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群文阅读 教学 1+2+N
花开未必无声时,让我们拭目以待,在不久的将来,让我们共同去聆听语文花开的声音。
一、我们的1+2+“N”群文阅读课:
我们工作室对学生课外阅读指导1+2+“N”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主要有两个最根本的思维方式。第一个方式是“比较”。课内一篇和课外两篇放在一起阅读,为什么要放在一起?就是因为需要比较。如果不进行比较,三篇文章放在一起有什么意义呢?三篇阅读离不开比较,比较的目的,一是求同,二是寻异。第二个方式是“整合”。三篇文章放在一起要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理解,要进行整合。整合就是把零碎的信息整合成一个整体的理解结构。一是求同,二是寻异整合,三是求同寻异整合,四是向心整合,其他文本围绕一个文本进行整合。
有了这两个思维方式,在不同的教学情景下就会产生不同的“化学反应”。
还记得张俊老师的课,课内选的是寓言故事单元的《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这一课,课外的2是——《芦苇和橡树》、《松鼠和松鸡》。用对比手法来比较、整合三篇文章——课内“对比”-读“对比”-写“对比”。思维方式完全符合比较、整合,议题选的“对比”一目了然。
课堂流程清晰:1、图片导入,激发同学们的兴趣。聊一聊身边的对比。2、进入单篇学习,学生自由、大声读课文,想一想文中的对比。分角色读一读,加强对对比的理解。3、进入单篇到多篇的学习。学生自主读寓言故事,另外两篇,去寻找更多的对比,并完成表格(分组完成任务)。学生展示分享答案。感受寓言带给我们的启发——人各有特点,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去击别人的短处。4、从读到写,读写结合。写对比,根据两幅漫画。5、课堂小结,推荐1+2+N中的N——《伊索寓言》、《希腊寓言》、《中国古代寓言》、《克雷洛夫寓言》。
这次活动,使我对1+2+N 课堂教学模式有了新的认识,我明白了落实“1+2+N”的前提是选好文章。教师要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针对相同的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内容选择,进而才能进行多个文本、同一个议题的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大量的去阅读,去寻找同一个主题的文章,对大量的文章筛选之后给学生去读。这样有针对性的阅读指导,可以拓宽孩子的阅读视野,引领孩子的阅读生活。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有利于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提高。
二、我们需要读书:
我们常常说:“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现在看来,不仅仅是一桶水水那么简单,得有一条河才行呢!要想上好1+2+N阅读课,教师必须付出大量的精力去备课,去读书,然后带领孩子去读书,用阅读给孩子们带去快乐,让孩子们沐浴在书的芳香里——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书。总之,阅读是进,写作是出。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对教师而言,书籍,是专业成长的“能源”。只因有着特殊的身份,只因肩负特殊的使命,书籍更是教师须臾不能离弃的职业伴侣,读书更是教师须臾不能懈怠的人生功课。
读书之价值,是让人成为人;无疑,教师读书之价值,是让教师成为教师。读书何以让教师成为教师:可以从三个层次理解:
1、读书,完善专业行为。教师所以是教师,首先体现在他与众不同的专业行为上。教师的专业行为需要有专业理念引领、专业学识支撑,而理念、学识,首先只能从读书中获得,通过读书,不断获取教育原理知识、教育行为知识、课程背景知识,方能不断改进实践,积累经验,使自己的专业行为日趋完善,使教育不断走向成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读书,增添专业情趣。完善专业行为,使工作有序,使教育有效,出发点是学生,落脚点也是学生。教师的专业读书如能持之以良好心态,辅之以合理安排,就会为自己的职业生活平添许多情趣:情趣之一,读书真正付出了精力,会在思维和情感作用下,让书籍内容发生“增值”,即读了相关书籍,运用于专业实践,在不断改善专业行为的同时,会产生心领神会、豁然开朗的愉悦感;情趣之二,读书真正形成了习惯,融入了自己的职业生活,书籍便如空气和水分般不可或缺,感觉每天都要如呼吸与饮水般在读书中源源不断地了解业界的各种新闻、故事、人物报道、经验介绍、高层信息、前沿理论等,从中享受“吐故纳新”带来的惬意。
3、读书,享受专业幸福。教师对其职业大抵有两种理解方式和两种体验状态,一是理解为生活的手段,关注职业活动带来的物质待遇和名誉标识,愉悦或痛苦大都源于这些外在因素;二是理解为生活的本身,关注职业活动的过程及其意义,愉悦与痛苦也大都源于职业活动本身的效果。前者可能堕入“此路不通”的窘境,后者则有望在职场中获得真正的幸福。教师专注读书,乃是摆脱名缰利索、感受专业幸福的一剂良药,因为那些充满哲理、富有诗意、发人深省、耐人寻味的书籍,给教师以睿智的眼光,深沉的思想,去发现生命的真谛,去参悟教育的意义,让教师从容行走于美好的教育世界。
会读书的人能把死书读活,不会读书的人能把活书读死。把死书读活,就能把书为我所用,把活书读死,就是把我为书所用。能够用书而不为书所用,读书就算读到家了。
我们的课外阅读,一定要致力于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和语文学科的素养。
第二,我们的课外阅读要致力于学生阅读教学的增量提质。
第三,我们的课外阅读要致力于实现单篇教读、课外阅读和整本书阅读的一体化。教读,要精;课外读,要扶;读整本书,要放。
第四,我们的课外阅读要致力于服务学生的语文学习和语文生活。阅读是进,写作是出。希望课外阅读能让学生从读懂一篇文章到读通一类文章。从课内到课外——一篇带多篇——篇段相结合。
由读而思,由思而作。学会做笔记、圈点勾画,做注释……将读书心得的点滴记录下来。
总之,学生首先要培养的是阅读习惯的养成。二是要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对阅读思维进行提升。三是通过评价与反思来提升阅读能力的升华。四是通过应用与创意来提升阅读素养的增值。
生命因阅读而幸福,教育因执着而精彩!
三、我们的“1+2+N”群文阅读课的“人生三境界”: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用三首宋词烛照为学立业的三重境界后,三重境界的美喻被不断地引申移用,尤其在用为对人生成功经历的演绎后,三首宋词中的名句与人生三境界的诗意解读青春常在,大放异彩。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三首美词,在“1+2+N”阅读美眸顾盼的召唤下,焕发出异样的光彩。从“第一境界——立志”,到“第二境界——坚守”,再到“第三境界——成功”,三个维度,相互交汇,画出了人生经历的美妙曲线,让少年时的他们,懂得了现在与将来的曲折故事,让他们懂得了过程永远比结果重要。
三首美词,在一千多年以后,在王国维的穿针引线下,与“1+2+N”阅读不期而遇,是历史的眷顾,还是时代的使然;是对词人华彩的奖掖,还是现今少年的幸事?
参考文献:
1.吴佳苗. “1+x”群文阅读探索与研究[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5):81-82.
2.杜俊. 中学语文课堂群文阅读教学选文策略实践再探索[J]. 散文百家:下(1).
论文作者: 李小兰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8月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4
标签:教师论文; 专业论文; 自己的论文; 学生论文; 课外阅读论文; 书籍论文; 文章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8月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