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格局和大国关系的新变化——伊拉克战争及其影响析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国论文,伊拉克战争论文,格局论文,新变化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3年5月1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对伊拉克战争取得胜利。由美国主导的伊拉克战后 重建正式拉开帷幕。这场战争留给人们太多的思索。战争的缘起,美欧之间、美国与英 、法、德、俄、中等大国之间和各大国在联合国中围绕伊拉克问题展开的较量,战争的 结局,伊拉克的重建,以及这一切所产生的强烈冲击和巨大影响,都值得人们认真思考 、深入研究。伊拉克战争及其战后重建,将使中东地区和阿拉伯世界的政局、国际秩序 和世界格局产生冷战结束后最深刻的变化,也将使大国关系的发展出现新一轮调整。这 种调整和变化必然对中国的国际环境和国际战略产生重要影响。对此,我们必须谋划在 先,应对于后。
一
“9·11”事件或许使美国清醒地认识到,亟待加强的战略防御薄弱环节恰恰是其本土 ,实施以冷战思维为核心的国际战略并不能有效保障其国家安全。因此,美国的国际战 略出现明显的转折,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把集中全力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全方位加强 本土防卫作为“国家战略核心”。为此,它积极组建国际反恐联盟,出兵阿富汗,打击 塔利班政权,铲除基地组织,并在全球开展或支持开展反恐怖主义斗争。应当说其战略 调整总体上是有成效的,美国本土安全得到加强。在反对国际恐怖主义的大旗下,西方 世界实现了罕见的“大团结”,因北约东扩、波黑战争、科索沃战争而受损的俄美关系 得到改善。因美国轰炸我驻前南大使馆和“4·1撞机事件”而处于低潮的中美关系得以 修复和发展。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出现良好势头。
但是这一切都因为伊拉克战争而出现或大或小的逆转,整个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遭到 挫折。伊拉克战争标志着美国国际战略进行了新的调整:由集中力量打击国际恐怖主义 转向把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加强本土防卫和逐一铲除“无赖国家”的异己政权结合起来 ,通过构建由其主导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这种制度性安排,实现新霸权治下的国家安全 与稳定;由注重多边合作,转向单边主义和美国主导的“有限合作”的准单边主义。伊 拉克战争甚至可以被看作美国在新战略指导下重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和国际安全新体 系的一个开端。
伊拉克战争及伊拉克战后重建对当今世界产生了强烈冲击和巨大影响。美国的“超强 ”地位和综合实力,使其在国际事务中“为所欲为”,似乎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挡。美 国的单边主义登峰造极,既可以不顾联合国是否授权,也可以不顾世界多数国家是否反 对,先发制人,发动伊拉克战争,这种先发制人模式今后难保不会针对其他国家。由于 相关国家和地区随时可能遭到军事进攻,毫无安全感和安全保障,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也 受到严峻挑战。
美国对外战略的单边主义更加突出。迄今为止美国并没有找到出兵伊拉克的“合法” 又“合理”的理由。因为伊拉克并没有直接发动对美国的袭击,也没有足以令人信服的 可靠证据证明它支持恐怖活动。而在联合国核查小组核查未果情况下,美国单方面决定 对伊动武理所当然地遭到法、德、俄、中等多数国家的反对。但美国却全然不顾这些国 家的反对和席卷全球的反战浪潮,一再强调不管核查结果如何,即使得不到这些国家的 支持和联合国授权,美国也要单独开战,除非伊拉克自动解除武装。充分显示了它的单 边主义的强硬立场和“霸气”。
由于美国的超强实力和强行主导国际事务的战略态势,使世界格局单极化呈现强硬走 势。美国的单边主义正处在高峰期。美国在“倒萨”问题上争取英、西等国的支持,是 强化其主导地位的联盟策略,并不意味着它要放弃单边主义、奉行多边主义。
