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想要有效降低患者的投诉率及医患纠纷的发生几率,就需以进一步加强对医疗质量的管理,提高治疗的安全性。PDCA循环质控法能够进一步调动医生参与科级质控管理的积极性,通过明确医疗质控标准、规范相关医务人员的操作行为等,从而促使医疗工作更加的思路清晰、层次分明,确保为患者提供优质、全面的医疗服务。
医院要每年定期的开展1至2次的医疗质控培训活动,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强化人员的质量意识、医疗安全教育等,要求所有人员积极参加,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医院的实际情况等,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科技质控管理标准执行标准。加强对医生、护士等相关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人员的责任性及安全意识,确保其在实际工作中能够自觉遵守职业道德,注重医院的品牌形象,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培训接受后,要对医务人员的培训结果进行检查,只有确保人员掌握了95%以上的医疗质控标准及知识才算合格,强化医疗队伍的建设, 对各级各类人员进行分层培训、管理,并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有效的资料档案。
严格规范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在医生或相关医务人员的实际工作中,要求其严格遵循相关管理制度及规范,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工作理念,不断强化人员的责任心,促使其能够严守职业道德底线,最大化满足患者提出的合理要求,层次分明的进行工作,确保不出现越权越级行医的现象出现。同时,要求医务人员对于突发时间要及时上报,且确保上报内容的真实性,对于自己不能独自完成的工作,要及时提出,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意外时间发生,降低患者对医疗工作者的负面看法,有效控制对于医院不利因素的扩大。另外,对于医生及医务人员的工作过程要给予动态监控,抽取科室优秀的医生或护士等让其成为科室质控员,将科级质控管理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确保从患者入院开始到出院的医疗质量均能得到有效的控制,最大化降低医疗事故的及医疗纠纷的发生。
加强医生的科级质控管理意识,定期对其展开针对性的培训,主要内容包括医疗安全教育、相关法律、法规等,让医生能够进一步认识科级质控管理的重要性及相关知识,可将通过为医生方法管理手册的方式,提高医生对质控标准的熟悉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医生的技术掌握情况进行调查,构建科学合理的医生技术缺陷档案,将患者每月对医生或相关医务人员的投诉、医患纠纷的发生几率等情况进行记录,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医生能够进一步重视科级质控管理工作,并积极的参与进来。同时,在此过程中,还需有效落实奖惩制度,对于一些表现较好的医生或其他医务人员,要给予相应的奖励,从而提高其对工作的热情及积极性,对于一些表现较差的医生或其他医务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惩罚,促使其在工作中能严格遵守相关规范制度进行,而工作方面的考核检查主要包括制度的落实情况、处方、专科理论知识及技能、人员的综合素质、患者的投诉事件、医患纠纷的发生几率等。
在开展科级质控管理管理的过程中,要确保管理和监督贯穿全程,对于医生或其他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确保及时发现,并进行整改,严密观察医生实际的工作质量,并进行讨论与分析,针对一些不能进行有效解决的问题,要及时上报给院级的质控管理部门,确保问题不会扩大化。科室质量的监督管理内容主要包括科室存在的薄弱环境、不安全因素、诊疗的规范性、医生的操作技能等。同时,还要强化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加强对医生沟通技巧的培训。据有关报道显示,近些年来医生不能很好与患者沟通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这主要表现在医生没有认真倾听患者的主诉,而倾听是拉近患者与医生及相关医务人员的重要途径,是建立医患良好关系的基础,将这项工作进行落实,能够有效降低医患纠纷、投诉事件、漏诊等情况的出现,所以一定要加大这方面的落实力度,促使医生在开展医疗工作中能够积极的与患者沟通交流,增强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调动医生积极参与科级质控管理,还有一项关键的环节,那就是积极落实相关制度,定期对医疗安全的检查进行整治,及时发现医疗安全工作中较为突出的一些问题,每月按标准督查医生核心制度、诊疗技术操作常规实施情况,强化医生对突发时间的处理能力,可通过每月定期组织医生演练的方式来进行强化,从而进一步提高医生对于突发时间的处理能力,确保在临床中能够快捷、准确、有效地抢救患者。质控管理的负责人员要对科主任、医生进行有效的监管,确保其管理、操作规范均符合相关要求;科主任要对业务能力强、思想有波动、责任心有待提升、技术水平需进一步强化的医生加强监控力度,确保其在实际工作中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及技能,为患者提供全面、优质的医疗服务。
医疗服务质量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的安全性,所以医疗质量的监控一直是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内容。但是由于医生平时工作量较大,将重心都放在了患者的治疗中,所以对于质量控制这一块就缺乏一些认识及掌握。所以,在开展科级质控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医生的积极性,通过科室的组织作用,全面强化提升医生对质控标准的认识,确保其在实际的工作中,能够严格遵守相关规范要求,进一步确保患者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论文作者:杜昌群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2019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0
标签:医生论文; 患者论文; 医务人员论文; 医疗论文; 工作论文; 控管论文; 科级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2019年第0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