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新局势下研析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论文_胡丰芹

革新局势下研析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论文_胡丰芹

平度市胜利路小学 胡丰芹 266700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特殊阶段,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也有待进一步提升,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包含很多方面的知识,因此其培养工作也较为复杂繁琐,当前的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现状并不理想,我们需要认真寻找小学语文学习模式,从小学生的自身特征出发找到适合小学生的学习方式,并采取科学的对策培养其小学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

一、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工作现状

1.小学生的语言积累与规范有待进一步提升

所谓的语言积累与规范,就是指小学生在汉字的音、形、义与表达规范方面的理解与掌握程度,教师须通过对学生的语文经验、课程标准、学习内容的系统分析,找到其需要积累与规范的内容,才能使“语言积累与规范”高效完成。但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教师能够在对学生学习经验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教学要求进行教学设计的只占24.1%,60%的教师只了解自己所教年段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9.3%的教师只是培训时读过课程标准而已。这些情况表明,教师对不同学段学生所具备的汉字学习经验、阅读经验与表达经验很少有全面的了解,并真正据此来进行教学设计。

2.小学语文思维方式有待革新

小学语文思维方式多种多样,在不同需求下的思维方式也各不相同,语文文本类型与题材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无论什么样的文本都是字词识记、朗读、关键词句分析、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这些相同的学习内容,缺乏对各文本所使用的各有特色的思维方法的全面探索,思维方法训练模式化。同时,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一读到底”“一问到底”“合作探究到底”等相对单调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时有发生,学生思维方法掌握与整合出现“模式化”倾向。

3.语文审美体验缺少真实感情

不同的小学生拥有不同的审美观念,小学生爱美之心较强,也乐于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小学语文文本中“美”的资源也极为丰富,教师须要关注文本中“美”的事物与“美”的表达给学生带来的情绪情感体验,才能出现有真情实感的“审美感知与体验”。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感知与体验”的过程较为生硬,真实情感体验少,说教灌输多。没有产生情感的真实愉悦就不是真正的审美活动,缺少真实的情感体验也无法真正感知美、体验美。

4.文化归属感有待进一步提升

我国文化发展拥有较为悠久的历史,民族文化发展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人们也比较容易找到自己的文化归属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关注语文文本中所蕴含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历时性,引领学生形成深层次的“文化认同与归属”,为“文化传承与理解”做充分的准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一般只关注引领学生明确文本表达了什么思想内容,并将这些思想内容与现实生活进行简单联系,但缺乏对这些思想内容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的关注,导致小学生知道文本的思想内容,但对思想内容中蕴含着什么样的文化、自己是否认同这些文化、文化对自己成长意义如何等并不清晰,使“文化认同与归属”只处于浅层阶段。

二、革新局势下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模式

1.找到合适的小学语文学习方式

只有找到合适的小学语文学习方式,才能更好的落实各项语文学习任务,才能发现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是不了解的、全新的语文学习内容,引发其对语文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发现自身语言表达能力提升的可能,从而乐于进行语言积累、学习表达规范。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日益丰富,小学生的日常语文经验日益丰富,对其已掌握的“旧”的语文内容的重复学习,很难使其对“语言积累与规范”产生兴趣与兴奋点,这就需要找到能激起学生学习欲望的适切学习点。

2.采用多元化的学习模式提升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思维方式的革新需要教师结合小学生的实际需求来落实,按照课本中表达出来的思维要求,设计多元化的学习模式,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多元化的语文学习方式设计首先要求对文本类型、体裁、表达方式、篇章结构的特点进行深入解析,探究其各有特色的思维方法,设计不同的学习方式,引领学生掌握这些思维方法,并在阅读与表达中进行整合性运用。其次,在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同时,小学语文学习也重视以接受、竞争、体验感悟为特征的语文学习方式,因为促进“思维方法掌握与整合”这一素养培养的学习方式永远须要将传统与现代的语文学习方式相融合,将课堂中的语文学习实践与生活中多样化的言语实践相联系,才能真正在语文学习中引领学生掌握多样化的语文思维方法,并能根据言语实践需求进行整合性运用。

3.结合小学生的审美需求培养核心素养

上文中已经提到,小学生的审美观念各不相同,在小学初始阶段的审美主要以写实审美为主,其评判作品的唯一标准就是看作品与实物是否相象;直到9-13岁,他们才能逐步学会以审美的态度来对待艺术作品,形成对风格、表现性等审美特性的知觉敏感性,开始进入审美萌芽期,不再受到写实标准的束缚。据此,在引导1-3年级的小学生进行审美感知与体验时,应该注重对语言所表现的色彩、形态、声音等可直观感受的“美”进行情感体验,主要是悦耳悦目,并初步感受悦心悦意,以促使其形成良好的审美态度;而4-6年级的小学生才开始对含蓄委婉、清新明丽、豪放壮烈等语言风格及其不同的表现力通过审美想象进行有超越性的情感体验,全面感受悦心悦意,初步体验悦志悦神。

4.从研究分析文本的历史性来培养小学语文核心素养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他们对文本的理解不够深入、透彻,大多数情况下是个人感知探索文本的过程,对语言背后的意义很难进行深入的理解,但语言背后的意义才组成了一个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世界。理解语言背后的意义必须通过分析文本的历史性才能完成。文本的历史性是指一切文本(文字的文本和广义的社会大文本)都具有特定的文化性和社会性,任何文本都产生于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同时文本也记载了历史,是构成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的历史性,就是教师通过提供充分的社会背景知识与言语情境,引导小学生深度探索文本的文化内涵的过程。

参考文献:

[1]王凯丽.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学新探[J].教育现代化,2017,4(36):234-237.

论文作者:胡丰芹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9

标签:;  ;  ;  ;  ;  ;  ;  ;  

革新局势下研析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论文_胡丰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