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面临新的巨大挑战。联合国是代表性最广泛、规模和影响最大、 活动领域最宽、在全球范围内最具权威性的国际组织,是最重要的国际讲坛和开展多边 外交的场所。目前,联合国拥有191个成员。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全球 的发展中发挥着其他国际组织、任何一个国家或国家集团所不能取代的重要作用。在当 今世界,联合国是处理国际事务、解决国际争端的最权威、最具合法性的机构,一切重 大国际事务和国际争端,都应当通过联合国来解决。
冷战时期联合国往往成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较量和争夺世界霸权的重要场所,难以发 挥应有的作用。冷战后,联合国本应当在维护世界的和平,促进世界发展方面起到更大 的作用。世界大多数国家也认为联合国的地位与作用应当得到尊重,使其能够为维护世 界和平与稳定作出贡献。它们主张伊拉克问题,无论是武器核查、还是进行制裁、是否 授权动武,以及战后重建都应当由联合国主导。但实际上联合国的权威地位经常受到美 国的单边主义的严重挑战。在伊拉克问题上,尽管联合国组织的武器核查尚未得出伊拉 克是否生产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结论,尽管有关的提案还没有付诸表决,美国就撇开联 合国单独出兵伊拉克。战争中,联合国除了人道主义的援助,几乎发挥不了任何作用, 眼睁睁看着一个主权国家任人宰割,被国外军队占领。战后伊拉克重建工作实际也把联 合国边缘化,任由美国主宰。
从伊拉克战争可以看出,对美国来说,联合国授权当然非常重要,但这仅仅是为了给 它的国际干涉行动披上“合法”的外衣,绝对不是决定其是否采取行动的首要的、关键 的因素。它认为在一定情况下联合国已成为它推行单边主义、构建单极世界的障碍。随 着美国单边主义继续膨胀和它进一步认定联合国不能为其所用、反而成为一种障碍,那 么美国就有可能进一步远离联合国,甚至实际上脱离联合国。对俄、法、德等多数国家 来说,联合国不仅是处理国际事务、解决国际争端的最权威、最具合法性的机构,而且 是抗衡、制约美国单边主义,维护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国际组织。双方认识和战略上的这 种错位必然导致联合国面临深层次的危机。如果国际社会不采取有效的措施,联合国可 能面临两种前景:要么双方的认识和战略无法协调,分歧越来越大,致使联合国处于瘫 痪状态,难以发挥作用;要么因美国对联合国越来越失去“耐心”和“兴趣”逐渐“淡 出”而使之名存实亡。不管哪种前景可能都预示着联合国的寿终正寝,也意味着世界将 因此而失去最广泛、最权威的全球性国际组织。这无疑是一场全球性的灾难。因此,既 要反对单边主义,又要维护联合国的存在和发展,是各国面临的共同任务。
二
伊拉克战争集中暴露了美欧之间、美英与法德之间的意见分歧和利益冲突。西方世界 特别是美、欧关系出现了严重的裂痕。美英战略伙伴加同盟关系更加密切,法德俄频繁 接触,协调立场,共同抗衡美英。现存国际关系面临重新洗牌的危机,世界格局多极化 趋势出现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冷战结束至伊拉克战争之前,西方世界特别是西方大国之 间,尽管在一些具体经济和政治利益、外交政策等方面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分歧,但是在 重要问题上的立场、原则和战略大体一致。而伊拉克战争却公开暴露出西方世界的严重 分歧。早在阿富汗战争还在进行时,美国就扬言要出兵伊拉克,推翻萨达姆政权。当时 就遭到西方世界的普遍反对,甚至连美国一贯的忠实盟友英国都迟迟没有明确表态支持 。由于阿富汗战争尚在进行,大家都仅仅是发表各自不同的看法而已。随着阿富汗战争 的结束,美国把对伊拉克动武提上日程,争论开始激烈,分歧日益明显,形成两种观点 。美国主张马上出兵伊拉克、推翻萨达姆政权。由于美国的坚持并进行了大量的斡旋, 争取到英国、西班牙等国的支持。而法、德等国希望政治解决,首先进行充分的武器核 查。这样围绕伊拉克问题,就形成了两个观点不同“营垒”。在联合国,英、西等国支 持美国,提出包含自动授权动武内容的新决议案,并要求安理会进行表决。法、德、俄 、中则公开反对,法、俄甚至扬言使用否决权。这样,美国不得不放弃表决,绕开联合 国出兵伊拉克。北约内部,在协防土耳其问题上,意见难以统一,导致该组织自成立以 来的最明显的内部危机。