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笛子是戏曲演奏中需要经常用到的乐器之一。笛子是我国最古老的乐器,演奏技巧丰富,种类多样,风格迥异。在戏曲作品中加入笛子能够极大地增强戏曲冲突,更具表现力与感染力,带给观众更强的视听冲击,引起共鸣。文章通过对戏曲演奏中笛子的应用技巧进行分析研究,探寻笛子的独特影响力。
【关键词】笛子;戏曲演奏;应用技巧;分析
一、戏曲作品演奏中应用笛子的必要性
笛子是汉族乐器中最具代表性、最具民族特色的吹奏乐器,其音色明亮高亢,跳跃性强,音域广泛。在戏曲演奏中,笛子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常常会被当做主旋律进行陈述。区分戏曲类别的关键在于唱腔,借助笛子的独特音色能够巧妙美化唱腔,平衡曲调。一方面,笛子在戏曲进行中能够对整个故事环境进行烘托渲染,推动情节发展,突出故事矛盾,以其独特的演奏技巧,精准展现特殊气氛的微妙变化,令人如身临其境,紧跟故事推进。另一方面,笛子的融入也使戏曲作品更加多元、生动有趣,大大提高演奏效果。
二、笛子在戏曲演奏中的主要应用技巧
(一)对气息的把握
笛子的演奏技巧一般可分为气、指、舌、唇四大基本功,其中气的功夫最难掌握。气即气息,就是对笛子音高音低的掌握,不同高低的音就是由气息的高低缓急决定的。气息强、口风高即产生高音;气息弱,口风低即产生低音。因此,不同的气息对不同高低的音的准确性有直接关系,只有准确把握,才能对各种类型的戏曲作品游刃有余。笛子的演奏需要呼吸与口型的密切配合。首先,要想笛子的音色丰富多变,就要不断调整吸气技巧,如果吸气的节奏混乱,调整不到位,就会增加吸气频率,打乱整个演奏进程。因此,在进行吸气技巧训练时,可以将吸气点明确标注,以便在演奏时一目了然,保证演奏的连贯性;其次,避免和纠正断音。笛子的演奏需要演奏者气息匀称,掌握熟练的呼吸切换技巧。避免和纠错断音就是本应持续的音却断断续续,不能连贯起来,这就是由于气息门风不稳导致的,将直接影响笛子的演奏水平。为避免这种状况,演奏者需要反复练习,找人协助帮记次数,提高对气息的掌控力,逐渐减少犯错次数;再次,提高颤音质量。颤音密度过低是笛子演奏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的错误。颤音需要用气平稳,配合指法,逐渐加快。演奏者要反复练习无名指与中指的速度控制,或者调整手腕的转动速度,增强颤音部分的准确性;最后,掌握双吐技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双吐技巧的练习需要由简到难,从口型到气息,再到舌头灵敏度的训练缺一不可。由于双吐技巧的难度性较大,所以在基础的舌头灵敏度的训练之外还要配合其他特殊指法的练习,明确目标,制定详细计划,打下扎实的基本功,只有这样,才能在戏曲演奏时信手拈来,避免出错。
(二)对舌头技巧的把握
笛子在戏曲作品中的应用还需注意其本身的演奏质量,舌头的灵敏性技巧直接影响到整体效果的呈现。吹奏笛子时,应将舌头放平,舌尖轻抵上齿龈,利用不同的舌头技巧发出各种音色,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句法、断奏、连奏和颤音、滑音等等,使戏曲的整体音乐性更加多样。在练习舌头的应用技巧时需要进行分阶段有针对性的进行。如长音练习时,需要重点练习舌尖部位的谈吐,形成条件反射;音阶练习时,重点锻炼舌头肌肉组织的灵活性,可通过长短连线相结合的方式达到练习目的。笛子演奏常以快速、跳跃、均匀的形态展示出来,所以舌头的应用也多以单吐音、三吐音及快速且难度较大的双吐音等存在。吐音技巧需要气息、舌头、口型以及手指的配合,需要经过长期刻苦训练才能见到成效,其中舌头的练习至关重要。演奏时,一旦舌头发音位置稍有偏差,就可能会使整个声音效果一落千丈,最终使戏曲表演也不尽人意。
(三)对手指技巧的把握
戏曲演奏中笛子常常需要配合其他乐器或者独奏。演奏者双手持笛,手指飞快的在笛孔之间切换,配合气息变化奏出旋律。这就需要演奏者要有成熟灵活的手指技巧,各手指能够相互配合,迅速且独立完成每个笛孔的工作,吹奏出完整的戏曲音乐。在学习手指技巧时,要学会基本的正确的拿笛姿势,双臂架起,手指放松并自然弯曲,将指肚部位轻抚笛孔,指尖快速按压,根据音乐节奏,离开音孔。手指离开笛孔时应注意既要干脆利索,不拖泥带水,又要保持恰当的有效距离,不影响音色的完整。
综上所述,笛子作为重要的演奏乐器在戏曲演奏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保证戏曲表演的效果,演奏者要反复训练笛子的演奏技巧,及时发现自身缺点并积极改正,提高在戏曲表演中笛子的应用技巧能力,从而满足观众更多的视听需要。
参考文献:
[1]孙剑博.笛子艺术演奏和发展教育的探究[J].黄河之声.2018(23).
[2]徐宗科.中国文化的符号——笛子背后的文化情感[J].音乐生活.2016(12).
论文作者:高永强
论文发表刊物:《成功》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5
标签:笛子论文; 戏曲论文; 技巧论文; 舌头论文; 气息论文; 演奏者论文; 颤音论文; 《成功》2019年第6期论文;