的,其生产条件又各不相同,因而单位商品的劳动耗费量就不同。从需求方面看,他们又只会以其拥有的支付能力,也就是花费在用于生产满足交换对手需要的产品上所必要的劳动时间,来支付或购买自己需要的产品所费的劳动时间。〔1〕同样,由于他们的生产条件不同,支付能力也不同。 于是,问题就是:当供求平衡时,价值如何由他们依据何种劳动量来决定,当供求不平衡时,价值又如何由他们依据何种劳动量来决定,其间还必须贯彻逻辑一贯性原则。马克思经过周密的实际考察和理论思维,认定需要从理论上提出为古典经济学所没有而为马克思所独创的新的价值概念和理论,这就是市场价值(也称社会价值、现实价值、实际价值)。所谓市场价值就是商品“进入市场时的价值”。〔2 〕它的确是随着市场供求状况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决定方法。当供求平衡时,市场价值由同种商品的不同生产者在平均生产条件下生产单位商品所费的社会劳动量所决定,或由生产此种商品的显著的大量份额的生产者所费的劳动时间决定。这是必然的。因为商品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商品供给者中尽管也有人希望高于这个劳动量出卖自己的商品,但在供求平衡条件下,是不会有这样愿意支付过多劳动量的买者,换句话说,他没有销售市场。同样,买方也会有人希望以少于这个劳动量来购进此种商品,但是在供求平衡条件下,又不会有愿意以这种过少的劳动量出售自己商品的卖者。换句话说,他找不到购货市场。商品供求平衡是一种理想的情况,但非常见的情况,常见的倒是供求不平衡,属于非理想的情况。当供给超过需求时,供给者之间就展开了低价出售的竞争,生产条件最优良的生产者就会把过去由平均条件下决定的市场价值,压低到与自己的个别劳动量(个别价值)相一致的较低的水平上,以求扩大市场占有额,其他人也不得不跟着这样做。由此就决定全部同种商品的市场价值下降到新的水平。这种下降了的市场价值,和过去相比,表现为价值“贬值”或价值“跌落”。相反,当需求超过供给,需求群体之间展开竞争,其中生产条件好,劳动生产力水平较高,实现社会价值较多,因而有更多支付能力的买者,就愿意按照高于过去的平均劳动时间,按照对方最劣等生产条件下的生产者所花费的更多劳动时间来支付,以便在短缺的供给中攫取相对更多的商品份额,其他购买者也被迫这样做,由此就把整个同种商品的市场价值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商品供给与需求的不平衡和市场价值的上下波动,都具有对立的、反向的、连续交替进行的特征。一个时期的供大于求,市场价值下落,跟着就会发生资本转出,生产下降,又出现供不应求;市场价值上升,跟着又发生资本转入,生产上升,跟着又出现供过于求。这种商品量和市场价值量的上下波动,从长期看,会相互抵销,其结局造成两个平均数。其中市场价值的平均数,即我们经常所说,由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而商品量的平均数,就是与社会需求保持大体上平衡和协调的商品量。这样,资源也就得到相对合理、相对有效的配置。〔3〕

人们很可能发问,象这样地描述市场价值,是否混同了价值与价格,用市场价值来替代价格。并非如此。在生产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市场价值有可变性、波动性,正是马克思所承认的。下面引证几段原著。

“由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价值,只是商品的平均价值。只要平均数是作为一个时期的平均数计算出来,例如,按二十五年的咖啡价格平均计算,一磅咖啡值一先令,那么平均数就表现为外在的抽象……商品的市场价值总是不同于商品的这个平均价值,总是高于或低于它。市场价值平均化为实际价值,是由于它经常波动,决不是由于和实际价值这个第三物相等。”〔4 〕“正如商品按其价值出售的条件是商品只包含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一样,对于资本的某一整个生产领域来说,这个条件就是,这个特殊领域所花费的只是社会总劳动时间中的必要部分,只是为满足社会需要(需求)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如果这个领域花费多了,即使每一单位商品所包含的只是必要劳动时间,这些单位商品总量所包含的却多于社会必要劳动,正如单位商品虽然具有使用价值,这些单位商品的总量在既定前提下却会丧失它的一部分使用价值……由于这种比例失调而引起的市场价值的提高或降低,造成资本从一个领域抽出并转入另一个生产领域”,这是李嘉图在“价格”形式上所“承认”的。〔5〕而他也认定“这种趋势促使社会劳动时间总量按社会需要在不同生产领域之间进行分配。”〔6 〕“如果这个量(指供给量——引者)过小,市场价值就总是由最坏条件下生产的商品来调节,如果这个量过大,市场价值总是由最好条件下生产的商品来调节,因而市场价值是由两极端中的一端来规定的,尽管单纯就不同条件下生产的各个量的比例来看,必然得出另外的结果。如果需求与生产量之间的差额更大,市场价格就会偏离市场价值更远,或更高于市场价值或更低于市场价值。”〔7〕