伊拉克战争迅速以萨达姆政权垮台而告结束,双方在伊拉克战 后重建问题上再起争端。不管问题如何解决,显而易见的是,伊拉克危机已在西西关系 、美欧关系、特别是西方大国关系中造成深刻裂痕,其意见对立程度、两派“营垒”的 分明、波及面之广都是二战后所罕见的。有的西方媒体将其看作国际合作体制的“崩溃 ”,这或许有些言过其实,但是伊拉克战争无疑标志着:建立在冷战基础上的西西全面 合作体制转向以国家利益为基础的有限合作体制;从“9·11”事件后广泛国际反恐联 盟转向有选择的战略联盟。无论美国,还是法、德等欧洲国家都在“选择”自己的战略 合作伙伴。如果说原来的合作体制比较稳定的话,那么有限合作体制和选择性战略联盟 则带有很大的“相机”性。这种现象影响深远,应当引起高度关注。之所以产生这种现 象,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从经济利益来看。美国石油供应实现了多元化,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已大大减少。欧洲 则不同,对中东石油的依赖依然很大,因为那里的石油质优价廉运输便捷,而伊拉克石 油储量仅次于沙特位居世界第二。因此,美国控制了伊拉克就控制了重要石油战略中心 ,从而能够掌控欧洲石油供应的命脉,增加与沙特等产油国讨价还价、按照美国意图稳 定油价的筹码。欧洲既不希望因为伊拉克战争破坏石油供应安全,也不愿意美国控制伊 拉克石油而进一步影响欧洲石油供应。欧洲特别是法国在伊拉克具有巨大经济利益,既 不希望这种利益因战争而化为泡影,也不愿意美国作为胜利者蚕食其利益,乃至独占鳌 头。
从地缘政治来看。美国远离中东,虽然利益相互关联,但是一旦中东由于战争而引发 局势的动荡,美国受到的冲击和危害,往往比较间接。所以,美国在选择解决伊拉克问 题的手段时,顾虑较少。欧洲与中东山水相依,二者又处在东西方两大文明,基督教、 伊斯兰教两大宗教,西方政治制度和非西方政治制度,非阿拉伯民族和阿拉伯民族的交 汇线上。所以欧洲历来高度重视中东和阿拉伯世界的稳定。在选择解决伊拉克问题的手 段时,可谓顾虑重重,担心出兵伊拉克会引起连锁反应,由此引发民族和宗教仇视、社 会动荡、难民潮和恐怖袭击直接冲击欧洲。因此,欧洲在伊拉克问题上态度要比美国温 和,反对轻易使用战争手段。
从国际战略来看。中东是世界性的战略要地,无论从石油、还是地缘政治的角度看都 是如此。美国和欧洲在中东历来存在竞争和争夺关系,双方的中东战略发生这样或那样 的分歧,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碰撞也不足为怪。伊拉克战争和战后重建就是这种碰撞的最 新火花。欧洲,特别是法国、德国从自身的实力和国家利益考虑,都不愿意接受美国的 单边主义做法,而更倾向于多边主义的价值取向和战略选择。在欧洲问题上,它们希望 自己主宰欧洲事务,不仅要实现欧洲经济政治的一体化,而且要建立欧洲的独立防务体 系。它们不反对美国介入欧洲事务,甚至在军事上还要依靠美国的帮助,但是反对美国 主宰和领导整个欧洲事务。在国际事务中,它们希望发挥联合国的作用。因为联合国能 够体现多边主义和国际关系民主化原则,它们在那里能够找到自己的大国地位和大国感 觉,可以和美国平起平坐,用联合国宪章的精神来约束美国的单边主义,以实现自己的 战略意图。因此,在伊拉克问题上,从武器核查到战后重建,都主张由联合国主导。美 国自恃唯一超级大国,奉行单边主义,力图主宰包括欧洲在内的全球事务,不愿意受联 合国的制约。
从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的相互关系来看。美国近年来经济不景气,小布什政府也拿不 出振兴经济的良策。他要竞选连任,就更加需要在国际问题上有所“作为”,以得到选 民的支持。“9·11”事件后美国民众普遍关注国家安全和自身安全,希望铲除恐怖主 义威胁。小布什政府正是利用了美国民众的这种情绪,打着反恐的旗号出兵伊拉克。而 欧洲各国民众,尤其是法、德等国的民众普遍反对战争,希望通过政治方式解决国际争 端。在伊拉克问题上,他们希望发挥联合国的主导作用,通过“核查”、谈判等和平方 式解决危机,反对本国政府支持和参加美国对伊拉克的军事行动。欧洲各国政府,特别 是法、德政府对伊拉克战争的态度直接反映了民众的这种情绪。
