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交通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青海论文,社会经济发展论文,交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本文通过对青海交通、经济发展现状和经济发展对交通建设需求的迫切性的分析,提出了交通建设的总体构想和发展战略。
关键词 交通建设 经济发展 青海
1 经济、交通发展现状分析
1.1 经济发展现状
青海经济的发展速度远落后于沿海、内地,在西北各省区中也相对滞后(表1、表2)。而交通落后是造成经济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表1 1980—1989年西北各省区综合指标、 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
Tab.1 Average annual growth rates of the integratedtargets and total output values of industry and agricultureof the provinces in Northwest China from 1980 to 1989
全国陕西甘肃宁夏新疆青海
国民生产总值9.3 9.7 9.210.411.17.5
国民收入9.1 8.8 8.69.5 10.17.3
工业总产值 13.212.2 8.911.512.89.8
农业总产值 6.3 7.2 6.16.9 9.63.7
表2 1980—1989年西北各省区部门净产值年均增长率(%)
Tab.2 Average annual growth rates of sectoral net of the province in Northwest China from 1980 to 1989
全国陕西 甘肃宁夏新疆青海
农业 6.166.10 6.409.369.905.53
工业 10.76
11.085.678.769.6510.00
建筑业9.567.83 11.99
8.805.552.69
运输业10.91
19.7816.98
15.34
11.87
9.41
商业 9.492.59 17.72
10.24
14.59
7.56
1.2 交通建设现状
青海交通以陆运为主,交通运输严重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表现在以下方面:(1)线路密度小、质量差。 全省铁路里程1175km,公路通车里程94年底为1.7万多km, 低等级、等外公路占绝大部分,尚无高等级公路。(2)运输结构不合理。 93年铁路运输只承担了全社会20%的货运量和15%的客运量, 93年民航发送旅客2万人次,铁路运输占比重小, 没有起到骨干作用,而航空业发展缓慢。(3)线路分布不均。由于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省内交通线路东部多、西部少、农区多、牧区少,分布极不平衡。(4)外通条件差。 铁路只有东西一条尽头线,只有一个向外通道,没有形成闭合网络。公路线路少,互通性差,只能迂回相连。
2 交通建设与经济发展
2.1 振兴青海经济
青海地广人稀,自然资源丰富。优势资源有水力资源,黄河干流区是我国水力资源的富矿区,其次有辽阔的天然草场资源和丰富的矿产资源,全省天然草场386.67万hm[2],是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全省已发现矿产80余种,其中37种矿储量居全国前10位,有8种矿居全国首位, 盐类、有色金属、石油资源具有突出优势。青海是资源型省份,经济的发展对交通的依赖性更强。国家经济建设重点将逐步转向西部,大规模开发前的准备工作应首先抓好交通建设,经济要发展,交通要先行,交通建设迫在眉睫。
2.2 扩大对外开放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既不沿海,也不沿边,又不沿江,交通闭塞。全省对外窗口少,尤其是铁路只有向东一个出口。根据对外开放的要求,必须加快对外通道的建立。应尽快建设青新、青藏二期工程、柳格、西成、西张、兰青复线等铁路和重要的干线公路,使其成为全省重要的对外通道,实现全方位开放。据分析,陆桥的运营将使我国西部地区全部处于其吸引范围之内,青海则处于陆桥的直接吸引范围之内。新建青新铁路在库尔勒接南疆铁路,连亚欧大陆桥,柳格铁路在柳园连亚欧大陆桥,西张铁路在张掖接亚欧大陆桥,现有兰青铁路在兰州接亚欧大陆桥,青海应充分利用与陆桥相邻的区位优势和机遇,通过大陆桥带动全省经济的发展。青海铁路的建设不仅影响青海的对外开放,而且对西北乃至全国的对外开放都有重大影响。
2.3 巩固国防、促进民族经济发展
青海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全省35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2%,全省6个州皆为自治州。 地处国防前沿的少数民族聚居的边远地区因交通建设线路长、投资大而经济效益不显著,但在巩固国防、促进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和加强民族团结等问题上,具有不能以经济价值估量的社会效益。青海已有的主要线路和将要建设的线路在我国的国防建设、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促进全国交通运输网的完善和合理布局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
3 交通建设构想
3.1 加快对外通道的建设
青海省对外通道少,今后必须加快建设,尤其要加快铁路建设速度,特别是应该充分利用临近大陆桥的区位优势,通过大陆桥来促进交通的发展。今后交通建设的重点是铁路,青新、青藏二期工程、柳格、西成、西张铁路的建成,不仅可促进青海及周边省区的经济发展,而且对改善我国铁路网布局意义深远。
3.1.1 修建青新铁路及改建青藏铁路一期工程和兰青铁路 青新铁路自格尔木至库尔勒接南疆铁路,连接两大盆地,沿线矿产资源极为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石油、盐化工、石棉等资源基地和农牧业基地。该线连接青藏、兰青、陇海铁路,则形成亚欧大陆桥的另一通道,成为青藏高原走西口的便捷通道,对缓解兰新铁路运输压力、改善我国路网布局和国防建设极为有利。青藏、兰青铁路因受高原海拔高度的影响,内燃机功率下降,运输能力低。但青海水电资源丰富,近期应考虑对该铁路进行电气化等技术改造,提高综合运力。
3.1.2 修建柳格铁路、青藏铁路二期工程 柳格铁路自格尔木至柳园,是沟通大陆桥的另一通道,它的建设对沿线地区资源开发、敦煌旅游业发展等有重要作用。青藏铁路二期工程自格尔木至拉萨,它的建设将改变西藏无铁路交通闭塞的状况。此线北接柳格铁路,柳园拉萨线将成为纵贯我国西部南北的中轴干线,在有可能的条件下向南延伸,可通向南亚。因此柳园拉萨线是亚洲铁路大十字计划的主干线,是通向南亚周边国家的重要干线,其建设既可内联外通,又可振兴民族地区经济,同时在国防建设上有重大作用。
3.1.3 修建西成、西张铁路 西成铁路自西宁至成都,是西北联系西南、华南的重要通道,其建成将改善西部铁路网布局,分流宝成铁路运量,也是青海及西北货物进入南中国海的最便捷通道。它与青藏、青新、南疆铁路贯通,与中亚铁路联网后,将形成直通东南亚各国和港澳地区的第三条“亚欧大陆桥”。西张铁路自西宁至张掖接大陆桥,对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和分流兰新线运量起积极作用,它与西成铁路沟成青海东部南北的运输轴线。
3.2 加快改扩建和上等级公路的建设
青海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差,城镇、工矿居民点分布零散,只有公路的触角能伸到每个角落,公路运输是最基本、最主要的运输方式全省70%的县不通铁路,完全靠公路运输,公路不仅承担短途运输任务,而且还大量承担长途干线的运输任务。因此交通建设在重点加快铁路建设的同时,应发挥公路运输的优势,进一步改扩建现有公路,提高等级技术指标,重点建设以国道为主框架的“二横三纵”公路网。
*国家自然科学基础项目(49361006)资助
收稿日期:95-11-30
STUDY ON THE TRAFFIC CONSTRUCTION AND THE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QINGHAI PROVINCE
Li Lingqin
(Department of geography,Qinghai Normal University,Xining,China)
Ma Haizhou
(Department of geographical Science,Lanzhou University,Lanzhou,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e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s of thetraffic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necessity of trafficconstruction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an overall design and developing strategy for the traffic construction in QinghaiProvince is put forward in the paper.
Key words:traffic construction; economic development;Qinghai Provi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