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机械类专业核心课程群的创新教学团队建设学校论文_徐婧

基于机械类专业核心课程群的创新教学团队建设学校论文_徐婧

湖北工业大学 湖北武汉 430068

摘要:机械类专业,是指以机械、机器、装备为研究对象,培养具备机械装备设计、制造、维护、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的专业。在机械类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团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伴随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对于机械类教学的内容也要进行不断创新。鉴于此,文章对机械类专业核心课程群的创新教学团队建设及教学改革内容进行了研究,然后分析了机械类专业核心课程群的创新教学方式,以供参考。

关键词:机械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创新

1核心课程群的确定及团队构建

核心课程群是指那些对专业培养目标起决定性作用、缺一不可的课程的集合。为了确定核心课程群的课程,须进行多次研讨,确定以下几个原则:一是直接与机械装备设计、制造、维护等相关的课程;二是相互之间有紧密关联的课程;三是直接服务于装备技术的某一方面,不可或缺的课程;四是属于专业必修课,由本学院承担的课程;五是同行普遍认为教学有一定难度的课程。根据以上原则,可将机械制图、压力容器设计、过程装备与系统、理论力学、机械原理、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化工设备设计、机械设计、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现代机械控制工程、过程流体机械、过程设备机械设计基础等12门课程组成核心课程群,直接服务于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以期提高机械类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质量。

2教学改革内容

教学团队成立之初确定团队建设规划:一是组织团队成员定期进行研讨,根据团队建设的目标和内容,为核心课程群中的每门课程制定创新教学改革方案,构建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二是加大实践创新课程的建设力度,继续推进各项创新活动,扩大学生参与度,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三是大力开展课堂教学方法研讨,加强团队成员及老、中、青教师的传、帮、带,提高每位教师的授课水平和工程能力;四是大力开展教学研究,加大教学研讨力度,撰写教学研究论文,进一步提升教学方法的先进性。团队多次开展教学研讨,每位老师为自己承担的课程制定了教学改革方案和新的教学大纲,撰写了专业课育人矩阵图。团队成员一起提出修改意见,不断完善,最终形成了符合团队教学发展目标、有创新性、能够有效服务于学生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符合育人要求的新教学模式。

3机械类专业核心课程群的创新教学方式研究

3.1进一步强化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

(1)对先前引入的创新机械设计教学环节进行了改进,在不增加教学总时数和学生负担的前提下,进一步强化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编写新教材,增加了创新机械设计的内容,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创新设计,引导学生建立创新设计的思想。增加创新机械设计的题目,形成了创新设计题库,并针对每个题目开展研讨,让学生进行创新思考,形成尽可能多的设计方案。

(2)继续强化课程设计教学环节在学生创新设计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首先,将双级齿轮变速箱设计改为单级齿轮传动设计。单级齿轮传动变速箱与双级齿轮变速箱在设计方法上没有本质区别,采用单级变速箱作为设计题目可以缩短学生的设计时间,同时又不会影响学生基本设计能力的培养。其次,让变速箱设计分散于整个机械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随着教学进度,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如何对变速箱中的主要零件进行设计,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设计速度。最后,教学中引入创新学校(实际)的设计环节,在学生完成了机械设计基本能力训练之后,再用一周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创造性设计能力的培养,充分让学生思考、创新,以提升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及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开展机械设计课程后创新设计能力的延续培养活动。创新设计教学环节中涌现出一大批富于创新性的设计作品,它们不够完善,离实际的产品还有一段距离。因此,教学中采用一种“课程后延续培养模式”,即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学校教师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继续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深入思考、改进和完善,最后绘制出符合加工要求的设计图纸。对于特别优秀的作品,学校会将其送交工厂加工制造,由学生自己安装调试,形成具有真正意义的实际创新产品。对于特别有创新性的作品,还会鼓励学生申请专利。

3.2突破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发展机械专业教学新模式

当前我国的课堂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为了提高机械专业教学的发展,发展机械专业教学新模式,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的束缚是提高机械专业教学的重要手段。当前体验式教学是机械专业教学的重要模式,将体验式教学和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与机械专业教学环境进行有效的结合,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机械专业。当前体验式教学是让学生感悟机械专业,了解机械专业知识的来源的重要手段,同时在体验式教学中学生也能更好地感受机械专业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在此阶段中,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到机械专业的魅力,对机械专业产生极强的敬畏感。体验式教学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到接触知识的机会,学有所用是当前素质教学的重要目的,同时也是提高机械专业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3.4加强教学技术的创新,优化现代信息技术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提高中职机械专业教学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当前由于应试教育的弊端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的矛盾,很多学生对中职机械专业教材中的知识点并不能完全掌握,但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及时改变这种现状,让抽象的、难以理解的内容变得更加的形象化和具体化。中职机械专业中有很多抽象性的内容,学校这些抽象性的知识学生一般都是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进行记忆的,但是这并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与此同时,信息技术也能对机械专业教学知识起到良好的巩固作用。心理学中指出:巩固知识主要是指记忆,记忆是一种比较复杂的认识过程,它包括记忆、保持、再认和回忆。但是利用信息技术,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机械专业内容,如在学习电流的时候,为了让学生能够从实际出发感知电流原理,真正地解决实际问题,学有所用,利用信息技术知识,老师可以制定大量的实物案例,将机械、电机操作之间的关系通过动画和视频等进行必要的演示,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时,学生也能更好地感受到电机的解题和实际应用,对提高学生的物理素质具有重要的影响,并在头脑中与所掌握的知识点形成严密的知识网,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的创新教学团队刚刚起步,虽然在教学方法、改革方案、教学研究、创新教学等方面有了一个好的开始,但接下来的任务更加艰巨。时代在发展,机械学科本身也在快速发展,社会对学生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团队建设只能是进行学校时。我们必须不断研讨,积极适应新的变化和要求,以高标准、高目标为奋斗方向,继续努力下去。

参考文献:

[1]张欣.机械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做一体化”的实施与管理模式[J].考试周刊,学校2011学校(89)学校:223.

[2]史永芳.独立学院“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案探究[J].科教文汇,学校2017学校(11)学校:53-54.

论文作者:徐婧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6

标签:;  ;  ;  ;  ;  ;  ;  ;  

基于机械类专业核心课程群的创新教学团队建设学校论文_徐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