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运会视角的群众体育发展路径选择
罗凤云,陶 涛,唐杨洋
摘 要: 在“全民健身,全民健康”的背景下,各省、市群众体育的发展将会掀起一股“热潮”,如何正确指引群众体育的发展方向是当下工作的重点。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对目前群众体育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认为:群众体育目前存在法规政策不够完善、评价监督体制不足、竞赛体系不健全、发展情况不平衡等现象;文章结合各专家和目前国家政策导向等方面因素认为,新时代群众体育的发展路径为:逐渐完善群众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创新群众体育竞赛体系、积极引入群众体育赛事评价体系和发挥地区群众体育特色优势等。
关键词: 全运会;群众体育;发展路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做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新论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和群众体育蓬勃发展的新形势下,竞技体育发展框架的全运会已无法顺应时代要求,而群众体育作为人民群众参与的直接方式之一,不仅可以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有效提高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国民身体综合素质,而且能保障和改善民生,对强健民族体魄、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和就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升综合国力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同时也是现代社会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重要标志。随着国家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提出,以及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将群众体育比赛回归全民赛场的时代背景下,群众体育的发展必将得到空前高涨的同时也将面临挑战。在新时代的发展进程中,群众体育如何充分发挥其作用,达到惠及全民的目的、如何将群众体育融入人民生活,让更多人民享受体育、了解体育、热爱体育等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立足于新时代时期的新要求和新发展,结合第十三届全运会群众体育赛事的举办情况,探究新时代时期群众体育的现代发展路径,为群众体育的发展和全民健身的落实与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我感觉自己心里在颤颤地抖,身上也在抖。抖什么抖。我咬咬牙说,我告诉你们,村里早有人报警了,现在有二十个警察已经赶到村东头了,你们要是不想坐监狱,就赶紧走人。要是非抢东西不可,我就跟你们拼命。说完这话后,我感觉心里不颤也不抖了,我想今天反正豁出去了。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文章结合国家进入新时代时期的发展状况,在中国期刊网络数据库查找相关全运会、群众体育等文献,总结归纳群众体育发展现状和目前发展趋势,为文章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1.2 调查法
1.2.1 问卷调查法
文章通过全运会期间对群众体育赛事的运动员、教练和观众进行问卷调查,主要了解在新时代时期,群众体育融入全运会的直接受益者的观点和看法,为今后群众体育的举办和发展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此外,各个群众体育项目也可根据项目技术特点、参与人群情况等综合因素,大胆创新改革,制定适合群众性体育项目的技术标准。项目标准的制定会给予广大爱好者在技术方面提供良好的锻炼方向,掌握其项目的技术要领所在;其次再根据标准达标情况进行分组同台竞技,这样会提高项目竞技的观赏性,如全运会乒乓球比赛根据不同水平的运动员分组同台竞技,会大大提高群众的参与竞赛热情;同时不同组别设置不同冠军,打破传统赛制规则,提高群众参与体育锻炼的“幸福感”,这对于群众性体育赛事的竞赛表演业的发展提供基础,同时也会吸引更多体育赞助商的积极投入,从而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
群众体育是指人民大众在余暇时间自愿参加的,以健身、健美、医疗、消遣、娱乐和社交为目的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自建国以来,国家对群众体育的发展越来越重视,但在国家进入新时代阶段,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现状仍然不容乐观,面对巨量人口及其多元化的体育需求时,没有找到行之有效的发展方式从根本上摆脱群众体育工作的困境。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 群众体育发展现状
