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目标对急诊内科护理纠纷的影响论文_李海霞

湖南省澧县中医医院 湖南常德 415500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目标对急诊内科护理纠纷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病例时间为2018年1月-2019年1月,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60例急诊内科患者,按照随机原则进行分组,各组为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目标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的负面情绪评分、各个环节的护理纠纷率。结果:(1)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护理后负面情绪评分(SAS:1.01±0.15,SDS:1.05±0.15)明显低于对照组(SAS:5.35±1.35,SDS:5.38±1.36),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负面情绪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3)观察组各个环节的护理纠纷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内科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目标方案,可以有效地减少护理纠纷,有利于解除患者的心理压力,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优质护理目标;急诊内科;护理纠纷

急诊内科是医院的重点急诊科室,其患者疾病类型繁杂,病情严重危急,必须给予及时有效的救治和护理干预[1]。如果护理不当,则容易引起患者病情恶化,从而引发护理纠纷[2]。因此,必须加强急诊内科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从而杜绝护理纠纷[3]。本研究对我院急诊内科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措施与优质护理目标措施,探讨两种护理方案对急诊内科护理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病例时间为2018年1月-2019年1月,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60例急诊内科患者,按照随机原则进行分组,各组为30例,观察组男女比例为18:12,年龄为28-60岁,平均年龄为(41.52±9.36)岁,其中呼吸系统疾病患者1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15例,脑血管疾病患者5例。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5:15,年龄为28-60岁,平均年龄为(41.55±9.36)岁,其中呼吸系统疾病患者11例,心血管疾病患者13例,脑血管疾病患者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方面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收集患者的病历资料,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

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目标方案。具体护理细节如下所示:

1.2.1接诊环节护理措施

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必须以微笑接待患者,亲切、热情地为患者提供满意的护理服务。设立分诊台,有秩序地指引患者按顺序就诊,避免患者扎堆,维护就诊排队井然有序。

1.2.2就诊环节护理措施

急诊内科疾病病情严重,进展快,应当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就诊环节,缩短患者就诊等待时间,为患者争取最佳治疗时机。对于病情危重患者,应当开通绿色通道,尽快给予患者有效的救治。同时,指导家属办理住院手续。在抢救患者的过程中,应当按照患者的病情危急、严重程度进行合理安排,对于患者和家属的疑虑,安排专门的护理人员为其解答,解释清楚缘由,从而获得患者和家属的理解和支持。

1.2.3救治环节护理措施

在抢救患者的环节中,必须加强医护人员之间的配合,具体分析各种类型的急救措施,加强急救措施的日常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对急救措施的掌握程度。对于护理人员的值班安排,可以采取层级搭配、新老搭配方式,由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负责指挥工作,经验不足的护理人员听从指挥,细心配合抢救。

1.3观察指标

制定急诊内科专用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发放给患者家属填写,共发放60份,回收60份,回收率100%。护理满意度分级为:非常满意(90-100分)、一般满意(80-89分)、不满意(<80分)。采取SAS评量表、SDS评量表评估患者的负面情绪,评分越低表示负面情绪越少。统计和比较各个环节的护理纠纷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正态分布的数据进行t检验,对非正态分布的数据进行卡方检验,采用平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数据的分布趋势,P<0.05表示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2.3比较两组各个环节的护理纠纷率

观察组各个环节的护理纠纷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3)

3.讨论与结论

急诊内科患者疾病类型繁杂,病情严重危急,如果护理不当,容易引发护理纠纷。必须加强急诊内科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从而避免护理纠纷[4]。本研究实施优质护理目标方案,结果发现患者的满意度得到明显的提高,负面情绪得到有效的改善,护理纠纷率也明显降低。优质护理目标方案是一种新型护理方式,在接诊环节中,以微笑接待患者,设立分诊台,有秩序地指引患者按顺序就诊。在就诊环节中,按照患者的病情危急、严重程度进行合理安排,对于患者和家属的疑虑,安排专门的护理人员为其解答,解释清楚缘由,从而获得患者和家属的理解和支持。在救治环节中,加强医护人员之间的配合,对于护理人员的值班安排,可以采取层级搭配、新老搭配方式,由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负责指挥工作,经验不足的护理人员听从指挥[5]。

综上所述,急诊内科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目标方案,可以有效地减少护理纠纷,有利于解除患者的心理压力,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钟楚燕.优质护理对急诊内科护理纠纷的影响研究[J].中国校医,2015,29(02):137-138.

[2]胡晶.优质护理目标措施对急诊内科护理纠纷的影响[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06):17-18.

[3]宋明明.优质护理目标措施对急诊内科护患纠纷的影响[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6,31(06):93-94.

[4]白银风,宋芳.分析优质护理目标措施对急诊内科护理纠纷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0):276-277.

[5]胡晶.优质护理目标措施对急诊内科护理纠纷的影响[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06):17-18.

论文作者:李海霞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2019年第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8

标签:;  ;  ;  ;  ;  ;  ;  ;  

优质护理目标对急诊内科护理纠纷的影响论文_李海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