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文婷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 528200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对健康和疾病的理解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并逐步认识到疾病预防的好处和作用。鉴于目前我们处于各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高发的一个时期,采取促进健康的行为方式来预防疾病的发生及复发就显地尤为重要。
1 健康促进和健康促进模式的概述
1.1健康促进的概念
健康促进的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来的,Schultz A.于1997年提出“健康促进”(health promotion,HP)是指人们采取一些特定的行为来保持并加强健康,可以通过加强人们的技能和改变社会、环境和经济条件来实现[1]。而世界卫生组织前总干事布伦特兰在2000年的第五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上则作了更为清晰的解释:“健康促进就是要使人们尽一切可能让他们的精神和身体保持在最优状态,宗旨是使人们知道如何保持健康,在健康的生活方式下生活,并有能力做出健康的选择。”锻炼身体、保持乐观的心情、练太极和气功、戒烟、控制饮酒、合理饮食等均是促进健康的行为[2-5]。而美国护理学家Pender认为健康促进不是疾病预防,也不是健康维护,而是通过采取各种有益于促进健康的方式达到一种健康—幸福(well-being)的状态[6]。
1.2 Pender健康促进模式理论的介绍
Pender健康促进模式理论(health promotion model,HPM)创始于1975年,它将护理学和行为科学整合起来,其架构的理论来源为期望价值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同时也成为健康促进行为影响因素的框架。Pender等学者对HPM中的影响因素经过多次科研测量、验证和修订[7-9],最终形成了如下图所示的版本。
健康促进模式(2002年版)
2002年修订的HPM包含3组共10个类别的健康—促进行为决定因素,即个人特征及经验(先期相关行为、个人因素),特定行为认知及情感(感受行为益处、感受行为障碍、感受自我效能、行为相关情感、人际间影响、状况影响)、行为结果(允诺行动计划、即刻竞争需求和喜好)[9]。从以上的类别中我们可感受到健康促进行为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人们是否执行健康促进行为与个人的认知、相关经验、所处的环境、健康需求性等有关。
2 健康促进模式的应用
笔者运用Pender提出的健康促进模式(2002年版)对一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评估,帮助患者寻找影响其健康行为的因素,并为其制定干预计划。
2.1病例介绍
吴先生,广州人,某外贸公司销售部经理,45岁。因口干、多饮、多尿、体重减轻2个月,发现血糖升高2天入院。病人一向食欲较好,尤其喜食甜品,患病以来大便正常,睡眠尚可。体检:血压150∕95mmHg,身高165cm,体重80kg。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8.7mmol/L(2.85~5.95mmol/L);餐后2h血糖13.4mmol/L(<7.8mmol/L);HbA1c:7.5%(4~6%);甘油三酯1.9mmol/L(0.56~1.70mmol/L)、胆固醇6.2mmol/L(3.9~6.0mmol/L),其余检查正常。主要诊断:2型糖尿病,其次为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
吴先生认为自己的食欲较好,是源于自己的工作劳累、胃肠功能较好所致,与平时的饮食习惯并无直接关系,故长期保持高糖、高脂饮食,认为这样可以保持充沛的工作能量。