事实正是,在我们习惯于用价格分析的地方,马克思却用了市场价值来分析。它包括了市场价值波动的原因,波动规律及波动的后果。由上述引文及其他文献,我们可以看出,完整的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是包含着三个层次的价值体系。第一层次(核心)是平均价值(实际价值)。它是相当长的时期内价格运动的吸引中心。如前引马克思举例,二十五年的咖啡平均价格,就是它的平均价值。第二层次(中层)是市场价值。依商品不同而有不同的短期内含,但对同一个商品而言,短期又是相对的。第三层次(外层)是日常的处于不断波动当中的实际市场价格,〔8〕而我们所实际感受的就是这个。 三层次体系中市场价值处于更关键性地位。日常实际市场价格的平均数得出市场价值,市场价值的平均数得出平均价值。市场价值本身在围绕平均价值运转当中,同时也吸引日常实际市场价格围绕自己转。可以说,没有市场价值,整个价值体系就瓦解了。如果拿天体运动来作比喻,地球围绕太阳转,被太阳所吸引,月球围绕地球转,被地球所吸引。没有地球,月球就不能存在,太阳的作用也无从实现。所以我们这里的市场价值,就相当于地球这颗行星在价值天体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实现经济机制的自行运转和资源合理配置上,市场价值是不可缺少和无法替代的。

三、市场价值的特性与功能的简单分析

分析一下市场价值的某些特性与功能,可以有如下几点认识。

(1)市场价值可以是一个与平均价值的差离从大到小、 最终以平均价值为极限的数列,不止于我们通常想象的一个数值。市场价值与平均价值的差离大小同它本身所涵盖的时间跨度有关。跨度越小,它与平均价值的差离越大,跨度越大,它与平均价值的差离越小,直到完全一致。因此,可以说,市场价值的极限值就是平均价值。比如,以日为单位计算,这一日与那一日的平均价格(即市场价值),会相差很大,我们不知道,究竟那一个市场价值是代表平均价值,它们都与平均价值相差得远,但以月、以季、以年为单位计算,这一月、一季、一年与那一月、一季、一年的平均价格,就相差得越来越小,它们都开始逐步走近于平均价值;若以五年、十年、二十五年为单位来计算,其平均价格与平均价值的差离已到可以忽略的程度,直到完全一致。它们都是平均价值的体现者,因为市场价值数量规定的这种特性,所以,我们读到马克思讲的市场价值时,就应该联想到它的量的多种可能,不可作某种固定化的理解。而当我们今天讲市场价值时,就应该给出时间跨度的明确规定(至少区分长期、短期,还应区分于瞬时价格)。避免概念模糊,无从判断,无法应用和实施。

(2)市场价值与价格是等价的。 如果这种价格不被指明为日常的逐次交易的瞬时的价格,那它就是市场价值。“市场价值用货币表现出来就是市场价格,正如价值用货币表现出来就是价格一样”,在这里,市场价值与价格都区别于个别价值,都“代表这个领域的商品的一般价值”,因而在这个意义上两者“有一个共同的质的规定。”〔9 〕争论供求究竞是作用于市场价值,还是作用于价格是无意义的。然而,市场价值与价格又各有其特殊有用性。当理论概括需要表现它们与劳动耗费量的关系,使人们想起它的劳动源泉之时,就使用市场价值,而当需要用理论表现它们与即将被吸引出来的货币的关系,使人们想起其货币表现形式之时,就使用价格或市场价格。由于两者有同一质的规定,所以,我们就不难理解,马克思在一些场合,论述商品在一定时期内的供求与价值的关系,不说市场价值有了变动,而说价格有了变动,说此时价格是低于或高于价值或市场价值。在这场合,所说的价格就是指已经变动了的新的市场价值的货币表现,而所说价值或市场价值乃是指原来的或指供求平衡时的旧的市场价值。自然,我们也不能排除,由于巨大的惯性作用,马克思不时离开了自己的三层分析法,而回到古典经济学的两层分析法。不过,为了简化运动复杂过程,省去了是中间层次,迳由最外层与最内层的相互关系来表象运动整体,也不是不可以理解的。