全运会期间,对各个赛事的负责人、组织者、裁判员和其他相关参与者进行一对一面对面访谈的形式,了解群众体育举办的真实意义和今后的发展趋向等问题,为群众体育的未来发展路径选择提供理论支撑。
群众性体育区别于竞技体育一味地追求运动技术高峰和创造优异运动成绩,主要是指人民大众在余暇时间自愿参加的,以健身、健美、医疗、消遣、娱乐和社交为目的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虽然二者均属于体育范畴,但其参与对象、竞赛目的和竞赛形式等方面均有很大差别。目前,由于奥林匹克运动的不断刺激和吸引,国内竞技体育拥有完整的竞赛体系,为各项目爱好者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和挑战。但在十三届全运会群众体育竞赛中,许多赛事参与者对各项目的竞赛体系褒贬不一,认为群众体育竞赛应该区别于竞技体育竞赛,给予更多的项目爱好者参与的机会,让更多的人积极地参与到群众体育赛事中来。
2.1 群众体育法规政策不断完善
通过查阅文献和调查研究发现,众多群众性体育项目没有标准完整配套的竞赛服务体系,许多项目均是采纳竞技体育项目规则衍生品,对于群众来讲,并不能体会到赛事的“乐趣”,如十三届全运会群众比赛中羽毛球比赛,没有充分考虑竞赛运动员的年龄,又因为缩短竞赛日程等问题,造成运动员出现不良反映和身体透支情况出现。大型群众体育竞赛体系的不完整会直接导致群众的积极性下降,对于项目发展会起到抑制性作用。再者群众性体育赛事缺乏统一评判标准,很难达到公平状态。因此,制定一整套科学合理完善的赛事规则,动作标准,技术参数、评分办法,判罚标准、信息统计系统是今后有待于努力去完善的方向。
表 1群众体育政策发展阶段
2.2 群众体育赛事评价监督体制不足
随着商业性、群众性赛事取消审批和《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的颁布与实施,各省、市不同形式的群众性赛事呈现“井喷”式增长。国家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后,群众体育的发展取得时代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群众性比赛融入人民群众生活。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众多群众性体育项目登上全运舞台,给予人民群众更多参与全运会的机会,这不仅提高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还可以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有效提高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国民身体综合素质,而且能改善和保障民生等。
目前群众体育处于发展时期,配套的群众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仅“政策落实”,但并没有真正服务于群众体育赛事,导致群众体育“市场”混乱、赛事质量不高等现象,造成这种局势的原因之一就是赛事的评价监督体系的不完善。在查阅文献发现,国内专家学者针对群众性体育赛事的评价方面文献较少,或者对群众性赛事的评价处于非常落后阶段,众多的赛事评价管理机制仍聚焦在竞技体育方面,没有切合根据群众性体育赛事的特点制定符合群众性体育赛事的评价监督体制,导致知名度高的群众性体育赛事廖廖无几,同时也没有达到国家相关投入的预期目标和效果。
2.3 群众体育竞赛体系的不健全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与其密切相关的影像技术也取得诸多新成果。医学影像互认共享不仅能够减少重复检查,提高医疗效率,还有利于促进各医疗机构协同配合,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1]。早在2006年2月24日,原卫生部办公厅就发布了《关于医疗机构间医学检验、医学影像互认有关问题的通知》,将医学检查检验结果的互认作为政府关心的一件大事来抓。然而,不同的实验室条件、技术人员水平、检测系统等,都可能造成结果的差异,检查检验结果难以达到“一致性、可比性”要求[2]。
体育政策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为促进体育事业发展、满足公众体育需要、充分实现体育功能所作的决定及相关措施。它反映了党或国家在特定条件下对体育发展问题的价值取向,以及处理体育发展问题的基本原则、态度和措施。从建国到进入新时代,群众体育的相关法规政策经历了不同的对待,其中共分为四个阶段(表1):产生阶段、曲折发展阶段、探索和创新阶段、民主化和法制化阶段。通过不同时期群众体育政策特点来看,群众体育的发展情况与之基本吻合:第一,群众体育政策产生阶段,在国家体育需求和个人需求的矛盾统一下,国民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群众体育发展较好;第二,曲折发展时期阶段,文革时期国内处于经济困难时期,受多种原因和自然灾害的影响,造成人民群未能解决温饱问题,群众体育的发展受到抑制;第三,探索和创新阶段,迫于国家参与“奥运计划”的任务,重点发展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也随着得到重新发展;第四,民主化和法制化阶段,受西方大众体育的勃兴和相关大众体育政策鼓励和法制治理,以及国家和人民对体育重新认识,群众体育相关政策不断地增加与完善,对群众体育的发展提供政策性的指导与支持。
