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萧红以真实的笔触,运用独特个性的女性视角夹杂着诗意的文字风格,通过闪回的生活片段和细微处勾勒了一个亲切、有温度的烟火气的鲁迅先生,拉近了读者与伟人之间的距离。虽是一篇记事散文,但妙在散文中见奇特,奇特中见平淡,无斧凿之痕,读来感人至深。
关键词:鲁迅;萧红;女性视角;生活;情感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8)09-001-01
我们耳熟能详的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其作品的很多篇目被选入到语文教材中,对中国的语言和文学产生深远的影响。而萧红笔下的鲁迅不同于我们熟知的,她从生活细节处再现了一个亲切、富有人格魅力的平凡者形象。为我们走进那个有温度的鲁迅提供了一扇文学之窗,也呈现了一篇富有张力的文学艺术作品。
一、碎片化的生活拼接
萧红近两万字的散文创造了一个真实鲜活的鲁迅形象。她的文章写的很散,似乎是“锁记”,截取了片段化的生活景象,却对鲁迅的怀念最原本的展示,有一种动人心弦的魅力。
(一)对鲁迅的碎片化描写: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其实在鲁迅留下的照片中很少有笑容,我们记忆中的鲁迅也是严肃的,但借助萧红对其描绘,这样一个面容微笑,和蔼可亲的别样的鲁迅形象油然而生。“许先生和鲁迅先生都笑着,一种对于冲破忧郁心境的崭然的会心的笑。”鲁迅的笑仿佛就在眼前,观察特别细致,而且都是以第一人称来描绘的,是作者“在场”参与观察的,似乎鲁迅生活在我们身边,是真实可触摸的,拉近我们与作者和文本的距离。
“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如果不是通过细致的观察,何以看到这样的鲁迅,可见作者独特的观察与发现。这样的一个形象在文中出现了两次,鲁迅走路是很轻捷的,走的是那么的潇洒,不顾一切,却停在了作者心中。描写了一个行走中的鲁迅,也写出了一个敏捷精干的性格和不顾一切勇往直前的坚毅精神。
鲁迅这样的文学大家,对女性着装却有独特看法。对萧红的着装从头到尾,从配色到整体搭配都有美学上的建议,他说“不要那样装饰她。”用平实的语言写出了鲁迅对美的独特见解,有一双苛求美的眼睛,还带着美学的理论基础。鲁迅先生有着普通人的心态,在生活中还对女性穿着搭配有评价和建议,传达出鲁迅先生别致动人的生活情趣和博学多知的人格魅力。
萧红将鲁迅一天的生活分为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一直是坐在藤椅上陪着客人的,自己的一半时间是奉献给他人的。另一部分是大家都睡了的时候,鲁迅才开始工作,在一片漆黑中闪耀着一点灯光,一代文学大师正奋笔疾书的书写着伟大的篇章,直到太阳出来了鲁迅才睡下。我们无不为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所动容,他呕心沥血,为培养一代新人而努力奋斗。
(二)鲁迅的侧面描写
海婴是鲁迅生活的一部分,文中尤为深刻的一段,海婴睡前都是要跟爸爸说明朝会的,可鲁迅病重,回答的声音很小,海婴便很大声的喊叫“爸爸,明朝会!”后来挣扎着把头抬起大声回复了海婴,说完就咳嗽不止。这样一个微小事件仍在作者的记忆深处,侧面展现了鲁迅对孩子呵护备至、默默守护和付出。生活中的鲁迅是一个平凡的父亲,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他的一颗慈父之心。
还借许先生与“我”的对话表达怀念。
“周先生人强,欢喜吃硬的,油炸的,就是吃饭也喜欢吃硬饭……”许先生不仅在说鲁迅的口味,更是在概括他的刚强性格。
“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们学不了的。那怕一点点小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句话在文中不仅是许先生对鲁迅的肯定,而且也暗示了作者对于鲁迅一丝不苟人格的崇敬。