(3)市场价值理论上难点疑点是可以化解的。 不要耽心因说市场价值与供求关系有关,就被扣上庸俗经济学供求价值论的帽子。后者乃是完全撇开劳动耗费而直接从供求关系中寻求价值来源,而我们这里的市场价值是与不同生产条件下商品所费的劳动量有关。供求则是当作外部必要条件,使商品生产者及其商品生产所费劳动时间,有所变动而已。不要自我困扰在所谓混淆了价值创造与价值实现的樊笼之中。在市场价值上,由于它来源于个别价值,所以它既是价值实现,又是价值形成。说实现,是指当个别价值在竞争中变成市场价值当中,出现了量的差异,由此就有“实现”剩余价值的多少的问题。〔10〕说形成,是指它来源于个别价值。个别价值平均化为市场价值。

(4)市场价值的最大最优的功能是它当作一个有效工具, 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在商品经济中,人们并不能直接了解社会需要在哪里,需要多少。人们只有通过市场价值波动的“晴雨表”(古典经济学称之为“看不见的手”),通过它的波动的方向和强度,来认识社会需要的大体方向和大体规模。人们在追求自己的价值最大化利益的过程中,同时也就有意无意地实现了社会生产与社会需要的大体平衡。马克思说:“要使一个商品按照它的市场价值来出售,耗费在这种商品总量上的社会劳动的总量,就必须同这种商品的社会需要的量相适应,即同有支付能力的社会需要相适应。竞争,同供求关系的变动相适应的市场价格的波动,总是力图把耗费在每种商品的劳动总量化为这个标准。”〔11〕应当指出:人们往往也由这段论述中轻便地回到价值与市场价格的两层次论,而不承认市场价值作为中间环节的独立作用。其实,只有承认价值体系的三层次论,才能使这段论述得到准确理解和全面发挥。因为在这里,马克思并没有说出被考察的时间跨度。这意味着时间跨度可长可短。如果是这样,那么,当我们从最短的时间跨度例如每日每时来看时,马克思所说的价格围绕市场价值波动,必然是日常的实际市场价格在围绕着它的中心即不断变动着的市场价值波动,不能有其它解释。反之,如果从最长的时间跨度例如十年二十几年来看,马克思所说的价格围绕市场价值波动,那就是指,前述日常实际市场价格的平均数即市场价值在围绕市场值的极限值(即平均价值)波动。也不能作别的解释。这样,从时限最短到最长连续考察,价值运动就不能不表现为三个层次的关系,而资源也就在不同层次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合理配置。

(5)市场价值还可以把我们带到非劳动产品的交换领域。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一种本身并无价值,但却代表着价值(例如“资本价值”)的所有权凭证的交换普遍发生(比如股票、债券),这种交换是根据所有权证书能够带来的年收入的大小,比照利息率而定。马克思称之为收入的资本化,或者未来若干年收入的一次性购买价格。这种价格,马克思也称之为市场价值。马克思说,证券的“市场价值始终只是资本化的收益”,并认定,这种“市场价值部分地有投机性质……因为它不是由现实的收入决定,而是由预期得到的预先计算的收入决定的”。〔12〕非劳动产品市场价值观概念的提出,为我们进入更广泛的商品世界,深入研究这里的价值运动规律,发展健康的证券交换市场,避免泡沫经济,是有益的。