2.4 群众体育发展情况不平衡
1.2 试验方法 试验地点设置在长兴仙山湖库区,根据库区及入库河流水系特点,选取水深较浅、透明度较高的入库河流近岸区域设置样方,分别在库区的北湖设置9个样方N1~N9,平均水深1.5 m,透明度常年可见底;南湖设置3个样方S1~S3,水平水深0.8 m,透明度常年可见底。样方设置为5 m×2 m,四周立杆标记边界。
图一 全运会各省、市代表队参赛项目数
图二 全运会各省、市代表队参赛人数
3 群众体育发展路径选择
3.1 逐渐完善群众体育公共服务体系
大力发展群众体育需要完整的公共服务体系,并不只追求政策而忽略实际财政等方面投入。首先加大国家的资金投入。目前国家对全民健身公共财政的投入较低,据统计2013年全国全民健身事业经费人均为6.16元,满足不了群众的基本体育锻炼需求,其依赖体育彩票公益金的投入的局面尚未改变。如何完善群众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与财政投资规划,是下阶段应该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所在。其次,扩大相关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日前,现有体育场地与群众锻炼需求的差距较大,特别是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不仅没有室内健身场所,户外的体育设施也相对简陋,数量和种类都偏少。各地区应该根据各地体育场地设施等实际情况,广泛开展具有当地特色的群众体育项目,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发展群众体育。最后,发挥现代体育产业优势。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群众体育健身资源、普及科学健身知识、推广科学健身方法、提供健身咨询服务,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等。
3.2 不断创新群众体育竞赛体系
群众体育具有参与人群多而广、参与年龄差距大、身体条件素质弱等,直接引用竞技体育赛制规则体系不利于提高群众的参与度。除一些竞技体育项目可适当沿用竞技体育赛制外,其他部分群众性体育赛事都应积极大胆地创新,提高赛事的参与度、知名度和美誉度,让更多的人民群众都能够积极的融入群众比赛之中,享受体育的乐趣。就全运会龙舟比赛分析,可先参与各地积分赛,当积分达到一定水平时即可参与全运会群众比赛的选拔赛,这样可以保障项目爱好者能够尽可能多的参与比赛,提高自己的竞技水平,同时对于全运会的参赛资格达到相对公平。
就第十三届全运会群众体育竞赛情况分析,比赛吸引了全国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提高了群众体育的广泛关注度。但综合全国参入全运会的情况分析来看,其各省市代表团参与的项目参差不齐。其中各省、市参与项目差为14项(图一),而各省、市参与决赛的运动员差为252人(图二),这说明群众体育项目的发展处于极度不平衡状态。通过数据分析显示,群众体育发展较好的省份其竞技体育的发展也处于国内前列,竞技体育的发展会促进群众参与体育锻炼的人口的增多,但最主要的原因仍然是经济的发展的不平衡所导致。
1.2.2 专家访谈法
3.3 积极融入群众体育赛事评价体系
评价是指按预定的目的,确定研究对象的属性(指标),并将这种属性变为客观定量的计值或主观效用的行为。评价系统由两部分组成,即评价主体和评价客体。评价主体指参与评价的群体:评价客体指评价的直接对象。随着国家相关全民健身 政策的不断颁布与实施,各省、市积极相应国家政策方针要求,积极投入相关体育专项资金,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赛事,但各赛事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无法了解,如深圳市政府每年针对群众性体育赛事投入约2亿专项资金支持300多场比赛,如何在有效时间内监管赛事情况,有效地、合理地、科学地管理与组织群众体育赛事的申办和评价是目前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也是下阶段政府工作的关键点。
第二类题目要求甲、乙两辆小车在指定区域同时同向一前一后行进,并在规定区域实现超车。分析该要求,智能小车必须具备两种功能:一是智能循迹避障拐弯功能,使得小车在指定跑道行驶,不偏离轨道;二是在规定的超车道实现甲乙车位置互换,并且不得发生碰撞。全程不得人工干预,不得遥控,设计难度颇大。本文提出一种基于STC12C5A60S2微控制器的可行方案。
不同活化类型的MG出现的时间阶段不同,在CNS炎症反应中发挥的作用也不同,因此研究MG各亚型出现的时间及其演变过程很有必要。截至目前为止关于此过程的研究尚未完全明了,但就目前的研究而论体外和体内模型之间试验结果有所不同。
3.4 发挥地区群众体育特色优势
透过全运会的各省、市群众体育参赛项目数和人数并不能完全代表各省、市群众体育开展情况,全运会群众体育项目设置仅19项,并未能全覆盖各省、市全民健身开展的特点和特色。虽然全运会将群众体育重归大型体育舞台的举措得到社会各界人事的认可和赞扬,但其中也就透漏出问题所在,群众体育项目的设置和合理性有待商榷,如何让每个省、市都尽可能地发挥出其体育实力才是群众体育今后的发展方向。