由鲁迅和身边人的生活琐事及言语,勾勒了一幅真实的鲁迅生活的素描画,简单又平凡,作者的笔触随意又细致。
二、独具个性的女性化视角
(一)蒙太奇的叙述结构
作者使用蒙太奇的手法对鲁迅的生活片段进行组接,连缀而成,就像电影的画面依次跳出,结构貌似散乱,但每一个画面以及对鲁迅个性品质的刻画都非常到位。
开头直接是对鲁迅的明朗笑声的描写,对其“不顾一切”走路的刻画,我们从开头就能感觉到他平易近人、干脆敏捷的性格,这样的描写更容易的让我们走近伟人的生活中去。
文中写萧红为穿衣搭配询问鲁迅先生的意见:“你的裙子配的颜色不对,并不是红上衣不好看,各种颜色都是好看的,红上衣要配红裙子……”对于“我”的穿衣搭配鲁迅先生自有一番见解,而且是有美学的理论基础的。
文章中还写到“我”到鲁迅家中包饺子,边包饺子边聊家庭中的琐事,只要是“我”做的鲁迅先生必然赞成,先生虽然胃不好却还多吃几个饺子。我们似乎能感到鲁迅先生对萧红的赞许、关爱,像亲人一样亲密无间。
从这里看“我”往往一身二任,既是事情发生的见证人,也是评价者。她没直接表达对鲁迅的爱憎,她把感受、情感都熔铸于笔下,使得文中的每一个画面、每一个场景都变得灵性、有情味。
我们似乎能听到鲁迅爽朗而清脆的笑声;似乎能看到鲁迅矫健的步伐和从容淡定的身姿;似乎能注视到鲁迅幽默有趣的侧影。这些场景和画面都是不相关联的,没有贯穿始终的线索和连贯的发展脉络,恰恰是时间的模糊、线索的中断,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丰富和立体的鲁迅形象。
(二)诗化的叙述风格
《回忆鲁迅先生》之所以感人肺腑,还得益于她的诗化的文字叙述风格。
“有时许先生醒了,看着玻璃窗白萨萨的了,灯光也不显得怎么亮了,鲁迅先生的背影不象夜里那样高大。鲁迅先生的背影是灰黑色的,仍旧坐在那里。”萧红在文中营造了一个明朗的环境,鲁迅“灰黑色”的沉稳的身姿与这样的环境相衬托,凸显了忘我工作的鲁迅。
“鲁迅先生刚一睡下,太阳就高起来了。太阳照着隔院子的人家,明亮亮的;照着鲁迅先生花园的夹竹桃,明亮亮的。”鲁迅先生和灿烂的太阳、绚烂多彩的夹竹桃融为一体,排比手法和叠韵词的使用、长短句的参差错落,使这段文字读起来有节奏感,营造了一幅生机盎然、诗意的画卷。
“春天很温暖的抚摸着门口长垂着的帘子,有时帘子被风打得很高,飘扬的饱满的和大鱼泡似的。”此处从女性角度比喻春天的风,“温柔的抚摸”让我们对这春天的微风具体可感,用“大鱼泡”比喻被吹起的帘子,生动饱满,极具生命的张力和诗意,恍若一幅唯美的风景图。
萧红以女性特有的笔触,通过生活片段的组合,填补我们对于生活中的鲁迅陌生,拉近了我们与伟人的距离。将鲁迅的言谈举止、个人魅力呈现在生活的点滴之中,把对鲁迅的深刻质朴的感情贯穿于文中,有一种浑然天成的美感。
参考文献:
[1]萧红:萧红全集(第一版)[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5月
[2]林敏洁:生死场中的跋涉者:萧红女性文学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1版
[3]孙绍振.解读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J].语文学习,2009(03):46-47.
论文作者:王赫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9月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1
标签:鲁迅论文; 鲁迅先生论文; 文中论文; 作者论文; 女性论文; 都是论文; 让我们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9月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