应当如何看待西方世界,美欧之间、美英与法德之间的分歧呢?这种分歧同冷战时期美 苏对抗的性质不一样。它是西方世界内部相关国家之间利益冲突和具体方针策略、方法 手段的分歧,其中不存在根本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和民主价值概念的对立,也不存在根 本国际战略原则和目标的分歧。他们在维护西方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和民主价值观念 ,追求其在全球的统治地位方面,在建立和巩固西方主导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方面,是 一致的。伊拉克战争所导致的危机是暂时的、局部的,随着战争的结束和伊拉克重建中 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美欧、美英与法德也会“捐弃前嫌”,继续进行合作。2003年6 月初召开的八国首脑会议,是其避开分歧、修复关系、重新合作的有利时机。当今的西 西关系特别是西方大国关系毕竟已经成熟,西方大国的领导人无论如何也会控制自己的 情绪,理智地面对现实和未来。但是,他们之间的确存在利益冲突,具体战略、策略和 方法手段的分歧。由此导致的裂痕也是客观而明显的,其影响深远,短期内恐怕难以弥 合。美国在伊拉克重建问题上极力排斥法国就是一例。所以西方媒体认为美欧、特别是 美法关系完全修复尚待时日。
伊拉克战争表明,西方国家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和民主价值的共同性,并不意味着其 利益的一致性,也不足以使它们处理国际问题的观点看法和战略步骤完全一致。尽管影 响国际关系发展的因素错综复杂,但是国家利益往往是首要的、决定性的因素。在国际 政治特别是国家间关系重大转折关头,国家利益最终可能战胜政治制度、意识形态、民 主价值观念等因素,成为首要决定因素。国家利益不仅决定国家战略的制定,而且决定 战略实施的步骤、重点和方式方法。世界上许多国际冲突乃至战争包括两次世界大战, 最根本的都是由国家利益的矛盾无法调节而发生的。这是我们观察、分析美欧之间、美 英与法德之间分歧也应考虑的一个方面。
与此同时,世界格局变化更加起伏不定。尽管从目前的情况看,美、欧不会形成对抗 性的两极,但是世界格局发展的多极化,无论各国的主观战略还是客观趋势都表现得非 常活跃。中、俄、一如既往地坚持多极化的立场,法、德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旗帜鲜明 地反对单边主义,主张世界的多极化。在反对伊拉克战争问题上,中、俄态度鲜明,法 、德立场出人意料的强硬,对美国形成很大牵制。联合国受到美国单边主义的挑战,但 是在多极化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还是非常重要的。事实说明,多极化和单极化的斗争错 综复杂,更加明显。美国的单边主义现在还呈现强势,但是迟早要衰败,多极化是大势 所趋,多边合作是实现世界和平与稳定的最有效的途径。
三
伊拉克战争涉及一个难以规避的问题,即如何看待国家主权和国际干涉的相互关系。 应当承认,各国的内部事务应当由各国人民自己解决,各国的内政不容许其他国家或外 国势力干涉,各国应当彼此尊重国家主权完整、不受侵犯。但是由于各国国内政治尤其 是对外政策和对外行为的变化,往往会对其他国家特别是周边国家产生影响。如果这种 变化给其他国家造成危害,其他国家表示关注并采取防范措施是可以理解的。所谓防范 措施也可能升级为国际干涉。
但是,国际干涉在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上存在三大难题:如何界定是否需要国际干 涉;由谁来确定是否需要这种国际干涉;一旦需要国际干涉又由谁来执行。历史上由于 缺少权威性的国际组织来维护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国联”不具备这样的权威),结 果往往是大国、强国寻找各种借口任意干涉小国、弱国的内政,肆无忌惮地进行侵略扩 张。帝国主义列强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如此,法西斯势力对其他国家也是如此,小 国、弱国成为弱肉强食的牺牲品。相反,对于法西斯势力在一些国家的泛滥,严重威胁 各国的生存和世界的和平,国际社会却无能为力,欧美大国不想或不敢进行干预。总结 历史的教训,联合国成立时就在其宪章中明确规定了各会员国不得使用威胁或武力侵害 任何会员国或国家之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不得干涉在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之 事件。同时,宪章强调此项原则不妨碍第七章相关方法的实施。第七章规定了“对于和 平之威胁、和平之破坏及侵略行为之应付方法”。也就是说,如果发生这种行为国际社 会也可以采取“应付方法”。但是宪章强调,只有联合国安理会才能“断定任何和平之 威胁、和平之破坏或侵略行为是否存在”,并作出决议建议或决定应采取何种措施。( 参见李铁城:《联合国五十年》,中国书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59页)这就较好地解 决了尊重、维护国家主权与进行国际干涉的关系问题,也较好地解决了上述三个难题。