吴先生已婚,生有一子,爱人和儿子均体健,母亲6年前死于糖尿病肾病。家庭关系融洽,经济状况良好,个性开朗、豁达。由于其业务的关系,需要经常出差、应酬,每次应酬都会陪客人饮酒,同时因工作繁忙压力大,认为吸烟可以缓解压力,每天吸烟10-15支,且认为自己出差很忙碌,无需格外的体力消耗,故放弃自己喜欢的乒乓球,很少参加体育锻炼。
糖尿病是常见的一种内分泌代谢性的疾病,其发生主要是与不量的生活方式密切有关,并在大量的研究中已经得到证实[14-20]。而Nola J. Pender提出的健康促进模式理论认为健康是个体行为目标的导向,通过调动个体的积极性,指导人们对其影响健康的病因和危险因素采取一些针对性的措施,产生正向的调适行为,促使健康行为的产生,最终提升个体的自我管理和自我保健的能力。
2.2 运用模式来分析个案
由以上的病例资料,我们不难发现吴先生的生活方式中存在着许多威胁健康的因素,依照Pender健康促进模式,对资料具体分析:
2.2.1个人特征及经验
2.2.1.1先期相关行为 积极方面:吴先生是本科学历,有着较强的文化知识背景,同时其性格开朗、乐观,对制定的饮食规划及运动计划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消极方面:饮酒、吸烟、、喜食甜品和高脂食物、工作生活不规律、不正确的健康认知。
2.2.1.2个人因素(1)生物因素:吴先生,45岁,年龄处于事业的辉煌成就期,也处于慢性疾病的高发期。母亲死于糖尿病肾病,对其有一定的遗传因素,身高165cm,体重80kg,属于过重;血压150∕95mmHg,属于高血压Ⅰ期;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8.7mmmol/L(3.9~6.0mmol/L),餐后2h血糖13.4mmol/L
(<7.8mmol/L);HbA1c:7.5%(4~6%),显示患者有糖尿病;甘油三酯1.9mmol/L(0.56~1.70mmol/L)、胆固醇6.2mmol/L(2.82~5.95mmol/L),显示患者有高血脂和高胆固醇。(2)精神因素:吴先生的食欲很好,喜食甜品,认为这样的饮食可以充沛的工作精力,且认为自己出差很忙碌,无需格外的体力消耗,很少锻炼身体。另外,入院前他对自己的健康状况一无所知。(3)社会文化因素:吴先生本科学历,经济状况良好,家庭和睦,由于是广州本地人,口味会有所偏甜。
2.2.2 特定行为认知及情感(1)入院前未感受到健康促进行为的好处;(2)阻碍吴先生采取健康行为的因素有:对甜食的喜好;工作繁忙劳累、经常出差、生活不规律,这些长久以来形成的生活习惯难以一时改变,在加上认识上的一些不足,这些都会影响他采取健康促进行为。(3)感受自我效能:吴先生没有意识到,也没有主动采取改变以往不良生活习惯的方法。(4)行为相关情感:以前喜欢打乒乓球,目前认为出差也是一种体育锻炼,故不愿锻炼身体。(5)人际间的影响:吴先生家庭和睦,爱人及儿子都很关心他的健康状况。(6)情境影响:居住小区健身设施齐全、便捷;本人希望能适当减肥,使自己以后的行动更轻便。
2.2.3. 可能的即可竞争需求及喜好 吴先生对自己目前的事业成就很满足,暂无可能的竞争性需求,鉴于疾病需要运动锻炼,吴先生可能再次热衷于乒乓球。
2.2.4 允诺行动计划 在和吴先生共同商讨解释各项措施的必要性后,他已初步明确其健康行为计划:戒烟、禁酒、控制饮食习惯(尤其是在甜食方面)、适当运动锻炼、建立正确的生活目标和健康认知。
2.3 健康促进计划的建立与实施
通过对资料的具体分析后,可以发现影响其健康促进行为的诸多因素。针对以上评估结果与吴先生共同制定健康行为计划,并请吴先生严格执行计划,坚持健康行为的实施。
2.3.1疾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向患者讲解疾病的发生、发展的相关因素,血糖控制的意义,以及饮食治疗和运动锻炼的目的、重要性与配合要求。
2.3.2 明确本人在健康促进计划中的责任:要让患者明白自己是健康促进过程重要的参与者,自己的健康对自己和家庭的重要性。
2.3.3共同探讨促进健康的行为计划:(1)制定合适的饮食计划:与患者及医师共同探讨具体的饮食方案,多食含纤维素高的食物,如各类蔬菜、水果,粗谷粮等,要控制甜食的摄入,同时进餐要定时定量,请家人进行监督。(2)针对患者对乒乓球的喜爱及小区的一些锻炼设施,向患者讲述适宜运动对治疗疾病的好处和意义,并和患者一起制定适宜的运动计划。(3)针对患者的吸烟、饮酒的习惯,在吴先生的好友来医院探视时,对其朋友介绍吴先生的病请并讲述戒烟戒酒对治疗疾病的意义,并取得他们的支持和理解。吴先生表示将严格执行,坚持健康促进行为的实施。
