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秤币:成普通货币易,当世界货币难
Libra coin: easy to become a common currency, when the world currency is difficult
文 张锐(广东)
作为天秤币的“最终买家与卖家”,由Facebook等组成的Libra协会实际扮演了“中央银行”的角色。
经过一系列调研、讨论后,共识渐渐形成。机关党组召开会议决定,在抓学习、提升岗位能力的同时,启动“集中办公+AB角制度”改革,即按照办公室、人事代表工作室、研究室、法工委、预工委和委员会工作室6个板块,整体分工,集中办公,统筹人员使用。改革后,职能相似、业务相近的3至5个科室由同一名领导分管,形成分工不分家、互为支撑的模块化组合。模块内部健全工作制度,重要岗位推行AB角工作制,制定备岗、补岗、顶岗工作规范,理清主体责任和协助责任,保证工作效率与质量。改革推行一年来,各岗位人员的大局意识和业务素质明显提升,互帮互学、填空补缺成为工作常态,机关整体工作能力、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大幅提高。
全球社交巨头Facebook即将于2020年推出的天秤币(Libra)犹如一条跃入国际金融江河湖海的巨型鲶鱼搅起了惊涛骇浪。作为一种有着与比特币等鲜明区隔符号的数字货币,有人认为天秤币将充当超主权货币的角色从而动摇以美元为主体的全球货币体系;也有人肯定天秤币将打破金融垄断与破除金融分配的不公,让欠发达国家与更多的底层民众分享到普惠金融;此外更有不少分析人士警示天秤币在重构金融服务框架与手段的同时会制造全新的金融风险并给监管带来更大的挑战。
通过以上计算结果,可以得到采用传统的干法回收技术处理每吨废旧电池,LFP亏损993.2元,三元材料则可盈利918.8元,而采用改进的干法回收技术处理LFP电池则可盈利2 314.8元。因此,采用改进的干法回收技术处理LFP电池更具优势。
与数字货币的鼻祖比特币一样,天秤币也是建立在区块链基础之上,同时天秤币区块链的软件也是开源的,即向所有人开放,任何消费者、开发者或公司都可以使用Libra网络并在这个网络上构建产品;另外,在数字货币的产生与管理上,天秤币也部分复制了比特币运用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机制,且实行点对点交易和智能合约,同时遵循集体决策的共识机制。不过,无论是天秤币的生成过程,还是币值承载的内容,抑或是价值功能,都有着绝对不同于比特币的全新特征。
首先,比特币的数量由创始人中本聪所确定,总量为2100万个,由“矿工”在2140年前分别通过“挖矿”将其全部“挖出”,因此,比特币依靠的是私有链,即“矿工”在不同的地点将比特币“挖出”并分散各自持有与管理,也就是完全的“去中心化”;而天秤币依托的是联盟链,其产生由一个类似“中央银行”的会员组织——非营利性Libra协会制造出来,协会成员都是创始人,将由最初的28个扩展到最终的100名,并且成员遵循区块链的拜占庭容错(BFT) 共识机制,即需要三分之二的节点(成员)达成共识方可决定天秤币的产生数量。显然,与比特币不同,天秤币不仅没有数量上限,同时在发行与管理上采取的并非完全“去中心化”的集体决策。
其次,比特币没有任何的实体资产作底撑,且缺乏来自主权机构的价值背书,市场价格容易在投机炒作力量的作用下发生剧烈波动,因此,比特币只是一种币圈投资品;天秤币追求的的目标是成为一种稳定的数字货币,其对应的全部是真实资产,如银行存款、政府证券以及一篮子货币,真实储备与抵押的背后其实获得的就是主权国家的共同背书;不仅如此,为了维护币值稳定,规定只有当授权经销商投入法定资产从协会买入天秤币以完全支持新币时,天秤币才会被制造出来,同样,只有当授权经销商向协会卖出天秤币以换取抵押资产时,天秤币才会被销毁;同时为避免通货膨胀,新的天秤币必须使用法定货币按1:1的比例购买,相应法币也将被转换为储备。看得出,由于受到“低波动性”资产的有效支撑且解决了比特币等缺乏信用背书的短板,天秤币不会出现比特币那样大幅波动的市场乱象,以此观之,天秤币在兼备投资价值的同时,更彰显出较为充分的通货职能。
近年来,网络技术发展也非常的迅速,而在智能电网中的继电保护装置,其实本质上也是一个计算机装置,作用就是对系统进行全面的监控工作,对整个网络的运行进行指导,让智能电网的系统运行能够高效和安全。同时,继电保护装置在对电力信息的数据和故障信息进行获取的时候,会及时反馈信息到系统的网络控制中心。另外,随着我国智能电网的发展越来越迅速,在自动化程度方面,电力系统也做得越来越好,这样就能够保障了电力系统的安全和高效。