四、市场价值与均衡价格

均衡价格是西方新古典经济学用来表现商品供给者与商品需求者都愿意接受的与一定商品数量相对应的价格,是所谓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的交汇点,是所谓持久稳定的、表现资源最优配置的价格形式。这一思路有一定价值。但是,由于它建立在边际效用价值论和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上,以及撇开社会供求与竞争关系而孤立地研究个别厂商的行为,所以它并非真正的科学的理论。我们不应盲目抬高这种理论的意义和地位。但从供给与需求相统一的意义上讲,马克思早有自己的均衡价值论。马克思的均衡价值(价格)论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并假定生产条件不变,而供求关系、竞争对价值决定有无法摆脱的决定性的影响等等理论和假设的基础之上,并且是从全社会分工的角度来进行观察的,这个社会是由生产条件不同和支付能力不同的社会成员所组成。因此,得出的结论是较能符合实际的、科学的。马克思的均衡价格(价值)就是一个部门生产出能满足社会有支付能力的需要的商品量所必要的劳动时间总量所决定的价值或市场价值(单位商品的价值或市场价值可以由此推导出来)。简言之,即生产满足社会需要的产品量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市场价值。它就是我们经常所谓第二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然而,第二含义的说法并不准确,应该代之以生产商品总量的价值决定,以区别于生产单个商品的价值决定。这是一个点。在这个点上,社会生产与社会需要、商品供给与商品需求达到暂时的统一、平衡与协调。因此,也就在相对意义上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减少了社会资源的浪费。从根本上看,这个点代表了生产者和供给者的行为,不代表需求者行为,但结合了、考虑了需求者的要求,需求是一个前提条件。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均衡价值,可以用两条几何曲线的交汇点来表示。按照马克思的理论,供给按照与市场价值相同的方向变动,“需求按照和价格相反的方向变动,”〔13〕这里已经隐含了两条方向相反可能相交的变动中的曲线。然而具体描绘则还必须联系供求状况的一般变动规则和生产者的不同生产条件和需求者的不同支付能力。

供给曲线。生产者群体是否愿意增加产量,全看它们的经济利益得到尊重和享有的程度,进一步说,就看它们从市场上得到的价值(市场价值)是否与其平均价值相一致。如果背离,又看背离的方向和大小程度。当市场价值低于平均价值,实际即是一个部门按社会分工的比例应该花费的总劳动时间被分摊于商品总量所得之商,低于一个部门实际耗费的总劳动时间被分摊于商品总量上所得之商,多数生产者就不大愿意增加总劳动投入以增加总产量,此时只有最优等生产条件下的生产者愿意投入劳动,生产产品,因此供给规模就狭小。而随着市场价值的上升,生产者们就逐渐增加其劳动投入和产品量,当市场价值上升到与平均价值相等,多数生产者就会提供其全部劳动量,生产出社会需要的普通、正常的产量,而当市场价值高于平均价值时,许多生产者都能得到超额利润,此时最劣等生产条件的生产者都愿意投入劳动和增加产量,于是总劳动投入和总产品就会出现超常规增长。但此种情况不会持久,由于供给过多,竞争会压迫市场价值下落,总产量就会回落,直到回落到原来上升的出发点。然而这第二个下落过程不是我们所要研究的。我们只要指出,在第一个上升过程中,随着市场价值的上升,有着一条产量也逐步上升的,即从几何座标图上看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延伸的供给曲线(SS)。

需求曲线。需求者对商品的需求量,不是根据生理或心理的需求,而是根据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支付能力的大小本质上是由需求方生产供给方所需要的商品所费的劳动量而定。〔14〕马克思说过:“不仅供给,连需求也是由生产费用决定”,〔15〕就是这个意思。但是一个部门用于支付的劳动总量又是在不同的生产条件下支出的。生产力高的劳动会当作自乘的劳动,从而有多的价值和更高的支付能力。生产力低的劳动则相反。当所需求的商品的市场价值被提到很高的程度、社会总劳动量因之流入过多时,需求方自己生产用于满足交换对方(供给方)需要的商品的社会总劳动量必然减少,并且又因为此时只有生产力高的劳动才能实际用于支付,所以,总需求的规模也就狭小。当市场价值下落,落到生产力中等的劳动也有支付能力,此时需求就代表正常的普通的需求。当市场价值继续下落,生产力低的劳动也具有支付能力之时,需求规模就出现超常的增长,但同供给量超常增长一样不能持久。这样,随着市场价值的下落,需求量就形成了一条从左上方到右下方延伸的需求曲线(dd)。

当供给曲线SS与需求曲线dd相交于E, 此即马克思经济学的均衡价值(价格)。如图:

HVP表示一条从市场价值和支付能力要求来看, 都处于高位水平的曲线。高市场价值引导出过多的供给,高支付能力要求引导出狭小的需求规模。HVP曲线与DD曲线、SS曲线分别相交于A、B两点。两点距离, 表示供给超过需求,其缺口大小表示资源被浪费的程度。