其他图案也可以用此种延伸式方法计算。由于八边形为中心对称图形,八个角均为对称,八边形式密码计算可以以其中一个点为初始点研究,统计完毕后乘以八(角的个数)即可。
就我国七大地区民族特点来看,各地区拥有不同的地理环境、民族特点和经济水平情况等,每年所开展的群众性体育赛事千姿百态。各地区如何在“后全运会时期”,以全运会群众体育赛事设置为导向,充分挖掘地区民族特色,广泛开展具有地区特色的群众性体育,打造各省、市特色群众性体育项目,积极向全国推广,这才是解决群众体育发展不平衡的关键所在。
4 结论
从建国到进入新时代过程中,国家政策导向经历了不同变化,而群众体育同样也随之经历不同程度的重视与发展。新时代时期,如何更大限度地发挥各地区、各民族、各项目特点,结合竞技体育发展经验等其他因素,大力有效发展群众性体育是今后时期政府各层人事认真思考的问题关键。
参考文献:
[1] 卢元镇.体育社会学.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杜,2002:2.
[2] 仇军.群众体育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体育科学,2016,36(7):3-9,48.
[3] 肖谋文.新中国群众体育政策的历史演进[J].体育科学,2009,29(4):89-96.
[4] 肖谋文.我国群众体育政策的历史演进及过程优化[D].北京体育大学,2007.
[5]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EB/OL]. http://www.gov.cn2014-10-20.
[6] 广东省体育局.新时代群众体育发展的若干思考[EB/OL]. http://www.tyj.gd.gov.cn. 2018-02-12.
[7] 余涛.我国群众体育发展评价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博士论文,2009.
The Development Path Choice of Mass Sport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National Games
Luo Fengyun,Tao Tao, Tang Yangyang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ational Fitness and National Health", the development of mass sports in various provinces and cities will boom. How to correctly guide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mass sports is the focus of current work.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of mass sports by means of literature and investigation, and points out that there are some phenomena in mass sports, such as the insufficient improvement of laws and policies, the insufficiency of evaluation and supervision system, the imperfection of competition system and the unbalanced development of mass sports.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mass sports in the new era is to gradually improve the public service system of mass sports, constantly innovate the system of mass sports competition, actively introduce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mass sports events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regional mass sports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National Games; mass sports; development path
中图分类号: G8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256( 2019) 11-0127-3
doi: 10.19379/ j.cnki.issn.1005-0256.2019.11.053
第一作者简介: 罗凤云(1991-),女,四川南充人,硕士,研究方向:体育赛事管理与评价。
作者单位:深圳大学,广东 深圳 518061
Shenzhen University, Shenzhen 518061, Guangdong,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