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的自我改变_课程改革论文

中欧的自我变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欧论文,自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这并不是个商业命题,”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以下简称中欧)MBA学术主任白诗莉(Lydia Price)说,“对我而言,这是一个新世界。”

2009年1月,这所学校在《金融时报》2009全球MBA百强排行榜中排名从去年的11位升至第8位。消息为这所成立仅仅15年的商学院带来了更多MBA报名者:截至2009年3月,中欧MBA报名人数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0%,学费也从2008年的18.6万元上涨到21.8万元。

这些2009级MBA入学的新生们——无论是否以中文为母语——都将跟白诗莉一起面临一个新局面。他们碰上了中欧最新一轮课程改革。

白诗莉发现,中欧国际学生数量已经超过40%。推进中欧此轮变革的直接原因正是国际学生数量的迅速增长。

中欧副院长、中方教务长张维炯教授曾经询问GM、英特尔、可口可乐、米其林、拜耳等跨国公司的外方总经理:“如果你到学校招聘在中国工作的员工,你是希望招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几乎所有人都回答愿意招中国人,这些外方高管显然不愿在中国招收不会讲中文的中低层员工。

对中国学生来说,这种语言上具备的先天优势成为一个好消息。但对于国际学生来说,很多人并不具备这个优势。

白诗莉从2007年开始担任“课程和学术计划委员会”主席,并于当年年底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新的课程改革计划:针对国际学生增加中文辅导课程。

课程和学术计划委员会在此次课程改革中起到关键作用。它隶属于由所有教授组成的教授委员会,作为学院管理委员会的一部分,协助院长执行课程改革的具体工作。

早在8年前,作为欧洲商学院认证体系EQUIS认证计划的一部分,“课程和学术计划委员会”就已经成立。每隔两年它都会针对已有课程提出一些新方案,这意味着中欧的课改每两年就会进行一次。

任何世界知名的商学院都会仔细考察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其中一些学院会根据自身情况推行课程改革。中欧的课程改革也已经成为一种制度,它更像是“完善式修补”,而非根本变革,这让它能够在两年时间里充分评估改革的原因、方式和未来影响,而受到的阻力相对小得多。

学校向国际学生倾斜课程意味着在课时数方面必须重新计算。中欧MBA课程已经拥有640至680个课时,这远远高于美国商学院平均课时数550课时,学生们可能得负担更大的学习压力。也有学生担心,学校是否会为了照顾国际学生,在某些课程降低深度。

张维炯和白诗莉的解决方案是,在预读模块——即9月正式开学前的两个月,针对国际学生增设中文辅导课;同时为了显现平衡,也为外语需要加强的中国学生开设英文、西班牙文、法文课。正式课程的通用语言为英文。

另一方面,国际学生可以选修“中国经济改革具体情况”、“如何在中国做生意”等选修课,这些课程属于介绍性课程,中国学生如果觉得浅显可以直接跳过。

针对国际学生的方案很快获得通过。毕竟,这没有损伤太多人的利益。但是,当课程改革涉及到教授们心爱的课程时,争论突然多了起来。

大牌教授是商学院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学院并不想和教授们在课程问题上闹得太僵。中欧为了寻找国际大牌教授充实教授资源,要配合教授休假的时间表,中欧的员工和公司一样全年上班,没有寒暑假。

张维炯感受到了教授们的不同意见:“2008年有段时间,Email邮箱里经常都是教授们针对课程改革的意见信。”

这些反馈不仅通过Email形式传达到课程和学术计划委员会,而且在教授委员会开会期间,教授们也会针对某些具体议题展开激烈争论。

这类争论不是没有先例。耶鲁商学院也曾在2007年的改革中让一些教授失去了他们喜爱的课程。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院长Joel Podolny相信,说“不”是整体变革的一部分。

中欧采取的方式并没有耶鲁那样激进,这个处于品牌上升期的年轻商学院还没有资本令教授们做出多少妥协。它的改革方案因此也多少带有调和矛盾的意味。

张维炯表示,所有的改革都是从学生和市场的需求出发。每项改革,学院都要考虑四个因素:社会对学生的需求、学生自身职业发展的需要、学院学生的工作量、学校是否具备这方面的资源。

经济学家吴敬琏从15年前中欧创立时就一直在中欧担任教职。在他教授的《中国经济改革》课程中,他更强调宏观经济的重要性,因为他觉得学生经济基础不够厚实。

张维炯曾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学习市场营销,他虽然认同吴敬琏的看法,但是觉得学生应该对市场了解更多。“我当年在国外读书时,市场学读了12门课。现在我们学生只上了一门。”

最终的解决方案并没有对原有课程结构做出太大调整。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作为基础课并没有完全分开,但在市场营销管理必修课之外增加了几门同方向选修课。该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12个学分的市场营销选修课,并达到相关成绩要求。

“我们的课程和学术计划委员会整整讨论了一年。”张维炯说。

具体的课程调整只是中欧一系列的改革之一。“其实做一个商学院和做一个企业一样,得有一个明确的战略,得有一个明确的结构,有市场的定位。”这是张维炯的著名“语录”之一。

中欧希望通过课程改革优化课程结构,这样他们可以得到更多市场认可,获得更多营收以保证学术教学的发展,在学生中的美誉度也会因此提高。而FT排名的增长和各项国际商学院认证,也是争取教授和吸引学生的重要砝码。

中欧是一个特殊的企业。它的实体是中外合资的教育机构(办学双方为上海交通大学和EFMD欧洲管理发展基金),学院有董事会,各部门也采用公司化名称,但学院仍然是非营利性的教育机构。

国内主要商学院运营情况

这和世界其他知名商学院并无不同。主营商学院业务的五洲在线广告有限公司总裁曹章武曾经告诉《第一财经周刊》,中欧一年的EDP(高层经理培训)项目收入大概有1.7亿元,EMBA项目有2亿元,总收入大概会有5亿元。中欧最著名的MBA项目反而是其亏损最为严重的项目,目前学院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学费收入、公司募捐和部分政府资金支持。在这个层面,中欧和哈佛商学院有着同样的处境。

中欧现在希望通过减少广告投入等方式来降低成本。从四年前开始,学院每年花在广告上的投入都减少5%至10%。由于今年在FT的MBA排名上升,张维炯觉得学院的MBA广告费又可以降低不少。

未来中欧还将推出博士课程。博士课程主要针对以研究为主的人群。张维炯表示,在本次榜单中排名前7位的商学院都设有博士课程,中欧新增博士课程后将能弥补该校在科研、学术方面的不足。此外,中欧现已相继建立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张江创业创新研究中心,开始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智库型服务。

对于白诗莉而言,自从2008年11月正式公布课程改革最终方案之后,她在课程与计划委员会的主要工作就转换为多方沟通。“我需要不断确认、再确认。”她要让教授们明白,案例、计划书都可能会有所改变,她还要向学生们解释这个新计划。这些准备工作将要一直持续到9月。之后,新一轮课程改革又要开始了。

(记者金晶对本文亦有贡献)

标签:;  ;  ;  ;  ;  

中欧的自我改变_课程改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