DVP 表示一条从市场价值和有支付能力要求都处于低位水平的曲线,低市场价值引导出过少的供给量,低支付能力要求引导出过多的需求。DVP曲线与SS曲线、dd曲线的相交点C、D, 其距离为供给落后于需求的缺口,表示社会福利下降的程度。

只有在E点上,市场价值为中位水平, 支付能力要求也处于中位水平,市场价值与平均价值重叠,它表明按比例应该分配的社会劳动量与实际分配的劳动量相一致,也表明多数人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与实际推出的供给相一致。由于所谓第二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实际上就是满足社会需要所必要的劳动时间。所以,这个E点, 从生产和供给的角度来看,的确就是所谓第二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市场价值之点。另一方面,从需求来看,需求曲线DD代表了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但因为它们的需求能力是以能生产满足对方(此时即为供给方)需求所费的劳动量来体现,所以,它的平均支付能力说明此时它处于平均生产力状态,它生产的产量也必然是平均产量,满足对方的需求,也自然属于平均需求。换句话说,需求者在自己的普通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也使对方的普通需求得到了满足。从这个意义上说,E 点也就是本来是需求者现在又当作供给者生产满足社会需要所费的劳动时间,也即第二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市场价值之点。

所以,从全社会分工看,E 点代表了交换双方都按生产商品所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交换,代表了双方的生产都符合需要。这样,就实现了全社会的等量劳动相交换的普遍公平原则,也实现了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的资源合理配置。这是马克思主义均衡价值论最显著特点和优越性所在。

五、我们应该怎样继续努力

马克思价值理论与资源合理配置问题的研究,经过一段酝酿准备有时简直象是沉默之后,现在终于重新组织了力量,不断推出了新成果,是十分可喜的。但严格说来,它又还处在起步阶段,还有大量工作等待我们去做。首先,我们必须重新广泛深入阅读马克思主义关于市场供求、价值、价格问题的论述。比如:《资本论》第三卷第十章和第一卷第十章、第四卷之二第十章等。这里既有丰富的理论宝藏,也有大量疑点和难点,需要联系马克思其它著作,并对照当代西方经济学,进行比较透彻的理解和正确的评价。其次,把学习和对现实的研究结合起来,有的问题既是基本理论,又属于应用问题,比如,马克思认为真正的资源合理配置必须在商品经济被计划经济所取代之后,“只有在生产受到社会实际的预定的控制的地方,社会才会在用来生产某种物品的劳动时间的数量,和要由这种物品来满足的社会需要的规模之间,建立起联系。”〔16〕但是,当代西方市场经济的实践告诉我们,就是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社会还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生产过程,建立某种生产与需要的联系,这就需要我们如实地估价,既不夸大也不贬低这种人类实践的新经验,以利于我们发挥政府和其它社会组织的作用,健康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比如:马克思曾经高度评价平均价格的作用。市场价值和平均价值,都是从不同时间跨度的价格平均数得来的。这个平均数既“是商品价格在一定时期内所经历的波动的推动力和运动原则。”同时又“是商业投机的基础。因为商业投机在计算各种可能性时,既要考虑到它当作价格波动中心的中等平均价格,也要考虑到价格围绕这个中心上下波动的平均幅度。”〔17〕那么,平均价格是怎样作为推动力推动商品价格波动的?怎样由平均数识别商业投机、利用商业投机、提防商业投机?这些问题都需要认真探讨。其三,要将学习和研究的成果付诸实践。市场价值帮助我们从价值理论的抽象世界回到商品交易的现实世界,我们就是要抓住这个实际,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发展理论,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命力之源泉。“这里就是罗得岛,就在这里跳吧!”

[本文某些构思曾得到三峡学院客座教授姜启渭先生的提醒,谨致谢忱]

注释: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208—209页。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之二,第227页。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212页。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第80页。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之二,第595页。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之二,第232页。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207页。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之二,第227页。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之二,第227页。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199页。

〔1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215页。

〔1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530页。

〔1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213页。

〔1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208—209页。

〔1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卷本第一卷,第359页。

〔1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209页。

〔1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第80页。

标签:;  ;  ;  ;  ;  

马克思的市场价值论与资源的合理配置_供求关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