3 Pender健康促进模式的评价
自Pender提出健康促进模式以来,该理论模式已经成功的运用在多类人群的健康行为调查中,它可以帮助人们在规划自己的健康促进行为时,进一步了解和分析影响自己采取健康促进行为的相关因素。随着健康促进概念的普及与推广,越来越多的人利用该模式来进行研究。
3.1 Pender健康促进模式的优点
3.1.1 健康促进模式中的各类概念、定义都比较清晰,它可以帮助健康促进者在为患者或者有健康需求的人群制定健康促进计划时,更加透彻的分析和理解人们的健康行为。
3.1.2 HPM模式有很强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意义,在多个人群的调查研究中已经得到普遍的肯定,尽管该模式诞生于美国,但它同样也可以在不同的文化和条件中运用,如在中国台湾,Wu[21-22]等也曾经成功地应用该模式来研究影响台湾青少年体育锻炼的相关因素。
3.1.3 该模式因强调了个体是整个健康促进过程中的关键人物,提高了人们在预防疾病方面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可以通过健康教育、知识宣传等方法来帮助人们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走向健康。
3.1.4 该模式也可以指导护士(尤其是新护士)对病人的评估工作,找出患者所存在的健康问题及影响其采取促进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并给予正确的护理方法。
3.2 Pender健康促进模式的缺点
3.2.1 HPM模式中包含许多影响健康促进行为的因素,但这其中的各种因素的界限并不是特别清晰,而是有所关联和影响的,这种交互所形成的复杂关系会影响到健康促进行为的精确测量和执行。
3.2.2 该模式的执行需要患者的积极配合,而对于一些无法主动配合医护工作的患者(如认知障碍)而言,该模式就不能很好的发挥它的作用了。
3.2.3 尽管健康促进模式已在多地多文化背景条件下被运用过,但是由其研发的量表—《健康生活方式概况》在针对个案进行护理操作时,由于文化的差异,其量表设计的一些条目并不能真实的反应中国人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陈美燕[23]等于1997年在台湾对Walker(1987年)所发表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进行中文化及修订之后,发现在原版HPLP进行改进后的新表,更加能够反映我国成年人的生活方式。因此,在使用此测量工具的时候,要注意当地的文化风俗,并进行文化差异性的校正。
3.2.4 尽管人们已了解到健康促进的意义所在,但是由于目前中国的健康系统对健康促进项目的支持有限,人们所得到的关于健康促进的支持绝大多数来自医院的护理人员,而目前中国大部分医院的护患比例严重失调,利用此量表对患者的健康行为进行测量时在人力和时间上都是比较困难的[24]。
4 Pender健康促进模式的展望
Pender的健康促进模式是一种探讨人们不健康行为的原因模式和健康教育策略,其模式中的每个因素都是临床的护理人员来在为患者制定健康促进计划时应考虑的因素。我们也可以利用它来指导护理实践和护理科研。同时,它对于疾病的预防(尤其是慢性疾病的预防)和生命质量的提高也有重要的意义。尽管其模式中存在着一些弊端,但是通过一些调整和校正,我相信其所带来的意义是巨大的。
参考文献:
[1]Schultz,A.(1995). What is health promotion? Journal of Canada Nursing,91(7),31-34.
[2]Piazza,J.,Conrad,K.,&Wilbur,J.(2001). Exercise behavior among female occupational health nurse. Influence of self efficacy,perceived health control,and age. Journal of AAOHN,49(2),79-86.