当今世界,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国际干涉更要慎之又慎,必须严格遵守联合国宪章所 规定的宗旨和原则。其中核心是,对象国是否威胁、破坏世界和平,存在侵略行为而需 要国际干涉,以及需要通过何种形式进行何种程度的国际干涉,要由联合国安理会决定 和授权,而不是某个或某几个国家自行决定和行动。这恰恰是欧美之间、世界多数国家 与美国之间在伊拉克问题上的分歧所在。中、俄、法、德等多数国家坚持要由联合国授 权进行武器核查,作出伊拉克是否拥有、生产和试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结论,决定是 否采取以及采取何种“应付方法”。这种态度无疑是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的。 只有如此,问题才能在有利于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前提下得到解决。
美国自行判断伊拉克需要国际干涉,自行决定采取军事打击的极端手段,完全违背了 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美国出兵伊拉克的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是,伊拉克生产包括 化学、生物武器在内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直接威胁到美国的安全。但这需要通过严格 的武器核查才能断定。事实上联合国也多次组织权威性的核查。即使发现问题,到底如 何处置,是否需要动武,都应由联合国决定。而美国在核查尚未得出结论,需要进一步 展开的情况下,就自行决定出兵伊拉克。这种先入为主“定罪”、“宣判”,然后再寻 找“罪证”的做法,显然违反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准则,既不“合法”也不“合理” 。实事实上美国取得军事胜利、并对伊拉克实行全面占领的条件下,由美国自己单方面 组织的核查至今也没有找到伊拉克生产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证据。这就使美国对伊行动 的“合法”、“合理”性进一步受到怀疑,就连美国国会也准备调查政府是否使用假情 报制造出兵借口。
美国出兵伊拉克的另一个理由是,萨达姆政府是专制政权。伊拉克政府是民主的还是 专制的,是否得到人民的支持,要不要改变、怎样改变,这是该国的内政问题,不能通 过国际干涉的办法来解决。这是联合国宪章的规定以及国际社会所公认的国际法基本准 则,应当得到尊重。在伊拉克危机中,世界多数国家反对美国出兵,这既是为了维护世 界和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也应当是为了伸张国际正义,否则只关注前者而忽略后者,必 然使公开违背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基本准则的做法“合理化”,并由此带来的恶劣影响 和严重后果。可惜这种现象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美国取得军事胜利后,对伊拉克进行 全面军事占领,自行决定由美、英、波兰三国分片负责维持其秩序,并任命美国人担任 驻伊拉克最高文职行政官员,全面负责其经济政治重建,并按其意志“重塑”伊拉克民 主。2003年5月,美国宣布无限期推迟组建伊拉克过渡政府,使其对伊拉克进行军事占 领、行政管理和“重塑”民主的进程长期化。这一进程本身所造成的影响是绝不能低估 的。更有甚者,美国一些政界要人扬言将按伊拉克模式“改造”一系列国家,并口无遮 拦地议论需要“改造”国家的“排序”和下一个具体目标。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当事国 感到威胁,而且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也都感到忧虑。