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挂实线术与瘘管部分切开术联合治疗肛周脓肿并肛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肛周脓肿并肛瘘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瘘管部分切开术,研究组采用挂实线术联合瘘管部分切开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基本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基本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20d内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于及对照组患(P<0.05)。结论:挂实线术与瘘管部分切开术联合应用可有效提高手术效果,促进肛门功能的恢复。在肛周脓肿并肛瘘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挂实线术;瘘管部分切开术;肛周脓肿并肛瘘;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6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1-0109-02
肛周脓肿并肛瘘是肛肠外科常见的一种化脓性感染性的疾病,发生于直肠周围软组织、肛管组织的间隙,病因多为大肠杆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1]。肛瘘是肛管直肠周围炎症的慢性期表现,是肛周脓肿患者脓肿溃烂或者切开引流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临床上多采用脓肿切开引流术进行治疗,但术后疼痛剧烈,严重影响患者术后肛门功能的恢复,且术后并发症较多,同时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负担及经济负担[2]。本研究就挂实线术与瘘管部分切开术联合治疗肛周脓肿并肛瘘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在我院治疗肛周脓肿并肛瘘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5例,对照组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23~65岁,平均(39.52±3.32)岁;病程3~15d,平均病程(6.27±1.32)d,研究组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25~63岁,平均(38.42±3.28)岁;病程2~14d,平均病程(6.38±1.23)d。两组患者的一般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数据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为瘘管部分切开术,患者取左侧卧位,充分暴露臀部,局部麻醉后,常规消毒铺巾,待麻醉满意后充分扩肛,于探针指引下查看瘘管情况,注入美蓝液,于肛镜使用银质球头探针沿瘘管方向进入肛内,部分切开瘘管,清除脓腔病变部位局部腐烂组织。研究组患者治疗方法为挂实线术联合瘘管部分切开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挂线疗法,具体为:于患者肛窦部以上直肠壁薄弱处开口,在靠近肛门括约肌连接内口处采用橡皮筋实挂线,以橡皮筋为主要引流,肛管愈合后扎紧橡皮筋。术后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活动性出血,并给予妥善处理。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2d内控制大便,并根据患者恢复情况调整橡皮筋松紧度。
1.3 观察指标
采用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评价患者的疼痛程度,分值0~10分,分值越高表示疼痛越剧烈。并比较术后20d内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采用(x-±s)、(%)分别表示计量资料及计数资料,行t检验及χ2检验,P<0.05表示存在显著差异性。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基本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肛门失禁功能评分、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基本情况比较(x-±s)
3.讨论
肛周脓肿是肛肠外科的常见疾病,具有起病急、病情进展快的特点,一旦确诊若未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则可能导致中毒性休克、败血症,甚至死亡[3]。针对肛周脓肿临床上常采用外科手术切开脓肿引流,待形成肛瘘后再采用挂线疗法,这种二次手术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患者的治疗周期,同时也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及心理负担[4]。挂线疗法是指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疾病复杂程度,结合其他治疗方法灵活挂线,随着手术方式的不断更新,为了有效降低并发症,保护肛门功能,临床上常采用挂实线术与瘘管部分切开术联合应用的术式来进行治疗,有研究表明其术式可有效降低肛门失禁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恢复[5-6]。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术后基本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表明挂实线术联合瘘管部分切开术可迅速的改善患者的不良症状,促进炎症吸收,且挂线可有效避免术后肛周组织缺血而引起的疼痛。术后20d内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于及对照组患(P<0.05),表明挂线在预防感染具有一定优势。
综上所述,挂实线术与瘘管部分切开术联合应用可有效提高手术效果,促进肛门功能的恢复,且术后并发症少,在肛周脓肿并肛瘘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任玲,邢承忠,凌光烈.切开挂线术与切开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的疗效对比[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7,26(05):340-343.
[2]陈伟,覃麟.挂实线术联合瘘管部分切开术治疗肛周脓肿并肛瘘患者的临床观察[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7,23(01):63-67.
[3]龚国杰,孟塬,勾守建,赵兵,韩芳,艾尼瓦尔·吾普尔巴高. 一次性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肛瘘)124例临床体会[J].海南医学,2012,23(14):96-97.
[4]黄续,马慧萍.低位切开虚挂线加腔内置管引流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6,8(20):90-91.
[5]陈琴,王晓锋,李华山.挂线疗法治疗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的应用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3,21(01):82-86.
[6]李扬轶,彭达悦,周祥春,等.挂线疗法在肛周脓肿、肛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6,10(8):122-123.
论文作者:海力且木·海比布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
标签:脓肿论文; 患者论文; 瘘管论文; 术后论文; 实线论文; 肛瘘论文; 并发症论文; 《心理医生》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