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10kv线路可靠性研究论文_曾光辉

关于提升10kv线路可靠性研究论文_曾光辉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塘厦供电分局 523710

摘要:近年来,为顺应新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电网改造工作日益深入,极大保障了电力的供应。10kV线路是基层电网运行中的重要组成,也是故障常发之处,如何防范和处理此方面的故障是技术人员必须重视的问题。为此,本文结合自身的专业和工作经验对10kV线路常见故障进行分析。

关键词:10kV线路;常见故障;防范措施

1、10kV线路常见的故障类型及原因

1.1自然因素方面

强对流、雷电、霜冻等都会对电网线路带来极大影响,是引起故障的常见因素。其中,以雷击最为常见,会导致线路绝缘子破损、配变毁坏、避雷装置击损等。具体而言,线路电气设备自身有问题易受到雷击影响,比如:10kV线路配置的绝缘子长期暴露于空气,表层、内部会有积存一定污垢,或质量不佳,使得其绝缘度降低,尤其是P-15T一类的绝缘子因坡距较小,表层在受潮后易出现闪络放电。在受到雷击时会因绝缘子钢帽等元件的膨胀性差异,会导致绝缘子破损,而使线路出现短路故障。

1.2外力影响方面

由于10kV线路一般和用户一端直接联系的,在通路上较为复杂,往往需要交跨道路、树木、建筑物等,易导致线路出现故障。譬如:经过区域的树木高度要大于线路架设安全距,会出现接地情况而出现故障、电线杆、塔或拉线基础受到严重的雨水冲刷而导致倒杆等。此外,在城镇化建设中,有大量基础工程施工,这些都对电网带来一定破坏,比如:基面开挖导致敷设电缆受损。

2、10kV线路常见故障的防范

2.1基于自然因素的故障防范

一方面,应有效强化绝缘子抗雷击性能,尤其是针式绝缘子。从这几年10kV线路的运行情况看,悬式绝缘子受雷击影响较小,很少出现闪络、放电等故障,针式绝缘子的故障发生率更高,因此必须选择防雷能力强的绝缘子,能减少雷击引起的故障发生。另一方面,避雷器是线路防雷的重要措施。对于距离长、易遭雷击的线路需要装配避雷器或者防雷设备,同时还需要在变压器的高、低压两端装置相应的避雷器。从实践情况看,穿刺式防弧金具在装置上更为便捷、密封性更佳,和绝缘线充分接触,能够有效耐受电弧的烧灼,运行上更为安全。此外,应对接地线路进行定期检测,以确保接地阻值达标。应积极和气象部门协作,收集本地区气象资料,在出现可预警的气象灾害时,必须做好防范工作,降低线路故障发生率。

2.2积极预防外力损坏

应在道路两侧的杆塔处设置防撞栏,同时涂抹反光漆,确保车辆驾驶员能够注意到。对在线路周边进行工程施工的,必须及时和施工单位联系,并明确其防护责任,以免盲目施工造成线路跳闸。同时,电力部门需要对线路杆塔、拉线等基础及周边建筑物进行检查,对受到雨水冲刷严重的要及时维修,对有缺陷电气设备必须及时检修,对于杆塔周边的违章搭建物需要及时清理。此外,对于牢固度不佳的杆塔,需及时加固或增加必要的拉线。而新立线路杆塔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进行施工。特别是线路的关键连接处,需装配铜铝线耳或线夹,确保稳定接触。

3、10kV线路供电可靠性的提高措施

3.1对10kV线路污闪问题的合理控制

线路闪络事故的发生将导致10kV线路在正常运行的过程当中发生包括相间短路、以及过电压等在内的事故与问题,而此类问题若不及时进行处理,则势必会导致整个配网线路的运行受到不良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从这一角度上来说,需要通过对相关措施的综合应用,全力解决线路在污闪方面存在的问题,以保障整个电网运行系统的安全、可靠。结合当前的实践工作经验来看,可以通过增设绝缘子部件、穿墙套管部件、连杆绝缘子部件、或者是隔离开关绝缘子部件的方式,使10kV线路中的断路器运行性能得到合理的保障。在此基础之上,线路内部增热缩绝缘管部件,实现对母排运行性能的合理保障。以上措施的落实一方面能够使整个10kV线路的防污闪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另一方面能够避免因线路上杂物的出现而诱发短路事故。