照此发展下去,国际社会哪 有安宁之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后,美国占领日本和西部德国,它以胜利者和军事占领者的双重 身份,依靠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军事管制,按照美国的民主模式或民主理念推进这两个国 家的民主化进程,“成功”地对其进行了民主“改造”。但是它们同伊拉克的情况不一 样。当时日本和西德是法西斯独裁国家,又是二战的发动者,给各国人们造成深重的灾 难。战胜法西斯势力,铲除法西斯独裁政权,确保这两个国家走上和平、民主的道路, 是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国际社会通过民主协商和雅尔塔等重要国际会议就此达成共识 。因此,民主“改造”这两个国家,并没有遭到国际社会的反对。显然美国自行出兵伊 拉克,自行“重塑”伊拉克民主,并不具备这些条件。
根据联合国宪章精神,一个国家的政权是民主还是“专制”、其政策和做法是否违反 “人权”,这纯属一个国家的内政,联合国和任何其他国家都无权进行“国际干涉”, 更不能通过武力威胁或军事打击来推翻这个政权、“重塑”该国的民主。值得注意的是 ,冷战结束后,借口人权问题,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进行国际干涉的“ 新干涉主义”,大行其道并得到支持或默认。不少国际知名人士认为,国家主权不应成 为国际社会干涉一些国家侵犯“人权”行为的障碍。这无疑违反了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 则。当然,现实生活中也会出现极个别的情况,一个国家的内部事务的确需要国际社会 帮助解决。即使如此,也需要联合国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过合法的程序作出判 断,进行授权。否则,强国、大国就会为所欲为,弱国、小国的主权、独立和安全就会 毫无保障。
这里还涉及一个世界发展的多样性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问题。世界发展的多样性和国 际关系民主化是实现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发展 模式也是多样的。从政治制度来说,有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还有前资本主义 国家。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来说,有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还有新兴工业化国家。 从宗教来说,有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三大宗教,还有更多的其他宗教。从民族来说 ,世界上既存在单民族国家,又存在多民族国家。民族无论大小、国家无论强弱,都有 自己的文化传统、民族特色、文明,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都形成了自 己政治信仰、价值观念、意识形态,都选择了适合自己国情和民族特点的发展道路。即 使同一种社会政治制度的国家,发展模式也不会完全一样。
世界上的各种文明、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应彼此尊重,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 ,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世界的多样性既是历史发展之必然,是客观存在,也是各国 、各民族人民的自由选择。其他国家和民族应当尊重别人的选择,不能歧视、干涉、阻 碍、破坏这种选择。哪种文明、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好,哪种不好,要看它们是否符合 各国的国情、各民族的特点,是否受到各国、各民族人民的欢迎,它们应当在竞争比较 中相互借鉴,相互取长补短,不应当相互敌视、相互排斥、相互冲突。多样性本身就包 含差异性。也就是说各种文明、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之间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差异 是很自然的,它们完全可以和平共处,应当求同存异,以实现共同发展。各种文明之间 的冲突、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战争、不同发展道路之间的敌视排斥,不是不可以避 免的。
