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县医院 福建泉州 362400)
摘要:目的 研究米非司酮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70例妇产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抽取35例作为对照组,另根据配对原则抽取35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对比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14%)高于对照组(65.71%),不良反应发生率(2.86%)少于对照组(25.71%),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妇产科疾病具有显著效果,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米非司酮;妇产科疾病;不良反应
妇产科是临床科室之一,主要针对成年女性实施治疗,常见妇产科疾病包括外阴疾病、阴道疾病、子宫疾病、输卵管疾病、卵巢疾病等,均具多见、易发等特点。病发后,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疼痛、白带增多、移位、宫颈充血、低烧等表现,对其生活及健康造成严重影响[1]。因此,有必要立即给予其对应治疗,保证其健康。本研究选取70例妇产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35例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选取70例妇产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抽取35例作为对照组,另根据配对原则抽取35例作为观察组。患者经临床诊断及病理学检验确诊为妇产科疾病,无严重心、肾、肺等器官及神经系统疾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组年龄23-45岁,平均年龄(34.5±1.4)岁;对照组年龄22-45岁,平均年龄(34.4±1.5)岁。2组患者基线资料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给予乙烯雌酚(生产企业:合肥久联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4021250)口服,每日15mg;安宫黄体酮(生产企业: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1902)口服,每日1.25mg;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治疗,米非司酮(生产厂家: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00648)空腹或进食2小时后,口服,每日25mg~50mg;2组患者治疗剂量按照说明书或谨遵医嘱,均治疗3个月,周期性服用。
1.3 研究指标
对比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治疗总有效率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患者经药物治疗,患者月经周期恢复正常、月经量恢复为50-80ml;有效:患者月经周围恢复正常,月经量恢复至80-100ml;无效:经治疗未能得到上述标准,疾病存在加重迹象;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2]。
1.4 数据处理
将本次研究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21.0中,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当样本容量n>40,理论频数T>5 时,用χ2检验;当n>40,但1<T<5 时,用校正χ2检验;如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14%(34/35)高于对照组65.71%(23/3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目前临床针对妇产科疾病多采用常规治疗,即乙烯雌酚、安宫黄体酮等药物干预,乙烯雌酚为人工合成的非甾体雌激素物质,能够补充体内雌激素不足,可促使子宫内膜增生和阴道上皮角化,经口服可快速发挥药效;安宫黄体酮为孕激素类药物,无雌激素活性,被临床广泛应用于治疗痛经、功能性闭经、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但在治疗时给予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且长期服用可诱发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对患者健康造成威胁。因此,有必要给予其更为有效的药物治疗,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同时,获得满意治疗效果。米非司酮为强抗孕激素,能与孕酮受体及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具有较强的子宫内膜孕酮受体亲和力。用于治疗能够增加子宫对前列腺素的敏感性,且兼具软化和扩张子宫颈的作用。此外,基于米非司酮药物自身特性,还能够促使围绝经期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维持在稳定滤泡早、中期,可准确预防由于雌性激素撤退造成的异常出血,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具有显著效果,具有疗效准确、安全性高等优点[3]。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后,患者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明显减少,使治疗总有效率得到提升,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观察其他学者对其开展研究[4],其结果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均认为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妇产科疾病临床效果显著,能够获得满意治疗效果,促使其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综上所述,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采用米非司酮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对治疗效果造成的影响,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肖晶晶,牛战琴.常见外阴阴道炎的治疗进展[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17,28(4):392-395.
[2]刘春娥,曹蓉.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及不良反应[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1):67-68.
[3]姜艳萍,张青冬,王楚平,等.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与小剂量米非司酮在子宫腺肌病治疗中的疗效比较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s1):111-113.
[4]赵剑梅.米非司酮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2):136-138.
论文作者:周慧彬 谢月婷 王燕娇 李雅萍 王琦欣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6
标签:妇产科论文; 疾病论文; 患者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有效率论文; 统计学论文; 对照组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