特别是对于配网系统变电站而言,在10kV断路器室内可以通过装设吸湿器的方式,对室内环境湿度进行合理的控制,避免因断路器运行环境湿度过大而造成的污闪问题。同时,电网系统积污作为当前诱发10kV线路污闪事故的又一大关键要素,为积极的防治本问题,还要求从管理角度入手,按照工作方案重视对配网10kV线路沿线相关输电设备的巡查工作力度。通过日常巡视的方式,使10kV线路污闪区分级以及分布情况能够得到持续、动态的完善。同时,还需要有流程、有规范地开展对10kV线路的测量以及调爬工作,及时对线路运行期间存在的隐患与问题进行消除,达到控制并杜绝线路污闪事故发生的重要目的。

3.2对10kV线路抗雷击能力的合理提升

对于所处区域雷电发生率较高的配网10kV线路而言,若线路自身的抗雷击水平性能不佳,则可能导致线路在实际运行期间频繁发生雷击事故,对整个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可以说有极为不良的影响。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应用瓷横担替代针式绝缘子部件的条件下,可以有效地降低10kV线路所对应的雷击作用次数。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社会各行业领域用电负荷水平持续增加的背景之下,对于电缆线路的需求量也有持续的提升。针对配网系统有电缆线的架空线路而言,若直接在电缆头部位安装避雷器装置,则出于对电缆芯线面向线路金属外皮放电因素的控制考量,一方面需要做好对10kV线路接地引线线路以及电缆线路所对应金属外皮的接地处理,另一方面还需要做好对电缆线路另一侧金属外皮的接地处理工作。同时,若对于配网架空线路而言,在架空区域内设置有一段独立运行的10kV线路,则还需要分别在电缆线路的左右两侧位置装设性能可靠的避雷器装置。同时,结合实践的运行工作经验可知:由于10kV线路上所设置环网点的柱上断路器装置长期处于带电运行的状态下,且运行状态多为开路,故而在断路器某侧承受雷击作用力的情况下,所产生的雷电波会形成明显的反射叠加作用,导致雷电压水平明显升高,故而可能造成断路器的严重运行故障。针对该问题,建议采取的技术性措施为:在断路器两侧均安装相应的防雷保护装置,同时将断路器的外壳体与接地线保持连接状态。

3.3对10kV线路接线模式的合理改进

在当前的技术条件支持下,部分配网10kV线路所采取的接线模式为基于单回路放射式的接线模式。在这种接线模式下,相关元件保持串联关系。在电气元件不断增多的背景之下,电气元件发生失效的频率也将明显提升,供电作业的可靠性水平受到严重的不良影响。而对比放射式的接线模式而言,基于全联络的树枝网站结构接线模式的供电可靠性水平最高。故而,为了进一步促进配网10kV线路供电可靠性水平的合理提升,就需要以对接线模式的改进为着眼点,将10kV线路所依附的整个配电网结构逐步改造成为建立在高联络性基础之上的环网结构,同时可通过引入手拉手多电源备用电源自动投切装置的方式,在合理提高10kV线路运行可靠性水平的同时,缩短10kV线路因故障停电、停运的时间,这一措施的落实无疑与整个配网自动化的发展进程也是密切配合的。

4、结论

本文主要对当前10kV线路的常见故障进行分析,主要是自然因素引起的故障、外力破坏引起的故障及线路电气设备故障,应做好针对性防治措施,应用新技术和设备,提高故障检修效率,并重视检修人员的技术培训。此外,要重视线路维护制度刚性执行,如此才能确保整个10kV线路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银权.有关10k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及运行维护措施的分析[J].通讯世界,2014,03:107-108.

[2]王文军.10k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及防范措施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4,13:85.

论文作者:曾光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30

标签:;  ;  ;  ;  ;  ;  ;  ;  

关于提升10kv线路可靠性研究论文_曾光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