国际关系民主化不仅体现在各国通过平等协商解决各国之间的政治矛盾、外交分歧、 经济纠纷,利益冲突,以及各国面临的共同发展问题,而且也体现在各国的事情,包括 政治制度、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发展道路都应由各国自主选择,不能由某些国家或国 际组织越俎代庖,各国内部的其他事务,各国都自己解决,反对任何其他国家和外部势 力进行干预。伊拉克战争恰恰违背了这一原则。美国奉行政治制度和民主价值的单边主 义,自诩本国社会制度最优越,本国的民主模式最正确,在伊拉克推行“强加式民主” 。这种做法势必对中东阿拉伯国家产生强烈的冲击,危及地区的稳定。也使不少非西方 国家,尤其是美国认定的“无赖”国家产生不安全感和危机感,从而激化矛盾,影响世 界的和平与稳定。
四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伊拉克战争对中国的国际环境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首先, 伊拉克战争的“胜利”强化了美国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也会进一步助长其国际干涉行 径,导致国际局势的动荡,使我国宏观国际环境和整体安全环境恶化。朝鲜核危机有可 能成为美国下一个要对付的目标。如果朝鲜核危机演化成伊拉克式的危机乃至战争,就 将严重破坏我国的周边安全环境,也使我国的对外战略面临艰难选择。从长远来看,单 边主义和国际干涉的不断强化、扩大,无疑会对我国台湾问题的解决,乃至一些内政问 题的处理形成巨大的压力、阻力和障碍。我国的制度安全也面临直接或间接的冲击。不 能排除国际势力利用这些问题进行国际干涉的可能性。美英不仅主导伊拉克战后重建, 而且直接控制伊拉克石油生产和出口。世界石油供应前景必然变化莫测,难免对中国的 石油进口和战略石油储备产生不利影响,弄不好就会给国内经济发展造成新的困难。
其次,国际关系新一轮的调整也促进了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和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 从而有利于我国创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值得关注的是,伊拉克 战争及其战后重建过程中,一方面美国单边主义势头凶猛,另一方面法、德、俄等多数 国家反对单边主义,力求独立、公正、合理、民主地解决国际争端的愿望强烈。这些国 家频繁接触,协调立场,统一步调,形成一股同美国分庭抗礼的力量。虽然不能就此说 明他们结成什么特定关系,也不能说他们就构成了世界格局中的一极,但是毕竟反映了 一种发展趋势、一种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潮流,无疑是一种对美国单边主义的新制约。为 了同美国抗衡,维护自己在伊拉克及其他方面的利益,法、德、俄等国不仅继续保持彼 此之间的密切关系,而且进一步加强了同中国的联系,全面推进与中国的双边合作。随 着胡锦涛主席访俄,中俄之间的战略伙伴关系、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之间全面合作关系 得到进一步加强。法国总理拉法兰在北京SARS病高发期间访华,希拉克总统盛情邀情胡 锦涛主席出席在法国举行的南北领导人非正式对话会议,加速建设中法全面伙伴关系。 毫无疑问,这将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使我国在处理和发展中美关系中具有更大 的灵活性和回旋余地,有利于拓展我国的国际战略空间,改善我国的周边环境。
标签:伊拉克战争论文; 军事论文; 世界格局论文; 美国军事论文; 和平与发展论文; 时政外交论文; 西方世界论文; 中东历史论文; 民主制度论文; 联合国论文; 中东局势论文; 国际关系论文; 石油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