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指利用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充分利用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等技术完成信息的采集、传输、统计,实现对配电网络的跟踪、管理与检测,提高配电过程自动化,提高工作准确度与精度,保证用户用电的安全性和便捷性,对用电企业与电能的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电力工程;输配电;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技术
1导言
输配电和用电工程的主要目标是安全运送电能,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的用电需求。而自动化技术与电力输配工作的结合,一方面能够提高电网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则是有效提高了电能的使用效率。所以,输配电和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的建设应当成为当前电力工程的重点关注内容,企业在尝试和摸索的过程中合理调控,及时规划,让电力的输配工作能够有序进行。这样,不但有利于带动我国电力产业的全面发展,更保障了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
2电力工程输配电与用电工程自动化的基本内容
借助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结合信息技术的融入,从而来尽最大可能满足现阶段社会发展对智能化供电的需求是电力工程输配电与用电工程自动化的主要应用形式。输配电自动化中充分利用了计算机技术的高速运算功能和电子信息技术的数据化功能,解决了人工无法轻易实现的数据分析处理,智能化程度相当高。同时,输配电自动化不需要复杂的人工操作,充分发挥了网络技术的便捷性,不但能大大拓宽输配电与用电工程自动化的管理范围,更使得输配电的效率得到了较大的提升。网络系统自身带有的严密的运算程序,提升了整套系统的精确度之余,更能在计算范围内自动处理一些突发问题,从而使电力企业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与安全的服务,促进企业自身和电力行业的长远发展。
3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的主要特点
3.1高效性
自动化技术以计算机为载体,能够自动控制实现分合闸,不需要人工干预,计算机能够不间断的对数据进行处理然后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发出正确的指令,实现对电网运行的一体化管理,有着较高的覆盖面和灵活的调度方式,满足电力管理的多样化需求。
3.2便捷性
电网涉及的机械、一次设备、二次设备等多方面的内容,信息和技术都相当复杂,自动化技术能够把这些信息与技术进行有机的整合分组,并能及时收集各用户的信息,极大地方便了工作人员对电网的监控和管理。
3.3安全性
供电输配工作有着较高的危险性,自动化运行技术操作严谨稳定性强,能够取代大多数人工操作流程,有效规避因人工失误而造成的安全问题,同时自动化系统也能够主动监测供配输电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监管人员,大大提高了用电工程的安全性。
4现阶段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4.1管理方面:制度不健全,管理混乱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需要大量的电力技术支持,但是部分电器企业缺乏对这些技术科学有序的管理,使得在工作时出现电路混乱的状况,另外,电力员工一般都是身兼多职,工作范围比较密集,难以保证对系统信息的统一性,给工作交接和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管理制度的不明确,容易造成电力资源的浪费,降低工作效率,更容易产生失误,造成安全事故,给电网的规划以及电路的架设也带来了诸多不便。
4.2技术方面:技术开发程度低,电能损耗严重
首先,我国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引入时间较短,技术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自动化基础保障存在一定的问题且企业在应用方面也不够娴熟,稳定性与安全性有待加强,尤其是远距离的电力输送远远达不到国家城镇化发展的要求,这一状况大大制约了自动化运行效率,造成严重的电能损耗和资源浪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一方面,随着自动化设备的不断开发利用,大量的机械运转使得企业电能消耗量也在不断提升,设备的后续维护管理工作不到位以及不正当的设备操作,进一步加剧了能源损耗。
4.3人员方面:素质不高,缺乏专业培训
高素质高水平的工作人员对自动化运行过程起着关键作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技术的推广进一步提高了电力企业工作人员的能力要求,当前电力专业人才匮乏,现有的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在电力工程自动化运行工作中,对新知识接受能力有限,缺乏先进设备的操作能力,企业方面也不注重培训教育工作。另外,用电工程人员流动性较大,人员交接过程不严谨,很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相关负责人就离职,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4.4环境方面:外界环境对输配电用电工程制约性较大
电力通过电线等设备输送,暴露于外界环境之中,尤其是偏远地区的输配电工程,输电设备需要跨越山区,大气气压、温度、湿度甚至是海拔都对输电设备有着重要的影响,长期的环境侵蚀会使线路老化、降低电气设备的寿命,严重的自然灾害更会对电气设备造成重大损坏,增加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另外,用户的用电也与天气有关,比如夏季高温天气用电量会在短时间内剧增,给输电设备运行造成巨大的压力。
5促进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技术提升的措施
5.1培养复合型人才,提高电力管理的水平
电力企业应该增强对企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加强提升企业员工的专业知识素养水平,从而更好地展现自动化的技术在电力工程领域的重要性。企业要主动将自动化技术作为培训的重难点之一,对员工进行自动化技术价值等的传播。与此同时,电力企业内部员工还可以进行自动化技术的交流探讨,单位同事之间相互沟通。相关工作人员的个人工作素养还应该在实践中被不断提升,直到与社会的新技术相吻合。
5.2加强对电力自动化运行系统的分层技术的管理
通常情况下,在众多的城市中用户工程自动化都是采用分层技术。电力自动化运行系统的分层技术主要包含三个方面:(1)电力自动化运行的终端,负责整个城市电力运行的调控工作。(2)由每个区域的发电站以及变电站进行配电工作,对城市的不同区域进行配电设置,保证将电能运输到所需要的地方,构建一个大的电力网。(3)由各乡镇的供电机构组成,负责对乡镇的电力进行调控,管理区域内的电力运行、设备维护等工作。加强对电力自动化运行系统的分层技术的管理,有利于提高整个电力运行的工作。
5.3电力工程输配电自动化可以远程控制输配电工作
在电力工程领域中,输配电自动化的总场所可以根据自动化信息技术将各个电力输送的流程数据进行分析。在分析的时候,工作人员一定要做好记录,为以后的工作分析提供可参考的数据。随数据信息进行分析的工作也可以利用电力输配及自动化系统来进行,自动化系统费在发现错误的时候会及时进行报告,比人工分析的速度更快,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此外,相关负责人或工作人员也可以利用输配电及自动化系统将出现故障的环节进行修复,并吸取教训,做最新报告,以优化电力运行的效率及功能。输配电及自动化可以有效对输配电进行远程的监控,为电力工程运输配电工作的高效提供保障。
6结语
综上所述,实现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是企业长期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用户用电质量的关键,我国电力行业在自动化运行的道路上刚刚起步,尚存在许多缺陷与不足,电力企业应当采取积极的措施,积极改进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电力行业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范彧珩,徐新宇.电力工程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问题的研究[J].中国金属通报,2018(08):205-206.
[2]沙军泉.电力工程输配电与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技术[J].通信电源技术,2018,35(08):204-205.
[3]杨海勇.电力工程输配电及用户工程自动化运行分析[J].低碳世界,2018(08):143-144.
[4]蔡连斌.电力工程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48):92.
论文作者:王怀林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5
标签:输配电论文; 电力论文; 工程论文; 技术论文; 电力工程论文; 工作论文; 电能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