[3]Gill,R.M.,&Loh,J.M.(2010). The role of optimism in health-promoting behaviors in new primiparous mothers. Journal of Nursing Research,59(2),348-355.
[4]Jahnke,R.A.,Larkey,L.K.,&Rogers,C.(2010). Dissemination and benefits of a replicable Tai Chi and Qigong program for older adults. Journal of Geriatric Nursing,31(4),277-280.
[5]Rank in SH,Stallings KD.(2001). Patient education:principles and practice(pp.28-32).(4th ed.).Philadelphia:Lippincott Williams&Wilkins.
[6]Blais,K.K.,Hayes,J.S.,Kozier,B.,et al.(2002). Professional nursing practice:concepts and perspectives(pp. 111-122).New Jersey:Person Education.(4th ed.).
[7]Shin,K.R.,Kang,Y.,Park,H.J.,Cho,M.O.,&Heitkemper,M.(2008). Testing and developing the health promotion model in low-income,Korean elderly women.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 Quartely,21(2),173-178.
[8]Ronis,D.L,Hong,O.,&Lusk,S.L.(2006). Comparison of the original and revised structures of the Health Promotion Model in predicting construction workers’ use of hearing protection. Journal of Research Nursing Health,29(1),3-17.
[9]Tomey,A.M,&Alligood,M.R.(2006). Nursing theorists and their work.(.6th ed.).(pp.452-463). Missouri:Mosby,.
[10]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Diabetes Atlas(third edition).[R].2007.
[11]King,H.,Aubert,R.E.,&Herman,W.H.(1998). Global burden of diabetes,1995- 2025:prevalence numerical estimates and projections. Journal of Diabetes Care,21(9),1414 -1431
[12]唐晓君,卢仙娥.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分析.[ J].中国公共卫生,2004,20(1):74- 75.
[13]洪忻等.南京地区35岁以上人群2型糖尿病现况调查.[ J].职业与健康,2007,23(10):788- 791.
[14] McCance,D.R.,Pettitt,D.J.,Hanson,R.L.,Jacobsson,L.T.,Konwler,W.C.,&Bennett,P.H.(1994). Birth Weight and non- insulin dependent:thrifty genotype,thrifty pheno2type,or surviving Small baby genotype. Journal of BMJ,308(6934),942- 945
[15]Hu,F.B,van Dam R.M.,&Liu,S.(2001 Jul). Diet and risk of type II diabetes:the role of types of fat and carbohydrate. Journal of Diabetologia,44(7),805- 817.
[17]Haire,Joshu,D.,&Glasgow,R.W.(1999). Smoking and diabetes. Journal of Diabetes Care,22(11),1887- 1898.
[19]Nakanishi,N.,Suzuki,K.,&Tatara,K.(2003).Alcohol consumption and risk for development of impaired fasting glucose or type 2 diabetes in middle-aged Japanese men. Journal of Diabetes Care,26(1),48- 54.
[20]黄争春,李舒梅,罗晓婷.2型糖尿病患者患病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0,30(1):158-160.
[21] Wu,T. Y.,&Pender,N.(2005). A panel study of physical activity in Taiwanese youth:testing the revised health-promotion model. Journal of Fam Community Health,28(2),113-124.
[22]Wu,T. Y.,&Pender,N.(2002). Determinants of physical activity among Taiwanese adolescents:an application of the health promotion model. Journal of Research Nursing Health,25(1),25-36.
[23]陈美燕,周博姜,黄秀华等.健康促进的生活方式量表中文版修订与测试.[J].长庚护理,1997,8(1):14-24.
[24]李贤华,徐丽华.健康促进模式(2002版)及其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4(4):89-91.
论文作者:廖文婷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1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4
标签:健康论文; 模式论文; 因素论文; 患者论文; 疾病论文; 生活方式论文; 计划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1月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