综上不难看出,作为天秤币的“最终买家与卖家”,由Facebook等组成的Libra协会实际扮演了“中央银行”的角色,而且因为天秤币通过Calibra跨境流通,Libra协会实乃一个全球性“中央银行”;另外,Calibra所支持的天秤币跨境流通,不仅支付与转账效率要比传统商业银行快得多,而且用户的支出成本也少得多,实际收获到的消费体验也要愉悦得多;更为重要的是,像支付宝、微信等支付工具还必须绑定法定货币,而Calibra直接绑定的则是自己的天秤币。显然,从中央银行,到商业银行以及支付工具和比特币等数字货币,天秤币几乎展开了扫荡性挑战甚至全局性颠覆,其试图成为超主权货币的愿景一目了然。按照Facebook《白皮书》向全世界坦露的雄心就是:Libra要建立“一套简单的、无国界的货币和为数十亿人服务的金融基础设施”。
再次,比特币因通过“挖矿”而产生,必须借助大功率与超电量负荷的计算机并依赖复杂的计算路径完成,实际过程的损耗成本非常之大,而且“挖矿”的无序性与比特币所采用的“PoW(工作量)证明”机制以及50%的容错性也必然带来低效率的管理结果;天秤币采用的BFT机制在凸显各个节点有序决策优势的同时,由于无须使用工作量证明的耗电模式,因此更加的节能环保,而且天秤币的区块链网络节点数量要比比特币网络节点数量少得多,使得BFT网络不用像PoW网络那样受限于处理能力最低的节点,实际带来的全网吞吐量就大得多,同时BFT容错性只有三分之一,节点达成一致的速度更快、延时更低与效率更高。
最后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在推出天秤币的同时,Facebook还开发出了名为Calibra的数字钱包,主要承担支付功能,类似于中国阿里的支付宝与腾讯的微信,而且按照Facebook《白皮书》的描述,Calibra的最主要职能就是支持跨境场景支付与转账。在此基础上,Facebook还发布了含括商家的“创始盟友”软件工具,打通了从支付到消费的通道。
的确,Facebook目前有27亿的活跃用户,且按照Facebook的设想,天秤币还可以让全世界17亿没有介入到传统金融与银行服务中的成年人享受到金融服务,果真如此,排除Libra协会中科技巨头们手中的用户不说,仅Facebook一家的用户资源就占了全球人口的62%,以此为仰仗,天秤币一旦落地,最终成为超主权的世界数字货币似乎并不是什么难事。另外,按照经济学理论,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首先应具有价值尺度功能,人们可以用它来衡量商品的价值;其次应该是一种流通手段,人们可以用它来交换商品;再次应该是一种储藏手段,人们可以用它来存储自己的财富。由于天秤币锚定了银行存款、政府债券以及一篮子货币,完全可以量度商品的价值,同时当然可以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并作为标的进入公众财富的储藏范畴,而且天秤币标榜自己为稳定币,其担纲货币职能的角色理应无可挑剔。
然而,天秤币首先冒犯的是颐指气使的美元霸权,因为全球国家企业与公民大量使用天秤币进行商业交易和跨境支付,必将直接冲击美元的世界影响力,作为“中央银行之央行”的美联储据此不会熟视无睹;另外,即使天秤币锚定的是一篮子货币,可篮子中的美元处在绝对优势,而且短期内不会得到改变,天秤币能够在全球蔓延扩散,等于就是让美元长上隐形翅膀,更加畅通无阻地在世界范围内跨界渗透,对此非美国家不会不防;不仅如此,Libra协会毕定是一个非常松散的商业组织,其行为结果是否会酿成金融垄断,又是否会对各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与金融治理构成负面掣肘,同样让人心生戒备;还有,作为一种商业机构,Libra协会是否能够恪守自己的道德底线而排除利益驱动进而确保不出现“货币超发”以维护币值稳定同样存在许多悬念,而且是否会泄露用户的数据和隐私,是否会发生洗钱和恐怖主义融资等犯罪行为,也构成了对天秤币的显示拷问。
基于以上判断,国际金融稳定委员会表示,在未经严格审查的情况下,不会允许Facebook推出其计划中的数字货币;同时,美国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也向Facebook提交了一份措辞激烈的公开信,要求其立刻暂停天秤币项目,同时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如果在隐私、洗钱、消费者保护和金融稳定等方面的担忧得不到解决,Facebook的加密货币计划可能无法推进下去。看来,天秤币要想成为超主权数字货币的概率非常之低。不过,天秤币也不会就此偃旗息鼓。作为浸透着传统法定货币元素以及携带着新型数字货币基因的技术成果,天秤币完全能够以普通货币的身份像比特币那样在商品与服务流通领域长袖善舞,而且其纵横捭阖的价值空间一定超过任何一枚数字货币,同时,天秤币还可像微信那样打开数字金融的入口,从而将Facebook带入新的商业模式场景。
(作者系中国市场学会理事、经济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